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山阳人,字承祐。武宗会昌中擢进士第。宣宗大中中官渭南尉。工诗,其诗瞻美而多兴味。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杜牧因呼之“赵倚楼”。卒年约四十余岁。有《渭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6—852? 字承祐。排行二十二。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弱冠前后,曾北至塞上,继游浙东观察使元稹幕,盘桓数年,与幕僚卢简求结识。元稹移镇武昌,嘏乃往客宣城,为宣歙观察使沈传师之幕宾。与沈子询、从事杜牧友善。文宗大和六年(832)传师举嘏为乡贡进士,乃溯江、汉西入长安,次年省试落第,遂留寓长安。武宗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其间曾南至岭南循州。嘏家于浙西(今江苏镇江),往来浙西、长安间。宣宗大中六年(852)左右,入仕为渭南(今陕西渭南)尉,世称赵渭南。以后之行止及卒年均不可考。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七与一五、《唐诗纪事》卷五六、《唐才子传》卷七等。今人谭优学有《赵嘏行年考》。嘏诗题材狭窄,内容单薄。所抒发者,不外于大僚之赞颂,与僧道之往还,故园乡土之怀恋,流落不第之悲哀,以及友朋间之一般酬酢。嘏诗以七律之造诣较为突出。清圆熟练,时有警句。不假雕饰,落去铅华。圆熟而不失于油滑,幽远而不至于晦涩。有“自然英旨”之美。其《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目嘏为“赵倚楼”。近人段朝端校补《渭南诗集》2卷,补遗1卷。收入《楚州丛书》。谭优学有《赵嘏诗注》。《全唐诗》存赵嘏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5首,断句7。
唐诗汇评
起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大和、开成中,南游淮南、吴越,寓居宛陵,干谒元稹、沈传师等,与卢弘止、沈述师、杜牧等交游唱和。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归山阳。大中中任渭南尉,卒,人称“赵渭南”。嘏工诗,其《长安狄望》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为杜牧激赏,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后者尚列存于敦煌遗书中。《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赵嘏字承佑,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对床夜语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吴礼部诗话
赵嘏多警句,能为律诗,盖小才也。
唐音癸签
赵渭南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矣。为惜“倚楼”,只句摘赏,掩其平生。
《诗源辨体》
赵嘏七言律……声皆浏亮,语皆俊逸,亦晚唐一家。
《唐诗归折衷》
嘏虽举进士,尉渭南,而烟霞性成,故其诗曰:“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出世之情,累见乎词,非可强效以欺人也。
一瓢诗话
赵承祐除“倚楼”之外,尽多佳句,于此偶然得名。
《退馀丛话》
赵倚楼诗于斜中见整,极参差出没之妙。视同时雕镂涂泽,以华丽为工者,倜乎远矣。
石洲诗话
赵嘏瓦七绝,亦皆清迥,许之匹也。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承祐七律,清丽挺拔,较胜飞卿。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承佑诗,七言最多。七律八十馀篇,独五律寥寥。虽性有偏好,亦散轶耳。昔人称其诗赡美多兴味,余谓五言风格尤绝近水部。断为及门第一人。
《东目馆诗见》
赵嘏少古体。其七律七律,词多散漫,唯五律遒劲。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王勃、沈侄期,发声清润而入格未遒。七律为多,则当时之体也。有如“长笛一声人倚楼”、“蒹葭霜冷雁初飞”,神韵清超,不虚名下。《昔昔盐》下二篇,仿梁陈赋得之体,夫其诗派所宗,亦于兹可见。
共265,分1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虎丘寺赠渔处士 唐 · 赵嘏
五言律诗
兰若云深处,前年客重过。
岩空秋色动,水阔夕阳多。
早负江湖志,今如鬓发何。
唯思闲胜我,钓艇在烟波。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
暖驻含窗日,香馀醉袖尘。
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
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新年垂柳色,袅袅对空闺。
不畏芳菲好,自缘离别啼。
因风飘玉户,向日映金堤。
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
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
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一作穷)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径无容迹,戎裘(一作装)未下机。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
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
锦字行行苦,罗帏日日啼。
岂知登陇远,秪恨下机迷。
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
肠为(一作共)马嘶断,衣从泪滴斑。
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
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
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集作晚)风。
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
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

引用典故:惑阳城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一作报)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
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

引用典故:玉箸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暗中蛛网织,历乱绮窗前。
万里终无信,一条徒自悬。
分从珠露滴,愁见隙风牵。
妾意何聊赖,看看剧断弦。

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
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
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
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

代北几千里,前年又复经。
燕山云自合,胡塞草应青。
铁马喧鼙鼓(一作严阵),蛾眉怨锦屏。
不知羌笛曲,掩泪若为听。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
祗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
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彫。
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


共265,分1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