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选项
精确匹配
只顯示相關詩句
位置
任意
诗题
诗句
上下句
律中联句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
第7句
第8句
第
任意
1
2
3
4
5
6
7
字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任何朝代
先秦
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宋
辽、金、元
明
清
近现代
当代
体裁
所有
绝句
律诗
排律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五言律绝
七言律绝
诗
词
散曲
古风
五言古风
七言古风
乐府
古风、乐府
骚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偈、颂
联
其他
韵部
所有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东冬
董肿送宋
江阳
讲养绛漾
支微齐灰(半)
纸尾荠贿(半)寘未霁泰(半)队(半)
鱼虞
语麌御遇
佳(半)灰(半)
蟹贿(半)泰(半)卦(半)队(半)
真文元(半)
轸吻阮(半)震问愿(半)
元(半)寒删先
阮(半)旱潸铣愿(半)翰谏霰
萧肴豪
筱巧皓啸效号
哿个
佳(半)麻
马卦(半)祃
庚青蒸
梗迥敬径
有宥
寝沁
覃盐咸
感俭豏勘艳陷
屋沃
觉药
质陌锡职缉
物月曷黠屑叶
合洽
诗文库
隋
无名氏
(共 384 首)
古体
270
四言
52
其他
19
乐府
43
作品不分行
句
齐宋以来民间语
隋 ·
无名氏
南《齐书》曰:齐、宋以来民间语云云。明帝初。诛害蕃戚。京师危骇。
扰攘建武上
(○南《齐书》五行志。)
。
共戏乐
(四曲)
其二
隋 ·
无名氏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
其三
长袖翩翩若鸿惊。纤腰袅袅会人情。
其四
观风采乐德化昌。圣皇万寿乐未央
⑴
。
⑴ ○《乐府诗集》四十九。《诗纪》六十三。
时人为何子朗语
其二
隋 ·
无名氏
人中爽爽何子朗
⑴
。
⑴ ○梁书何思澄传。南史何思澄传。《诗纪》九十七作三何歌。
黄淡思歌
(四曲)
其四
隋 ·
无名氏
绿丝何葳蕤。逐郎归去来
⑴
。
⑴ 此下疑脱两句。○《乐府诗集》二十五。《诗纪》九十六。
汨罗土人为屈原歌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云云。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何由得渡湖
(○隋书地理志。)
。
柳彧上表引歌谣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于时刺史多用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平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
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
(○隋书柳彧传。)
。
炀帝时童谣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炀帝嗣位。萧琮以皇后之故。甚见亲重。拜内史令。改封梁公。尝与贺若弼深相友善。弼既被诛。后有童谣曰云云。帝由是忌之。遂废于家。未几卒。
萧萧亦复起
(○隋书萧琮传。)
。
时人为刘昉郑译语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高祖以昉有定策之功。拜上大将军。封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皆为心膂。前后赏赐钜万。出入以甲士自卫。朝野倾瞩。称为黄沛。时人为之语曰:
刘昉牵前,郑译推后
(○隋书刘昉传。)
。
幽州为卢昌衡卢思道语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昌衡小字龙子。博涉经史。工草行书。从弟思道。小字释奴。宗中俱称英妙。故幽州为之语曰:
卢家千里。释奴龙子
(○隋书卢昌衡传)
。
时人为崔儦李若语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武城崔儦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为之语曰:
京师灼灼。崔儦李若
⑴
。
⑴ ○隋书崔儦传。《诗纪》百二十九作崔李歌。
邺下为释灵裕语
隋 ·
无名氏
续高僧传曰:释灵裕精爽宏赡。理相兼通。故邺下谚曰:
衍法师伏道不伏俗。裕法师道俗俱伏
(○续高僧传释灵裕传。)
。
谭公府中为裴镜民语
隋 ·
无名氏
李百药隋故益州总管府司马裴君碑铭曰:君讳镜民。字君倩。河东闻喜人也。晋荡公为其诸子精选府寮。辟为谭公大将军记室。府中为其语曰:
令德日新裴镜民
(○全唐文百四十三。)
。
刘炫引谚论政敝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覆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云云。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敝。职此之由。
老吏抱案死
(○隋书刘炫传。)
。
古歌
隋 ·
无名氏
杨文公谈苑曰:徐锴仕江左至中书舍人。时徐淑为校理。古乐府中掺字者淑多改为操字。盖章草之变。谐曰:非可一例言。若渔阳掺者。三挝鼓也。弥衡作汉阳掺挝。古歌云云云。淑叹服。
边城晏闻汉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
(○诗话总龟二。)
。
郦道元引橘洲谚
隋 ·
无名氏
《水经注》曰:水又北。径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谚曰:
昭潭无底橘洲浮
⑴
。
⑴ ○水经湘水注。《御览》六十九。寰宇记百十四。
郦道元引俗谚论清泉河
隋 ·
无名氏
《水经注》曰:魏氏土地记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东流与潞河合。湿水东入渔阳。所在枝分。故俗谚云云云。盖以高梁微涓浅薄。裁足津通。冯藉涓流。方成川圳。清泉至潞。所在枝分。更为微津。散漫难寻故也。
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
(○水经湿水注。)
。
清河民为曲堤语
隋 ·
无名氏
《北齐书》曰:宋世良出除清河太守。在郡未几。声问甚高。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之。群盗多萃于此。人为之语曰:
宁度江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
⑴
。
⑴ ○《北齐书》宋世良传。《御览》二百六十二、四百九十九。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