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无名氏(共 298 首) 古体 101 四言 40其他 129乐府 1琴操 27 作品不分行

共101,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古风
《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精兵三十馀万。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后用陈平秘计得免。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馀里。
平城之下亦诚苦。
七日不食。
不能彀
⑴ ○《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论注引前《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三。《御览》三百四十八引《史记》。《诗纪》八。又懒真子四引不能控弩四字。

《汉书》曰:淮南厉王长废法不轨。文帝不忍置于法。乃载以辎车。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长不食而死。后民有作歌歌淮南王。帝闻之。乃追尊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如诸侯仪。
一尺布尚可缝。
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⑴ ○《史记》淮南厉王传。《汉书》淮南厉王传。淮南鸿烈解叙。《世说》新语方正篇注。秘府略八百六十四。《类聚》八十五。《白帖》二六。《御览》八百二十、八百四十。《乐府诗集》八十四作淮南一王歌。旧《唐书》萧至忠传。《文选》补遗三十五及《诗纪》八作淮南民歌。

《汉书》曰:卫子夫为皇后。弟青贵震天下。天下歌之。
生男无喜。
生女无怒。
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⑴ ○《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跋。《类聚》十九、五十一。《御览》百九十九、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八。又《御览》四百七十引无霸天下三字。

《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有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
⑴ ○《史记》灌夫传。《汉书》灌夫传。《白帖》七。《御览》六十三。环宇记七。《诗纪》八作颍川歌。

《汉书》曰:成帝时。冯野王为上郡太守。其后。弟立亦自五原太守徙西河上郡。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智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
大冯君。小冯君。
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
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⑴ ○《汉书》冯野王传。《书钞》七十四。《类聚》十九。《御览》二百六十、三百九十六、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作上郡歌。广告补遗三十五作冯君歌。《诗纪》八作上郡歌。又《白帖》二十一引君、循、均三韵。

《汉书》曰: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交通轻侠。藏匿亡命。长安中奸猾浸多。群辈杀吏。受赇报仇。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收捕轻薄少年恶子。得数百人。内穴中。覆以大石。百日后。令死者家自发取。亲属号哭。道路歔欷。长安歌之曰:
安所求之死,桓东少年场
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⑴ ○《汉书》尹赏传。匡谬正俗五。《诗纪》八作尹赏歌。○逯案。死与尸通。

《汉书》曰: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为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磬。舞郑女。作优倡。狗马逐驰。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言其奢侈如此。案。高都、外杜皆长安里名。
五侯初起。
曲阳最怒。
坏决高都。
连竟外杜。
土山渐台西白虎
⑴ ○《汉书》元皇后传。水经渭水注。《文选》十四征赋注。《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作五侯歌。○此歌末句西字上。水经、《文选》注及《御览》并有象字。案《汉书》。曲阳侯第土山渐台类白虎殿云云。似原有象字。今本《汉书》盖脱。当据补。

西河旧事曰:焉支山。东西百馀里。南北二十里。亦有松柏五木。其水草美茂宜畜牧。与祁连山同。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歌曰: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⑴ 乐府息、色二韵颠倒。《诗纪》同。○《御览》五十、七百十九。环宇记百五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四。云麓漫钞一。《尔雅》翼三。《诗纪》八。○逯案。《诗纪》原题注为十道志。今改从环宇记所引之西河旧事。

《汉书》曰:元帝时童谣云云。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于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
井水溢,灭灶烟。
灌玉堂,流金门
⑴ ○《汉书》五行志。《初学记》二十五。《御览》百八十九、八百七十一。《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汉书》曰:成帝初。丞相御史条奏石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病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长安谣云。
伊徙雁。
鹿徙菟。
去牢与陈实无贾
⑴ 乐府作价。○《汉书》佞幸传石显传。《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八。

《汉书》曰:成帝时童谣云云。后帝为微行出游。常与富平侯张方俱称富平侯家人。过阳阿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涏。美好貌也。张公子。谓富平侯也。木门仓琅根。为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后遂立为皇后。弟昭仪贼害后宫皇子。卒绵伏辜。所谓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者也。
燕燕尾涏涏。
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仓琅根
燕飞来。
皇孙
皇孙死。
燕啄矢
⑴ ○《汉书》五行志。《汉书》外戚传。开元占经百十三。《乐府诗集》八十八作成帝时燕燕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西汉童谣。锦绣万花谷三十九。《诗纪》八。又玉台新咏九引殿、见、根、孙四韵。

《汉书》曰:成帝时歌谣又曰云云。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⑴ ○《汉书》五行志。开元占经百十三作成帝时童谣。《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西汉童谣。事类赋雀赋作古诗。风雅翼补遗下作成帝时黄雀谣。《诗纪》八。又玉台新咏九引人、颠二韵。《御览》九百二十二作古诗。引颠一韵。

《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翟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时有童谣云云。子威。方进字。
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葵。
反乎覆。
陂当复。
谁云者。
两黄鹄
⑴ ○《汉书》翟方进传。《白帖》二。《御览》七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作王莽时汝南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诗纪》八作鸿隙陂童谣。又《后汉书》许杨传引威、魁、复三韵。水经淮水注引威、复二韵。《类聚》八十七引威、葵二韵。《御览》九百七十五引威、魁二韵。○逯案。此歌《后汉书》引作歌谣。是也。又《后汉书》引文较原歌为略。惟饭我豆食句。《后汉书》竟作饴我大豆。亨我芋魁。此可异者。逯谓歌中我字皆虚声。因记录有详略。故有小异。实则此三言之歌也。

续《汉书》曰:王莽末。天水童谣曰云云。时隗嚣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嚣少病蹇。吴门。冀郭门名也。缇群。山名也。
出吴门。
望缇群。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
令天可上。
地上安得民
⑴ 《后汉书》注作人。○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隗嚣传注。《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天水童谣。《诗纪》八。

续《汉书》曰:更始时南阳有童谣曰云云。是时更始在长安。世祖为大司马。平定河北。更始大臣并谮专权。故谣妖作也。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是更始之不谐。在赤眉也。世祖自河北兴。
谐不谐,在赤眉。
得不得,在河北
⑴ ○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光武纪注。《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南阳童谣。《诗纪》八。

《汉书》曰:韩安国云。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语曰:
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
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
⑴ ○《史记》韩安国传。《汉书》韩安国传。

《汉书》曰:禹又言。郡国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
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⑴ ○《汉书》贡禹传。○逯案。故俗皆曰云云。皆假为谐。亦通。

《汉书》曰:温舒上书曰: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贼也。故俗语曰:
画地为狱。议不入。
刻木为吏。期不对
⑴ ○《汉书》路温舒传。《书钞》七十七。《诗纪》九作谚。

① 《乐府诗集》作城中谣。《诗纪》同。
《后汉书》曰:明德皇后既立。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长安语曰: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⑴ ○《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玉台新咏一作汉时童谣歌。《类聚》四十三。《御览》四百九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长安谣。《诗纪》八。又《御览》三百六十四引额一韵。八百十八引帛一韵。

奚囊橘柚曰:汉高帝时。有黄公。不事生产。日牵一黄斑虎乞食于道。饮食稍不腆。辄解其缚虎。便咆哮作噬人状。人人震慑。多畀钱米。始谢去。人有语曰云云。入山遇猛虎。辄畏之曰黄公来。猛兽无不垂头掉尾而去。人又语曰云云。
虎莫凶,有黄公(○古谣谚七十。)
猛兽回,黄公来
⑴ ○同上○逯按。此殆后人假托。姑附于此。


共101,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