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631七絶 16618五律 3670七律 5074五排 30七排 2 7457四言 349六言 991古體 114934樂府 685 72 928 352辭賦 30琴操 8 193其他 980 1001
共7457,分18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和凝 898 - 955 一首
孙光宪 895 - 968 四首
孙鲂 一首
张南史 一首
张志和 730 - 810 二首
张松龄 一首
张桂 一首
张泌 930 - ? 一首
徐铉 916 - 991 三首
德诚 九首
成彦雄 一首
无名氏 七十六首
纱窗暖,画屏闲,亸云鬟。
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

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浣溪沙 其二 五代至宋初 · 孙光宪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云间。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临江仙 其一 五代至宋初 · 孙光宪
霜拍井梧乾叶堕,翠帏雕槛初寒
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集作阊)门风暖落花乾,飞遍江城(一作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
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鞦韆。
唐 · 张南史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① 《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志和有《渔父词》,刺史颜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倡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一作梧)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① 松龄惧志和放浪不返,为筑室越州东郭,和其词以招之。
乐是(一作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雨压杨花路半乾。
蜂遗花粉在阑干。
牡丹开尽正春寒。

懒品么弦金雁并,瘦惊双钏玉鱼宽。
新愁不放翠眉间。
浣溪沙 其九 五代至宋 · 张泌
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濛濛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鞦韆。
水阁春来乍减寒,晓妆初罢倚栏干。
长条乱拂春波动,不许佳人照影看。
柳枝词十首(座中应制) 其九 (969年2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凰楼畔簇晴烟。
新词欲咏知难咏,说与双成入管弦。
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
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问我生涯祇是船,子孙各自赌机缘。
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
莫学他家弄钓船,海风起也不知边。
风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
静在须禅动即禅,断云孤鹤两萧然。
烟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
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
既掷网,又抛筌,莫教倒被钓丝牵。
都大无心罔象间,此中那许是非关。
山兀兀,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
浪宕从来水郭间,高歌欹枕看遥山。
红蓼岸,白蘋湾,肯被兰桡使不闲。
终日江头理棹间,忽然失济若为还。
滩急急,水潺潺,争把浮生作等闲。
吾自无心无事间,此心祇有水云关。
携钓竹,混尘寰,喧静都来离又闲。
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
至今不改当时色,留与王孙系酒船。
冲波棹子橛头船,青草湖中欲暮天。
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当今皇帝圣明天。
先伦面对玉阶前。
百僚群臣呼万岁,拜贺圣明天。
旗幡队伍,共日争先。
乾符盖帝光明年。
从此我□出圣贤。
福日百凭南山。
满口歌扬,情唱快活年。
不管老少尽感欢。
得见君王遑礼拜,恰似卉绕含延。
节候虽佳景渐阑。
吴绫已暖越罗寒。
朱扉日暮随风掩,一树藤花独自看。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三九)
一只银瓶子。两手拴。
携送远行人。福禄安。
承闻黄河长。不信宽。
身上渡明官。恐怕□。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六四)
卷却诗书上钓船。
身披蓑笠执鱼竿。
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

不是从前为钓者,盖缘时世厌良贤。
所以将身岩薮下,不朝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七五)
喜睹华筵献大贤。
歌欢共过百千年。
长命杯中倾绿醑,满金船。

把酒愿同山岳固,昔人彭祖等齐年。
深谢慈怜兼奖饰,献羌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四)
失群孤雁独连翩。半夜高飞在月边。
霜多雨湿飞难进。暂借荒田一宿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一二)
□□□□宣。美人秋水似天仙。
红娘子本住□□。蝶儿终日绕花间。
举头聚落秋□□。悔上采莲船。
杨柳枝柔。堕落西番。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二○)
上阙
□吐萌和□(中阙)日西山(下阙)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三七)
新进桥几是黄檀。
闻道朝来退玉鞍。
不信近人能巧取,天生曲处似龙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四七)
尽喜秋时净洁天。
爱行寻遍绕宫泉。
才人愿得荷花弄,鱼藻池头争上船。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五八)
寒光憔悴暖光繁。
推历今朝是岁元。
宫里玉钗长一尺,人人头上戴春幡。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六○)
不出闺闱三四年。
卷帘唯见四时天。
如今歌舞浑新法,争得君王唤眼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六三)
上下无怨国中安。
保其社稷鬼神欢。
为作宫室四时祭,容止可法得人观。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七八)
父母恩重十种缘。
第一怀躬受苦难。
不知是男还是女,慈悲恩爱与天连(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八)
第二临产足心酸。
命如草上露珠悬。
两人争命各怕死,恐怕无常落九泉(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九)
第三母子足安然。
莫忘孝顺养残年。
亲情远近皆欢喜,冤家怀抱竞来看(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
第四血入腹中煎。
一日二升不屡餐。
一年计乳七石二,母身不觉自焦干(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一)
第五渐渐长成年。
愁饥愁渴又愁寒。
干处常回儿女卧,湿处母身自家眠(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二)
第六乳哺恩最难。
如饧如蜜与儿餐。
母吃家常如蜜味,恐怕儿嫌腥不餐(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三)
第七洗濯不净衫。
腥骚臭秽母向前。
除洗不净无遍数,尚恐诸人有谗言(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四)
第八为避恶业缘。
躬亲负重蓦关山。
若是长男造恶业,要共小女结成缘(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五)
第九远行烦恼缘。
一回见出母于先。
父母心中百计较,眼中流泪似如泉(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六)
第十怜悯无二般。
从头咬取指头看。
十指咬着无不痛,教娘争忍两般怜(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七)
忧愁烦恼道场边。
逢人即道损容颜。
且母怀躬十个月,常怕起卧不安然(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八)
儿行千里母行千。
儿行万里母于先。
一朝母子再相见,犹如破镜却团圆(菩萨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一九)
洗濯第六遇天寒。
腥脓不净阿娘看。
十指冻来疑欲落,阿娘日夜转焦干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二七)
⑴ 孝顺乐。孝顺乐。孝顺阿耶娘。孝顺乐。
远行第九切心酸。
儿行千里母心牵。
只见母心随儿去,不见儿身在母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三○)
⑴ 孝顺乐。孝顺乐。孝顺阿耶娘。孝顺乐。
太子初学道。曾作忍辱仙。
五百外道广遮拦。修道几经年(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一)
金钱不自用。买花献佛前。
瓶中涌出五枝莲。仙人生喜欢(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二)
阿蓝从城出。仙人速近前。
买花设誓舍金钱。愿得宿因缘(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三)
将花供养佛。两枝在肘边。
光明毫相照诸天。法雨润心田(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四)
好道变泥水。如来涌清泉。
付法掩泥不将难。受记结因缘(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五)
太子生七日。摩耶欲归天。
姨母收养经七年。六艺有三端(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六六)
耶输焚香火。太子设誓言。
三世共汝结姻缘。背我入雪山(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七三)
不念买花日。奉献释迦前。
买花设誓舍金钱。言约过百年(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七四)
寂净青山好。猛兽共同缘。
崚嶒石阁与天连。藤萝绕四边(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七九)
道场乞请暂时间。
至心听赞五台山。
毒龙雨降如火海,文殊镇压不能翻(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九一)
大周东北有五台山。其山高广与天连。
东台望见琉璃国。西台还见给孤园(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九二)
北台东脚有骆驼岩。密覆盘回屈曲连。
有一天女名三昧。积米如山供圣贤(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五)
金刚窟里蜜流泉。
佛陀波利里中禅。
一自入来经数载,如今直至那罗延(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
谁知此地却回还。
泪下沾衣不觉斑。
愿身死作中华鬼,来生得见五台山。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四三)
常持念,不曾言。
不忙不急不曾闲。
性透河沙三界外,共你众生绝往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五六)
金色三十二。八十相好圆。
誓于苦海作舟船。运载得生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
十二部诸经赞。流在阎浮间。
明人速悟转读看。尽得出三关。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一)
正向阎浮化。波旬请涅盘。
口中发愿不为言。卧在跋提边。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二)
慈父双林灭。魔强转更圆。
众生苦海入本源。谁是救你愆。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三)
佛则归圆寂。何日遇法山。
犹如孩子没耶娘怜。宿在苦海边。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四)
明灯照里燃。说者便升迁。
修行洁净果周圆。必定往西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七)
时当第五百。邪法现人间。
众生命尽信邪言。不解学参禅。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五二八)
化生童子见飞仙。
花落空中左右旋。
微妙歌音云外听,尽言极乐胜诸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六二三)
二更仰面碧霄天。参次众星前。
月明夜□□周旋。□□□□□。
诸女彩楼畔。烧取玉炉烟。
不知牵牛在那边。望得眼睛穿。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二)
三月季春春极暄。
忽念辽阳愁转添。
贱妾思君肠欲断,君何无行不归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一五)
十一月仲冬冬严寒。幽闺犹坐绿窗前。
战袍缘何不开领。愁君肌瘦恐嫌宽。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二三)
十二月季冬冬极寒。昼夜愁君卧不安。
枕函褥子无人见。忽忆贞君愁□□。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二四)
十月孟冬冬渐寒。
为君捣练不辞难。
莫怪裁衣不开领,愁君肌瘦恐嫌宽。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三四)
三十堂堂六艺全。
纵非亲友亦相怜。
紫藤花下倾杯处,醉引笙歌美少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九二)
一十花枝两斯兼。
优柔婀娜复嬮孅。
父娘怜似瑶台月,寻常不许出朱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
五十连夫怕被嫌。
强相迎接事嬮孅。
寻思二八多轻薄,不愁姑嫂阿家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四)
三十三。开筵美酒正初含。
弯弓直向单于北。仗剑仍过瀚海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一二)
三十三。武略文章陌上谈。
十月角弓鸣塞北。五花骏马猎城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二二)
三十精通法论全。
四时无暇复无眠。
有心直拟翻龙藏,岂肯因循过百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六六)
六十人间置法船。
广开慈谕示因缘。
三车已立门前路,念念无常劝福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六九)
八十虽存力已残。
梦中时复到天关。
还遇道人邀说法,请师端坐上金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七一)
九十之身朽不坚。
犹蒙圣力助轻便。
残灯未灭光辉薄,时见迎云在目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七二)
四更迁。定慧双行出盖缠。
了见色空圆净体。澄如戒月莹晴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三八)
四更夜月偏,乘云到雪山。
端身正坐欲向前。
坐禅延。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四九)
便即唤车匿,分付与衣冠。
将吾白马却归还。
传我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五一)
城傍猎骑各翩翩。
侧坐金鞍调马鞭。
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五一○)
金河一去路千千。
欲到天边更有天。
马上不知时历变,回来未半早经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五一一)
丈夫气力全,一个拟当千。
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弯弓不离手,恒日在阵前。
譬如鹘打雁,左右悉皆穿。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五一三)
一只黄莺薄天飞。空中罗网嗟长悬。
唤取家中好恩眷。叹人言。
高意郎君劳敬缚。忽然得夺旋高天。
悔不当初人心负。奉你两个没因缘。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四)
筝笛相和声沸天。
更将新曲入繁弦。
为听十拍黄花酒,打折一条白玉鞭。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