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曲。皇太子出入。奏胤雅。取诗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也。三朝用之。 自昔殷代,哲王迭有。 降及周成,惟器是守。 上天乃眷,大梁既受。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 体乾作贰,命服斯九。 置保置师,居前居后。 前星比耀,克隆万寿⑴。 ⑴ ○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十四。又《类聚》四十三引有、守、受、首四韵。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蜡百神乐,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寿和》、《凯安》五章,词同《冬至圜丘》。” 缇籥劲序,玄英晚候。 姬蜡开仪,豳歌入奏。 蕙馥雕俎,兰芬玉酎。 大享明祇,永绥多祐。 ① 《唐书·乐志》曰:“景云中《享节悯太子庙乐章》,第一《迎神》,第二《登歌酌鬯》,第三《迎俎及酌献》,第四《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五《武舞作》,第六《送神》,词同隐庙。”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 既贤且哲,惟孝与友。 惟孝虽遥,灵规不朽。 礼(一作祀)因诚致,备絜玄酒。 大厦中构,山屹云斗。 黄河畎浍,太行培塿。 整庶宣风,缉戎备寇。 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按:(见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王蒲园等纂《重修滑县志》卷十二《金石》录宋赵世长《天禧二年滑州公府大厅记》引)。 ① 《唐书·乐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乐》,祀黄帝降神奏《宫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豫和》四章,辞同《圜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黄帝。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 载絜牲牷,爰登俎豆。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 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仲思综博,二林领袖。 大化见前,不忘正受。 生公演义,顽石肯首。 龙去虎丘,锡飞匡岫。 ① 《大宁》不详。按《宋史·乐志》一有“顺祖惠元皇帝室奏《大宁之舞》”之说,系舞曲名,非用为配祀。另仁宗景祐元年有“以林钟之宫、太簇之角、姑洗之徵、南吕之羽作《宁安之曲》,以祭地及太社、太稷,罢旧《靖(当作静)安之曲》”之说,亦非用于配享。 因山为高,爰陟其首。 玉趾躩如,在帝左右。 帝谓我王,予怀仁厚。 眷言顾之,永绥九有。 孰为大辰,维北有斗。 曾是彗星,斯名孔有。 幽荣报功,洁齐敢后。 容与嘉觞,式歆旨酒。 一处打开,五处捏就。 中下之流,槌声断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