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15七絶 24五律 2 2649四言 81六言 38古體 4793樂府 109 199 159辭賦 2 44其他 63 2
共4793,分1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无名氏 九首
杨广 569 - 618 一首
元稹 779 - 831 三首
刘禹锡 772 - 842 一首
孟浩然 689 - 740 三首
孟郊 751 - 814 三首
岑参 717 - 770 四首
崔颢 ? - 754 二首
张九龄 678 - 740 三首
张祜 791 - 852 一首
李白 701 - 762 十一首
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
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同上)
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
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同上)
青幡起御路,绿柳荫驰道。
欢赠玉树筝,侬送千金宝(同上)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同上)
百忆却欲噫,两眼常不燥。
蕃师五鼓行,离侬何太早(同上)
女萝自微薄,寄托长松表。
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
落秦中庭生,诚知非好草。
龙头相钩连,见枝如欲绕(同上)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羊羊吃野草。
不吃野草远我道。
不远打尔脑(同上)
投签初报晓。
被匿香黛残,枕隐金钗袅。
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闺媛总部
东西道(810年3月) 中唐 · 元稹
天皇开四极(“天皇”句:参卷2《说剑》注。),便有东西道。
万古阅行人,行人几人老。
顾我倦行者,息阴何不早
少壮尘事多,那言壮年好。
⑴ 息阴:犹息影。《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以甚矣!”后因喻归隐闲居。
和乐天赠吴丹(810年) 中唐 · 元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
独有冰雪容纤华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
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
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
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
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⑴ 天老:传为黄帝辅佐之臣,著《杂子阴道》二十五卷,为道家祖师之一。《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李贤注:“《帝王纪》曰:‘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
⑵ 雌一:处阴柔之势而心专一守。命门:指右肾,以其精神所舍,元气所系,男子藏精,妇人系胞,故名。《杂经·三十六难》:“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⑶ 回九:古代一种吸纳阳气的修炼方法。九,《说文·九部》:“九,阳之变也。”《黄庭内景经》:“转降适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
⑷ 荣卫:中医学名词,荣指血之回圈,卫指气之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著滋养与保卫作用。
⑸ “咽津”句:参卷5《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注。
⑹ 共甲子:即同龄人。甲为天干之首位,子为地支之首位,以天干、地支递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从甲子起至癸亥止,共六十个。此借指年岁、年龄。
⑺ 冰雪容:形容肌肤光滑洁白。《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⑻ 希真:向往得道或成仙。真,道家谓得道或成仙之人。《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段玉裁注:“此真之本义也。”
⑼ 玉晨尊:玉晨之塑像。玉晨,仙人之号。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
⑽ 密印:佛教认为,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證佛果。此借指道教修炼之秘诀。丹田:道教认为,人体有三丹田,即两眉之间者为上丹田,心下者为中丹田,脐下者为下丹田。见葛洪《抱朴子·地真》。
⑾ 三岛:指神话传说中之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此泛指仙境。
⑿ 《黄庭经》:道教经典著作之一,宣讲养生修炼之道,认为脾为中央黄庭,于五脏中特重脾土,故名。
⒀ 青精稻:即青精饭,立夏所吃之乌米饭。相传首为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可延年益寿。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烛木(米),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叶,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乾,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久服,延年益颜。”
⒁ 方朔桃:《汉武故事》:“东郡献短人,呼东方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为一子,此而(儿)不良也,已三过偷之也。’”
⒂ 安期枣:传说中之仙果名。《史记·封禅书》:“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秦汉间齐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事详旧题汉刘向《列仙传》等。
⒃ 绿发:年少貌,指乌黑而有光泽之头发。黑色而有光泽似浓绿,故云。
⒄ 瑶草:传说中之香草。瑶通 。《文选·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李善注:“《山海经》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名曰女尸,化为 (瑶)草。其叶胥成,其花黄,其色如兔丝,服者媚于人。”
表夏十首 其七 (811年) 中唐 · 元稹
百舌渐吞声(百舌:见卷1《春鸠》注。),黄莺正娇小。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
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蜩螗:见卷1《春蝉》注。)
送春曲三首 其二 (814年) 中唐 · 刘禹锡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
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晓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绝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作欲知昨夜风,花落无多少)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丞相扫门人 呼余惊座
窈窕夕阳(一作阴)(一作在),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一作芝)
谈笑光六义,发论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一作华)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宿天台桐柏观(730年) 盛唐 · 孟浩然
引用典故:沧洲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一作穷)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绂(一作络),从此去(一作无)烦恼
高步凌四明(一作壁),玄踪得三老。
纷吾远游意,学(一作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送柳淳 中唐 · 孟郊
五言绝句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世上(一作岁岁)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怨别 中唐 · 孟郊
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
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
秋风游(一作客)子衣,落日行远道。
君问(一作问君)去何之(一作住踪)贱身(一作宁)自保。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感怀 其二 (783年) 中唐 · 孟郊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751年3月) 唐 · 岑参
七言绝句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衙郡守还(759年) 唐 · 岑参
① 洪迈曰:“监司郡守,初上事,既受官吏参谒。至晡时,僚属复伺于客次,胥吏立庭下通刺曰衙,以听进退之命。”
引用典故:不事小儿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
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过燕支寄杜位(749年) 唐 · 岑参
引用典故:出门望长安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赠轻车 盛唐 · 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一作春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
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
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一作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
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与生公寻幽居处(726年) 唐 · 张九龄
引用典故:汉阴老 武陵源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清谐欣有得,幽闲歘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
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
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秖令归思浩。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馨香惟后德,明命光天保。
肃祀崇圣灵,陈信表黄道。
玉戚初蹈厉,金匏既静好。
介福何穰穰,精诚格穹昊。
碓上米(一作人)不舂,窗中丝罢络。
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古风 其十 (740年)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鲁连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乘骢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一作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引用典故:五马渡江 双鹅飞 洛生咏 不事小儿
双鹅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嚬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送舍弟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池塘生春草
吾家白额(一作马),远别临东道。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金陵白杨十字巷(747年) 盛唐 · 李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
拟古十二首 其八 (745年) 盛唐 · 李白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 一本此下有院内二字
引用典故:白雪 吏隐 严光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一作檐)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一作君),从此一投钓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759年秋) 盛唐 · 李白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览镜书怀(762年) 盛唐 · 李白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