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33七絶 4五律 1 146四言 12六言 7古體 462樂府 18 37 31辭賦 3 2其他 67 4
共462,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下一页
(续上)
吴雯 1644 - 1704 二首
姚燮 1805 - 1864 九首
崔华 一首
弘历 1711 - 1799 五首
张晋 一首
张问安 一首
彭孙遹 1631 - 1700 一首
戴亨 1691 - ? 一首
易顺鼎 1858 - 1920 二首
曹雪芹 1715 - 1763 一首
权斗经 1654 - 1725 一首
李南圭 1855 - 1907 一首
李德懋 1741 - 1793 一首
李恒老 1792 - 1868 二首
李慈铭 1830 - 1894 一首
李汉辅 一首
桂父昔食桂,分此为清惠。
采得小山花,酿作江南味。
欹仄锦石路,窈窕无凡卉。
去去绿阴中,凉风动斐亹。
仙人何处来,一万青鸾尾。
东风 清 · 姚燮
五言绝句
东风吹罗帏,梦醒花转睡。
检袖还自疑,奈何夜来醉?
薇枝摇绀云,静日转光翠。
其影当砚屏,能使墨华媚。
外动沈希微,幽窗惬晨睡。
青巉万笏云,梦与天界邃。
抽掣流霞鞭,尘驹几疲悴。
气及牛口伸,封已马鬣遂。
坱圠无厈厓,益知葆冲粹。
我怜屈子醒,难傲杜康醉。
晨坐愁无聊,如何夜来醉?
六月思桃花,如何一春睡?
宝物无千年,风火几磨淬?
皎日一寸心,永与九原佩。
孤台已不存,老树亦枯溃。
牛羊上垄愁,榛葛蔽烟晦。
长天渺后期,旷世有遗泪。
但留滚滚河,南趋下吴会。
我来觅荒址,落照动衣袂。
云际张秋山,古色兀相对。
岂必然诺轻,始为名教怼。
地下多故人,内勘集群愧。
大儿年十五,小者两周岁。
使为无母儿,于汝亦何慰?
此言欲告汝,又恐汝心碎。
谁知汝早筹,见儿辄流泪。
呼儿依母旁,记取母颜悴。
他日年长时,忆之庶无昧。
宝之如玉莹,弄之同瓦碎。
天魔舞君前,罔两啸君背。
苦酒虽不甘,亦能使人醉。
江鱼错笋茨,肴蔬颇兼备。
既醉眠且宜,本无外事累。
草庭牛矢多,扫除有僮辈。
八十不识城,青山梦魂贵。
野色生眉须,自然得苍蔚。
斗酒饮十人,中量亦堪醉。
奈何陈希夷,一生但谋睡。
皎花浮犀香,不能作棠媚。
稚女拾堕红,安知揽空翠?
君子尚圆融,至人保和粹。
专嗜攻其心,能使气憔悴。
矫诳启女巫,设灯祀猫鬼。
不惜颡汗多,泥牛曳其尾。
未俟传檄诛,大路有公诽。
倾屋难手扶,君子恻焉悱。
须知荡坦区,皇风布昭韪。
昔年吴市门,辛苦南昌尉。
应为妇翁留,七里光炯翠。
绝句八首 其七 (乾隆庚申) 清 · 弘历
五言绝句
白露冷为霜,寒丛秋艳萎。
溪岸转萧疏,剩有碧潭水。
簇簇玉井莲,太华匪当对。
谁知万里游,却在寸心内。
题洋菊四十四种 其七 檀心晕(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五言绝句
① 花心有小瓣裹之不露近心作淡绿色渐晕淡黄以次深浅至老黄色瓣之大小随之
浅深晕正黄,达外本由内。
恰如积盛者,睟面盎于背。
茂对斋(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因迥得高斋,俯临见阛阓。
羲经可观象,颜之曰茂对。
玩辞既呈外,保泰亦殷内。
先王贵因性,夫何劳智慧。
蕴真斋(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蕴为发之始,真则假之对。
真以蕴乃佳,假以发斯昧。
真诚而假私,返身必由内。
然与斋何涉,循名实可背。
愿言勉克已,如临师保诲。
两夜宿并州,转侧不能寐。
静听丽樵更,如在棘闱睡。
此类惯战马,伏枥久闲退。
忽闻金鼓声,奋跃绝缰辔。
名心亦已灰,帖括亦已废。
流水阅年华,浮云看富贵。
如何复牵绕,勿乃太无谓。
披衣更秉烛,书以志吾愧。
涪江道上 清 · 张问安
五言绝句
疏林摇曛黄,天寒远沙退。
旷野不逢人,昏鸦立牛背。
崇冈 清 · 彭孙遹
五言绝句
崇冈九折深,白日一时坠。
西山黯无光,东山生紫翠。
清 · 戴亨
五言绝句
小雨天忽晴,盈眸尽空翠。
花落寂无声,随风沾衣袂。
青山万株松,青天一枝桂。
松顶鹤销魂,桂边蟾滴泪。
片石大如鳌,海水洗其背。
一跌千丈强,雷霆皆破碎。
万古冰雪魂,清寒沁肝肺。
行人欲来观,十步先倒退(五月癸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潺湲西涧源,亦出文山内。
流到青岩傍,锵鸣响环佩。
士固重其身,非慢亦非伪。
孔明出山前,岂少忧时泪。
波穿赭石岸,苍苍隐舟尾。
夕江阒人声,鱼立鬐鳞伟。
须弥洞路中 清 · 李恒老
五言绝句
金刚天下奇,万瀑金刚美。
悠悠观赏心,不在山与水。
真珠潭 清 · 李恒老
五言绝句
敛眉长向西,思与夫君对。
我有泪如珠,洒立云峦翠。
杂咏后汉事十二绝句 其七 (戊午) 晚清 · 李慈铭
五言绝句
邠卿拜太常,元节徵卫尉。
矫节祸百家,老陪阿瞒位。
夷简廷废后,千载将何谓。
幸有贤子在,犹得君子讳。
当时同朝人,亦(一作能)不共受诽。
泾流本自浊,何尝混清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