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391七絶 3012五律 259七律 259 364四言 23六言 130古體 9352樂府 77 8 214 76辭賦 3 18其他 267 245
共9352,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韦应物 737 - 791 六首
韩偓 840 - 923 三首
韩愈 768 - 824 四首
高适 700 - 765 二首
上官仪 608 - 664 一首
不详 十四首
义存 822 - 908 一首
引用典故:凤池 西垣 云台
西垣草诏罢,南宫忆上才。
月临兰殿出,凉自凤池来。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
托身各有所,相望徒徘徊。
重寄 中唐 · 韦应物
五言绝句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
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闻雁 中唐 · 韦应物
五言绝句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九日 中唐 · 韦应物
五言绝句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
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一作何)不来。
祗因厌烦暑,永日坐霜台。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
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
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
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欲明(904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欲明篱被风吹倒,过午门因客到开。
忍苦可能遭鬼笑,息机应免致鸥猜。
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徵旧债来。
唯有狂吟与沈饮,时时犹自触灵台。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913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刘舆腻 一箑西风
暂息征车病眼开,况穿松竹入楼台。
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
仙山 唐末 · 韩偓
七言绝句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一作跨)鹤来。
① 并序。刘伯刍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往往为亭台岛渚,目其处为三堂。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馀岁,职修人治,州中称无事,颇复增饰。从子弟而游其间,又作二十一诗以咏其事,流行京师,文士争和之。余与刘善,故亦同作。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
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引用典故:凤沼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一作庭)(一作平)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一作仙)凤沼来。
送侯喜(820年12月) 中唐 · 韩愈
七言绝句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
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⑴ 喜为国子主簿,愈为博士,故云长官
前随杜尹(兼)拜表回,笑言溢口欢咍
孔丞(戡)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甲申岁,适登子贱琴台,赋诗三首。首章怀宓公之德,千祀不朽;次章美太守李公,能嗣子贱之政,再造琴台;末章多邑宰崔公,能继子贱之理。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宋中十首 其一 (723年) 盛唐 · 高适
引用典故:梁王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宝局光仙岫,瑶棋掩帝台。
图云双阵起,雁写两行开。
固节修常道,侵边慎祸胎。
□□□储妙,空挹季长才。
① 宁赏尝遇一白衣女子,倏不见。后于林杪见白猕猴,掷一木叶坠其前,上书二十字云: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
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沈彬圹篆 唐 · 不详
五言绝句
① 彬临终,指葬处以示家人。穴之,乃一冢,未尝葬人,石灯台上,有漆灯一盏,圹头有一铜碑,篆文云云。
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
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揉蓝绿色曲尘开,静见三星入坐来。
桂影已圆攀折后,子孙长作栋梁材。
知君久积池塘梦,遣我方思变动来。
操执若同颜叔子,今宵宁免泪盈腮。
① 选人为奇与抱忠摈抑者,复为此语,后两人同弃市
今年柿子并遭霜,为语石榴须早摘。
尘缘尽兮仙缘来,清风冷然入我怀。
青童仙君事已谐,洞明山上瑞云埋。
九月九日黄花开,仙人招我上天阶,凌空双鹤何快哉
⑴ 见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二《赵旭得青童君为妻》。
冥会诗 其四 唐 · 宫嫔
七言绝句
恩情未足晓光催,数朵眠花未得开。
却羡一双金扼臂,得随人世出将来(一作随君此去出泉台)
少室人不识,金陵又再来。
临济一只眼,到处为人开。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高门出己子,好木出良材。
交□学问去,三公何处来(后三处皆从郭沫若说改。)
⑴ 郭沫若谓当作「杰子」,龙晦怀疑应为「举子」,《考古》曾刊一短文谓当作「杞梓」,作者及刊期皆失记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⑴ 见影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永乐大典》卷六六五引《元一统志》引《白氏六帖》。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① 贞元十一年,秦中秀才白幽求,从新罗王子过海,失风,至一高山,半腹一城,台阁壮丽,有大树枝,为风相磨,如人诵诗。详诗意,殆示之进,幽求疑未敢前。俄有朱衣人自城中出,传敕诸真君来。殿廊下玉女数百奏乐,白鹤孔雀盘舞应之。日晚出宴迎月殿,有四真君各为《迎月诗》,后一诗忘其下句。又有童女唱《步虚歌》,幽求问从者是何处,曰诸真君游春台也,主人是东岳真君。四时各随地分为游,幽求向诸真君乞归,许之,得随西岳真君后,操舟归,自明州返旧士。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
洗心兼涤目,恍若游春台。
因学人问事 唐末五代初 · 义存
佗事佗人断,己事己自裁。
万法刹那包,何用更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