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 东道诸侯皆故人,留连必是多情处。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一作因何)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 岸疏开辟水(一作山),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 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一作地)间(一作开),理乱岂恒数。 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音疲)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 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 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一作辨)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高卧南斋时,开帷(一作帐)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一作何如),微风吹(一作出)兰(一作芳)杜。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明四目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引用典故:许史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 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 读书三十年,腰间(一作下)无尺组。 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 将花饵鹿麛,以果投猿父。 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何不寿童乌,果为玄所误。 案《周礼》,酒正之职,辨四饮之物,其三曰浆。又浆人之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郑司农云:「以水和酒也,盖当时人率以酒醴为饮,谓乎六浆。酒之醨者也,何得姬公制?」《尔雅》云:「槚,苦茶,即不撷而饮之。」岂圣人纯于用乎?抑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自周已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于今,竟无纤遗矣。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馀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子。 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 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 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怡神时高吟,快意乍四顾。 村深啼愁鹃,浪霁醒睡鹭。 书疲行终朝,罩困卧至暮。 吁嗟当今交,暂贵便异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