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727七絶 6801五律 1181七律 1441五排 12 1510四言 201六言 362古風 34302樂府 301 5 396 103辭賦 25琴操 7 64其他 575 505
共575,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龚况 一首
顾禧 一首
郭祥正 1035 - 1113 一首
韩驹 1080 - 1135 三首
何基 1188 - 1269 一首
何藗 一首
洪朋 一首
胡份 一首
胡宿 996 - 1067 一首
胡仔 1110 - 1170 一首
华镇 1051 - ? 一首
黄钧 一首
黄廉 1034 - 1092 一首
黄梦得 一首
黄孝先 一首
黄卓 一首
江公亮 一首
江任 一首
蒋静 1050 - 1120 一首
蒋之奇 1031 - 1104 四首
焦炳炎 一首
焦宗古 一首
老郎官 一首
老农 一首
李邴 1085 - 1146 二首
客疏闲吠犬,庖匮割啼鸡。
三府三起,作苦何辞。
北宋 · 郭祥正
唯欠子瞻诗
⑴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吴礼部诗话》:张升卿(公翊)《清溪图》,画池阳清溪也,郭祥正题五绝句云云,升卿遂求苏轼为赋《清溪词》。
宛陵堂下探梅时。
洪府西山最景奇
⑴ 《舆地纪胜》卷二六《江南西路·降兴府》
连山横截展一臂,为我障断西南夷
⑴ 同上书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水康军》
南宋 · 何基
皓首何妨一布衣(宋王柏《何北山先生行状》)
宋 · 何藗
不使翠分旁牖去,却缘清甚畏人知(赋藏筠轩)
按: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七
蒲根水满雁初下,梅径香寒蝶不知。
北宋 · 胡份
绝艳更无花得似,暗香惟有月明知(和曾公衮梅诗)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竹坡诗话》:政和间余见胡份司业和曾公衮梅诗云云,亦自奇绝。
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同上书卷九)
话尽春愁双紫燕,唤回午梦一黄鹂(春日)
同上书卷二四 《苕溪渔隐丛话》:陈传道尝于彭门壁间见书一联云:“一鸠鸣午寂,双燕话春愁。”余尝用此语作春日一联云云。
谢公白首乘轩地,长记沧波洗屐时(考古)
以上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嘉泰会稽志》:谢公洗屐池在县西三十里东山傍,俗传康乐遗迹,以其登山蹑屐也。然华安仁《考古》诗云云,又指言谢文靖尔。
南宋 · 黄钧
水远山遥疑剑断,风愁雨恨只铃知(上亭驿)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六《利州路·隆庆府》 《舆地纪胜》:上亭驿在梓潼、武连二县之界,唐明皇幸蜀闻铃声之地,又名琅珰驿。前辈诗什极多。
北宋 · 黄廉
眉间见喜气,行人有归期
⑴ 宋李新《跨鳌集》卷一○《题望喜驿黄夷仲诗后》注引
北望三湘西九嶷,个中无处不嵚崎(廖老赠灵寿杖)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七《荆湖南路·郴州》
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时
⑴ 《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能改斋漫录》:宿州营妓张玉姐,字温卿,色技冠一时,见者皆属意。沈子山为狱掾,最所种爱。其后明道中张子野先、黄子思孝先相继为掾,尤赏之。偶陈师之求古以光禄丞来掌榷酤,温卿遂托其家。仅二年而亡,才十九岁。子思以诗吊之。先是,子思有爱姬宜哥客死舟中,遗言葬堤下,冀他日过此得一见,以慰孤魂。子思从之,作诗纳柩中。其断章云云。
延平商阁瞰双溪,神剑光芒冲斗极(双溪阁)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三《福建路·南剑州》
南宋 · 江公亮
好是道人岩边月,夜深清照饮牛溪(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宋 · 江任
珠盘临路泣,斗印入乡提(送人)
按: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七
行艺已书丞相笔,姓名还结裕陵知(挽刘谷)
雄豪何止压南州,天下临观应第一(滕王阁)
按:以上同上书卷二六《江南西路·隆兴府》
贡水在东章在西,郁孤台与白云齐(郁孤台)
泉明为邑日,漫叟卜居时(石门)
按:同上书卷八《荆湖北路·寿昌军》
佛香红茉莉,番供碧玻璃(《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五)
南宋 · 焦炳炎
迹虽无地著,心实有天知。
一禽从不获,不敢范驱驰(赓故人诗)
按: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一三
酿成汉帝招王母,饮罢凉州拜孟池(葡萄酒)
按:《吟窗杂录》卷三六
猿啼旅思悽(秋日峡中感怀)
以上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湘山野录》:高副枢若讷一旦召姚嗣宗晨膳,忽一客老郎官者至,遂自举新诗喋喋不已。姚潜计之,此老非玩不起。果又举《甘露寺阁诗》云:“下观扬子小。”姚应声曰:“宜对卑末狗儿肥。”虽愠不已。又举《秋日峡中感怀》曰:“猿啼旅思悽。”姚应曰:“好对犬吠王三嫂。”老客振色曰:“是何下辈?余场屋驰声二十年!”姚对曰:“未曾拨断一条弦。”因奋然而去。
宋 · 老农
幸存耕雨地,况值养花时(春日田园杂兴)
按:《月泉吟社诗·摘句图》
① 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一三作李炳诗
柳老抛绵后,梅酸著骨时(《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四)
故斸云根带藓移(以上宋李涧《梅花衲》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