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田半亩托根多,冉冉盈盈见袜罗。 谁继十三行拓本,通辞一为写微波(水仙。)。 聚时较少别时多,风景依稀一刹那。 留得春风遗挂在,任他奔月与凌波。 一队同游少年辈,两年零落九原多。 频频泪到心头滴,便恐明朝两鬓皤。 浮沈飘泊年年事,偶寄闲鸥安乐窝。 急雨打窗浪摇壁,无端平地又风波。 六尺湘裙贴地拖,折腰相对舞回波。 偶然风漾中单露,酒晕无端上颊涡。 注:女子亦不着裤,里有围裙,《礼》所谓中单,《汉书》所谓中裙,深藏不见足,舞者回旋,偶一露耳。五部洲惟日本不着裤,闻者惊怪。今按《说文》:“裤, 胫衣也。”《逸雅》:“裤,两股各跨别也。”裤即今制,三代前固无之。张萱《疑曜》曰:“裤即裤,古人皆无裆,有裆起自汉昭帝时上官宫人。”考《汉书·上 官后传》:“宫人使令,皆为穷裤。”服虔曰:“穷裤,前后有裆,不得交通。”是为有裆之裤所缘起。惟《史记》叙屠岸贾有置其裤中语,《战国策》亦称韩昭侯 有敝裤,则似春秋战国既有之,然或者尚无裆耶?观马缟《古今注》:“裤盖古之裳,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缯为之,名曰裤,但不缝口。至汉章帝时, 以绫为之,名曰口。”所称周制,不知何所据?然亦可知有裆缝口之裤起于汉无疑也。汉、魏以来,殆遂通行。日本盖因周、秦之制,不足怪耳。特新罗、高丽皆有 裤,(《南史》:“新罗国呼裤日柯半。”《南齐书》:“永明中,高丽使至。服穷裤”。)日本服制,大半模仿中土,不知何以独遗此也?然考《延喜式》,缝殿 寮中有裤,或曰:官家用之。或又曰:源、平以前,民家亦常用之。 行近芙蕖停桨过,恐惊鸳侣戒扬波。 横篙却怪来船客,偏与侬船相击摩。 细浣冰纱织绮罗,本来之子慧心多。 苏湘刺绣名家画,摩绘如真凭一梭⑴。 ⑴ 都锦生织锦,解放后扩展为丝织厂。出产风景织锦及花色繁美之绸缎衣料被面台单等。复以苏湘绣品、古今名人绘画为样本,织制各种屏条画幅。 喜得尊称绩縩婆,灰黄衣著见调和。 淡花摘得供朝食,妨碍南瓜结实多⑴。 ⑴ 络纬,小儿呼为绩縩婆婆,读如吉介。多笼养之,摘南瓜淡花为食料,即雄蕊也。 蓬头赤足恣婆娑,异俗何缘事礼多。 漫笑君王惟守黑,得师能自学暹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