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2,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下一页 清(续上) 弘历 1711 - 1799 四首洪亮吉 1746 - 1809 一首 黄毓祺 一首 金武祥 一首 李玄锡 1647 - 1703 二首 梁鼎芬 1859 - 1919 一首 林朝崧 1875 - 1915 一首 缪荃孙 1844 - 1919 一首 朴允默 1771 - 1849 一首 僧福慧 1623 - ? 一首 邵晋涵 1743 - 1796 一首 汤右曾 1656 - 1722 二首 王文治 1730 - 1802 二首 吴绮 1619 - 1694 一首 吴雯 1644 - 1704 一首 徐宗泰 1652 - 1719 二首 姚安 一首 姚燮 1805 - 1864 一首 张祥河 1785 - 1862 一首 赵持谦 1639 - 1685 二首 朱术桂 1618 - 1683 一首 近现代 郑孝胥 1860 - 1938 一首乔大壮 1892 - 1948 一首 | 种自西来植沃土,周南已咏灼其华。 景龙学士曾何谓,清婉辞惟乐府誇。 窜改右丞姑弗论⑴,跋存楚国信非誇。 以斯精义入神思,为政施之岂致差。 ⑴ 卷后董其昌跋云宣和山水惟见此本观其行笔布置是右丞本色宋时安得其匹意当时天府收贮维画尚夥或徽庙借名楚公曲笔未可知也云云乃香光揣度之词宋宣和绘事本精且蔡京跋语真而可信固可毋庸致疑耳 牝洞虽幽望不遮,南华生白语无差。 箕畴设喻庶民近,吾亦涵之敢自誇。 饮乐天复雨,宜止乃命驾。 期猎往罢之,皮冠招岂诈。 纶綍慎所出,令名继五霸。 一室名过云,签轴纷满架。 掩卷看青天,云生亦如画。 缥缈壶中山,飞入竹林下。 前临菡萏池,清绝宜长夏。 儿郎伟,抛梁下,燕寝清香侍妓姹。 十二栏头帘影深,花红竹翠坐堪把。 按:伏愿上梁之后。城郭克巩。楼台增辉。山高水清。际升平于圣世。民安军悦。仰戎武于妙筹。于理于疆。夜夜星辰之拱北。如苞如茂。煌煌辕门之镇南。虎视千里折冲。龙韬百年阴雨。 谑庵好岩栖,如读李成画。 移得紫衣峰,持向回廊挂。 陶潜薄县令,归卧东篱下。 那知主簿衙,亦有菊堪把。 花枝近女墙,岁月日潇洒。 虽复在城市,喧寂非车马。 清风迥穆如,知希和弥寡。 边城兵备殊隳疏,合养常时近万甲。 畏约守条无已时,塞儿那得解军法。 健儿多有山西风,出必靴刀带锦帕。 可杀胡山白额虎,可夺朔野青狵马。 ① 一宿古庵,唐国一禅师自牛首来,往径山,曾过此一宿,旁有银杏树,其遗核所生。 秋叶战危树,不雨已萧飒。 颓云忽冱夜,阶蛩助繁沓。 水灯燄人影,息梦坐禅榻。 儿郎伟,抛梁下,琴樽逸兴偏萧洒。 最爱长桥绿柳边,何来孤客催征马。 按:伏愿上梁之后。脩灵共护。华构长新。座满文举之众宾。庭间清献之一鹤。绮栊镂槛。永绝风雨之愁。月户云窗。遍阅桑海之变。 儿郎伟,抛梁下,群居讲诵无冬夏。 崇文旧范要须寻,力学终期开大雅。 按:伏愿上梁之后。乡俗重新。士气丕变。讲明义理。共怀迁乔之心。砥砺身名。皆尚抑阴之节。不坠先正立懦之烈。式副圣朝显忠之音。 ① 此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王礼《台湾县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人物〉、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人物〉、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寓贤〉、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人物〉、薛志 艰辛避海外,总为几根⑴发。 于今事毕矣⑵,祖宗应容纳⑶。 ⑴ 编者按:「几根」,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蒋师辙《台游日记》、连横《台湾通史》、《台湾诗乘》作「数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江日升《台湾外记》、朱景英《海东札记》、陈云程《闽中摭闻》作「几茎」。 ⑵ 编者按:「于今事毕矣」,江日升《台湾外记》作「于今事已毕」;夏琳《海纪辑要》作「今日事毕矣」。夏琳《闽海纪要》作「今日事已毕」;连横《台湾诗乘》作「今日事已矣」。 ⑶ (编者按:「祖宗应容纳」,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朱景英《海东札记》、陈云程《闽中摭闻》、连横《台湾诗乘》作「不复采薇蕨」。江日升《台湾外记》又多刊「宣宗九世孙术桂书」的落款)。(杨永智编校) 济南有此湖,便欲江南压。 潇洒元裕之,波间看玉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