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756七絶 6999五律 1219七律 1476五排 12 1513四言 205六言 365古體 35417樂府 312 6 396 103辭賦 25琴操 7 64其他 577 505
四衣
阴平  [几乎,案几] [衣服] 西 [恨声]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声] [更多…]

姿 湿 [参差] [言蹇难也] [生息] [穿也,伤也] [偲偲,相切责也] [更多…]

阳平  [跨马,动词]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丽] [九嶷] [委蛇] [举目貌。又县名] [同泥] [相欺也。遗也]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箿 [更多…]

[知识] [水中高地]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辭辤
拼音:cí  韵部:
辭、辤
〈名〉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 同本义
    •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 口供
    •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传》
    •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下》
  • 言辞;文辞
    • 安定辞。——《礼记·曲礼》。疏:“言语也。”
    • 不以文害辞。——《孟子》。注:“诗人所歌咏之辞。”
    •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说事之言辞。”
    •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 又 其次不辱辞令。
    •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又如:辞色(言辞和容色);辞容(表情;面色);辞旨(言语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 特指政令之词
    •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 借口,口实
    •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 又如:辞头(说法;借口)
  • 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楚辞
  • 古体诗的一种 。如:木兰辞

〈动〉
  • 说讲
    • 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
    • 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
    • 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 辞别;告别
  •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 推却不受
    • 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 审讯
    • 单于使卫律受辞。——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 遣去
    •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 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解雇,免职 。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康熙字典

  • 正韻》詳兹切,音詞。 (支韻)
  • 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
  • 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
古文:𤔧

説文解字  𤔲 籒文辭从司。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說也。今本說譌訟。廣韵七之所引不誤。今本此說譌爲訟。訩字下訟譌爲說。其誤正同。言部曰。說者、釋也。从𤔔辛。會意。似茲切。一部。𤔔辛猶理辜也。釋會意之恉。依小徐本訂正。籒文辭。从司。易𣪠辭本亦作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