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96七絶 20五律 2 2632四言 79六言 32古體 4533樂府 106 199 159辭賦 2 44其他 62 2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多少] 稿 [跌倒] [齧也] [围剿] [漂洗] [隘也] [挑拨] [更多…]

去声  [音调] [多少] 耀 [教训] [重要] [倒退] [寤也] [枪炮] [唤也,呼也] [暴虐] [剑鞘]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
拼音:dào  韵部:
〈名〉
    (形声。从禾,舀(yǎo)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
  •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康熙字典

  •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𠀤音道。 (皓韻)
  • 說文》稌也。《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詩·豳風》十月穫稻。《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疏》以下田種稻,故云稼下地。《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𤰞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 又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 (皓韻)
  • 秔也。關西語。
  • 又叶徒苟切。 (有韻)
  • 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 又叶徒故切,音度。 (遇韻)
  • 《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稌也。今俗㮣謂黏者不黏者。未去穅曰稻。稬稻、秈稻、秔稻皆未去穅之偁也。旣去穅則曰稬米、曰秈米、曰秔米。古謂黏者爲稻。謂黏米爲稻。九穀攷曰。七月詩。十月穫稻。爲此春酒。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內則、襍記並有稻醴。左傳。進稻醴粱糗。是以稻爲黏者之名。黏者以釀也。內則。糝酏用稻米。籩人職之餌餈。注亦以爲用稻米。皆取其黏耳。而食醫之職。牛宜稌。鄭司農說稌、稉也。是又以稉釋稻。稉其不黏者也。孔子曰。食夫稻。亦不必專指黏者言。職方氏揚荆諸州亦但云其穀宜稻。吾是以知稌稻之爲大名也。玉裁謂。稻其渾言之偁。秔與稻對爲析言之偁。稻宜水。故周禮稻人掌稼下地。从禾。舀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