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庾亮之

共 10 首
巨浸不极。
太阴无私。
褰积水之游气。
睹圆魄之殊姿。
皓皓天步。
苍茫地维。
泱漾崩腾。
助金波玉浪之势。
晶荧激射。
当三五二八之期。
盖进必以道。
岂出非其时。
继倾曦以对越。
擅浮光而在兹。
嗟乎。
空阔之容若彼。
清明之状如此。
蜃楼旁起。
庾亮之可从。
珠蚌潜开。
异隋侯之所委。
躔次虽游。
风涛讵弭。
出霞岸而不迟。
过鳌山而孔迩。
顾兔摇拽。
姮娥徙倚。
将运行以故然。
谅涤濯之难揣。
远绝昏霾。
回临津涯。
竟无幽而不烛。
斯冥力而上排。
希逸之赋可称。
界于斜汉。
元晖之诗有作。
映彼清淮。
未若皎皎初吐。
苍苍可阶。
叶朝夕以晦朔。
宁望断而意乖。
奫沦涳洞。
雪翻烟弄。
水族将蟾影交驰。
浪花与桂枝相送。
凝目是远。
赏心斯众。
苟佳景之必存。
孰良辰之不共。
滔滔节宣。
冉冉徂迁。
循彼万流。
差广纳而观海。
推夫两曜。
候久照而得天。
客有吟想此夜。
淹翔有年。
感浮桴而偶圣。
庶乘槎而逢仙。
亦将览孤景。
盥洪涟。
聊学抽毫而进牍。
岂追羡鱼以临川。
天将灭汉,天下大乱,奸雄竞起以图霸,豪杰争驰于良算。
江东有孙权之强御,关中有曹公之勇悍。
唯蜀邦之险阻,付刘璋之闇懦。
伊东海之徐庶,荐孔明于先主。
其人自比管、乐,其迹尚耕于垄亩。
负霸王之大略,每讴歌于《梁父》。
可以屈就,难以邀取。
若应龙之卧渊泉,俟良时以为风雨。
虽吴主之得豹,纵魏君之若虎,傥获斯人以为用,可以争强于中土。
刘备乃往诣南阳,雄图抑扬,功业稽迟而愤悱,旌旗侍从以苍遑。
岂徒贲丘园,聘圭璋,实欲尊之为谋主而制敌,贵之为尚父而图王。
一之日骤欲履其阈,肩其墙,殊不知渺若千里之迢遥,浩如重泉之汪洋。
人在其外,如鳣如鲔,如䲡如鲂,不敢游其窟宅,不敢漾其辉光。
乃退而叹曰:「信先生之道也,如龙之方卧也」。
二之日窥其户,闻其人,人虽睹而难趋,迹虽迩而难亲。
自觉其门若河若海,若潭若津,不得见其最灵,不得测其至神。
又退而叹曰:「信先生之德也,如龙之未易识也」。
三之日升其堂,入其室,仁干森植,义橹骈比。
疑波神侍卫而汹涌,谓水怪环周而蹙踖。
见其以道为踪,以德为迹,以文为鳞而彬彬,以武为鬣而奕奕。
将侔夏后,河汉可御以天飞;
尚类叶公,窗牖初窥其藻质。
我于是以兑悦为雨,以巽顺为风,动其倜傥,鼓其英雄。
遂慷慨变摅而崛起,以纵横筹略而相从。
亮之遇先主也,若龙之得水;
备之得先生也,若云之从龙。
所以跃于吴,骤于蜀,帝王其心,日月其目。
张飞、关羽为吾之股肱,赵云、庞统为吾之爪足。
金鼓为雷霆之威,甲兵为风雨之速。
旌旗为飞鬣而常舒,鈇钺为逆鳞而难触。
前则饮于渭水,后犹蟠于斜谷。
观其奋首于魏,施尾于吴,将欲腾跃于秦京与镐京,窟宅于东都与西都。
然后以燕齐赵魏为河海,以荆襄楚越为江湖。
故得寰中波骇,海内鼎沸。
马超、韩遂之流,袁绍、吕布之类,若蛟螭奔走而丧胆,比鱼鳖沈潜而屏气。
岂谓天赐吴以斗牛之分,赐魏以咸镐之国,赐我以坤维之地,俾我与鼎分之域。
既天命之所授,岂人谋之能克。
汉江、沱江,亦足宅其西南;
梁山、剑山,亦足门其东北。
方欲修其德,述其职,将上请于阊阖,冀下并于华夷。
变三分之国为上国,变汉水之池为天池。
复火德之世祚,续炎精之绝离。
俄而上帝有命,碧落言归,刘禅攀髯以何及,谯周仰首以无依。
世灵其神,敌惧其威。
杨仪鸣鼓以震恐,晋宣丧胆以奔驰。
至今岐山之侧,渭水之涯,南阳之草木,西土之边陲,或烈风之飘飘,或暴雨之淋漓,犹疑其蜿蜒在晦,而阴骘是司。
观阵图者见其规画,读国史者想其形仪。
信奇士之遇主,实千载之一时。
按:《春秋》曰「以龙纪官」,《诗》曰「为龙为光」,此葛亮兮攸宜。
橘赋 北宋 · 吴淑
伊卢橘之夏熟,沦璿星之粹精。
茂彼江浦,繁兹洞庭,扬州之贡,蜀郡之英。
既踰淮而为枳,亦度江而作橙。
忠臣之心,既申于楚相;
纯孝之感,更见于王灵。
香皮赤实,绿叶素荣。
交甫赠之而著美,陆绩怀之而显名。
若夫雕饰自资,芬芳足贵,吴王纳贡,单于荷赐。
交趾既为置守,南越亦云有税。
阚泽抗表以除籍,杨由占风于受馈。
庾亮之贡,已称于同柢;
僧辩所陈,更惊于共蒂。
别有箕山晓色,罗浮晚香,用之给客,举以名堂。
江陵致富,比之于千户;
庄周著论,譬之于百王。
虞愿不取而道显,桓俨系树而名扬。
亦有裂牙酸酢,抚手华饰。
晏子侍坐而不剖,严遵当赐而靡食。
代苦桃而已误,梦黄衣而更失。
若夫违江洲之暖气,处玄朔之寒色,彼南土之不迁,谅难成于甘实。
斯固百越所厌饫,而尧舜不常食也。
国家以上遵古典,下示蒸民,出土牛而应候,俾农事以知春。
块然不群,自取授时之制;
卓尔可象,殊无引重之因。
原夫欲示农时,爰陈春祀。
命圬人以备物,俾司存而谋始。
遂合土以为牛,非任重而服轨。
有典有则,成形而既取坤为;
不欹不倾,尚象而爰因脉起。
徒观天寂然不动,莫与之俦。
虽显逸风之状,实非喘月之流。
在泥蟠而著美,岂肉视以包羞。
俯以观之,异伯阳之皌狗;
逼而察也,殊葛亮之木牛。
于是当解冻之嘉辰,乃立春之令节。
睹其仪之攸序,见斯牛之遂设。
礼无违者,俾三务之冈愆;
人必知之,得四时之有别。
美哉!
土者五行之本,牛者六畜之宗。
何莹蹄之成象,假聚壤以为容。
爰殊木偶,匪类泥龙。
用还非于荐庙,义实本于劝农。
庖刃如投,破块之虞是切;
宁歌或叩,击壤之名可从。
五色爰资,一毛靡落。
其用也待时而动,其制也因人而作。
规模乍设,想覆篑以无亏;
丹閕俄施,谅衣缯而有若。
是何观形象以虽著,考动静而则无。
耕耘自我以无爽,先后因兹而不逾。
候日土圭,信方斯而异类;
翔风石燕,实并此以殊途。
盛矣哉!
标祀典而聿脩,稽旧章而罔忒。
观其形,虽类于角立,赜其本,爰符于土德。
所以示诸溥率之民,俾常勤于力穑者也。
白云楼 北宋 · 张俞
七言绝句
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
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
【校注】 (1)百尺楼:指黄鹤山顶的南楼,又称白云楼。《舆地纪胜》:“南楼,在郡治正南黄鹄山顶,后改为白云阁。元祐间知州方泽重建,复旧名。”《武昌府志·古迹》:“南楼在黄鹄山岭,名白云楼,宋元祐知州方泽建,非武昌庾亮之南楼。” (2)白云人:作者自谓。 (3)三吴:泛指吴地山水。 (4)七泽:云梦七泽。此处泛指楚地湖泽。
⑴ 同上书卷六七《荆湖北路·鄂州下》
空山学仙子,乘鸾烟雾湿。
夜深吹洞箫,声断凤凰泣。
佳人去后不归来,寒云古路迷黄埃。
当年旧事总陈迹,回首此意千古空崔嵬。
杉松弄影□仙盖,玉宇寥寥浮爽垲。
洞门无锁昼不扃,云窗雪浪声澎湃。
短世茫茫赴急流,功名误我三十秋。
人间俯仰竟何补,便欲对此乘虚舟。
登高探异物,梦魂皆髣髴。
凛然心肺开,肝胆忽突兀。
中有一人眉发奇,不言不笑看晴霏。
芙蓉为裳云为衣,三花树下容巍巍。
隔水微茫相对久,赠予灵芝饮予酒。
拍手相从入紫霞,不觉麻衣湿寒溜。
忽然而去不复应,山云叫断无人听。
是中谁读黄庭经,耳边忽度琅琅声。
醉笔题新诗,戏拈烂墨浇淋漓。
西山红日忽已失,新月夜上横蛾眉。
两袖天风清九窍,归去恐为神鬼笑。
兴怀不尽下山来,洞口岩花羞自照。
日夕历城闉,回策步林囿。
北眺邯郸道,南瞻太行岫。
幽泉激清澜,荒薄森长秀。
旷野零飞藿,重岩响哀狖。
徬徨含远志,眄睐展遐觏。
燕赵负豪略,土风夙所究。
廉颇守长平,秦人却西寇。
李牧出雁门,北马避南狩。
畴曩遘运会,匠者顾微陋。
谬升朝右位,滥陪群彦后。
质非荆山璞,雕饰良已厚。
中区增震荡,边鄙多斥候。
投迹依帷幄,短策非可售。
仰恧昔贤轨,嘉惠自难副。
斯言岂虚作,亮之惟朋旧。
去国风尘日①,还家烟树时。
胜游踏遍处,何似此楼奇。
题诗羡崔颢②,挥麈慕元规③。
徘徊忆今古,惆怅重遐思。
【校注】 (1)去国句:去国,离乡。风尘,喻宦途奔波。 (2)崔颢:颢,原作“灏”,误。 (3)挥麈句:麈,兽名,俗称四不象。其尾可制拂尘,故称拂尘为麈或麈尾。晋人清谈时,常挥动麈尾以为谈助,故亦称清谈为挥麈。元规,东晋庾亮之字。亮好老庄之学,善谈论。镇守武昌时,常与幕僚高谈阔论。 首二句概括了作者风尘仆仆的宦途生涯,作者也因此而有机会游览了各地胜景。结尾二句,失意怅惘之情,溢于言外。
逖矣湖海西头。节度为重。美哉形胜一面。营府攸新。象叶栋隆。威增阃制。盖惟水营。永革古马。传称姑苏。千万堞金墉周遭。纷照耀于波底。十三邑水师管领。听号令于帆前。体以国恩。右湖心腹。顾其地势。内浦咽喉。梯航毕凑于东南。实是江淮之要路。台隍远枕于夷夏。奚但荆杨之上流。朝廷之威武远扬。青冥黄钺。将军之壁垒动彩。紫阁丹楼。眷玆𦲷政之轩。乃是运筹之幄。年则深岁则久。罅漏之牵补孔艰。风不蔽雨不遮。瓦墁之毁画滋甚。肆以俸禄之特割。奚有院宇之增修。翚如斯鸟如斯。宁复枝柱之为患。轮焉也夐焉也。始喜榱题之改观。岸头烟村。莫非鱼鳞之次第。港口云棹。尽是龙骧之奔腾。寒山寺中。枫叶渔火之隐映。黄鹤楼上。梅花玉笛之清泠。风月南楼。昔闻庾亮之閒咏。裘带清汉。今见羊祜之暇游。窗临六海之鲛鲸。清波载晏。庭趍列县之雁鹜。仁化远宣。遂为欢谣。乃申善颂。
儿郎伟,抛梁东,隔户先看海日红。
知是城门初放钥,角声绕出晓山中。
终南峨以骏极兮,凭天霓而入云。
名山纪以地灵兮,佳气郁葱兮絪缊。
倬天文之昭回兮,烂星辰之环绕。
览地理之盘踞兮,峙鸾凤之缥缈。
下有高台之杰构兮,里上仁之攸庐。
抗飞梁之虹指兮,揭厦屋之渠渠。
连守约之高堂兮,接澄怀之飞甍。
屹山耸以纡郁兮,隆崛岉乎青冥。
里薰陶之贤坊兮,安且吉兮孔明。
既苟完而苟美兮,乃攸芋而攸宁。
移庐山之五峰兮,宛芙蓉之削出。
纳九江之大龟兮,占日晷之分刻。
玉簪映沼,金光抽阶,倭红蓊蔼。
冬青披敷,寒梅含逸士之韵,长松垂大人之盖。
杨妃带莺粟之芬芳,西施试浓妆之婀娜。
鸿爌熀以爣阆兮,揭四宜之华扁兮,霐寥窲以昭朗。
登玆堂而四望兮,豁爽垲以宏敞尔。
其东望则骆峰参差,与水皆驰。
岸芷兰之菲菲兮,芳洲缭其江蓠。
吾令羲和寅宾兮,踆乌振羽而翱翔。
凌中天之倒景兮,粲下土之光芒。
缕祥烟之斐亹兮,射晴窗兮煌煌。
乾端坤倪,俯仰呈露。
塞天地于一浩兮,廓荡荡其无外。
南望则翠眉浮天,紫阁巃嵷。
奔马脱鞍,镇我箕封。
岿乎特起,下临城中。
玆楼相望,渺茫浮空。
白云栖檐,翠岚滴帘。
若画图之展开兮,两相看而不厌。
西望则毋岳峞嵬,若追负儿之高岑。
鞍岘㠥𡸖,若闻甘战之鼓声。
昔锦南之授钺兮,何猛气之峥嵘。
遂一战而歌铙兮,歼巨魁如戮鲸。
惟是兵尘战影,邈然而尽。
但见蔓草萦骨,风雨起燐。
飞鸿群往,白鸟孤灭。
横烟澹澹,俯见落日。
北望则朝引白阁之云,夜纳峨嵯之月。
道峰秀削,簪笔拄笏。
华山峻拔,鹄峙鸾停。
似欲进而却立兮,若将飞而未朔。
天莽莽而不尽兮,树蔼蔼而含烟。
越瞻双阙,觚棱接天。
禁扃肃穆,列署岧峣。
鹓鹭振班,夔龙趋朝。
鸡筹报晓,虎柝严宵。
佩缤纷兮锵锵,冠葳蕤兮蝉貂。
春旂拂柳,朝釰迎花。
试望九逵,扑地千家。
车车马马,响殷晴雷。
酒旂飘扬于云间兮,多少烟雨中楼台。
第宅隐映于城边兮,高低阡陌上花柳。
野有鼓腹之民,街有击壤之叟。
此四方之宜于玆堂也。
若乃招摇东指,月维建寅。
阳气乃宣,三始如淳。
孟阳上日,登楼迓新。
颂玉衡之千春兮,酌蓝尾之三巡。
换旧符以新桃兮,贴画鸡于栏楯。
试春盘之生菜兮,杂青韭与五辛。
于焉朱鸟中见,仲春以殷。
乐中和之芳节兮,喜玄鸟之翂翂。
我服既成,乐哉春暮。
红雨飞花,香烟扑雾。
平原依以柳絮兮,网春辉以留住。
春风飘兮澹荡,天光靓而芳妍。
山如飞而欲语兮,野如眠而生烟。
欣丽日之方畅兮,聊涉园以徜徉。
携东山之佳妓兮,结䌽楼而寻芳。
随所驻兮铺筵,吹瑶筦兮吸玉簧。
望红绿之如织兮,美纷纭兮锦障张。
至若铜壶日永,金炉香残。
乳燕窥帘,庭花拂栏。
牙签万架,点朱吮丹。
搜百氏而剔罗兮,倾群言之波澜。
及乎炎帝秉离,执衡司夏。
敷舆万物,长养禾稼。
七莲发花于八日兮,云悉达之肇生。
惟浴佛之旧俗兮,在东土而燃灯。
流目眺夫灯市兮,缀火树于不夜之城。
高竿簇簇而干云兮,分光面面而各呈。
狵小家而独踞兮,鹿高闬而双撑。
鱼映光而隐见兮,骑转影而纵横。
或腾空而类凤兮,或跃渊而像鲸。
或傀儡之戏人兮,或猛将之鏖兵。
或占瑞于三台兮,或祈命于七星。
招仙女于瑶台兮,仍羽人于蓬瀛。
笼银花于月影兮,烘气绕于青冥。
万丛花密,千层虹成。
形形色色,不能尽名。
笙歌沸街,同乐太平。
南风蔼而麦秋兮,翠浪浮以连云。
千山浓绿,梅雨纷纷。
传佳气于天中兮,士曰乐而女又。
蹴画毬于岸草兮,戏半仙于门柳。
迓恢台之盛夏兮,祝融南来兮鞭六龙。
六龙衔火而烧寰宇兮,万国如在洪垆之中。
于时可以处台榭,可以居高明。
拓八窗而洞开兮,洒松风之泠泠。
午日凉于槐阴兮,别院深而簟清。
榴花透帘而照眼兮,啼莺隔树而流声。
薰风动于屋角兮,碧漪漪于金塘。
疑五月之清秋兮,翠阴繁兮纳凉。
荫白云之摇曳兮,听寒蝉之清音。
卧北窗而偃仰兮,迓明月而披襟。
尔乃大火西流,蓐收按节。
云既净而天高兮,潦将收而水洁。
流晖景短,夜曼曼兮且长。
万叶吟秋,百虫近床。
感佳辰之载回兮,念良匹之展会。
息龙梭于仙机兮,驾鹊桥于浅濑。
雨霏霏兮洗车,风萧萧兮张盖。
披霓裳兮陆离,望天津兮缓驱。
伐河鼓之磅硠兮,心婵媛兮踟蹰。
天鸡搏翼而催晨兮,悲莫悲兮别离长。
纷乞巧与穿针兮,祀二星于中堂。
将以八月之望,玩月于楼上。
于时白露暧空,素月流天。
升清质于海底兮,降澄辉于云间。
一年多于今宵兮,八表为之同光。
清泠兮到肌骨,皎洁兮盈衣裳。
皓露助华,轻飙佐凉。
浪咏齐篇,沉吟陈章。
昔欧阳詹之言,曰月之为玩,冬则蒸霜大寒。
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
蔽与侵俱害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
况埃𡏖不流,大空悠悠。
婵娟徘徊,搏华上浮。
升东林,入西楼。
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为之清泠。
溯明月而长歌,登芳酒而酩酊。
斯古人所以为玩而与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俱是玩也而亦玆堂之所同得也。
月既没兮岁晏,日在房兮暮商。
菊有黄兮泛金杯,插茱萸兮乐重阳。
登东皋而舒啸兮,风吹帽兮欲落。
下翠微而长吟兮,曜灵忽其西匿。
醉归楼上,风萧萧而打窗,鏦鏦若金枪之声也。
起而开户,则庭空叶积,雁落江清。
天宇高旷,月色增明。
于焉日短星昴,殷于玄英。
玄阴栗烈,朔气凌兢。
山敛容于破瓦兮,水沉驶于层冰。
若乃七日来复,葭灰浮空。
喜一阳之始生兮,运洪匀于无穷。
履景福于䌽袜兮,添一线于女红。
俄而日脚淡光,月届于蜡。
愁云密布,寒风吹下。
微霰密雪,散漫交错。
搅玉花于长空兮,战蚩尤于阴壑。
撒飞屑于圭璧兮,幻皓质于鹭鹄。
尔其千岩兮秀白,万壑兮呈皓。
散玉盐于中逵兮,缬纨帛于群峭。
眩馀彩于银海兮,耀净辉于琼田。
纷万奇与千巧兮,尽效态于眼前。
神凛兮魄𢥠,羌不可以觑也。
若将羽其腋而登仙兮,袭清泠兮桂府。
于是韵朋随霰而集兮,添爽垲于寓目。
绿醴芳膳,恣意清觌。
携佳人兮披重幄,扬郢曲兮清宴。
歌北风兮咏南山,饫清景而流眄。
此四时之宜于玆堂也。
至若终冬始春,吉日良辰。
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揖让而升,宴于兰室。
金罍中坐,肴核四列。
诗友呼韵,酒朋浮觯。
长吟短咏,汲句钓字。
儇才齐敏,受爵传觞。
一饮十斗,乾坤渺茫。
乐饮永夕,一醉累月。
献酬既交,琴声乃发。
清角发徵,听者增哀。
絙张峨洋,流风徘徊。
起西音于促柱兮,歌江上之𩙂厉。
玄鹤警节而起舞兮,翩跹跹以裔裔。
划然长啸,抗音高歌。
歌曰玄琴清兮桂露溥,迓明月兮酌流霞。
浮生兮若寄,今不乐兮将何。
歌竟以吁,不醉无归。
接欢宴于日夜兮,终岂乐之令仪。
此四美之宜于玆堂也。
猗玆堂之厖鸿兮,历五世而馀庆。
咨孤蒙之眇眇兮,敢迨遑而舍敬。
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颇。
幽独守此侧陋兮,恐世业之或坠。
神灵扶其栋宇兮,垂千载而弥坚。
永安宁而祉福兮,与南山而长存。
系之以颂曰:
鹤发在堂,如陵如冈。
蚌珠绕膝,如圭如璋。
克荷先庥,茀禄是将。
绥我眉寿,百世永昌。
根培叶茂,源深流大。
克昌厥后,不显亦世。
宜室宜家,爰居爰处。
处之维何,聿求多祜。
其祜伊何,绳其祖武。
长发其祥,惟德是邻。
忠以事君,孝以事亲。
廉兮保令名,俭兮养遐福。
子子孙孙,保此四德。
万有千岁,永受安乐。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