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宇文护
相关人物:
共 54 位
。
共 10 首
蜀中为于仲文语
南北朝 ·
无名氏
《隋书》曰:于仲文。字次武。北周时。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仲文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
宇文护
之党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蜀中为之语曰:
明断
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
⑴
。
⑴ ○隋书于仲文传。北史于仲文传。《诗纪》百十九作于公歌。
终南山义谷铭
北周 ·
庾信
四言诗
周保定二年岁次壬午七月己巳朔,大冢宰、
晋国公
命凿石开谷(《文苑英华》作「关之谷」),下南山之材。维公匡济彝伦,弘敷庶绩,燮理余暇,披阅山经。以为终南敦物,日月亏蔽,杶干栝柏,椅桐梓漆,年代蕴积,于何不有。乃谋山泽之官,兼列(《文苑英华》作「引」)衡虞之匠。东出蓝田,则控灞乘浐;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派别八溪,流分九谷,铜梁四柱,石阙双耸(《文苑英华》作「石关双启」)。青绮青门,沟渠交映;绿槐秋市,舟楫相通。蓄之则为屯云,泄之则为行雨。青牛文梓,白鹤贞松,运以冥宫,崇斯云屋(《初学记》作「裁其梓匠」,此从《文苑英华》),千栌抗殿,龙首干云。万顷疏苗,蝉鸣再熟,川后让德,山灵景从。岂知运石甘泉,才通栎阳之殿;穿渠谷水,直绕金墉之城。将事未劳,为功实重,国富人殷,方传千载,因功立事,敢勒山阿,铭曰:
寥廓上浮,峥嵘下镇。
立壁千丈,横峰万仞
⑴
。
桂月
危悬
,风泉虚韵。
乘舆
岭阪
,举锸云根。
八溪分注,九谷通源。
北涵桐井,南浮石门。
扑象大状
⑵
,银绳百堵。
胶葛九成
⑶
,徘徊千柱。
桂栋凌波,梅梁垂雨。
疏川剪谷
⑷
,落实摧柯。
事均刊木,功侔凿河
⑸
。
⑴ 《文苑英华》作「直立千丈,峰横万仞」
⑵ 「扑」一作「模」,《初学记》作「横鸿大河」
⑶ 《文苑英华》「银」作「规」,「胶」作「交」
⑷ 《文苑英华》作「柏梁乘雨,疏川剪谷」
⑸ 《初学记》五,《文苑英华》七百八十七
华岳颂
北周 ·
唐瑾
四言诗
易不云乎,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险之时义大矣哉,惟华山者从从书《尔雅》谓之西岳,《周官》则为豫州之镇,下枕周秦之郊,上应东井之宿,俯临汾射,咫尺荆梁,盘纡[B18]嶭,刻峭峥嵘,干云汉而孤秀,属江河而峻峙。巨灵疏豁,亢高掌于岩无;削成壁立,流黄河于岘曲。左分底柱,见朝夕之扬波;右缀终南,眺连山之无极。显仁藏用,蕴智含灵,鼓以云雷。润以风雨,信群帝之所休憩,众神之所肸响。芝驾自此不归,霓裳于焉屡拂,岂止绩羽为衣,葺荷成盖,化同毛女,客类园公。每挹仙人之浆,时停酒母之骑,坐石白而穿隐,乘白鹿以游嬉,寥寂忽恍,往而不反者也。至如芳年华月,雰敛云开,谷包得一,河经千里,耸䕜崿于紫微,挺高峰于天汉,暂驻羲和之鹜,能挂恒娥之骖。积醴成池,泓澄峦岫,聚卉为发,雚苇生焉,庭鳣夜萃,必归伯起之学;苦雾晨兴,非独公超之市。若以柴类方明之坛,望仙集灵之观,休牛散马之地,反璧祖龙之辞,有祈必应,无请不遂。保乂我金方,栽成我三海,振素祇以统亿兆,肃秋节以卫苍生。国荷其庆,民赖其福。前代曾创祠宇,兼植柏树,历年兹多,榱栋崩褫,树亦往往残缺,太祖文皇帝固天攸纵,诞膺符命,道迈三分,功超九合,将欲宁一区宇,纳之仁寿。而余雰尚梗,燕赵未并,治戎河上,志图郭埽。每以讲阅之暇,亲履阴晋,眷言旧所,良用依然。以大统六年岁在旃蒙,乃谒诸天子,命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衮州大中正、华山郡守、城阳县开国公恒农场子昕经始缔构,别更列植青松二千余根。堂庙显敞,房廊肃穆,芬哉薜席,赫矣神居,桂酒徐斟,清哥缓节,无复沾濡之事,岂有颠沛之容。暨水德告终,苍精肇运,狱讼知归,人神胥悦。皇帝负扆君临,宸居驭朽,执玉帛以朝万国,叩金绳而享百灵。睿智之所牢笼,英威之所弹压,日月之所昭晋,舟车之所被通,莫不乘毳驾风,梯山航海,重译屈膝,请吏勤王。太师大冢宰
晋国公
任属阿衡,亲惟旦奭,弼谐六乐,缉熙五礼,废典聿修,群望咸秩,光赞皇猷,式康帝载,俾七百之祚,长扇于无疆。维天和二年岁次大渊献月旅沽洗,爰诏史臣为之颂曰:
攸攸大极,岩岩削成。
浑元既判,载浊浮清。
含仁配厚,蕴智为灵。
功遂勿处,日用无名。
在秋戒肃,居金作镇。
严霜比威,膏液等润。
容而不有,施而匪吝。
穷地之险,极天之峻。
川泽通气,山薮藏疾。
灵岳峨峨,清干秩秩。
隈积冬霰,峰留夏日。
雷霆以之,风云自出。
殷忧启圣,多难开基。
大人利见,或跃俟时。
衮冕赤舄,三牡龙旂。
鼓腹行乐,击壤而熙。
神教以道,民化惟德。
沈惭以刚,高明柔克。
文轨叶同,皇猷允塞。
如山之寿,宁我郡国
(碑拓本)
。
谭公府中为裴镜民语
隋 ·
无名氏
李百药隋故益州总管府司马裴君碑铭曰:君讳镜民。字君倩。河东闻喜人也。
晋荡公
为其诸子精选府寮。辟为谭公大将军记室。府中为其语曰:
令德日新裴镜民
(○全唐文百四十三。)
。
隋故益州总管府司马裴君碑铭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四言诗
粤惟上德。希世挺生。存则道照于人伦。没则名飞于史策。宜其计功伐。镂钟鼎。永贻长世。昭示后昆。君讳镜民。字君倩。河东闻喜人也。唐虞之盛。伯益控其遥原。殷周以还。仲衍膺其馀庆。徽则擅美当涂。宪则流芳中夏。金张旧业。远谢声尘。江汉英灵。多惭光价。祖靖虑。魏银青光禄大夫汾州刺史。银章青绶。登高能赋。扬波流恶。政以镇成。父□汉周革路大夫仪同三司晋州刺史。雅道儒风。声动当世。班条布政。恩结去思。君上表云气。远膺星像。虚牝与贞固同归。爱景共严凝一致。悬河若讷。每括智囊。止水澄神。日开灵鉴。及择师请益。游方问道。性与稽古。心照神文。佩游夏之芳尘。为潘张之益友。立人之道。仁义靡遗。事亲之德。爱敬同尽。迹屈衡门。声驰上国。莫府交辟。公车致礼。
晋荡公
受博陆之图。处阿衡之寄。为其诸子精选府寮。辟为谭公大将军记□府中为其语曰。令德日新裴镜民。昔马越为其世子辟王安期。取其仪形之美。蒋济崇其府望辟阮嗣宗。重其文学之誉。我贻羔雁。兼而□之。寻以内艰去职。幡车方驾。金革在辰。丧礼未宏。多从权夺。朝廷以君羸瘵过甚。特诏终哀。感动风俗。皆此类也。建德初。以君为宋王侍读。寻授记室参军。迁司录宣政。一年授吏部上士。摄少吏部。研几汲引之方。游刃铨衡之地。能官在□咸事无遗。大吏部竟陵公。即有随之滕王也。亮拔不偫。英姿秀发。重君才行。深见褒奖。每□裴楷清通之望。复见斯人。开皇受禅。其日除尚书在外兵郎。寻改为兵部侍郎。魏晋以还。台郎显要。官方始革。扬历是膺。是非器重望□无以宏斯礼秩。华阳地险。控御遐长。蜀王秀以□子之尊。拥旄作镇。寮属望重。妙简时贤。以君为西南道行台兵部侍郎。及行台废。除□州总管府掾。寻改益州总管府司马。蜀王年止胜衣。童心未改。文武佐吏。多非正人。君言必尽忠。行惟直道。省府之内。莫不敬而惮之。□台民部尚书陈茂。情恃惟旧。志多慢下。虽处行乖方。莫敢违异。惟君□理抗直。未尝顺旨。兵部尚书京兆杜杲每谓人曰。不值盘根错节。不表利器。裴君匪躬遑盬。可谓美矣。开皇十六年。西南夷□□从搆乱。君总率士卒。应机致讨。后军不系。战危丧律。以三月癸丑朔十九日辛未。陷于贼庭。季路结缨。志无苟免。温序衔须。义不生辱。永怀斯道。盖君之平生风烈焉。惟君灵府浚彻。神□开敏。英略外明。沈几内断。培风自远。背丹穴以来仪。□气不偫。望青霄而孤竦。许劭月旦之论。韫义生风。黄童日下之声。乘虚效响。弹冠莫府。掌记文房。媚韶景以闿华。啸清风而振藻。珥笔南宫。垂缨西蜀。戎事之重。必司善政。蒐狩于是得时。风霜以之顺序。比明月于东曹。又典午于南正。眷熊掌□重义。安马革以轻生。神迈□□□峰□搆农夫辍□而野祭。机妇捐珠而巷歌。西蜀父老。至于今思之。君第五子太仆少卿洛州都督□长充上柱国翼城县开国公绩。□雅道于□□搆丕基于鸿绪。感四序之递变。睹万物而永言。思宏遗范。式昭贞石。其铭曰。
灵河远派,大畤流光。
美哉地德,郁矣□芳。
高门钟鼎,世□旗常。
鹓鸿接翼,金玉其相。
惟君载挺,道符人俊。
灼灼外明,温温内润。
瞻之忽后,仰之□峻。
抱朴澄清,含风□韵。
□□资□,公府驰名。
永怀丧制,易俗申情。
爰掌书记,俄属铨衡。
清通之誉,远嗣家声。
开皇在辰,万象咸镜。
灵开尺□,典属军政。
列宿上膺,中和俯咏。
永怀神道,斯人斯命。
层梁毁构,靖树□风。
彫戈纪□,鼐鼎铭功。
柏庭永閟,泉路斯穷。
九京不作,万古书忠。
明□重世,分茅锡社。
仰嗣丕基,式宏良冶。
绝云使翼。
追风颒赭。
以□□□□胸
(下阙)
。
与江仲嘉褒赵叔问子昼潘杲卿杲分题赋诗以颜鲁公裴晋公贺监陈希夷画像为题以我思古人为韵余得裴晋公我字韵一首
(1116年)
宋 ·
程俱
晋公护
河东,身退势亦左。
忧心极饥渴,谠议抗嵬琐。
居朝重九鼎,下贼飞一笴。
淮西弹丸地,孺子甚么么。
发兵本无难,万口无一可。
平淮取淄青,如掇掌中果。
折冲乃馀事,世论岂知我。
天方厌唐德,莫救萧墙祸。
空馀丘祷诗,千古幽泪堕
(以上《北山小集》卷二)
。
魏十四主东魏一主
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拓跋圭以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称帝,什翼犍之孙也,在位十二年,被弑。明元,十四年。太武,二十九年,被弑。文成,十三年。献文,六年。传位于子孝文,二十八年。宣武,十四年。孝明,十三年,被弑。孝庄,二年,被弑。节闵,一年,被弑。孝武,一年,被弑。东魏孝静,十七年,被废。西魏文帝,十八年。子钦,三年,被废。恭帝,二年,丙子禅于周。共一百五十九年
拓跋圭之先世居朔野,自晋悯建兴三年诏进猗卢爵为代王,开国所自始也。及孝武之世,秦苻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之北,其孙圭依母走依贺纳,不数年而即位。乘慕容之衰,南取并州,东举幽、冀,称魏,僭号,遂命朝野束发加帽,分尚书诸曹,置五经博士,命郡县大索书籍。圭虽戎狄,而进乎中国,岂飞鸮食桑椹而音始改,习渐使然;抑厉人取夜火而视所生中情自逼邪?明元绍绪,寇盗群起,乃能歼渠散胁以安内,筑塞修边以攘外,其规模益远矣。太武继之,摧赫连,取统万,枭蒲洪,开关中,吞辽羯,臣燕冯,虏沮渠,并河右,高车稽颡,蠕蠕匿形。奈何哉雄心不已,思造瓜步饮江湖以疗渴,竟至六州皆赤地而无馀。宋之遭掠不可胜,魏之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宗爱逞逆,吾犹恨佛狸之不死于卯而死于辰也。所幸文武镇静,中外复宁。献文清刚,付托有子。及孝文亲政,乐善好贤,情如饥渴。移风易俗,雅慕中原。禁胡服而断北语,定族姓而改元氏。亲祠孔子,广立四门。自左衽以来,文治之盛未有至于斯者,可以为文矣!惜乎宣武弗负,孝明幼冲,胡后宣淫,毒主开衅;于是尔朱荣兴晋阳之甲,挥鞭伊雒。母后幼主殒首河阴,公卿百官濡血马足。虽孝庄勇决,手刃贼臣,而轻兵叩宫,祸不旋踵。节闵幽酖于门下,孝武奔死于长安,孝静立于高欢,为澄所殴,为洋所残。文帝立于宇文,至钦而废,至廓而禅。东西分裂,相继皆亡。虽天厌夷德,假手齐周,以授命隋、唐;然而传主十四,历年百六,风声文物,斑斑可考。以视宋、齐、梁、陈朝倾暮夺,未能望其肩背也。予读《北史》而重慨夫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信夫。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拓跋氏自晋悯帝诏进猗卢爵代王,及符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北,其孙圭至安帝戊戌僭号,为太祖道武帝。清河王绍弑之。子齐王嗣诛绍,为太宗明元帝。子焘立,为世祖太武帝。中常侍宗爱弑之。太子晃先一岁卒,孙浚立,为高宗文成帝。子弘立,为显祖献文帝。传子宏,称太上皇帝。又五年,太后弑之,宏改姓元氏,为高祖孝文帝。子恪立,为世祖宣武帝。子诩立,为肃宗孝明帝。胡太后弑之,立临洮王世子钊。尔朱荣杀后及钊,立献文孙长乐王子攸,为敬宗孝庄帝。尔朱兆弑之,立长广王晔,一年,尔朱世隆废之。立广平王恭,为节闵帝。高欢灭尔朱,并酖节闵,立孝庄孙平阳王脩,为孝武帝。奔长安,就宇文泰,为泰所酖。欢立孝文子清河世子善见,为孝静帝,号东魏。己巳,高洋弑之。泰立孝文孙南阳王宝炬,为文帝。子钦立,泰废之,立文帝第四子廓,为恭帝。丙子,禅于周,
宇文护
弑之。)
。
方君任见示后周西岳华山碑且索赋诗
①
清 ·
厉鹗
① 天和二年万纽于瑾撰文赵文渊字德本奉敕书
方君好古人共知,探讨金石忘饥疲。
炎晖堪畏早过我,手示宇文西岳碑。
非狐非貉本篡窃,明月坠后魏祚移。
天和之际主英毅,关中形胜邦家基。
素祇首重豫州镇,严恭祀事无敢嬉。
文先归美亦有体,谄晋公护殊可嗤。
礼乐应自天子出,奈何冢宰侈其词
(碑云
大冢宰晋国公
任属阿衡亲惟旦奭弼诣六乐缉熙五礼)
。
使非含仁
(殿名)
平内难,神器不待杨氏窥。
题云万纽于瑾撰,系出唐裔赐姓为。
当年代族九十九,此其一耳居山陲
⑴
。
典午推寅世递嬗,因生胙土纷难追。
文渊隶书兼籀篆,奉敕称字固大痴。
裴回更忆达奚武,请雨华岳刚同时。
攀藤直上玉女顶,白衣见梦甘霖施。
于今江介方苦旱,安得长吏虔如斯。
为君赋此已夏杪,客窗怅望凉飔吹。
⑴ 赵明诚金石录后周延寿公于实颂碑跋云实谨子也谨后魏干栗磾子洛拔之后余家有洛拔子烈碑云远祖在幽州世有部落阴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公之奕叶居其原址遂以为姓
延年杖
清 ·
洪亮吉
延年杖,南面植。
大司马前,为进舄。
太师前,为设席。
皇帝陛下,北面进爵。
百僚捧匜,三公洗勺。
臣学孙吴,不学孔孟。
群公雍雍,陛下至圣。
按:周武帝视太学,以太傅于谨为三老,赐以延年杖。谨入门,帝迎拜,谨答拜。
太师宇文护
设席,谨升席,南面坐。大司马豆卢宁正舄。帝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帝跪设酱豆,袒割。谨食毕,帝跪受爵以酳。○谨幼好《孙子兵书》,于经史但略窥而已。
书北周书宁文护传后十四韵
(庚辰)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排律
閒寻
萨保
周书传,悽绝阎姬寄子辞。
隔未九泉终可见,贵穷五等欲何施。
三年备极人间养,八帙重看膝下儿。
雨露十州传肆赦,貂蝉百辟祝期颐。
至尊下讲家人礼,母后频修叔姒仪。
未见东朝谋玉珽,已营高冢隐金椎。
追惟转侧他乡苦,幸保从容晚节慈。
差免扫坟严媪叹,不同乞命董亲痴。
论功讵可姬文匹,逼主常遭子孟疑。
自愤负芒由寡学,竟令煮饼取歼夷。
千秋留得斯文在,三复能生孝子思。
须识皋鱼披褐日,莫如温峤绝裾时。
倚闾无望嗟何及,列鼎虽丰事益悲。
为语南朝顾欢辈,不应偏废蓼莪诗。
共 10 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