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有之

共 3 首
① 孝仲诗曰。流落穷阎老尚书。谁怜泽畔楚三闾。交情政似秦关险。世路还同蜀道㠊。孤直触机人共忌。高名惊世众皆疏。快亭寂寞庭前草。待子殷勤带雨锄。
厚禄故人断尺书(杜诗。厚禄故人书断绝。),长年饥客寄贫闾。
昏花对月牛生喘,短齿登山𥜿走㠊
暮色含秋江练练(杜诗。练练峰上雪。),寒声韵树雨疏疏。
清吟久废多荒涩,为遣穷闲旋垦锄(或曰。短齿之齿。有出处否。曰。于史有之。晋谢安过户限。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或曰。然。古人为诗。必有来处。其不苟一字如此。如眼花之花。单用成格。屐齿之齿。应用彼例。矧有登山字。使灵运古事。着屐之义。便自可见。𥜿𥜿。即猩猩之属。好着屐。兼用数义。此诗家律例也。如康彦谦诗。耳闻明主提三尺。东坡诗。已遣乱蛙成两部。虽有三尺喙。有提字便觉剑。虽无笙簧字。着蛙便见来处。凡此类甚多。)
⑴ 见月如吴牛之喘。则眼昏可知。登山如𥜿𥜿走险。则其登山之癖。不知脚力之劳。亦可见矣。○𥜿。韵书与狒同。猩属。好走险。谢灵运着屐登山。
辑槛 明末清初 · 黄㦿
或览元延之纪者问于余曰:自古世主厌闻谠言,受固未易。
容之亦难,或用斧钺。
矧又旌之,试观辑槛之有命。
若汉成帝者,可谓英明之君非耶。
余曰唯唯否否,春秋曰郭公此吾夫子之所以讥其亡。
鲁宣命藏罟,不如置里革之不忘。
尝试言之,夫成帝之有天下也,天下但知有王氏,不知有帝,帝安得为君。
谷永孔光之辈皆为其人,帝安得有臣。
谪见昼雾,朝无国空。
龙渊倒持,狐裘蒙茸。
其所亲爱而僻焉,亦惟不死之贼。
帝曰予师,天警予以薄蚀。
师曰勿疑,彼苍苍何足惧哉。
天诛若加,擢发难数。
谁无腹非口皆杜,孰不以目莫之指。
乃有一介之臣,小县之吏。
排阊阖历轩陛,进及霤纳自牖。
奏事殿上,曰我陛下。
陛下有尚方之剑,臣愿借此。
所以斩马者不于马,夫犬马犹知其主。
有人而不▦者,背吾君而党权奸。
罪罔赦,古有指鹿而为马。
莫敢言其非马,今之渐其秦续耳。
禹为首,断其一厉其百。
斩万段,肉足食。
群臣左右见者,莫不洒然变色。
天子之威,非特雷霆也。
而又摧而折之,帝冯怒,臣愿尽言。
帝命下,臣有所攀。
臣有头,宁与槛俱折。
头可折,气不可以夺。
黼座为之不安,栏楯于焉有缺。
御史将之恐后,将军辞而免诸。
帝于是始而迷,中而疑。
如其悟焉,如其释然。
及其改槛之请,尤有感发之端。
谓之勿易,必有以易其虑者,谓之旌直,亦乃嘉其直也。
呜呼,槛未折矣,心有所蔽。
槛既辑矣,常目在之。
苟知其邪,胡不斥而罪之。
苟见其直,固宜举而措之。
虽槛之补,何补其阙遗。
虽槛之近,正直者远矣。
以帝之政观之,足知其不足与有为矣。
刘向洪范之传非不切矣,乃曰吾将思之。
梅福砥石之说,亦云当矣。
竟罔闻罔知,况云之折充宗斥石显诋玄成之保位者,以谔谔著素矣。
亲不如戚里,爱不如师傅。
居下讪上,而处人骨肉之间,其不见诛幸耳。
诚使帝与如向如福如云者,谋谟于殿中。
则谁其有折者,而无所事于辑也。
不然而谮谄诈佞之臣,狐鼠于槛上。
则虽辑其折,而抑何益于国也。
惜乎帝之所居者祖宗之位,帝之所御者祖宗之殿。
当扆而容仪但修,临轩而优游不断。
汉业于斯衰矣,国柄于斯移矣。
区区辑槛,只为殷鉴。
史有之,曰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盖君子之重有慨者,为其有臣而无君云。
甲寅元旦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七言律诗
废朝三过履端时,危苦悲哀史有之
故主畏人成客子,圣王失母等婴儿。
宅忧谅闇翻存古,谒帝承明尚见谁。
臣甫衣冠遥望拜,不堪身入杜鹃诗
⑴ 「天子履端废朝」,见《周书•庾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