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闻

共 8 首
端州李使君闻仆得安东洪使君所惠紫石砚。以续玉堂大砚故事。谓玉堂旧砚。出于其曾祖容斋相国。仍有感旧之怀。以书及诗。寄玉滴一䨥玉镇一双龙须等件以伴之。如端州。可谓不忘本矣。余尝见忍斋洪相国传砚林塘郑相国诗。有曰。衣钵相传自止亭。观此则砚之置。自止亭始矣。但止亭第一传于容斋。则虽谓之自容斋始可也。此砚方壬辰之乱。在汉阴相国第见失。及天兵之撤回也。戚游击金。以一大砚遗汉阴。视之则乃玉堂砚也。盖一民家取此砚。作支瓮台。戚收之。临归。以重难运遗之。噫。物之终始。岂非数耶。兵火之馀。满城珍宝。荡然一空。而独此砚得全。且失于汉阴。而得于汉阴。又何奇耶。仆招玉工。更加拂拭。为之置奁加漆。一如平时之旧。想止亭始置时。其有加此者欤。安东使君所赠。不足拟议于斯文盛事也。汉阴方拟作铭。以传于仆。仍略叙颠末。且申长律一首。以谢李使君云尔。
闻传衣钵忍斋诗,止与容交谓始宜。
乱后幸全神实护,近来加饰久逾奇。
菲才敢忝诸公列,好事仍将众具随。
玉滴龙须正相契,从知此物舍君谁。
生乎世而享遐寿。既难矣。享遐寿而荷恩荣。又难矣。荷恩荣而升峻秩。为尤难矣。至于父母兄弟俱享耋艾之寿者。千万人而仅有一焉。则抑又难之最难者也。有一于斯。足为一方之盛事。况于合四难而兼有之者乎。永嘉权公。行年八十。值朝家举优老之典。授通政阶。于是设庆寿之席。以侈上赐。李正字若首为诗歌其事。属而和者日益多。连为大卷。图传不朽。后十年又升嘉善阶。殊恩荐加。光耀绝世。福荣之号。将不羡于古人。而公犹精神不衰。气力益健。龟龄鹤算。应又无疆。崇品之增。将指岁而待之矣。公之先考享年九十二。先妣享年八十六。伯兄八十三。伯姊八十五。寿星降精。同萃于一家。盖由家世积德。天笃其祜。五福之膺。如几如式。终至于荷恩荣而升峻秩。则所谓合四难而兼有之者。非公而谁欤。斯乃旷世之所罕有。岂止为一方之盛事而已邪。壬午端阳前四日。侙拜公于门。公嘱和卷中韵甚恳。窃喜厕名其间。敢缀荒拙。因叙短引。弁诸首云。
华筵初辟侈殊恩,争道琅函紫玺痕。
位列朝班三品贵,敬先乡党九旬尊。
冰桃错落堆雕案,霞酝淋漓溢翠樽。
盛事已教雷万口,况垂佳什永无谖。
鬓玉腰金两度新,世间荣宦是为真。
应知老宿沦丁土,谁把雌雄较甲辰。
寿域风流承世德,壶天物色看长春。
囊中宝诀如相许,肯惜千钱买比邻。
联翩紫诰下匀天,申锡华御宠老仙。
寿禄方知仁享报,赞扬仍信鲁多贤。
重开庆席看今日,共贺恩光倍昔年。
已有青莲陶写妙,更须摩诘画图传。
王吉臣,名天佑,直隶大名人。康熙戊子武孝廉,善岐黄术。手状其母两夫人始末,索诗。按,吉臣祖籍会稽,父署泾阳功曹。时流寇围城急,功曹白宰缒城出,说寇,寇加以白刃。绐之曰:“既出,分死,杀我何恨?但恐望风者惧而不敢降,且益坚壁耳。孰与纵我为内应乎?”遂释归。已而救至,获全。先是其妻李闻夫出,度无还理,乃投废圃井中。而井涸,已先有人,讯之,一处子也,姓朱氏,随父避乱来是邑,父殁于乱军,女誓死此井。二人既相得,为姊妹,愿同生死。比功曹归,并出之。为朱择配,不可,请为侧室,即吉臣生母也。后相夫教子,克勤克俭,居同室,食同器,数十年如一日云。
王生名驹日千里,长揖公卿皆倒屣。
两母芳型世所无,无用张凭亲作诔。
府君曩署泾功曹,流寇围城虎怒号。
功曹奋身思却贼,几陷白刃遭烹炮。
绐贼归来益坚壁,真见雎阳探鸟巢。
射书安事聊城箭,全城意气常嚣嚣。
王生二母朱与李,一井相逢誓生死。
金石同心甘下人,呜呼忠节成连理。
不知谁与撰丰碑,空使冰心天地垂。
七十余年今逝水,寒泉凛冽系人思。
自古须眉愧巾帼,人间鼎足此男儿。
旅泊经秋苦,孤居见客欣。
幸因山路滑,重到驿楼醺。
竹色深深见,茶香细细闻。
海天鸿雁至,吾亦思离群。
柝严双阙警,钟锁万街行。
寂寂荷溪月,同君此夜情。
远嶂迷如睡,横云静不行。
深林人不到,明月最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