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师经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0 首
引用典故:西方社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一作舍)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智新上人话旧 唐末 · 李洞
七言律诗
蟋蟀灯前话旧游,师经几夏我经秋。
金陵市合月光里,甘露门开峰朵头。
晴眺远帆飞入海,夜禅阴火吐当楼。
相看未得东归去,满壁寒涛泻白鸥。
舞赋 北宋 · 吴淑
夫舞者,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故曰乐以舞为主,舞为乐之容。
非徒明德,亦将象功。
习干戈于春夏,学羽籥于秋冬。
则有迅如飞燕,飘若惊鸿。
李陵之别苏武,王智之衔蔡邕。
瞻彼两阶,舞行八佾,玉戚兮朱干,皮弁兮素积。
听籥师之传教,识旄人之举职。
皇祈旱暵,帗祠社稷。
既垂手而侧弁,亦执籥而秉翟。
观彼行缀,察其劳逸。
周穆尝骇于束刍,齐武不容于簪笔。
若乃西楚拔剑,东夷荷矛,蹲蹲不已,僛僛未休。
或见称于鸲鹆,或被青于沐猴。
尔其取彼成童,教之小舞,兵事以干,宗庙以羽。
手之足之,进旅退旅,致右而宪左,再始兮三步。
值其鹭翿,曳兹茧绪。
忽鸿翥而龙游,俄萦尘而集羽。
扬徵兮骋角,结风兮激楚。
若夫问数于众仲,振万于夫人。
龙朔之一戎大定,调露之六合还淳。
懿夫唐之《上元》,汉之《文始》,俯仰屈伸,发扬蹈厉。
惊《旌夏》之忽来,叹《象箾》之为美。
嘉陆逊之受赐,鄙顾谭之不止。
师经之撞魏文,晏子之惭晋使。
闻陶谦之胜人,见长沙之益地。
及夫六成功立,四伐威行,鞞闻曹植,拂见杨泓。
广延既衒于无迹,飞燕亦矜其体轻。
超𧼯鸟集,拉㧺鹄惊。
赴节奏以投袂,当指顾而应声。
汉有延年之善,魏有冯肃之能。
骇操干之刑天,惊拔戟之甘宁。
周武王之山立,唐高祖之龙兴。
风起而缨緌乍拂,莲开而掘柘初呈。
斯繁态之万变,虽辩捷而难名。
子夏山 北宋 · 赵瞻
山因先师成令名,人心仰止悬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犹南倾。
直松万林天籁声,长材大栋资连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润物功溥民罔争。
朝兮新云泽根茎,暮兮和风发勾萌。
山川气禀天地英,民何知为夫子灵。
魏最称治由师经,晋俗自是多诸生。
时尚辞华取未精,皓首学行徒修明。
非无神降弼王庭,国朝当议平文衡。
斯文未丧吾道亨,商之传授今可行。
右文兴化,宪古师经
明祀有典,吉日惟丁。
丰牺在俎,雅奏在庭。
周旋陟降,福祉是膺。
顷者谒先生,冥栖在穷谷。
凤凰天外来,暂留潇湘竹。
示我一巨篇,片片昆山玉。
历历乱中事,愤惋多感激。
细观北征篇,忠义谁敢敌。
可与日月争,变雅尽阖辟。
复览玉渊咏,十首皆古格。
天然夺造化,比兴兼体作。
且诲千万言,跃如中道立。
诚明在致知,天行健不息。
守一处太和,温温贵自得。
焕乎文章妙,直指师经学。
欲施六艺教,如训三千客。
纷纷几万歧,大道终荒塞。
昏昧一空豁,天下明日月。
步步光明地,临机即超越。
动静无固必,万化从此出。
日夜坦荡荡,𠅩为长戚戚。
古来豪杰姿,宁待文王力。
贤圣邈以远,至道寓经籍。
沈潜诵万遍,神明当自觉。
哀哉世间子,穷年咀糟粕。
贱子病夺魄,听莹迷所适。
周旋半已坠,依俙一二忆。
归来卧山房,耿耿服胸臆。
安得万里风,心神一洒濯。
东顾折扶桑,西眄登昆岳。
旷然望宇宙,浩荡凌寥廓。
路自桥外得,门任园中通。
何处师经行,草木与虚空。
前留数步地,牧笛吹其中。
月处金橘光,香时梅花风。
览物怀救度,一目意无穷。
磬歇我叩门,不言神溶溶。
吴江不识几何深,画舫螭头泊柳阴。
杂佩互投珠是意,名香对爇字为心。
师经素女盈奇态,仙号青琴足赏音。
方信蓬壶人世有,何烦餐玉饵黄金。
佛院藤蕉荔,人家薤韭葱。
晚晴鱼罟照,凉思豆花风。
稻隐苔幢绿,萱依绣字红(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陈氏女绣《药师经》,极精楷。)
水源终未到,半日太匆匆。
水浒人物鲁智深三首 其二 (1963年) 现当代 · 聂绀弩
七言律诗
何处何人有祸灾,洒家未肯挺身来?
独撑一杖巡天下,只为三拳上五台。
匹妇匹夫仇不复,行云行雨泪谁揩。
桃花村自师经后,岁岁桃花烂漫开。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