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曾注
相关人物:
共 16 位
。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木兰花慢 清明后赏牡丹
宋末元初 ·
姚云文
笑花神较懒,似忘却、趁清明。
更油幄晴悭,箬庵寒浅,湿重红云。
东君似怜花透,环碧ㄓ、遮住怕渠惊。
惆怅犊车人远,绿杨深闭重城。
香名。
谁误娉婷。
曾注
谱、上金屏。
问洛中亭馆、竹西鼓吹,人醉花醒。
且莫煎酥涴却,一枝枝、封蜡付铜瓶。
三十六宫春在,人间风雨无情。
一封书
明 ·
沈受先
你
功名事早成。中三元大著名。
今谐就此亲。想前生
曾注
定。
方信书中有女颜如玉。衣紫腰金昼锦行。
你趁青春秉忠贞。大展经纶佐圣明。
癸亥除夕
明末清初 ·
曹学佺
七言律诗
廿年
曾注
粤参藩,前后趋承站主恩。
岭外民生空杼轴,辽阳兵气咽关门。
私忧国计无归着,屡到家书亦厌烦。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寄赠屠长卿仪部
其一
明 ·
徐熥
七言律诗
姓名
曾注
玉皇家,吸尽遥天五色霞。
一点真阳封土釜,六时神水转河车。
黄冠长日居蓬岛,紫气中宵隔若耶。
莫道相逢期太晚,于今佳谶有龙沙。
寄郑珠江给谏
①
明末清初 ·
成鹫
五言排律
① 与张明府同赋,用杜工部寄李侍御韵。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
拾芥科名早,登瀛物望新。
履声绳祖武,砖影轶前尘。
董笔推良史,潘舆有老亲。
木天
曾注
籍,桂浦暂閒身。
举世为形役,惟公得性真。
杯棬方爱日,风树忽经春。
怀古今犹昨,匡时德有邻。
报恩终报国,忧道不忧贫。
握手相知晚,论心惜别频。
上方留笑语,北阙返词臣。
山静宜孤鹤,时清见一麟。
封章欣入直,飞札笑逃秦。
拜命嘉平腊,题诗上巳辰。
求声中宿应,学步少陵陈。
点检溪桥约,沉吟粤海滨。
问年吾老矣,七十尚迷津。
夷齐庙
(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墨胎或谓夷齐姓,劭
(应)
谓夷之君姓然
(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孤竹君是殷汤所封夷齐之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违应劭云伯夷之国君姓墨胎氏是夷齐乃其民非墨胎氏矣又俗以泥塑像为墨胎戊戌姜女祠诗
曾注
明其事)
。
千古氏谁能辨实,二人行果足称贤。
顽夫廉以懦夫立,公信原兼公达传。
古庙瓣香仍下拜,清风飒飒起遥天。
题周鲲山水八帧
其一
仙山楼阁
(乾隆乙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白云谁不羡仙乡,火枣金芝底易尝。
借问地行何姓氏,丹台
曾注
杜兰香。
齐天乐 池阳杜牧之祠次张梧冈韵
清 ·
宋翔凤
夜阑何事悲清角,戎韬箧中
曾注
。
四十铜鱼,九秋雁影,弄水亭前频赋。
春期细数。
积韝绁情怀,年华空误。
过了飞花,一枝低亚懒重顾。
人生偏苦薄宦,便青山未老,朱颜非故。
短翼差池,江湖落拓,有曲当筵谁度。
高楼日暮。
剩碧树无情,望中遥妒。
烟雨祠边,几迟归去路。
后山书堂西北隅小屋数间因势改构面远为楼延引湖山骤成胜赏外治花圃列植名卉皆余弟半圃之所为也余题之曰芥子山房其楼曰听雨云
其二
清 ·
吴敏树
七言律诗
片影微茫是洞庭,同柈
曾注
道元经。
烟中乍识孤帆白,树外遥来远渚青。
世界祇从空处见,江山全为主人灵。
对床夜雨由来好,莫问何时尽共听。
七月初五日家康成公生日莫郘亭释奠于湘川书院余适携子赴行省以昨日宿院遂与执馔焉郘亭有诗示诸生因次其韵
(壬子)
清 ·
郑珍
生日古未闻,自晋遂不废。
臧生拜庚子,袭者义已碎。
苏腊与屈正,不出词艳外。
洪惟高密公,译圣寤千代。
如从圣人手,亲授所以裁。
六学文数万,一字不可杀。
历宋渐阴雺,迄明乃昏昧。
国朝复天明,绝学邈无对。
小子生其际,门忝通德大。
谨执子孙礼,立北听众喙。
每惜极盛馀,标新转增怪。
对筵牢匪共,隔半室改隘。
颛守有离合,何论肃毓辈
⑴
。
兢兢祖述心,望海寄遥酹。
先畴敢卤莽,终亩须粪晒。
独怜孱弱婴,大惧日月迈。
遥怀沙丘堰,一逝绝声欬
(公卒于沙丘堰,见《水经注》。)
。
二十八庚辰,览揆存梗概
⑵
。
行李值故人,酌奠匪报赛。
敢瓣汉宫香,敬仰碑产拜
(公
曾注
《汉宫香方》,不止
注
刘洪历,为朱子叹有许多精力也。公墓在高密县西北刘宗山,唐《史承节碑》谓之砺阜山,《水经注》谓之碑产山。)
。
蹑屩弃东家,珠玉几人载。
吾衰顾子倩,涂辙慎行戒。
公乡有嘉谷,识味在启敦。
各饱书带露,勿负此释菜。
⑴ 沈果堂说《士昏礼》夫妇异俎,孔巽轩说《宫室》自栋隔半,前为堂,后为室,皆谓申郑义以破唐宋儒者说,实非郑旨。若程易畴诸人多以胜郑为事矣。
⑵ 《太平广记》引《郑玄别传》以永建二年七月戊寅生,据《后汉书·顺帝纪》「永建二年七月甲戌朔」,当五日得戊寅,则公七月五日生也。本传以献帝建安五年六月卒,年七十四。是年岁在庚辰,上朔永建二年丁卯,正七十四岁。从卒年到今千六百五十三年矣。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