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羡之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5—428 【介绍】: 南朝宋顺阳郡山阴(今河南内乡县)人,字伯伦。
范宁子。
初为东晋太学博士。
曾任卫将军谢安及会稽王司马道子二府参军。
后从刘裕,助平卢循。
刘裕甚赏爱之,迁护军将军。
入宋,为国子祭酒,上表陈奖进之道。
宋少帝在位多过失,泰上书极谏。
徐羡之、傅亮等素不和。
及文帝立,诛除徐、傅,复得重用。
进位侍中、左光禄大夫。
博览篇籍,好为文章。
暮年信佛,撰有《古今善言》。
今存辑本。
全宋文·卷十五
泰字伯伦,南阳顺阳人,晋豫章太守宁子。太元初为太学博士,历卫将军谢安。骠骑将军会稽王道子二府参军。出为天门太守,寻复为骠骑咨议参军,迁中书侍郎。隆安初,以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元兴末为国子博士。义熙初,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以为长史南郡太守,入为黄门郎、御史中丞,出为东阳太守、加振武将军。迁侍中,转度支尚书,徙太常;转大司马左长史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复为尚书兼司空,迁护军将军,以公事免。宋受禅,拜金紫光禄大夫,寻领国子祭酒。景平初加位特进,明年致仕。元嘉三年进侍中左光禄大夫国子祭酒,领江夏王师。五年卒,年七十四。追赠车骑将军。有集二十卷。
傅隆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51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伯祚。傅亮族兄。少孤贫,有学行。仕晋累迁尚书左丞。宋文帝元嘉初,为御史中丞,甚得司直之体。后出为义兴太守,有能名。征拜太常,致仕归。博学多通,尤精《三礼》。
全宋文·卷二十七
隆字伯祚,亮从兄,义熙初为孟昶建威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除给事中。
尚书仆射丹阳尹徐羡之以为建威录事参军,寻转尚书祠部郎丹阳丞。
永初中,徙大子率更令。
庐陵王义真车骑咨议参军,出补山阴令。
文帝即位,除司徒右长史,迁御史中丞,转司徒左长史。
出为义兴太守,征拜左民尚书,转太常,拜光禄大夫。
致仕,元嘉二十八年卒,年八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23 【介绍】: 南朝宋会稽山阴人。
字彦琳。
好文义,解音律,能弹琴,善草隶。
家素贫,不治产业。
晋安帝元兴间,桓玄专政,以为西閤祭酒,反对以谷帛为币、复肉刑之议。
入宋,为御史中丞,明宪直法,无所屈挠,奏劾尚书令徐羡之
官至祠部尚书。
全宋文·卷二十七
琳之字彦林,会稽山阴人,晋光禄大夫安国从孙。元兴中辟本国常侍,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初除司徒左西掾,寻为司马休之会稽内史府长史,历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尚书吏部郎。又为武帝平西长史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又除武帝平北征西长史,迁侍中。宋台建,除宋国侍中,出为吴国太守。公事免。永嘉二年为御史中丞,领本州大中正,迁祠部尚书。景平元年卒,追赠太常,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十三
慧义俗姓梁,北地人,范泰立祗洹寺,请为住持,至元嘉末,终于乌衣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梁氏。不知何许人也。风骨秀整。通贯经论。晋义熙间。出京师。自言尝有冀州道人法称。临终谓弟子普严曰。嵩高神云。江东刘将军。应受天命。吾以璧镇三十二。金一饼。为信。时高祖方居宋王邸。闻之谓义曰。君能为我行求之可乎。十三年七月。义至嵩岳祷以乞。梦即梦即梦一髯而杖者指曰。此石下是也。义明日遍行山中。识所梦处。得璧与金。果如其数。以献。永初元年。车骑范泰。建祗洹寺。义为指授仪。则元嘉二十一年。没于乌衣寺。寿七十三。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慧义。
姓梁。
北地人。
少出家。
风格秀举志业强正。
初游学于彭宋之间。
备通经义。
后出京师。
乃说云。
冀州有法称道人。
临终语弟子普严云。
嵩高灵神云。
江东有刘将军应受天命。
吾以三十二璧镇金一鉼为信。
遂彻宋王。
宋王谓义曰。
非常之瑞亦须非常之人然后致之。
若非法师自行恐无以获也。
义遂行。
以晋义熙十三年七月往嵩高山。
寻觅未得。
便至心烧香行道。
至七日夜梦见一长须老公。
拄杖将义往璧处指示云。
是此石下。
义明便周行山中。
见一处炳然如梦所见。
即于庙所石坛下果得璧大小三十二枚黄金一鉼。
此瑞详之宋史。
义后还京师。
宋武加接尤重。
迄乎践祚礼遇弥深。
宋永初元年车骑范泰立祇洹寺。
以义德为物宗固请经始。
义以泰清信之至。
因为指授仪则。
时人以义方身子泰比须达。
故祇洹之称厥号存焉。
后西域名僧多投止此寺。
或传译经典。
或训授禅法。
宋元嘉初徐羡之檀道济等专权朝政。
泰有不平之色。
尝肆言骂之。
羡等深憾。
闻者皆忧。
泰在不测。
泰亦虑及于祸。
乃问义安身之术。
义曰。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故上下能相亲也。
何虑之足忧。
因劝泰以果竹园六十亩施寺。
以为幽冥之祐。
泰从之。
终享其福。
及泰薨。
第三子晏谓义。
昔承厥父之险。
说求园地。
追以为憾。
遂夺而不与。
义秉泰遗疏。
纷糺纭纭彰于视听。
义乃移止乌衣。
与慧睿同住。
宋元嘉二十一年终于乌衣寺。
春秋七十三矣。
晏后少时而卒。
晏弟晔。
后染孔熙先谋逆。
厥宗同溃。
后祇洹寺又有释僧睿。
善三论。
为宋文所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4—426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季友。
傅迪弟。
博涉经史,尤善文词。
晋末,为建威将军。
桓玄废晋安帝自立,选为秘书郎。
后附刘裕(宋武帝)从征关、洛。
入宋,以佐命功,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
转尚书仆射。
刘裕死,与徐羡之、谢晦受顾命辅少帝。
后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迎立文帝。
文帝即位,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后因杀少帝罪,被文帝处死。
明人辑有《傅光禄集》。
全宋文·卷二十六
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傅咸玄孙。初为建威参军,历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选为秘书郎,未拜,义兵起,丹阳尹孟昶为建威参军。义熙初除员外散骑侍郎,转领军长史。未拜,遭母忧。服阕,为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补领军司马,迁散骑侍郎,转中书黄门侍郎。寻为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宋国建,除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徙中书令。武帝受禅,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如故,封建城县公,转尚书仆射。少帝即位,进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寻行废立。文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元嘉三年伏诛,有集三十一卷。(案,《南史·傅亮传》云,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张溥本有《进刘裕侍中车骑将军诏》,《封豫章郡公诏》,《封宋公诏》,《进宋王诏》,《禅策》,《禅宋诏》,《禅宋玺书》。今考前二诏必非亮作,唯《宋公》《宋王》当属亮,而无左证,禅代诏策,则王韶之作也。)
徐逵之 朝代:晋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4 【介绍】: 东晋末东海郯人。
徐羡之侄。
娶刘裕长女为妻。
任彭城、沛郡太守。
裕以姻戚,将重用之,乃先令立功。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讨司马休之时为前锋,战死。
徐豁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8—428 【介绍】: 南朝宋东莞姑幕人,字万同。徐邈子。仕晋为太学博士。宋武帝永初初,为尚书左丞,山阴令。精练明理,为时所重。宋文帝元嘉初,为始兴太守。听取郡县意见,表陈三事,改进政事,受文帝嘉奖。迁广州刺史,未拜卒。
全宋文·卷二十七
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晋太子左卫率邈子。
隆安末为太学博士,以忤桓玄免官,玄败,起为秘书郎、尚书仓部郎、右军何无忌功曹,仍为镇南参军、祠部,永世令、建武司马,中军参军、尚书左丞。
宋受禅,为徐羡之镇军司马、尚书左丞、山令。
元嘉初为始兴太守,五年,进使持节、都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未拜,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
王导曾孙。
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
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
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
曾为刘裕请九锡。
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
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
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
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
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
历任藩辅,不营财利。
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全宋文·卷十八
弘字休元,敬弘从弟,晋司徒珣子。隆安末为会稽王道子骠骑参军主簿。义熙初为武帝镇军咨议参军,封华容县侯,迁琅邪王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宁远将军、琅邪内史、尚书吏部郎中、豫章相,复为武帝中军咨议参军,迁大司马右长史。转吴国内史,征为太尉长史,转左长史,领彭城太守。宋国建,迁尚书仆射,领选。又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武帝受禅,加散骑常侍,封华容县公,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文帝即位,进司空,封建安郡公。固辞,加使持节侍中,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刺史如故。寻征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以大旱逊位,降为卫将军。元嘉九年进太保,领中书监。卒,谥曰文昭,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5 【介绍】: 南朝宋会稽人。
初为刘义隆镇西咨议参军,以文义见赏。
义隆即位(宋文帝),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
与侍中王华并有富贵之愿。
徐羡之等秉政,每切齿愤叱。
全宋文·卷二十八
宁子,会稽山阴人,义熙初为何无忌会稽掾属,后为武帝太尉主簿。永初中为文帝镇西咨议参军,丁艰去职。景平末,会稽太守褚淡之起为将军。文帝即位,以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进侍中。元嘉二年卒,有集十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427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子陵。
东晋末,刘裕北伐长安,辟为主簿。
入宋,随刘义隆(文帝)镇江陵,为咨议参军。
徐羡之等杀少帝,迎立刘义隆,义隆犹豫,华赞决之。
宋文帝即位,任侍中,右卫将军。
元嘉三年,定计杀徐羡之等,迁护军将军。
终身不饮酒,不赴宴。
全宋文·卷十八
华字子陵,弘从祖弟,晋司徒左长史歆子。义熙末为武帝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元熙中为文帝西中郎主簿,迁咨议参军,领录事。宋受禅,随府转镇西参军,及即位,以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未拜,转右卫将军,迁护军。元嘉四年卒,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九年追封新建县侯,谥曰宣侯。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