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法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僧昙迁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482 【介绍】: 南朝宋僧。月支国人。本姓支,寓居建康。游心佛义,善谈老庄。工楷书,常布施题经。与范晔、王昙首等友善。住乌衣寺。及范晔被诛,知交无敢近。迁乃货衣物,悉力营葬。宋孝武帝闻而叹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建康支氏。少出家。游心竺义。兼通孔老。善辞章。研究十地。尝注之。以行世。巧于转读。梵声清婉。特拔终古。与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游。初居祗洹寺。后徙乌衣寺。终始一节。不为世俗变也。范晔既被诛。合门十二。丧莫敢举。迁货衣钵。营葬焉。孝武闻而义之。谓徐爰曰。卿著宋书。慎勿遗此士也。建元四年卒。寿九十九。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昙迁。
姓支。
本月支人。
寓居建康。
笃好玄儒。
游心佛义。
善谈庄老。
并注十地。
又工正书。
常布施题经。
巧于转读有无穷声韵。
梵制新奇特拔终古。
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
并皆游狎。
迁初止祇洹寺。
后移乌依寺。
及范晔被诛。
门有十二丧。
无敢近者。
迁抽货衣物悉营葬送。
孝武闻而叹赏。
谓徐爰曰。
卿著宋书勿遗此士。
王僧虔为湘州及三吴。
并携共同游。
齐建元四年卒。
年九十九。
时有道场寺释法畅。
瓦官寺释道琰。
并富声哀婉。
虽不竞迁等。
抑亦次之。
释慧重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唱导
释慧重。
姓闵。
鲁国人。
侨居金陵早怀信悟。
有志从道愿言未遂。
已长斋菜食每率众斋会。
常自为唱导。
如此累时。
乃上闻于宋孝武。
大明六年敕为新安寺出家。
于是专当唱说。
禀性清敏识悟深沈。
言不经营应时若泻。
凡预闻者皆留连信宿增其恳诣。
后移止瓦官禅房。
永明五年卒。
年七十三。
时瓦官复有释法觉。
又敦慧重之业。
亦擅名齐代。
释超辩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超辩。
姓张。
燉煌人。
幼而神悟孤发履操深沈。
诵法华金刚波若。
闻京师盛于佛法。
乃越自西河。
路由巴楚。
达于建业。
顷之东适吴越观瞩山水。
停山阴城傍寺少时。
后还都止定林上寺。
闲居养素毕命山门。
诵法华日限一遍。
心敏口从。
恒有馀力礼千佛凡一百五十馀万拜。
足不出门三十馀载。
以齐永明十年终于山寺。
春秋七十有三。
葬于寺南。
沙门僧祐为造碑墓所。
东苋刘协制文。
时有灵根释法明。
祇洹释僧志。
益州释法定。
并诵经十馀万言。
蔬苦有至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尹氏。冀州人。少师事沙门志钦得度。时以徐州沙门法迁有重望。经论精练。钦由以次托焉。迁公南游。随止京口竹林寺。年十五。随还彭城。以成实三论驰誉讲肆。入京师止谢寺。沙门智藏僧旻法云。皆当时俊杰。然所学亦依次折中。文惠文宣二王。师事之。永明八年。讲百法论。至破尘品微笑而化。寿五十七矣。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慧次。
姓尹。
冀州人。
初出家为志钦弟子。
后遇徐州释法迁解贯当世。
钦乃以次付嘱。
仍随迁。
南至京口止竹林寺。
至年十五随迁还彭城。
虽复年在息慈。
而志学无勌。
清鉴伦通。
超然孤拔。
至年十八解通经论名贯徐土。
迄禀具戒业操弥深。
频讲成实及三论大明中出都止于谢寺。
迄宋季齐初归德稍广。
每讲席一铺辄道俗奔赴。
沙门智藏僧旻法云等。
皆幼年俊朗慧悟天发。
并就次请业焉。
文慧文宣悉敬以师礼四事供给。
永明八年讲百论。
至破尘品忽然从化。
春秋五十七矣。
时谢寺又有僧宝僧智。
长乐寺法珍僧向僧猛法宝慧调。
并一代英哲。
为时论所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僧。
吴郡人,俗姓岑。
年十八,投僧祐出家,住庄严寺。
梁武帝天监中为新安寺主。
掌华林园宝云殿经藏,博学能文,名冠当时,后不知所终。
著有《经律异相》、《饭圣僧法》、《华林佛殿经目》、《续法轮论》、《名僧传》、《比丘尼传》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宝唱俗姓岑,吴郡人。师事僧祐,齐建武中入闽,天监中还京,往新安寺,又住庄严寺,有《名僧传》三十卷。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释宝唱。
姓岑氏。
吴郡人。
即有吴建国之旧壤也。
少怀恢敏清贞自蓄。
顾惟只立勤田为业。
资养所费终于十亩。
至于傍求。
佣书取济。
寓目流略便能强识。
文采铺赡义理有闻。
年十八。
投僧祐津师而出家焉。
祐江表僧望多所制述。
具如前传纪之。
唱既始陶津。
经律咨禀。
承风建德有声宗嗣。
住庄严寺。
博采群言酌其精理。
又惟开悟土俗。
要以通济为先。
乃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
习听经史庄易。
略通大义。
时以其游涉世务。
谓有俗志。
为访家室执固不回。
将及三十天荫既崩。
丧事云毕。
建武二年摆拨常习。
出都专听。
涉历五载又中风疾。
会齐氏云季。
遭乱入东。
远至闽越。
讨论旧业。
天监四年便还都下。
乃敕为新安寺主。
帝以时会云雷远近清晏。
风雨调畅百谷年登。
岂非上资三宝中赖四天下藉神龙。
幽灵叶赞方乃福被黔黎歆兹厚德。
但文散群部难可备寻。
下敕。
令唱总撰集录以拟时要。
或建福禳灾。
或礼忏除障。
或飨接神鬼。
或祭祀龙王。
部类区分近将百卷。
八部神名以为三卷。
包括幽奥详略古今。
故诸所祈求帝必亲览。
指事祠祷多感威灵。
所以五十许年。
江表无事兆民荷赖。
缘斯力也。
天监七年。
帝以法海浩汗浅识难寻。
敕庄严僧旻。
于定林上寺。
缵众经要抄八十八卷。
又敕开善智藏缵众经理义。
号曰义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
并唱奉别敕。
兼赞其功。
纶综终始缉成部帙。
及简文之在春坊。
尤耽内教。
撰法宝联璧二百馀卷。
别令宝唱缀纰区别。
其类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冲奥近识难通。
自非才学无由造极。
又敕唱自大教东流。
道门俗士。
有叙佛理著作弘义。
并通鸠聚。
号曰续法轮论。
合七十馀卷。
使夫迷悟之宾见便归信。
深助道法无以加焉。
又撰法集一百四十卷。
并唱独断专虑。
缵结成部。
既上亲览。
流通内外。
十四年。
敕安乐寺僧绍。
撰华林佛殿经目。
虽复勒成未悏帝旨。
又敕唱重撰。
乃因绍前录。
注述合离甚有科据。
一帙四卷。
雅悏时望。
遂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
搜求遗逸皆令具足。
备造三本以用供上。
缘是又敕撰经律异相五十五卷。
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经五十卷。
于时佛教隆盛。
无德称焉。
道俗才笔互陈文理。
自武帝膺运。
时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载。
深以庭癊早倾。
常怀哀感。
每叹曰。
虽有四海之尊。
无由得申罔极。
故留心释典。
以八部般若为心良。
是诸佛由生。
又即除灾涤累故。
收采众经躬述注解。
亲临座讲读敷弘。
用此善因崇津灵识。
频代二皇。
舍身为僧给使。
洗濯烦秽仰资冥福。
每一舍时地为之震。
相继斋讲不断法轮。
为太祖文皇。
于钟山北涧。
建大爱敬寺。
糺纷协日临睨百丈。
翠微峻极流泉灌注。
钟鲸遍岭𨥜凤乘空。
创塔包岩壑之奇。
宴坐尽林泉之邃。
结构伽蓝同尊园寝。
经营彫丽奄若天宫。
中院之去大门。
延袤七里。
廊庑相架檐霤临属。
旁置三十六院。
皆设池台周宇环绕。
千有馀僧四事供给。
中院正殿有栴檀像。
举高丈八。
匠人约量晨作夕停。
每夜恒闻作声。
旦视辄觉功大。
及终成后乃高二丈有二。
相好端严色相超挺。
殆由神造屡感徵迹。
帝又于寺中龙渊别殿。
造金铜像举高丈八。
躬伸供养每入顶礼。
歔欷哽噎不能自胜。
预从左右无不下泣。
又为献太后。
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
起大智度寺。
京师甲里爽垲通博。
朝市之中途。
川陆之显要。
殿堂宏壮宝塔七层。
房廊周接华果间发。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诸尼四时讲诵。
寺成之日。
帝顾谓群后曰。
建斯两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极之情。
以达追远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复于中宫起至敬殿景阳台。
立七庙室。
崇宇严肃郁若卿云。
粉壁珠柱交映相耀。
设二皇座。
具备诸礼冠蕴奁箧。
举目兴慕晨昏如在。
衣服轻暖随时代易。
新奇芳旨应时日荐。
帝又曰。
虽竭工匠之巧。
殚世俗之奇。
水石周流华树杂沓。
限以国务不获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亲奉馈奠。
而无所瞻仰。
内心崩溃如焚如灼。
又作联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赋。
广统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
度越终古无德而称。
故元帝云。
伏寻我皇之为孝也。
四运推移。
不以荣枯迁贸。
五德更用。
不以贵贱革心。
临朝端默。
过隙之思弥轸。
垂拱岩廊。
风树之悲逾切。
洁斋宗廊虔事郊禋。
言未发而涕零。
容不改而伤恸。
所谓终身之忧者是也。
盖虞舜夏禹周文梁帝。
万载论孝。
四人而已。
广如绎所撰金楼子述之。
又以大通元年。
于台城北。
开大通门。
立同泰寺。
楼阁台殿拟则宸宫。
九级浮图回张云表。
山树园池沃荡烦积。
其年三月六日。
帝亲临幸。
礼忏敬接。
以为常准。
即舍身之地也。
虽亿兆务殷。
而卷不辍手。
披阅内外经论典坟。
恒以达曙为则。
自礼记古文周书左传庄老诸子论语孝经。
往哲所未详悉。
皆为训释。
又以国学员限隔于贵贱。
乃更置五馆。
招引寒俊。
故使孔释二门荣茂峙列帝前后集百有馀卷。
著通史书苑数千卷。
唱当斯盛世。
频奉玺书预参翻译。
具如别传。
初唱天监九年先疾复动。
便发二愿。
遍寻经论使无遗失。
搜括列代僧录创区别之。
撰为部帙。
号曰名僧传三十一卷。
至十三年。
始就条列。
其序略云。
夫深求寂灭者。
在于视听之表。
考乎心行者。
谅须丹青之工。
是万象森罗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
大梁之有天下也。
威加赤县功济苍生。
皇上化范九畴神游八正。
顶戴桥伏膺甘露。
窃以外典鸿文布在方册。
九品六艺尺寸罔遗。
而沙门净行独亡纪述。
玄宗敏德名绝终古。
拥叹长怀靡兹永岁。
律师释僧祐。
道心贞固高行超邈。
著述集记振发宏要。
宝唱不敏。
预班二落。
礼诵馀日捃拾遗漏。
文广不载。
初以脚气连发。
入东治疗。
去后敕追。
因此抵罪谪配越州。
寻令依律以处断。
僧正慧超任情乖旨摈徙广州。
先忏京师大僧寺遍方徙岭表永弃荒裔。
遂令鸠集为役多阙。
昼则伏忏。
夜便缵录。
加又官私催遍惟日弗暇。
中甄条流文词坠落。
将发之日遂以奏闻。
有敕停摈令住翻译。
而此僧史方将刊定。
改前宿繁更加芟定。
故其传后自序云。
岂敢谓僧之董狐。
庶无曲笔耳。
然唱之所撰。
文胜其质。
后人凭据揣而用之。
故数陈赏要。
为时所列。
不测其终。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岑。
吴郡人。
少怀恢敏。
勤田为业。
至于傍求。
佣书取济。
寓目疏略。
便能强识。
年十八。
投僧祐律师。
而出家焉。
经律咨禀。
有声宗嗣。
住庄严寺。
博采群言。
酌其精理。
又惟开悟士俗。
要以通济为先。
乃从处士顾道旷。
吕僧智等。
习听经史庄易。
会齐氏云季。
遭乱入东。
远至闽越。
讨论旧业。
天监四年。
便还都下。
乃敕为新安寺主帝以时会云雷。
远近清晏。
风雨调畅。
百谷年登。
上资三宝。
福被黔黎。
下敕令唱。
总撰集录。
以拟时要。
或建福禳灾。
或礼忏除障。
或飨接神鬼。
或祭祀龙王。
部类区分。
近将百卷。
八部神名。
以为三卷。
包括幽奥。
详略古今。
故诸所祈求。
帝必亲览。
天监七年。
帝以法海浩浣浅识难寻。
敕庄严僧旻。
于定林上寺。
缵众经要抄。
八十八卷。
又敕开善智藏。
缵众经理义。
号曰义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经。
七十二卷。
并唱兼赞其功。
纶综终始。
缉成部帙。
及简文之在春坊。
尤耽内教。
撰法宝联璧。
二百馀卷。
令宝唱缀比区别其类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冲奥。
近识难通。
又敕唱详叙佛理弘义。
号曰续法轮论。
合七十馀卷。
又撰法集。
一百三十卷。
上既亲览。
流通内外。
十四年。
敕安乐寺僧绍。
撰华林佛殿经目。
未惬帝旨。
又敕唱重撰。
遂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
搜求遗逸。
备造三卷。
以用供上。
又敕撰。
经律异相五十五卷。
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经五十卷。
于时佛教隆盛。
无得称焉。
自武帝应运。
时年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载深以太后早倾。
常怀哀感叹曰。
虽有四海之尊。
无由得申罔极。
故留心释典。
以八部般若。
为心良田。
是诸佛由生。
又即除灾涤累。
收采众经。
躬述注解。
亲临座。
讲读敷弘。
用此善因。
崇津灵识。
频代二皇舍身为僧给使。
每一舍时。
地为之震。
相继斋讲不断法轮。
为太祖文皇于钟山竹涧。
建大爱敬寺。
经营雕丽。
奄若天宫。
周宇环绕。
千有馀僧。
四事供给。
中院正殿。
有栴檀像。
举高丈八。
又于寺中龙渊别殿。
造金铜像举高丈八。
躬申供养。
每入顶礼。
歔欷哽噎。
不能自胜。
预从左右。
无不下泣。
又为献太后。
于青溪西岸。
建阳城门。
路东起大智度寺。
京师夹里。
爽垲。
通博。
朝匝之中途。
川陆之显要。
殿堂宏敞。
宝塔七层。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诸尼。
四时讲诵。
寺成之日。
帝顾谓群后曰。
建斯两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极之情。
以达追远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复于中宫。
起至敬殿。
景阳台。
立七庙室。
设二皇座。
具备诸礼。
冠蕴奁箧。
举目兴慕。
晨昏如在。
衣服轻煖。
随时代易。
斯奇芳旨。
应时日荐。
帝又以国务。
不获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
亲奉馈奠。
而无所瞻仰。
内心崩溃。
如焚如灼。
又作联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赋广统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度越终古。
无得而称。
故元帝云。
伏寻我皇之为孝也。
四运推移。
不以荣枯。
迁贸五德。
更用不以贵贱革心。
临朝端默。
过隙之思弥轸。
垂拱岩廊。
风树之悲逾切。
洁斋宗庙。
虔事郊禋。
言未发而涕零。
容不改而伤恸。
所谓终身之忧者是也。
盖虞舜。
夏禹。
周文。
梁帝。
万载论孝四人而已。
又以国学员限。
隔于贵贱。
乃更置五馆。
招引寒俊。
故孔释二门。
荣茂峙列。
唱当斯世。
频奉玺书预参翻译。
释圆通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性温敏。游邺都肄。习涅槃于大庄严寺。武平四年夏。有客僧因疾投寺中。众恶之。无肯容者。通观其识量宏远。操履端雅。乃延之房。与共处。虽秽污弗恤也。情意日以接狎。间问其所学。曰涅槃。通以其同业。尤自喜。且时摘经中疑义质之。皆为披释。无小滞。通愈益喜。手为治汤药。旦夕抚尉无倦色。尝夜持杯酒饮之曰。此去湿舒气。服之于律无妨。遂嚬眉一咽而止。夏罢客辞去。通曰。今授衣之时逼矣。兹官寺例得衣赐。可须三五日。当有以赠。客固辞。通亦固留而遗之衣。临别。执通手戒曰。脩道不欺暗室。法师昨以酒见饷。非理也。当时不敢遽拒绝者。直恐伤来意尔。今而后。宜断勿复事。既而又曰。鼓山石窟寺。亦岂会到否。小僧所居寺。正在石窟北五里。当绕涧驿东有一小谷。东出即小寺。所谓竹林是也。苟有缘。幸无惜一过。通曰。重佩箴规。义图展谢。明年夏。诏以石窟寺僧少。宜拨差庄严定国兴圣总持等官寺僧百馀人为一番。于石窟坐夏。通时偶与其数。而独念以为竹林之约。从尔可寻也。每于众会。询其寺。众辄大笑曰。此流俗妄传耳。勿信。通悉为众道客之说非妄传者。众异之。共赍香华。随通以往。及升陇阜。见一翁以巾帕额布裈短褐执钁。驱马垦荒坂。遥见僧。放马而前曰。何物道人不由路而径此耶。答曰。石窟僧也。欲往竹林。得无迷所向乎。翁忽怒诟曰。官寺僧诚无足道。去年纵牧畜。啖我田苗。我家儿子以遮护。被击几死。今复何面目见我。竟曳钁逐群僧。于是群僧奔迸走东谷以归。然独不逐通。语通曰。放汝入山喂虎。通又东出数里。所过涧水清浅。而林木森茂。循涧而东。闻南岭上有讽诵声。通隔林呼问竹林所在。应声曰。何从来。得非圆通法师乎。通曰是。已僧遽披林出。悲喜交集。略叙间阔。则曰。此不足以款曲。须到小寺可也。稍进数里。有门树双阙长廊复道。松竹映蔽。门外马槽满盛粟豆。皆黑漆金铺。首衔环。长百馀尺。列十行。傍多蹄迹。洒扫极严洁。僧使通立门左。谓曰。当为白大和尚。顷之引入讲堂。立西轩下。和尚坐大床上。年可七十馀。方环拥童吏五六人。凭按理文书。侍人赞通名字。礼谒。和尚曰。官寺厚供难舍。柰何屈临。通具述其故。既安置。其僧将通巡房讯敬。至两房。宝帐璎珞侈丽。主人夷坐自若。振手语曰。此人何必见遣去。其僧惭。顾通曰。趣向不同。洙沮人意。且就小房消息。遂盘桓谈叙。并具中食。食如世间常味。食讫遍观图像园池台阁。通念欲住。因以其意告僧。僧曰。固小僧之心也。但须白大和尚。夜共卧。蚤作偕白和尚。和尚曰。甚知来意。不惜一房。然而既受官请。又欲住此。是两处挂名矣。律僧不得挂两处名。今且还去。后待除名官寺来。则相容耳。幸勿恨也。挥其僧送出。怅惋不忍别通。由是指途西迈。眷眷返顾。始犹门阙在百步外。更踰二里。欻无所睹。凡前日老翁垦荒之处。悉芜蔓荆榛。狐狸出没而已。入大乘论曰。尊者宾头卢罗睺罗等。十六大阿罗汉。散在诸山渚中。馀经又曰。九十九亿大声闻众。皆于佛前取筹。住寿于世。并在三方诸山海中。守护正法。或者通之所遇是也。非欤。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圆通。
不知氏族。
少出家。
汎爱通博以温敏见称。
住邺都大庄严寺。
研讽涅槃。
文旨详覈。
以高齐武平四年。
夏中讲下。
有一客僧。
形服疏素履操弘雅。
因疾乃投诸寺中。
僧侣以其所患缠附臭气熏勃。
皆恶之无敢停者。
通观其量识宏远。
深异其度。
乃延之房中。
虽有秽污初无轻惮。
日积情款。
薄通其意。
问何所学。
答曰。
涅槃通以素业相沿。
宛然若旧。
乃以经中深要及先德积迷未曾解者。
并叙而谈之。
客僧亦同其所引更为章句判释冷然雅有其致。
通欣于道合。
更倍由来。
经理汤药晓夕相守。
曾于夜中持春酒一盏云。
客人寄患服此为佳。
客遂嚬眉饮之。
一咽便止。
夏了病愈。
便辞通去。
通曰。
今授衣将逼。
官寺例得衣赐。
可待三五日间。
当赠一袭寒服。
客云。
藉乱不少。
何容更烦。
通固留之。
作衣遗已。
临别执通手诫曰。
修道不欺暗室。
法师前以酒见及。
恐伤来意。
非正理也。
从今已往此事宜断。
颇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住下舍小寺。
正在石窟北五里。
当绕涧驿东。
有一小谷。
东即竹林寺。
有缘之次念相访也。
通敬谢前诫。
当必往展。
于是而别。
至明年夏初。
以石窟山寺僧往者希。
遂减庄严。
定国兴圣总持等官寺。
百馀僧为一番。
通时尔夏预居石窟。
意访竹林。
乃大集客主。
问寺所在。
众皆大笑诫通。
勿传此妖言。
竹林竟无适莫。
乃流俗之恒传耳。
通惟客僧见投。
非常款遇言及斯事。
计非虚指。
众亦异焉。
乃各赍香花与通俱行。
至寺北五里小谷。
东出劣通人径。
行可五里升于山阜。
见一老公。
手巾袜额布裈短褐。
执钁开荒二十馀亩。
遥见群僧放马而前曰。
何处道人不依径路。
僧云。
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怒曰。
去年官寺放马啖我生苗。
我儿遮护被打几死。
今复将此面目来耶。
曳钁来逐。
群僧十馀望谷驰走。
独不逐通。
语通曰。
是尔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喂虎。
通即东出数里。
值一曲涧浅而森茂。
寻涧又东。
但闻南岭上有讽咏之声。
通问竹林所在。
应声答曰。
从何处来。
岂非圆通法师乎。
通曰是矣。
遂披林踰险就通。
略叙离阔喜满言情。
曰下山小寺僧徒乌合。
心性动止多不称具瞻。
虽然已能降重。
终须到寺。
相进数里。
忽见双阙高门长廊复院。
修竹干云青松蔽日。
门外黑漆。
槽长百馀尺。
凡有十行。
皆铺首衔环。
金铜绮饰贮以粟豆。
旁有马迹而扫洒清净。
乃立通门左告云。
须前咨大和上。
须臾引入至讲堂西轩廊下。
和上坐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上年可九十许。
眉面峰秀状类梵僧。
凭案理文书旁有过事者。
通礼谒却立。
和上命曰。
既住官寺。
厚供难舍。
何能自屈。
此寺诚无可观。
通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将通巡房礼讯。
见两房僧各坐宝帐。
交络众饰映夺日光。
语引僧云。
彼是何人。
辄敢来入。
振手遣去。
僧有惭色。
顾谓通曰。
情意不同令人阻望。
且就小僧住房可以消息。
乃将入室。
具叙昔缘。
并设中食。
食如邺中常味。
食后引观图像庄严园池台阁。
周游历览不可得遍。
通因自陈曰。
傥得厕迹风尘常供扫洒。
生愿毕矣。
僧曰。
相逢即以为意。
但须咨和上。
未知果不。
夜与通宿。
晓为咨白。
和上曰。
甚知来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请为报不浅。
依如僧法
不得两处生名。
今且还去。
除官名讫来必相容。
勿以为恨。
即遣送出至马槽侧。
顾慕流泪。
自伤罪重不蒙留住。
执僧手别。
西行百步。
回望犹见门阙俨然。
步步返望更行数里许。
欻见峰㟧巉岩。
非复寺宇。
怅望寻路。
行达开荒之地。
了无踪绪。
但有榛木耳。
识者评云。
前者举钁驱僧。
假为神怪。
令通独进。
示现有缘耳。
言大和上者。
将不是宾头卢耶。
入大乘论。
尊者宾头卢罗睺罗等十六诸大声闻。
散在诸山渚中。
又于馀经亦说。
九十九亿大阿罗汉。
皆于佛前取筹住寿于世。
并在三方诸山海中。
守护正法。
今石窟寺僧。
每闻异钟呗响洞发山林。
故知神宫仙寺不无其实。
余往相部寻鼓山焉。
在故邺之西北也。
望见横石状若鼓形。
俗谚云。
石鼓若鸣。
则方隅不静。
隋末屡闻其声。
四海沸腾。
斯固非妄。
左思魏都云。
神钲迢递于高峦。
灵响时警于四表是也。
自神武迁邺之后。
因山上下并建伽蓝。
或樵采陵夷工匠穷凿。
神人厌其諠扰。
捐舍者多。
故近代登临罕逢灵迹。
而传说竹林。
往往殊异。
良由业有精浮。
故感见多矣。
近有从鼓山东面而上。
遥见山巅大道。
列树青松。
寻路达宫。
绮华难纪。
珍木美女相次欢娱。
问其丈夫。
皆云适往少室逼暮当还。
更进数里。
并是竹林。
寻径西行乃得其寺。
众僧见客。
欢遇承迎供给食饮指其归路。
乃从山西北下。
去武安县不过十数里也。
暨周武平齐。
例无别服。
邺东夏坊有给事郭弥者。
谢病归家养素闾巷。
洽闻内外慈济在怀。
先废老僧悉通收养。
宅居读诵。
忽闻有扣门者。
令婢看之。
见一沙门执锡擎钵。
云贫道住鼓山竹林寺。
逼时乞食。
弥近门声接。
乃遥应曰。
众僧但言乞食。
何须诈圣。
身自往观四寻不见。
方知非常人也。
悔以轻肆其口故致圣者潜焉。
近武德初年。
介山抱腹岩有沙门慧休者。
高洁僧也。
独静修禅。
忽见神僧三人在佛堂侧。
休怪之谓寻山僧也。
入房取坐具。
将往礼谒。
及后往诣。
神僧中小者抱函在前。
大者在后乘虚。
冉冉南趣高岭。
白云北迎𩃗蔼不见。
后经少时又见一僧东趣岩壁。
休追作礼。
遂入石中。
此岩数有钟鸣。
依时而扣。
虽蒙声相不及言令。
斯亦感见参差不可一准。
大略为言。
岩穴灵异要惟虚静。
必事喧杂希闻奇相矣。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少出家。
泛爱通博。
以温敏见称。
往邺都大庄严寺。
研讽涅槃。
文旨详覈。
以高齐武平四年夏中讲。
时有一客僧。
形服疏素。
履操弘雅。
因疾乃投诸寺中僧侣以其所患缠附。
臭气薰勃。
皆恶之。
无敢停者。
通观其量识宏远。
深异其度。
乃延之房中。
虽有秽污。
初无轻惮。
情款通意。
问何所学。
答曰涅槃。
通以素业相沿。
宛然若旧。
乃以经中深要。
及先德积迷。
并叙而谈之。
客僧亦同其所引。
更为章句。
判释冷然。
雅有其致。
通欣于道合。
经理汤药。
晓夕相守。
曾于夜中。
持春酒一盏。
劝云服此为佳。
客遂颦眉饮之。
一咽便止。
夏了病愈。
便辞通去。
通曰今授衣将逼。
官寺例得衣赐。
可待三五日间。
当赠一袭寒服。
客云藉庇不少。
何容更烦。
通固留之。
作衣遗已。
临别执通手诫曰。
修道不欺闇室。
法师前以酒见及。
恐伤来意。
非正理也。
从今已往。
此事宜断。
颇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住下舍小寺。
正在石窟北五里。
绕涧有一小谷。
东出即是竹林寺。
有缘之彼。
愿相访也。
通敬谢前诫。
当必往展。
于是而别。
至明年夏初。
以石窟山寺。
僧往者希。
遂减庄严定国兴圣总持等官寺。
百馀僧为一番。
通时过夏。
预居石窟。
意访竹林。
乃大集客主。
问寺所在。
众皆大笑。
诫通勿传此妖言。
竹林竟无。
乃流俗之恒传耳。
通惟客僧见投。
非常款遇。
言及斯事。
计非虚指。
众亦异焉。
乃各赍香花。
与通俱行。
至寺北五里。
小谷东出。
略通人径。
行可五里。
升于山阜。
见一老公。
手巾袹额。
在裈短褐。
执钁开荒。
二十馀亩。
遥见群僧放马而前曰。
何处道人。
不依径路。
僧云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怒曰。
去年官寺放马。
啖我生苗。
我儿遮护。
被打几死。
今复将此面目来耶。
曳钁来逐。
群僧十馀。
望谷驰走。
独不逐通。
语通曰。
是你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喂虎。
通即东出数里。
值一曲涧。
浅而森茂。
寻涧又东。
但闻南岭上有讽诵之声。
通问竹林所在。
应声答曰。
从何处来。
岂非圆通法师乎。
通曰是矣。
遂披林踰险就通。
通略叙离阔。
喜满言情。
曰下山小寺。
僧徒乌合。
心性动止。
多不称具瞻。
虽然。
已能降重。
终须到寺。
相进数里。
忽见双阙高门。
长廊复道。
修竹干云。
青松蔽日。
门外黑漆槽。
长百馀尺。
凡有十行。
皆铺百衔环。
金铜绮饰。
贮以粟豆。
傍有马迹。
而洒扫清净。
乃立通门左。
告云。
须前咨大和尚。
须臾引入。
至讲堂西轩廊下。
和尚坐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尚年可七十。
眉面峰秀。
状类梵僧。
凭案理文书。
傍有通事者。
通谒却立。
和尚命曰。
既住官寺。
厚供难舍。
何能自屈。
此寺诚无可观。
通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将通巡房礼讯。
见两房僧。
各坐宝帐。
交络众饰。
映夺日光。
语引僧云。
彼是何人。
辄敢来入。
振手遣去。
僧有惭色。
顾谓通曰。
情意不同。
令人阻望。
且就小僧住房。
可以消息。
乃将入室。
具叙昔缘。
并设中食。
食如邺中常味。
食后引观。
图像庄严。
园池台阁。
周游历览。
不可得遍。
通因自陈曰。
傥得厕迹风尘。
常供洒扫。
生愿毕矣。
僧曰。
相逢即以为意。
但须咨和尚。
未知果不。
夜与通宿。
晓为咨白和尚曰。
甚知来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请。
为报不浅。
依如僧法
不得两处生名。
今且还去。
除官名讫。
来必相容。
勿以为恨。
即遣送出。
至马槽侧。
顾慕流泪。
自伤罪重。
不蒙留住。
执僧手别。
西行百步。
回望犹见。
门阙俨然。
步步返望。
更行两里。
歘见峰崿巉岩。
非复寺宇。
怅望寻路。
行达开荒之地。
了无踪绪。
但有榛木。
释法常 朝代:西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夙有声。高齐时。领徒漳邺。兼弘定慧。齐氏尊为国师。俄以齐荐乱杂。众尤嚣杂。俱利之功。殆不可得。由是变形服。而南游衡岳。沙门法隐。久居荆峡覆船山之东岭。日诵法华维摩思益。以求度。然心观未闲。久无所得。偶见常于松滋而问津焉。默不加答。因邀与同夏。及自恣。遂翘勤哀恳。以祈开示。然后闻所未闻。顿忘缘系。一日常访故人胡君义言别。不值。乃记远行之岁月于壁以去。盖谓其迁化时也。方迁化时。语诸僧曰。吾今日作一觉长眠矣。遽入室右胁卧。明日怪不起。撼之已寂。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法常。
高齐时人。
领徒讲律有声漳邺。
后讲涅盘并授禅数。
齐主崇为国师。
以处众嚣杂枯折由生无俱利功。
捐而至楚。
后闻追之。
变形革服一举千里。
又达衡岳。
多处林野布衣乞食。
又之荆硖。
僧法隐者。
久住覆船山东岭。
诵法花维摩思益以为常业。
而未闲心观。
后至松滋见常异橾。
乃归而问津。
遂默而不对。
乃经一夏。
涕泗滂沱方示心要。
如说行者方知其趣。
隐驻心自久系念日新。
深悟寂定不思议也。
与故人胡君义别不值。
题壁剋月日当远行。
至期果卒。
后当将终语诸僧曰。
吾今日作一觉长眠。
便入室右胁而卧。
明日怪眠不觉。
看之久终。
方悟长眠语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僧。馀杭人,俗姓鲁。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卒谥大法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58 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僧人。法眼宗创始人。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闽,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晚年在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深受南唐中主礼遇。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有语录传世。《全唐诗》存诗1首,另《景德传灯录》、《唐诗纪事》等书中尚存其诗偈13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讳文益。馀杭鲁氏子。七龄秀发。依新定全伟律师落发。诣越州开元希觉律师。受具足戒。及觉公盛化四明。益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大奇之。俄辞去。初谒长庆棱道者。无所契悟。与善脩洪进。自漳州抵湖外。将发而雨。溪壮不可济。顾城隅有古寺。解包休于门下。雨不止。入堂。有老僧坐地炉。见益而曰。此行何之。曰行脚去。又问如何是行脚事。对曰不知。曰不知最亲。益疑之。三人者附火。举肇公语。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老僧又曰。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同是别。益曰同。琛竖两指。熟视曰。两个。即起去。益大惊。周行廊庑。读字额曰石山地藏。顾语脩辈曰。此老琛禅师也。意欲留止。语未卒。琛又至。雨已止。业已成行。琛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此石在心内。在心外。益曰在心内。琛笑曰。行脚人著甚来由。安块石在心头耶。益无以对之。乃俱求决择。寻皆出世。益住临川崇寿。僧子方者问曰。公久亲长庆。乃嗣地藏。何意哉。益曰。以不解长庆说。万象之中独露身故。子方举拂子示之。益曰。拨万象。不拨万象。子方曰。不拨万象。益曰。独露身𡁠。子方曰。拨万象。益云。万象之中𠰚。子方于是悟旨。叹曰。我几枉度此生。益谓门弟子曰。赵州曰。莫费力也。大好言语。何不仍旧去。世间法尚有门。佛法岂无门。自是不仍旧故。诸佛诸祖。秖于仍旧中得。如初夜钟。不见有丝毫异。得与么恰好。闻时无一声子闹。何以故。为及时节。无心曰死。且不是死。止于一切。祇为不仍旧。忽然非次闻时。诸人尽惊愕道。钟子怪鸣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渐热。则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赚。须知校丝发不得。于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时。盖为赚。所以不仍旧。宝公曰。暂时自肯不追寻。历劫何曾异今日。还会么。今日只是尘劫。但著衣吃饭。行住坐卧。晨参暮请。一切仍旧。便为无事人也。又曰。见道为本。明道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爱底事。直教去尽。才有纤毫。还应未可。祇如汝辈睡时。不瞋便喜。此是三界昏乱。习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乱。盖缘汝辈杂乱所致。古人谓之夹幻金。即是真。其如矿何。若觑得彻骨彻髓。是汝辈力。脱未能如是。观察他什么。楼台殿阁。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又曰。出家儿。但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今方便不少。石头初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则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乃作参同契。首言竺土大仙心。无过此语也。中间亦只寻常说话。夫欲会万物为自己去。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已而又嘱曰。光阴莫虚度。所以告汝辈。但随时及节。便得。若也移时失候。即虚度光阴。于非色中作色解。于非色作色解。即是移时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还当得否。若与么会。便是没交涉。正是痴狂两头走。有什么用处。但守分过时好。尝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益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益笑曰。死急作么。有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国主驾至。慰问甚勤。闰月望。剃发沐浴。辞众讫。跏趺而化。颜貌久而如生。阅世七十有四。坐五十有四。夏公卿李建勋已下。素服奉全身。于江宁丹阳乡建塔。谥大法眼禅师。 赞曰。玄沙论三句。初无金银铜轮之语。不然。殆与教乘何异哉。琛公精深广大。唯以直下便见。拟成剩法为要。非三句所能管摄也。益以仍旧自处。以绝渗漏句为物。颇事边幅。而永明乃其的孙。岂所谓深山大泽。龙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鲁氏馀杭人。七龄即获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削染。甫弱冠。从希觉律师。登具于越之开元寺。既而觉师。又以毗尼之道。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益仍听禀焉。未几南游。止长庆法会。俄偕友出湖湘。过漳浦遇罗汉琛公于地藏寺。琛公问云。上座何往。答行脚去。云行脚事作么生。答不知。云不知最亲切。益有省。遂求咨决于琛焉。 后至临川。州收请以崇寿院出世。茶筵罢。四众围绕升座。益谓众云。诸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语。聊为举古人一则现成公案去也。珍重。便下座。时有僧于座下出礼拜。益云好问著僧方欲伸问。次。益云。长老未开堂。不答话。 有子方上座。自长庆来。益举棱和尚偈。问云。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子方举起拂子。益云。恁么会又争得。进云。和尚尊意如何。益云。唤什么作万象。进云。古人不拨万象。益云万象之中独露身。说什么拨不拨。子方悟。述偈投诚。 江南国主。承益教戒。迎住报恩禅院。署净慧号。上堂。古人道。我立地待汝构去。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构去。还有道理也。无。那个亲那个疏。试裁断看。 住清凉上堂。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便解道。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参同契语。岂不是会万物为己么。上座若能会万物为己去。尽大地无一法可见。后头道。光阴莫虚度。是古人恐尔移时失节。苦口叮咛如此。珍重。 显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闰月五日。剃澡毕集众告别。跏坐而逝。寿七十四。腊五十五。谥大法眼。塔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名无相。后主为文勒颂德。韩熙载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觉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闽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益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益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益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以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益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钦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
浙江四明人。
精通医术。
曾与僧法琮同受业于元觉。
陈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移居明州。
徽宗政和间进士。
钦宗靖康时为汾州教授,佐守臣张克戬捍御金兵。
高宗时知惠州,曾单骑赴曾衮营垒,譬晓降之。
四明僧法恩谋逆事觉,有请屠城者,时膏方为御史,力论不应多杀,故胁从者悉宽宥之。
官终太府少卿。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