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万

共 9 首
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1185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十年一别再从游,又见鱼书拜彻侯。
人物只今何水部,风流不减柳苏州。
白蘋洲上春传语,乌鹊桥边草唤愁。
报政不应迟五月,莺花紫禁伫归舟。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𠜾,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亦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徵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自注:薛士昭寺丞赴衡阳守之翌日,而似之吏部至。初似之与叶侍郎叔羽、颜祭酒几圣、尚书郎尤延之、何一之同在馆学,今皆还朝,故并及之。)
一从佳人去,念念思杳魂。
顷刻不离怀,梦寐常温温。
幽人非好色,脂粉何万群。
良马只一鞍,好花只一春。
流水去不返,青霄徒白云。
香魂在九泉,夫岂不酸辛。
人间尚寂寂,阴府复何言。
造物略不悲,苍天不我怜。
南风复西风,景物易变迁。
独有一寸心,朝暮佳人边。
幽冥不可诘,宁忍度岁年。
此身当如何,何当委荒烟。
若夫世间人,岂知道义坚。
孤然不自惜,怅望瑶台仙。
置之勿复道,时时泪涟涟。
不堪酒醒时,月下与风前。
有梦梦不成,所思长县县。
万里亦可到,一死今杳然。
相忆而自叹,苍天复苍天。
秋江夕雨霁,微凉生绤衣。
云灭青宇空,北鸿众已飞。
鸿飞向南去,而我独不归。
我归复何所,长蛟卧寒浦。
将扰东海龙,且骑南山虎。
南山虎白额,具区涛可蓦。
题诗悼夫差,具礼谒太伯。
麋鹿犹故台,草青霜未白。
亦知旧乡好,奈何怀□适。
佛国烟霞深,钱塘早晚到。
灵鹫天竺来,虚壤阁飞峤。
藤树各无根,窈入苍厓窍。
白猿宅幽深,秪许胡僧叫。
冯君唁许由,楮策北峰头。
月中下桂子,脚底天香浮。
忽然望凌霄,馀杭第几桥。
休寻大涤洞,九锁舞翠蛟。
神仙固荒芴,妇女太娇娆。
松岭行得得,抵掌俱胝石。
天霄佛殿高,雾雨僧廊黑。
昙芳蒋山去,法住甚愿力。
长堂粥饭烂,大杓唤人吃。
含晖五凤前,绵云尤可惜。
却到天目峰,有径近能通。
著市据师子,开山自妙公。
本也亦奇士,说法如建水。
长恨不见渠,白发客如此。
衣具塔拜骨,崖栖翔老鹘。
向来经行处,菅草复已没。
灊山千顷潭,古刹临崎嵌。
长鱼一丈五,吐气湿成岚。
东蹋青浪堆,江流万折回。
须兴大禹问,无为句践哀。
西施浣纱处,行行过日铸。
茶生如谷芽,细摘为之住。
山庵老布衲,解道吃茶去。
樗蒲与黄沙,溪山转复嘉。
天开四明洞,颇多莲社家。
大士翁为姓,斋馈尽礼敬。
释包天姥云,结履采药径。
苍颠即仰上,滕𧿇筑颔项。
朝彩发春好,春香擢浩荡。
径二三五宿,直万八千丈。
刘阮桃如瓜,溪饭熟胡麻。
石桥罗汉果,晨供退灵蛇。
金地况不遥,定光摇手招。
最上是华顶,夜半见海潮。
海潮何由见,日浴金幢见。
日中鸡一鸣,天下听鸡声。
人间何万众,昏梦一齐惊。
屠贩杂舆马,同是起交征。
山高夏重褐,山半蛭缀蠛。
不如山下人,徵繇啼饿杀。
迤𨓦下赤城,仓茫丹凤鸣。
昔年骑虎人,饶舌说两生。
至今闾丘守,合掌跽岩扃。
鸣岩声在足,寒岩石为屋。
古县古□丹,石钟巢宿蝠。
神僧踞蛇口,野媪脱鱼腹。
水落空石滩,□□犹在陆。
桃花入百步,且过仙人渡。
张公一匊水,黥去面如故。
天台仙佛窟,乡梦何超忽。
白玉未归人,黄金果何物。
呕血赋长诗,搔头惜断丝。
还知雁荡去,重有龙河期。
东瓯地接连,南闽道逶蛇。
古师雪峰老,请客木丸儿。
万里倘可遣,题书慰相思。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
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
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
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
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
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
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
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
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
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
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
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
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
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
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
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
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
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
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
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
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
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
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
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
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
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
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
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
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
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
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
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
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
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
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
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
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
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
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惟虚灵之一心兮,该众理而咸备。
应万事兮接多端,贵勿偏而勿贰。
然操舍之无常兮,事每差于忽弛。
肆圣王之虑此兮,必假物而律己。
吾观笏之为制兮,意实深于正已。
倘存敬而靡差兮,舍此笏而何取。
原制作之初意兮,嘉象形之合则。
或以球而以象兮,昭等威之有别。
或以鱼而以竹兮,著上下之异制。
矧圆上而方下兮,象天地以为体。
爰手持而整容兮,俨心恭而诚一。
体虽微于尺二兮,用则大于身律。
穆穆九重之上兮,肃肃命令之有仪。
明明庙堂之下兮,跄跄趋步之无违。
况承祀与交际兮,尊俎应对之有节。
暨问寝与视膳兮,定省蒸尝之莫忒。
既与心以交孚兮,俨内外之如一。
彼昏忘而莫寤兮,可因此以警觉。
彼怠忽而不慎兮,亦赖是以起惕。
正乎外所以养中兮,盍顾名而思敕。
养于中自形于外兮,宜奉持以自饬。
笏虽持于手中兮,敬已贯于心衷。
执不下于当心兮,要持敬而直内。
欲一身之就正兮,盍交养乎内外。
夫孰云内养之可恃兮,心因笏而后省。
又孰云外敬之难久兮,笏因心而自正。
斯揭笏而名之兮,俾无忘而无忽。
目常存于持守兮,念不弛于瞬息。
苟无愆于奉持兮,心自正于应接。
彼威仪之抑抑兮,与周旋之中礼。
咸赖此以秩秩兮,孰一事之或戾。
吾观笏之为用兮,不在笏而在心。
用兼备而周悉兮,思圣制而益钦。
何叔季之昏昏兮,昧名义之有自。
臣事君兮子事父,孰取正于容止。
咸弃内而务外兮,错玉帛兮何裨。
笏纵操于掌握兮,笏与心而为二。
幸击蛇于孔手兮,叹纯正之有气。
闻流血于泚额兮,美段公之忠义。
后千载之浇浇兮,举背正而趋岐。
笏之正兮古犹今,人之邪兮何万万也。
余思笏之为名兮,仰古制以重叹也。
遂为铭曰,尔体直兮可整我仪。
尔容正兮可正我思,尔在我手兮斯须不离。
敬我心正我容兮,惟尔之功。
操则存舍则亡兮,与尔为同。
惟皇高祖,英灵在天。
神功大化,裕后光前。
寝庙俨若,音容僾然。
竭我孝思,以格于重。
玄云车龙,驭髣髴盘。
旋与乾元,同运何万
斯年肃以,跂予若有。
见焉永佑,予小子对。
俯末路之温蠖,较清浊于品物。
玉璨璨兮贞坚,雪皑皑兮皎洁。
何万壑之一段兮,作玉雪于尘中。
水为之而寒于水,认物理之无穷。
原天一之始生,禀坎精于无极。
性润下而流湿,亦有时乎凝合。
故履霜之有渐,驯致道于坤六。
见瓶里之一勺,识天下之将然。
日在斗而始壮,岁既暮兮腹坚。
非鲁遽之能造,岂夏虫之可语。
或纵横而似岸,或高悬而如乳。
或琢镂兮若龙鳞,或玲珑兮象圭玉。
伊斩伐之有则,视月令而不错。
二之日兮凿冲冲,于以内乎阴室。
三其凌兮用以时,且以颁乎卿士。
既治鉴于宾祭,更设槃于凶事。
反玄冬于朱夏,夺造化之神功。
赤脚踏兮千层,身可试于云鸿。
矧清莹之彻底,有纤芥则必见。
苟反照于本源,洞灵犀之一点。
盛玉壶兮悬清秋,这气象兮何似。
噫一物之虽微,可触类于万理。
书雨木而书无,想鲁史之奥义。
如履薄而战兢,亦往哲之佳训。
朝受命而夕饮,使人臣有所勉兮。
方严冱而鲤跃,使人子知所劝兮。
闻旭日之雁鸣,士归妻迨未泮兮。
琢为山而誇耀兮,可以为盛满者之鉴也。
不畜羊之有训兮,可以为侈靡者之范也。
舍涸阴而向煌煌兮,亦可使贪荣趋利者而知愧。
当流澌而马渡兮,谅感应之有道。
执疑心而狐听兮,必果敢而乃决。
能举隅而反三,事虽万而理一。
夫岂但洗涤我烦热,亦足以澡雪我精神。
览千古之犹残,想前脩之清尘。
费工巧兮镂成章,窃自勖乎吾身。
重曰不曰清乎滢无疵,不曰洁乎涅不淄。
君子以,浴其德。
清且澈,表里一。
末俗何万端,丈人心独古。
醇醇诚长者,令人输肺腑。
忆曾未委贽,问我城东寓。
覵公志下士,傍觉沈痾瘉。
春风吹骊水,相视色敷腴。
敬拜大夫人,欣见斑衣舞。
世义不遗旧,推老及穷窭。
甚知丈人真,至性无垣堵。
当年楚氛恶,老干经风雨。
世事遂颓心,浮华中不取。
矫翼孰不如,再命滋益偻。
有墉壤不治,有屣缺不补。
积德有馀庆,贤子宜名父。
家声肯坠地,论事动人主。
秩秩淮海江,翩翩起人慕。
左右三元郎,蹙蹜客回顾。
庶见福寿齐,胡不假年数。
哀哀鲜民泪,更向风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