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钟雅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0 首
二仪部判有阴阳,雄或呼雌女逐郎。
归凤求凰真眷恋,孤鸾失偶却徊徨。
木闻连理殊群卉,花见同心异众芳。
不有妇夫鸡得匹,亦无兄弟雁联行。
取妻例欲图偕老,遇妾多皆誓不忘。
若复风流钟雅性,又邀歌舞得欢场。
已烦柔指弹瑶瑟,更要骄姿奉玉觞。
孰有相逢花态度,终然得固铁肝肠。
纷哉竞学蜂探蕊,笑矣真同蝶趁香。
雉并啄飞悲牧犊,兽相孳尾寄梁鸯。
纵将绝艳充闾阃,亦欲诸姬列庑廊。
唯有高人能豁断,直超流俗乐深藏。
冥心自悟根尘幻,嗜道深谙气味长。
都遣横陈归嚼蜡,因嫌大欲避探汤。
野狐虽媚那窥侧,天女难干谩在傍。
早已云浮寻岱华,又将萍泛历沅湘。
孤栖室处莞铺簟,独向山时葛缉裳。
如意木为爬背物,夫人竹是伴身装。
岩扉寂寞真堪乐,世路繁华岂所望。
纵有妄缘几惑见,想应介立不离方。
未知朴子形何似,坐使空师意反狂。
自说纯阳何感应,但怜奇表最清扬。
亮非走野风牛突,又岂奔泉渴鹿忙。
颖不复能生槁谷,稊何固必出枯杨。
但将款密期为友,何忍须臾不共堂。
别去寻思如隔地,访来方抃况麾墙。
及当轩翥翔千里,得可从容宿一房。
桃本无言甘种苑,莲何有意喜栽塘。
江边鹄子犹怜白,枝上莺雏亦爱黄。
矧此少年生早慧,尤于博学饱曾尝。
宛如濯濯春林色,正似团团望月光。
寝底同衾情苟笃,宫中对食效奚妨(见汉书)
仙风旧莫闻周汉,近古犹难睹宋唐。
国有四郎真似玉,声传万古动如簧。
采真同乘飞青盖,寻胜联鞍控紫缰。
门下千徒贪被眄,释中二老昵为常(安常等二僧师诗已言)
登山临水观何富,饮酒看花乐不荒。
适遇英姿犹吻合,休追往迹但心茫。
鸣沙镜浦何须怅,丛石松亭不用伤(来诗云)
欲辟小庵增缔构,并居精舍度炎凉。
我言子计试为得,意护贤才不曰良。
但念老夫虽已耄,素高尊宿若为量。
同盟契券如交预,与战诗坛尚可当(闻师常与朴子酬唱)
为报慇勤邀钿勒,并呼尪蹇酌瑶浆。
亦兼芸阁能文老,是即桑门大法王。
清净始须偿宿债,温柔久已厌吾乡。
芳菲嘉节行当逼,病惫残骸渐少康。
五十韵中难缕悉,乐云宁肯旷来章
⑴ 我国以偶仙郎者为徒。四仙各有一千徒。
⑵ 芸阁李需乐云先和此诗。末句有及于予。故予亦如之。
池馆春风似昔年,刘郎今度已华颠。
百杯忘却青山暮,不为烟花兴管弦。
① 绍号冶川○昨过饮友家。方醉时。上公轩。颇发狂言。及还始倒载。醒来耿耿。不觉悚叹。想蒙公厚恕而已被傍人之笑。乃何。录呈一律。一粲幸甚。
汉北斗移柄,江南梅放葩。
时清堪许国,亲老倍思家。
入市频传虎,含杯屡惑蛇。
凭君倒方寸,衰鬓减生华。
醉后。寄朴彦胄(己丑) 明 · 郑士龙
七言律诗
冒寒高阁意凄迷,云物冥濛酿雪低。
远水人归联骑渡,前林鸦起过江啼。
追趋画省曾鸣玉,沦落荒山独杖藜。
衰白离群逢岁暮,谁言得丧醉中齐。
寒索衣裘渴索汤,闲中有味共君尝。
只怜尚抱虞翻枉,一札宽纶已兆祥。
阅尽奔流鬓已霜,身心安处是仙方。
未由缩地供椒酒,空费湖翁一炷香。
柳边村路润无泥,小御史来骢印蹄。
新敬更脩床上下,旧游偏忆巷东西。
曾追鹓鹄惭低翅,晚学鹪鹩定拙栖。
可待亭成为贺客,落筵沽酒宰晡鸡。
幽谷跫音鸟不知,又遮车马柳垂垂。
黄娘蹊满花千朵,刘尹树来梅数枝。
春及西畴耕耜出,水通南港钓舡骑。
诸家园沼盛衰后,白首吾方盆作池。
悠悠客路去何穷,松峙才过斗耻通。
海雨来时云正黑,岭霜飞后叶初红。
羁怀已和悲秋赋,短发偏惊落帽风。
遥想东篱黄菊酒,定应留待主人翁。
闻韶阁。有文烈公癸亥仲夏诗牌。距公己巳祸变。仅隔六年矣。后十三年乙亥夏。吴观察(道一)。十五年丁丑初秋。俞观察(得一)。二十九年辛卯孟夏。李观察(崇)。四十三年丁卯仲夏。吴学士(彦胄)。九十三年丁未暮春。郑侯(趾焕)。一百二十一年癸亥秋。朴亚使(宗正)。相继和韵。又一百三十六年。不佞至焉。敬追故事。念公危忠孤节。日月争光。其出于咳唾之馀者。虽单辞片语。不啻若琬琰弘璧。为人尊慕何如。而上下百有馀年间。倚和者何太寥寥。堇七人哉。谨列次姓氏。详系年月。以稔后之君子庶察余珍护之心而广加嗣响焉。戊寅夏六月廿又七日。紫霞学人纬。
文烈英年掩老苍,雄词高阁佩声长。
百三十六光阴转,风月江山今古凉。
祸急圣难容折槛,时移士倍泣摧梁。
片言嗣响岂非幸,作者七人相去忙。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