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苏时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三年泮宫苦幽独,中有宜人惟睡足。
虫鱼注罢直庐静,午枕鸣雷撼窗屋。
故人苏子半幅书,饷我闽溪一包玉。
亲题更屈调弦手,远寄来浇饭蔬腹。
故应疑我梦得官,谁信吾衰已无复。
空令半夜忍饥吟,搜到池塘春草绿。
赠唐伯雍 元末明初 · 胡布
疡疕满天下,仁人独留心。
针砭起四海,侃侃慰知音。
艺祖挟奇能,阅人洞微忱。
戾肩显鼻者,大言取孔任。
子实绍前业,河图披素襟。
纵横非一途,达道技弥深。
五运讹秩叙,六时伐阳阴。
大方乖籥吹,霜露已繁侵。
严寒至裂体,酷暑亦融金。
子有苏时药,代石举玄针。
何幸起疲癃,颠连诏于今。
堪舆一俛仰,泽世宛如临。
以我夙昔愿,期子遂幽寻。
广寿堂 明 · 杨荣
四言诗
前太医院使韩氏公茂居姑苏时尝名其堂曰广寿盖取其医术以济人之意也及事今上于潜邸谨厚小心甚见知遇由是名益著而术益显永乐初遂擢前职尝慨然以为人之寿虽禀于天然而不知戒谨或为七情之所感六气之所伤往往致疾以夭阏其天年者不可胜数惟吾医之道可以济之而使皆得以臻其寿又尝恐其所施者狭而世之抱疾疢者多不能以广爱而兼济之乃于南京复筑堂仍揭其旧扁思有以溥其惠泽焉呜呼公之心亦仁矣哉公既殁其子伯永承先荫为御医与予同以扈从留北京谒予言以题其卷子曩与公同朝交游往还于两京之间有年矣公之所以推仁济物而惓惓于广寿者皆予之所闻见而知之之审者然则于伯永之请又乌可以无言乎遂为序次其概而系之以诗曰
翼翼高堂,有华其构。
匪堂之华,惟以广寿。
寿之脩短,实出于天。
何以广之,惟医之全。
六气所干,七情所触。
沈痾危亡,厥寿斯促。
念兹短折,曷由济之。
圣神立教,莫切于医。
猗欤韩氏,忠献之裔。
世居姑苏,民受其惠。
惟公承之,荷国宠恩。
典职从容,出入金门。
惟公之心,悯此抱疢。
活人孔多,曾莫之靳。
公既逝矣,高堂犹存。
匪公广之,有子有孙。
子孙绳绳,寿者益广。
积此阴功,厥报斯享。
求公之德,实在斯堂。
播之咏歌,永世其光。
六齿琼头饮百瓯,水楼寒榻话绸缪。
只须棋局销长夜,何用埋忧与寄愁。
五十归田计未迟,西风肺气欲苏时
久耽月俸遗家累,稍喜秋成给药资。
老恋山林真有癖,病愁儿女岂无私。
江边千室浑凋瘁,何得从君遍问医。
一上高台兴不孤,望中总总入虚无。
烟霏春变阴晴气,草树天输海岳图。
对酒笑将花是伴,销忧谁问土非吾。
知君苦厌卧此地,能令肺病苏时(久卧疾)
次交代李子敏留题四达亭韵(戊申)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永日闲吟壁里诗,炯如冰玉照襟期。
高名不用文为记,盛事行看口作碑。
天上大苏奎宿焕,人间老郑鹧鸪奇。
追踪往昔吾何敢,惟幸交承得共时(公诗有曰。小技却惭非大手。谩教人比郑苏时。盖苏世让,郑士龙曾代为本州故云。)
踵门曾乞送行诗,此地交承本不期。
司谏廉名纡宠典,中枢美政照穹碑
祖孙今日吾方忝,叔侄公家迹亦奇。
小技却惭非大手,谩教人比郑苏时
⑴ 高王父莲轩先生。曾为司谏。燕山朝。出牧是州。中庙即祚。以廉平宽简。牧民卓异。下书褒之。赐表里一袭。
⑵ 公叔父知中枢府事讳希得。万历癸未。曾牧是州越四年。升授永兴府使。邑人思之。为立遗爱碑。
近闻阳德边知意,鸣寂山中勤下帷。
一榻幼安在辽日,古风鲁直寄苏时
兰苕翡翠期相见,比目丁香慰远离(来诗有比目丁香之句。)
读得昭融应自悟,文从字顺有馀师
⑴ 余与边生。象山初见时。授以文从字顺四字秘妙。
冬至日仁陵志感(旧砚韵)(丁酉)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往事追惟念念长,山陵芬苾荐生阳。
辜恩苟活经千劫,望美有怀天一方。
万品苏时钟律变,五云多处火城煌。
遗臣白首逢今日,又隔朝班近御香。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