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奉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浯溪赋(1160年秋) 南宋 · 杨万里
予自二妃祠之下,故人亭之旁,招招渔舟,薄游三湘。
风与水其俱顺,未一瞬而百里。
欻两峰之际天,俨离立而不倚。
其一怪怪奇奇,萧然若仙客之鉴清漪也;
其一蹇蹇谔谔,毅然若忠臣之蹈鼎镬也。
怪而问焉,乃浯溪也。
盖𢈪亭峙其南,峿台岿其北。
上则危石对立而欲落,下则清潭无底而正黑。
飞鸟过之,不敢立迹。
予初勇于好奇,乃疾趋而登之。
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窥。
忽焉心动,毛发森竖。
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剥苔读碑,慷慨吊古。
倦而坐于钓矶之上,喟然叹曰:惟彼中唐,国已膏肓。
匹马北方,仅获不亡。
观其一过,不日而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
曲江为箧中之羽,雄狐为明堂之柱,其邦经有不蠹矣夫!
水蝗税民之亩,融竖椎民之髓,其天人之心有不去矣夫!
虽微禄儿,唐独不霣厥绪哉!
观马嵬之威垂,涣七萃之欲离,殪尤物以说焉,仅平达于巴西,吁不危哉!
嗟乎,齐则失矣,而楚亦未为得也。
灵武之履九五,何其亟也。
宜忠臣之痛心,寄《春秋》之二三策也。
虽然,天下之事不易于处而不难于议也。
使夫谢奉册于高邑,禀重巽于西帝,违人欲以图功,犯众怒而求济,天下之士果肯欣然为明皇而致死哉?
盖天厌不可以复祈,人溃不可以复支。
何哥舒之百万,不如李、郭千百之师?
榷而论之,事可知矣。
且士大夫之捐躯以从吾君之子者,亦欲附龙凤而攀日月,践台斗而盟带砺也。
一复涖以耄荒,则夫一呼万旟者,又安知其不掉臂也耶?
古语有之,「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当是之时,退则七庙之忽诸,进则百世之扬觯。
嗟肃宗处此,其实难为之,九思而未得其计也。
已而舟人告行,秋日已晏。
太息登舟,水驶于箭,回瞻两峰,江苍茫而不见。
竹所次盛孔昭韵 元末明初 · 陈雷
七言律诗
万玉森森护草堂,八窗虚敞夏生凉。
清修迥出风尘表,潇洒骈生水石傍。
浮扫莓苔听翠雨,閒题诗句洗铅霜。
箨龙更放新梢出,相并梧桐宿凤凰。
按:元吴弘道遇异人授子午流注铁灸之法每疗疾则令种竹一竿遂号其地曰竹所即今嘉善县治
相逢曾记帝王州,又向华溪接宴游。
陶令虽辞彭泽去,寇君终为颍川留。
雨鸠鸣绿桑连野,晴雉翻青麦满丘。
早晚治平推第一,玺书推上凤池头。
戴星出入,昔闻巫马。
厥有子贱,堂琴不下。
父事五人,友十一人。
及师五贤,邑始回春。
公实我师,吾敢友之。
日闻善言,为官何有。
敬诵规书,挂于座右。
凛然开悟,如墙得牖。
庶几服膺,为终身守。
勿谓逆耳,继以苦口。
乞雨无壁,洗心则香。
侧身自讼,默告彼苍。
谢奉恩僧送蔬 明 · 洪暹
五言律诗
董役桥陵日,过从只有师。
情浓蒲荐暖,话久柏阴移。
云散别来远,江长书到迟。
殷勤菜把赠,可但慰相思。
① 二首。陈奏使书状官也。议政为正使以行。
左海文章士,从来第一流。
惟闻华国用,讵见雪君羞。
大事三公长,奇功万里收。
愧余频代匮,赢得白浑头(掌令。江原人也。)
谢奉金府尹守伯除夕枉话(癸巳) 明 · 崔岦
七言律诗
拥到高轩执烛儿,应怜岁去又人离。
三杯命酒偕之道,一语评诗亦足师。
清浊圣贤无间矣,弛张文武不偏为。
相知己自十年早,此夕如何恨得迟。
① 二首。陈奏使书状官也。议政为正使以行。
轫车谁肯问沈绵,闻姓令人惝恍然。
端为久违吾叔度,岂知时起旧庭坚。
鲸鲵浪恶几无地,虎豹关严保有天。
狙诈负名亡即愈,辩诬宜重乞师章。
成名非富贵,憎命乃文章。
阶失吟红药,斋随列白杨。
阮咸宁不妙,谢奉讵能忘。
感激君平语,何须吏部郎。
柳贯红腮火燎毛,赐腥曾记润脂膏。
而今老病如枯腊,地主恩同菜把叨。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