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邾子成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邾子车辅(?-?
),曹姓,名车辅,为西周诸侯国邾国君主第四代君主,是邾子成的儿子,死后,儿子邾子将新继位。

人物简介

简介
邾子非,曹姓,名非,为西周诸侯国邾国君主第二代君主,是邾子挟的儿子,死后,儿子邾子成继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
大夫。
尝与子贡论文质之重要。
子成以为君子应重质而无须文采。
子贡以虎豹之鞟与犬羊之鞟作喻,阐述质与文同样重要。
尹武公 朝代:春秋尹国

人物简介

维基
尹武公,春秋时期尹国国君。
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七月,晋厉公乘鄢陵之战大胜之时,会合诸侯讨伐依附楚国的郑国,尹武公有参与其中。
鲁成公十七年(前574年)夏五月,郑国太子髡顽、侯孺到楚国为人质,楚国公子成、公子寅戍守郑国。
鲁成公、尹武公、单襄公随诸侯伐郑。
荀氏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5 【介绍】: 东晋燕代人。
元帝宫人,初有宠,生明帝及琅邪王裒。
为虞皇后所忌。
自以位卑,每怀怨望。
明帝即位,封建安郡君。
抚育明帝子成帝。
及成帝立,尊重同于太后。
鞠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鞠祥(1382年—?
),字茂庆,直隶和州在城第九里人。
应天府乡试第五名。
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九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名。
官至太常寺丞曾祖父鞠大芳。
祖父鞠子成
父亲鞠仕达。
林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宁人,字元成。正德九年进士。官南京大理寺副。嘉靖初言事称旨,擢湖广按察佥事。赈襄、沔饥,救活者甚众。寻迁四川副使,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有《石壁集》。
维基
林遂(15世纪—16世纪),字元成,福建福宁直隶州人。
林遂个性简易,是弘治十四年(1504年)福建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先任安吉教谕,以身作则教导士子,调任象山,再改任松阳,不立规矩,视诸生为子弟,到正德九年(1514年)成进士,获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升大理寺寺正,嘉靖初年上陈九事:「恒敬心、远邪佞、容戆直、公是非、重守令、择风宪、谨刑罚、修武备、革弊俗」获嘉靖帝嘉纳,不久擢官湖广按察司佥事。
在湖广他以太和山香价赈济襄阳、沔阳饥民,救活百馀万人,又停止郧阳督办运务弊政和郴州永州老女不嫁恶习,嘉靖五年(1526年)再晋四川按察司副使,平定酉阳乱事,婉拒送赠金瓯,人民为他建立「却金亭」;荒年命各府县修建学校,有人认为不应该,他说:「这是范仲淹遗意。
」后来麦子成长数尺,巡抚打算称瑞入贺,他认为大寒之后必有阳春,不在贺表署名,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贵州右参政后致仕,回乡后他家中没有多馀资产,服食清淡,著有《石壁集》,入祀乡贤祠,儿子林应鸿任职始兴县教谕,也有廉介名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61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飞皇,小字一官。
初在海上起兵,往来日本、闽浙间。
崇祯元年,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降,助平刘香等,累官总兵。
福王时,封南安伯。
南京陷落后,拥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进封平国公,操纵隆武政权。
顺治三年,清兵入闽,不听其子成功劝告,不战而降。
后迁往北京,为清廷所杀。
余纶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余纶(17世纪—17世纪),字仰泉,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余纶父亲余元文自小聪明,通晓经史、术数和五行,儿子成进士后受同等官职,生活依然如常;他喜爱梅花和菊花,说:「他们有德,我以为友。
」八十多岁才去世。
崇祯十二年(1639年),余纶举己卯科浙江乡试二十一名,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兴化推官,不久大顺军队攻陷北京,抓捕官员充任新朝职务,或是施加酷刑;他和同乡、同年进士史继䲡隐匿姓氏,经小道归家,投靠鲁王朱以海朝廷迁官金衢严道参政。
其后因为侍奉生病的父亲三年而辞官杜门,其他时间则读书研究,屏居山楼不离开十馀年,晚年喜欢吟咏陶渊明诗歌,借以描述自己境况,著有《萝月庵集》,山阴张岱写下《三不朽图赞》时,将余纶和会稽陶奭龄、章正宸并列入隐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汉舒。诸生。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有《香雪词钞》。
香雪词钞·序
从来才子,尽解倚声;自昔名流,尤多绝唱。
晓风残月,井华汲处能讴;流水孤村,舆台知为好语。
郴江书素扇,坡翁绝爱神来;湖水绘新图,曼卿移情字外。
拈红绡香润之句,身是谪仙;讽玉船风动之词,巧争造化。
虽绿杨年少,致或近于妇人;而稚柳娇黄,旨每关乎时事。
匪云小道,风骚上接渊源;递有专家,绚烂弥工体制。
汉舒王先生,风丁早慧,云子临书。
竟体芬芳,姿凌荀、谢;微言隽永,语妙王、裴。
一门则大令中郎,竞誉威明之玉魄;群彦则过江入洛,交称元礼之青箱。
玳筵作赋之馀,兼谱娇歌于金缕;罗帕题诗之暇,更裁小令于琼奁。
将疑士衡之才多,旁耽协律;或效樊川之豪致,间托曼声。
而先生则嗜等书淫,狂探词海。
沉酣乎西蜀南唐之艳曲,泛涉乎东都北里之繁音。
片玉群珠,遍考红牙哲匠;竹垞湘瑟,近搜斑管名家。
靡不撷彼雕华,贮奇薰于秘帐;爰是倾其沥液,炼香雪以成丹。
夫其体尚轻纤,思工绮密。
芳龄十五,待嫁王昌;锦字三千,暗酬苏蕙。
若彩云之易散,认旧燕之已非。
小院夕阳,吟咽落花之句;紫兰孤冢,香沉暮雨之魂。
此则衣泪当风,惯情牵乎楚女;而帷云剪水,特貌写夫张秾者也。
若乃栗里名村,芦川结隐。
门临东海,玩蜃市以荡胸;塌下南园,飞桂觞而蘸笔。
迎妇于尚湖百里,不俟天晴;授徒于吾谷长林,纵吟秋色。
语其秀劲,石抱白云;俪此鲜妍,霜渲红叶。
又若名场数踏,席帽难离;路鬼相轻,毛锥无用。
青衫一领,频年哭辽海秋风;白下空还,回首别秦淮夜月。
声韵激为酸楚,景光助其苍凉。
况复落魄王孙,飘蓬做客;离乡乞士,敝帚依人。
挂峭帆于罗刹江头;把豪盏于滕王阁下。
蛮花瘴土,悼生世之不谐;盘髻秃襟,叹侯门之误人。
话遇补锅遗老,嘅慷和皋羽之歌;目惊浮炮头衔,哀艳敌江村之制。
工于赋物,复起黄花庵;念及友朋,同珍青玉案。
旁行侧出,韵屡押以弥新;累牍连篇,墨未乾而随续。
兼收众妙,不袭豪气于辛、刘;独张一军,自足抗行乎姜、史。
洵极才人之能事,应推乐府之大成。
元䌽綟思装,宫醪未贽。
少耽词癖,堆箱加钞撮之勤;时被酒狂,脱帽发歌呼之兴。
捧斯编而剔蠹,剧怜恨血磨残;诵丽句以生香,宛睹微髭撚断。
昙华偶现,要在护持;豹采半斑,先贻好事。
譬拾杨家绣袜,即可偷拟全身;倘博西子针钱,岂止仅窥一面。
尤愿连云缃帙,尽付梓人;始知九禁仙韶,独高菊部。
则落霞孤鹜,庶无憾江上之吟魂;而莲谢子成,或共领湖头之妙谛。
不思鸿宝,用告鸡坛。
乾隆丙寅秋日,后学金照元题。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