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皇甫谧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西汉 · 四皓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秦之博士。遭世暗昧。道灭德消。坑黜儒术。诗书是焚。于是四公退而作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乐府作而轻世。《文选》补遗同。广《文选》作之轻世。《诗纪》云。一作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御览》五百七十三引崔琦曰皓颂。《乐府诗集》五十八误作崔鸿四皓歌。《御览》五百七引《高士传》。环宇记一百四十引《高士传》。《御览》一百六十八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采芝歌。事类赋歌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一。文章正宗二十九作紫芝歌。草堂诗笺八注、十一注。广《文选》十四作采芝歌。《诗纪》二作紫芝歌。注。一作四皓歌。又《书钞》一百六崔琦四皓颂引夷、饥、归三韵。)
皇甫谧达士传曰:缪斐。字文雅。代修儒学。继踵六博士。以经行修明。学士称之。故时人为之语曰:
素车白马。缪文雅
⑴ ○古诗类苑六十九。《诗纪》九作缪文雅。
皇甫谧 晋 · 辛旷
四言诗
颙颙朝士,亦孔其依。
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
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
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
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
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⑴ ○《类聚》三十六。《诗纪》三十。
游北山赋(641年) 唐初 · 王绩
吾周人也。本家于祁。永嘉之际。扈从江左。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穆公感建元之耻。归于洛阳。同州悲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始则晋阳之开国。终乃安康之受田。坟陇寓居。倏焉五叶。桑榆成荫。俄将百年。绩南山故情。老而弥笃。东陂馀业。悠哉自宁。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皇甫谧之心事。陇亩终焉。仲长统之规模。园林幸足。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聊度日以为娱。忽经年而忘返。西穷马谷。北达牛溪。丘壑依然。风烟满目。孙登默坐。对嵇阮而无言。王霸幽居。与妻孥而共去。窗临水石。砌绕松篁。类田园之去来。亦已久矣。望山林之故道。何其悠哉。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式抽短思。即为赋云。
天道悠悠。
人生若浮。
古来贤圣。
皆成去留。
八眉四乳。
龙颜凤头。
殷忧一世。
零落千秋。
暂时南面。
相将北游。
玉殿金舆之大业。
郊天祀地之洪休。
荣深责重。
乐不供愁。
何况数十年之将相。
五百里之公侯。
兢兢业业。
长思长忧。
昔怪燕昭与汉武。
今识图仙之有由。
人谁不愿。
直是难求。
闻鼎湖而欲信。
怪桥山之遽修。
玉台金阙。
大海水之中流。
瑶林碧树。
昆崙山之上头。
不得轻飞如石燕。
终是徒劳乘土牛。
已矣哉。
世事自此而可见。
又何为乎惘惘。
弃卜筮而不占。
余将纵心而长往。
任物孤游。
遗情直上。
觉老释之言繁。
恨文宣之技痒。
彼事业之迁斥。
岂明神之宰掌。
物无往而咸章(一作物无待而成章)
生有资而必养。
嗟大道之泯没。
见人情之委枉。
礼费日于千仪。
易劳心于万象。
审机事之不息。
知浇源之寖长。
鸟何事而撄罗。
鱼何为而在网。
生物诡隔。
精灵惚恍。
庄周三月而不朝。
瞿昙六年而遐想。
有是夫。
况吾之不如先达乎。
请息交而自逸。
聊习静而为娱。
遂披林樾。
进陟㩻䧢。
连峰杂起。
复嶂环纡
历丹危而寻绝径。
攀翠险而觅修涂。
耸飞情于霞道。
振逸想于烟衢。
重林合沓以齐列。
崩崖磊砢而相扶。
睹森沉于绝涧。
视晃朗于高嵎。
自谓搏风飙而出埃瓂。
邈若朝元宫而谒紫都。
碧峦之下。
清溪之曲。
望隐隐而才通。
听微微而不属。
眷然引领。
兹焉顿足。
步拥石而邅回。
视横烟而断续。
古藤曳紫。
寒苔布绿。
洞里窥书。
岩边对局。
髣髴灵踪。
依稀仙躅。
灶何代而销金。
杯何年而溜玉。
石室幽蔼。
沙场照烛。
松落落而风回。
桂苍苍而露溽。
月未侧而先阴。
霞方升而已旭。
喜方外之浩荡。
叹人閒之窘束。
况乃幽谷藏真。
傍无四邻。
紫房半掩。
元坛尚新。
逢阆风之逸客。
值蓬莱之故人。
忽据梧而策杖。
亦披裘而负薪。
荷衣薜带
藜杖葛巾。
出芝田而计亩。
入桃源而问津。
昆山若砺。
渤澥扬尘。
碧柰而何日。
种琼瓜而几春。
自然诡异。
非徒隐沦。
乃有上元仙骨。
太清神手。
走电奔雷。
耘空莳朽。
河閒之业不齐贯。
淮南之术无虚受。
咒动南箕。
符回北斗。
偓佺赠药。
麻姑送酒。
青龙就食于甲辰。
元牛自拘于乙丑。
永怀世事。
天长地久。
顾瞻流俗。
红颜白首。
傥千岁之可营。
亦何为而自轻。
昔时君子。
曾闻上征。
忽逢真客。
试问仙经。
谈九华之易就。
叙三英之可成。
丹炉而调石髓。
裛翠釜而出金精。
珠流玉结。
雪耀霜明。
咸谓刀圭暂进。
足使云车下迎。
纷吾人之狭见。
搅偫疑而自拂。
使投足而咸安。
亦何为乎此物。
彼赤城与元圃。
岂凭虚而搆窟。
但水月之非真。
譬声色之无佛。
过矣刘向。
吁嗟葛洪。
指期系影。
依方捕风。
谁能离世。
何处逃空。
假使游八洞之金室。
坐三清之玉宫。
长怀企羡。
岂出樊笼。
徒劳海上。
何事云中。
昔日蒋元诩之三径。
陶渊明之五柳。
君平坐卜于市门。
子真躬耕于谷口。
或托闾闬。
或潜山薮。
咸遂性而同乐。
岂违方而别守。
余亦无求。
斯焉独游。
属天下之无事。
遇山中之可留。
聊将度日。
忽已经秋。
菊花两岸。
松声一邱。
不能役心而守道。
故将委运而乘流。
伊林涧之虚受。
固樵隐之俱托。
逢故客于中溪。
遇还童于绝壑。
云峰龟甲而重聚。
霞壁龙鳞而结络。
水出浦而潺潺。
雾含川而漠漠。
是忻是赏。
爰游爰豫。
结萝幌而迎宵。
茅轩而待曙。
尔其杂树相纠。
长条交茹。
叶动猿来。
花惊鸟去。
起公子之殊赏。
谈王孙之远虑。
山水幽寻。
风云路深。
兰窗左辟。
菌阁斜临。
石当阶而虎踞
泉度牖而龙吟。
月照南浦。
烟生北林。
阅丘壑之新趣。
纵江湖之旧心。
道集吾室。
风吹我襟。
松花柏叶之醇酎。
凤翮龙唇之素琴。
白牛溪里。
峰峦四峙。
信兹山之奥域。
昔吾兄之所止。
许由避地。
张超成市。
察俗删诗。
依经正史
康成负笈而相继。
根矩抠衣而未已。
组带青衿。
锵锵儗儗。
阶庭礼乐。
生徒梓。
山似尼邱。
泉疑洙泗
忽焉四散。
于今二纪。
地犹如昨。
人多已矣。
念昔日之良游。
忆当时之君子。
佩兰荫竹。
诛茅席芷。
树即环林。
门成阙里。
姚仲由之正色。
薛庄周之言理
触石横肱。
逢流洗耳。
取乐经籍。
忘怀忧喜。
时挟策而驱羊。
或投竿而钓鲤。
何图一旦。
邈成千纪。
木坏山颓。
舟移谷徙。
北冈之上。
东岩之前。
讲堂犹在。
碑石宛然。
想问道于中室。
忆横经于下筵。
坛场草树。
院宇风烟。
昔文中之僻处。
谅遭时之丧乱。
局逸步而须时。
蓄奇声而待旦。
旅人小吉。
明夷大难。
建功则鸣凤不闻。
修书则获麟为断。
惜矣吾兄。
遭时不平。
殁身之后。
天下文明。
坐门人于廊庙。
瘗夫子于佳城。
死而可作。
何时复生。
式瞻虚馆。
载步前楹。
眷眷长想。
悠悠我情。
俎豆衣冠之旧地。
金石丝竹之馀声。
没而不朽。
知何所营
临故墟而掩抑。
指归途而叹惜。
往往溪横。
时时路塞。
忽登崇岫。
依然旧识。
地迥心遥。
山高视直。
望烟火于桑梓。
辨沟塍于乡国。
斜临姑射之西。
正是汾河之北。
怅矣怀抱。
悠哉川域。
忆昔过庭。
童颜稚龄
何赏不极。
何游不经。
弄春风于涧户。
咏秋月于山扃。
北窗照雪。
南轩聚萤。
䌽衣扇枕。
缁布问经。
何斯乐之易失。
倏衔哀而茹恤。
天未悔祸。
遭家不秩。
子敬先亡。
公明早卒。
余自此而浩荡。
又逢时之不仁。
天地遂闭。
云雷渐屯。
与沮溺而同趣。
共夷齐而隐身。
幸收元吉。
坐偶昌辰。
容北海之嘉遁。
许南山之不臣。
养拙辞官。
含和保真。
岂若冯敬通之诽世。
赵元淑之尤人。
殷忧耻贱。
憔悴伤贫。
操井臼而无乐。
历山河而苦辛。
岂如我家生事。
都卢弃置。
不念当归。
宁图远志。
坐青山而非隐。
游碧潭而已喜。
旧知山里绝尘埃。
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之琴曲。
桂树淩晨之酒杯。
丘园散诞。
窟室徘徊。
坐等枯木。
心如死灰。
亦有山羞野馔
兰浆木麨。
叶煎羹。
松根溜醥。
既采药而为食。
谅随情而不矫。
负锸春前。
腰镰岁杪。
草渐密而饶兽。
树弥深而足鸟。
地寂寞而森沉。
路纵横而窈窕。
野亭鹤唳。
山梁雉鷕。
远游之所。
幽栖之次。
或抱犊而新来。
乍闻鸡而始至。
藋畦一两。
茅斋数四。
山为险而无人。
岭时平而有地。
石菌抽叶。
金芝吐穗
镜厌山精。
刀驱木魅。
泉绕砌而鱼跃。
树横窗而鸟萃。
天网何宽。
人生岂难。
饮河知足。
巢林必安。
亦何荣于拾紫。
亦何羡于还丹。
红藜促节之杖。
绿箨斑文之冠。
野餐二簋。
园蔬一盘。
送阮籍而长啸。
得刘伶而甚欢。
晓入柴户。
暮归药栏。
老莱地僻。
邹生谷寒。
杨柳则条垂锻沼。
杏树则花飞坐坛。
赋成鼓吹。
诗如弹丸。
携始睟之鸣鹤。
对新婚之伯鸾。
我有怀抱。
萧然自保。
古人则难与同归。
纷吾则此焉将老。
涧溪沼沚之蘋艾。
邱陵阪隰之桑枣。
接果移棠。
栽苗散稻。
不藏无用之器。
不爱非常之宝。
抵玉惊禽。
挥金薙草。
接朋友于杯桉。
弄儿童于襁褓。
乐山泽之浮游。
笑江潭之枯槁。
戒非佞佛。
斋非媚道。
无誉无功。
形骸自空。
坐成老圃。
居然下农。
身与世而相弃。
赏随山而不穷。
披衣灶北。
逐食墙东。
傥有白头四皓。
庞眉八公。
小童乘日。
仙人驭风。
乡老则杖头安鸟。
邦君则车边画熊。
心期闇合。
道术潜同。
解来相访。
愚公谷中。
⑴ 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仕大业中隐于此溪续孔子六经近百馀卷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
⑵ 此溪之集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南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馀人称为俊颖而姚义多慷慨同侪方之仲由薛收以理达称方庄周薛寔妙言理也
⑶ 吾兄仲淹以大业十三年卒于乡馆时年三十三门人谥为文中子及皇家受命门人多至公辅而文中之道不行于时余因游此溪周览故迹盖伤高贤之不遇也
卧读书架赋(667年) 初唐 · 杨炯
儒有传经在乎致远。
力学在乎请益。
士安号于书淫。
元凯称于传癖。
高眠孰可。
讵贻边子之嘲。
甘寝则那。
宁耻宰予之责。
伊国工而尝巧。
度山林以为格。
既有奉于诗书。
故无违于枕席。
朴斲初成。
因夫美名。
两足山立。
双钩月生。
从绳运斤
义且得于方正。
量枘制凿。
术乃取于纵横。
功因期于学殖。
业可究于经明。
不劳于手。
无费于目。
开卷则气杂香芸。
挂编则色联翠竹。
风清夜浅。
每待蘧蘧之觉。
日永春深。
常偶便便之腹。
股因兹而罢刺。
膺由是而无伏。
思覃下帏
岂遽留而更读。
其利何如。
其乐只且。
巾遂挂于帘幌。
履谁曳于阶除。
每偶草元之字。
不亲非圣之书。
比角枕而嗟若。
匹瑶琴而病诸。
尔其临窗有风。
闭户多雪。
自得陶潜之兴。
仍秉袁安之节。
既幽独而多閒。
遂凭兹而遍阅。
读易则期于索隐。
习礼则防于志悦。
倘叔夜之神交。
固周公之梦绝。
其始也一木所为。
其用也万卷可披。
墨沼之前。
江帆之乍至。
书林之下。
若云翼之新垂。
动静随于语默。
出处任于挽推
必欲事于所事。
实斯焉而取斯。
因谓之曰。
尔有卷兮尔有舒。
为道可以集虚。
尔有方兮尔有直。
为行可以立德。
济笔海兮尔为舟航
骋文囿兮尔为羽翼。
故吾不知夫不可。
聊逍遥以宴息。
《易》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盖出而语者,所以佐时致理;处而默者,所以居静镇躁。故虽无言,亦几于利物,岂独善其身而已哉。夫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所谓百虑一致,殊途同归者也。夫好同恶异,人之常情。予自弱年,窃尚真隐,远览先达,实怡我心,虽不见古人,而馀风可仰,是则是效,其唯嘉遁之士乎。故企慕之不足,则师友之;师友之不足,则咏歌之,聊乐我员,于是乎在。昔玄晏先生皇甫谧因其所美而著〈高士传〉;梁伯鸾有〈高士颂〉;愚今有〈高士咏〉,亦各一时之志耳。太初渺邈,难得而详,洪崖之流,无迹可纪。故始于混元皇帝,终于陶徵君。举其绝伦,明其标的,为五十首,以昤讽其德音焉。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
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
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
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净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酿老春。
手把屈卮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
四皓庙(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茅焦脱衣谏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巢由”二句:巢由,巢父、许由之并称,传说为唐尧时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
秦政虐天下黩武穷生民。
诸侯战必死,壮士眉亦嚬
张良韩孺子,椎碎属车轮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报秦。
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
云卷在孤岫,龙潜为小鳞
秦王转无道,谏者鼎镬亲
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赵高杀二世,先生如不闻。
刘项取天下,先生游白云。
海内八年战,先生全一身。
汉业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
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
舍大以谋细,虬盘蠖伸
惠帝竟不嗣(不嗣:没有子嗣。),吕氏祸有因。
虽怀安刘志,未若周与陈
皆落子房术,先生道何屯
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
⑴ “伊吕”二句:伊吕,伊尹、吕尚之并称。伊尹名挚,又名阿衡,说商汤以王道,被委以国政,佐汤为相。事详《史记·殷本纪》;吕尚,本姓姜,封于吕。尚穷困年老,遇西伯(周文王)于渭阳,后辅佐周武王灭殷。事详《史记·齐太公世家》。虽,通惟,独。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惟,独也。亦作虽。”
⑵ 秦政:即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故称秦政。
⑶ 嚬:通颦。皱眉头,表示忧愁或郁闷。《正字通·口部》:“嚬,眉蹙也。”
⑷ “张良”二句: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其先祖五世相韩,秦灭韩,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得黄石公兵法,辅佐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被封为留侯。事详《史记·留侯世家》。孺子,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之继承人。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孺子》。属车,帝王出行时之侍从车。秦汉以来,皇帝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属车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进。宋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属车》:“周末诸侯有贰车九乘,贰车即属车也,亦周制所有。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
⑸ 龙潜:《易·干》:“潜龙勿用。”唐孔颖达疏:“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比喻圣人未遭其时或贤才未蒙知遇。小鳞:小鱼。
⑹ 王:蜀本、杨本、胡本、类苑作“皇”。
⑺ 鼎镬亲:受鼎镬之刑。鼎镬,古代之酷刑,即用烹饪器具鼎镬烹人。
⑻ “茅焦”句:齐人茅焦冒死谏秦始皇,谓其迁母不孝,谏后即脱衣就刑。秦始皇纳其谏,尊为上卿。事详刘向《说苑·正谏》。
⑼ “赵高”句:秦宦官赵高,本赵国贵族,入秦专权二十馀年。西元前二○七年,杀秦二世,立子婴为帝。事详《史记·秦始皇本纪》。何焯云:“茅焦谏始皇,在未并六国之前。”
⑽ 刘项:刘邦、项羽之并称。秦末,刘、项等起兵反秦,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⑾ 储贰宾:太子之幕僚。储贰,太子。
⑿ “安存”二句:孝惠帝,即太子刘盈,吕后所出。戚夫人,刘邦之宠姬,生赵王如意。刘邦以如意类己,欲废刘盈而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召四皓辅佐刘盈,刘邦废立之意遂寝。后吕后鸩杀如意,断戚夫人手足,并去其眼,煇耳,饮以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事详《史记·吕太后本纪》。
⒀ 虬盘:如虬龙般盘曲其体,比喻人生不得意。虬,传说中之无角龙。蠖伸:如尺蠖般伸延其体,比喻人生得意之时。
⒁ 周与陈:周勃与陈平。周勃,沛(今江苏省沛县)人。为人质朴敦厚,刘邦以为可成大事,遗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死,诸吕谋夺朝政,勃以太尉之身份入主北军,诛灭诸吕,还政于刘氏。事详《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绛侯世家》。陈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东南)人。因刘邦之遗言,于孝惠帝六年(前一八九)为左丞相,吕后元年迁右丞相。吕后死,平与周勃合谋诛诸吕,立文帝。事详《史记·陈丞相世家》。
⒂ “皆落”句:《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⒃ 屯:艰难。《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
秋日过员太祝林园 唐 · 李涉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地仙 玄晏
望水寻山二里馀,竹林斜到地仙居。
秋光何处堪消日,玄晏先生满架书。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