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258—323 【介绍】: 名或作彝。东晋庐江灊人,字行齐。恬泊有操守。博览经籍百家之书,算历图纬靡不毕究。寓汝颍间,十载不出。年四十余,还乡教授,生徒千人。朝廷累辟不就。司马睿为丞相,始拜为国子祭酒。国有大政,常就咨访。明帝立,自表请退。卒谥贞子。有《幽求子》。全晋文
夷字行齐,庐江灊人。惠帝时三察孝廉,州命别驾,怀帝时徵拜博士,太傅东海王越辟,刺史王敦举方正,镇东将军周馥引为参军,皆不就。元帝为丞相,敕为儒林祭酒,又除国子祭酒,未尝朝会。大宁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大鸿胪,谥曰贞子。有《幽求子》二十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生卒】:259—334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士行。少孤贫。为县吏。累迁南蛮长史。击破张昌、陈敏、杜韬,拜荆州刺史,镇武昌。深为王敦所忌,左转广州刺史,无事即朝暮运甓以习劳。敦败,复还荆州。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京都不守。温峤、庾亮推侃为盟主,力拒斩峻,收复建康。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交、广、宁、江等八州诸军事。在军四十一年如一日,厌清谈浮华,常勉人惜分阴,为后世所称。封长沙郡公。卒谥桓。
侃字士行,鄱阳人。徙居庐江之寻阳,为县吏。郡召为督邮,领枞阳令,迁主簿。元康中察孝廉,除郎中,补武冈令;弃官归,为郡小中正。太安中为南蛮长史,封东乡侯。光熙初迁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又加督护;母忧去职。永嘉中,东海王越以为参军。元帝镇江左,加奋威将军,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王敦表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左转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封柴桑侯。大兴初进号平南将军,加都督交州军事,领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王敦平,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苏峻平,拜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又加都督江州,领刺史。襄阳平,拜大将军。咸和七年卒,年七十六,赠大司马,谥曰桓。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生卒】:260—320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士达。初为县功曹。司马睿(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迁扬烈将军。后讨平华轶,镇压杜韬、击杀杜曾,累有战功,封寻阳县侯。官至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在襄阳,务农训卒,有收复中原之志,深为王敦所忌。然终访之世,敦不敢为非。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三十一【生卒】:262—328 【介绍】: 东晋颍川临颍人,字景猷。晋武帝泰始中袭父爵,补濮阳王文学。晋怀帝永嘉四年,汉国王弥入洛,奔密。族父藩承制,拜为南中郎将、后将军、襄城太守。晋元帝立,迁尚书仆射。与刁协共定礼仪。平王敦有功,更封平乐伯。苏峻之乱,随侍帝侧。官至右光禄大夫。卒谥敬。
崧字景猷,彧玄孙,泰始中,袭父爵广阳一作「安陵」。乡侯,补濮阳王允文学,赵王伦引为相国参军。伦篡位、转护军司马、给事中,迁尚书、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又迁侍中、中护军。洛阳陷,奔密,族父藩承制以为江北监军、南中郎将、后将军,假节襄阳太守,进爵舞阳县公,迁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平南将军,改封曲陵公。元帝即位,徵拜尚书仆射,转太常。王敦表为尚书左仆射。明帝时加散骑常侍,领大子太傅。王敦平,更封平乐伯,坐事免。后拜金紫光禄太夫,录尚书事,迁右光禄大夫,领秘书监。卒,赠侍中,谥曰敬。有集一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十五【生卒】:264—322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敬才。司马逊子。初拜奉车都尉,稍迁广威将军、安夷护军。永嘉之乱,奔建康,补军咨祭酒。晋元帝时,封谯王,领左军将军。王敦专恣,帝以承为南中郎将、湘州刺史,以为屏藩。敦起兵,承讨之。敦遣将来攻,城陷被执,于道中被害。谥闵。
承字敬才,宣帝弟魏中郎进之孙,拜奉车都尉。奉朝请,稍迁广威将军安夷护军,镇安定。惠帝末拜游击将军,永嘉中避乱渡江。元帝镇扬州,以为军咨祭酒。悯帝徵为龙骧将军,不行。元帝为晋王承制,嗣父逊为谯王。太兴初拜屯骑校尉,加辅国将军,领左军将军,加散骑常待。寻出监湘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湘州刺史,为王敦将魏乂等所攻。城陷,荆州刺史王廙承敦旨杀之。敦平,追赠车骑将军,谥曰闵。
人物简介
全晋文【介绍】: 东晋范阳遒人,字士言。祖逖兄。王敦辟为从事中郎,后为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避地东南。晋元帝作相时,引为军咨祭酒。尝密启晋元帝,云弟约将为乱,反为朝廷所弃。及约反,朝野始叹其有识。官终光禄大夫。
纳字士言,范阳遵人。元康中,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元帝为丞相,引为军咨祭酒,免。后以温峤荐除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全晋文【生卒】:266—321 【介绍】: 东晋范阳遒人,字士稚。祖纳弟。慷慨有节尚,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中夜闻鸡起舞,并有英气。西晋末京师大乱,率亲党数百家南徙。晋元帝时拜豫州刺史,力求北伐。建兴元年,率部渡江,中流击楫,誓复中原。进屯雍丘,黄河以南尽为晋土,会闻晋室纷争,虑王敦内乱,忧愤而卒。
逖字士稚,纳弟。元康中为司州主簿,后辟齐王囧大司马掾、长沙王乂骠骑祭酒,转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永兴中弃官。后避乱淮泗,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徵军咨祭酒,拜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进平西将军,改平北将军,河南平,进镇西将军。大兴四年卒,赠车骑将军。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六十六【生卒】:267—335 【介绍】: 东晋平原高唐人,字敬则。华廙子。尚武帝女,拜驸马都尉。惠帝元康初,选为太子宾友。悯帝即位,为尚书,出为颍川太守。西晋亡,南渡。元帝以为卫将军。明帝太宁初,迁骠骑将军,督石头水陆诸军事。成帝即位,领国子祭酒。讨王敦有功,封苑陵县侯,领太常。苏峻之乱,随侍成帝至石头。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常布衣蔬食,死时家无余财,唯有书数百卷。
恒字敬则,廙第三子。大兴中为太常,位特进。明帝初拜骠骑将军,都督石头水陆军事,加左光禄大夫开府。
人物简介
全晋文【生卒】:268—320 【介绍】: 东晋鲁国人,字舒元。孔子二十二世孙。避地江东,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引为参军,专掌记室。以称职见知。元帝即位,补中书郎。谙熟旧典,朝仪轨制多所取正。王敦专权,恶之,出为广陵郡。
衍字舒元,鲁国人,孔子二十二世孙,惠帝末避乱江东,元帝引为安东参军,中兴初补中书郎,领太子中庶子,以忤王敦出为广陵相,有《公羊集解》十四卷,《汉魏春秋》九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八十六【生卒】:269—322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伯仁。周浚子。少有盛名。弱冠袭爵武城侯。拜秘书郎。元帝拜为太子少傅。后以酒失,为仆射。常酒醉不醒,时人号为“三日仆射”。王敦反,奉旨诣敦,责以大义。时元帝欲尽除诸王,顗力言王敦族弟王导忠诚,导遂被救。及王敦攻入建康后,被杀,导未加劝阻。后知顗曾救己,泣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谥曰康。
顗字伯仁,馥从子。武帝时袭父浚爵成武侯,拜秘书郎。惠帝时累迁尚书吏部郎;寻为东海王越子毗镇军长史。元帝镇江左,请为军咨祭酒,拜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杜韬反,出奔豫章,召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未行;复为军咨祭酒,转右长史。中兴建,补吏部尚书,坐事免。太兴初拜太子少傅,转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寻代戴渊为护军将军。永昌初为王敦所杀,明帝时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康。有集二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