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文殊菩萨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简介
[梵语Vimalakīrti]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
佛经中人名。
《维摩诘经》中说他和 释迦牟尼 同时,是 毗耶离城 中的一位大乘居士。
尝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和 文殊师利 等宣扬教义。
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最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姓龚氏。平阳武阳人。三兄皆以病死龆龀中。显三岁亦病。父惧施以出家。而终不遣。数岁病垂死。乃送寺中。一夕差。因留不复归。母为舍寺门外。父亡。叔使返俗。显曰。母得所养足矣。安在我。悉以先世产业归叔。无所问。母亡。葬之如礼。尝与同学沙门数十人。刈稻田中。盗忽至。众皆苍黄走。显独留语盗曰。若前世不施。致今世之饥。今世复行劫夺。独不念后世乎。盗惭弃去。既受戒。志行明决。每以经律舛阙。誓于寻求。晋隆安三年。偕沙门慧景道整等。西渡流沙。热风恶鬼。遇者必死。葱岭危壁千仞。冬夏积雪。施杙险处。仅能过。凡涉水七百馀所。中有缘絙而渡者又十馀所。皆汉之张骞甘英奉使。所未尝至也。雪山寒甚。慧景股栗而死。如是又三十馀国。而后及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里有寺。问耆阇崛山安在。寺僧曰。莫夜矣。且多黑狮子食人。不可往。显念以吾欲瞻礼圣迹。幸至此。苟今夕死。则吾志不酬。竟造无所畏。独俳徊山中。拜瞻流涕曰。我不自知身之至此也。坐树下诵经。夜三鼓矣。狮子蹲踞舐龁。显以手循之曰。欲肉醉我。迟诵经毕。于是俱妥尾去。明日归路逢一老宿。植杖立挹。不答。顷有小年来。显问耆年为谁。曰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追之至山。有石塞岩窦。不得往。至迦施国。坐夏。有蛇耳处白。置于铜盂酪中。从上座至下行遍乃化去。寺僧曰。白耳龙也。寺龙所造。岁辄一出。至五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河阿育王塔南天竺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杂阿毗昙心。方等泥洹等经。留三年。学梵书梵语。以经像附商舶。至狮子国。同侣皆无在者。孑然独止而已。商有以纨扇供佛者。显见之因思归。又二年。得弥沙塞律。长杂二阿含。皆汉地所未有。因附舶以还。忽飓作。舶人皆以物投海中。显念观世音曰。有经像在。欲以开东方眼目。顷之飓止。至耶婆提国。留五月易舶。适广州夜飓作。舶人曰。坐有沙门共载耳。欲投显海中。或呵止之。得不死。水尽粮亦竭。忽及岸见藜藋。入浦见猎者问。曰此青州长广郡牢山也。猎者以归。太守李公嶷闻而躬迎之。至州小休。遂如京师。译大泥洹经。有传写者。一夕火。尽燬他物。而经不坏。后游荆州。殁于新寺。寿八十六。
高僧法显传
法显。
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
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
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初发迹长安。
度陇至乾归国夏坐。
夏坐讫前至褥檀国。
度养楼山至张掖镇。
张掖大乱道路不通。
张掖王慇勤遂留为作檀越。
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相遇。
欣于同志。
便共夏坐。
夏坐讫复进到燉煌。
有塞东西可八十里。
南北四十里。
共停一月馀日。
法显等五人随使先发。
复与宝云等别燉煌。
太守李浩供给度沙河。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
遇则皆死无一全者。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
唯以死人枯骨为幖帜耳。
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
得至鄯鄯国。
其地崎岖薄瘠。
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
但以毡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
可有四千馀僧悉小乘学。
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天竺法。
但有精粗。
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是。
唯国国胡语不同。
然出家人皆习天竺书天竺语。
住此一月日。
复西北行十五日到乌夷国。
僧亦有四千馀人。
皆小乘学。
法则齐整。
秦土沙门至彼都不预其僧例也。
法显得符行当公孙经理。
住二月馀日。
于是还与宝云等共合乌夷国。
人不修礼仪遇客甚薄。
智严慧简慧嵬遂返向高昌欲求行资。
法显等蒙符公孙供给。
遂得直进西南。
行路中无居民。
涉行艰难。
所经之苦人理莫比。
在道一月五日得到于阗。
其国丰乐人民殷盛。
尽皆奉法。
以法乐相娱。
众僧乃数万人。
多大乘学。
皆有众食。
彼国人民星居。
家家门前皆起小塔。
最小者可高二丈许。
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
及馀所须国主安顿供给法显等于僧伽蓝。
僧伽蓝名瞿摩帝。
是大乘寺。
三千僧共揵搥食。
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
一切寂然器钵无声。
净人益食不得相唤。
但以手指麾。
慧景道整慧达先发向竭叉国。
法显等欲观行像。
停三月日。
其国中有四大僧伽蓝不数小者。
从四月一日城里便扫洒道路庄严巷陌。
其城门上张大帏幕。
事事严饰。
王及夫人婇女皆住其中。
瞿摩帝僧是大乘学。
王所敬重。
最先行像。
离城二四里作四轮像车。
高三丈馀。
状如行殿。
七宝庄校。
悬缯幡盖。
像立车中二菩萨侍。
作诸天侍从。
皆以金银彫莹悬于虚空像去门百步。
王脱天冠易著新衣。
徒跣持花香翼从出城。
迎像头面礼足散花烧香。
像入城时。
门楼上夫人婇女遥散众花纷纷而下。
如是庄严供具车车各异。
一僧伽蓝则一日行像。
自月一日。
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讫。
行像讫王及夫人乃还宫耳。
其城西七八里有僧伽蓝。
名王新寺。
作来八十年经三王方成。
可高二十五丈。
雕文刻镂金银覆上众宝合成。
塔后作佛堂庄严妙好。
梁柱户扇窗牖皆以金薄。
别作僧房亦严丽整饰。
非言可尽。
岭东六国诸王所有上价宝物多作供养。
人用者少。
既过四月行像。
僧韶一人随胡道人向罽宾。
法显等进向子合国。
在道二十五日。
便到其国。
国王精进有千馀僧。
多大乘学。
住此十五日已。
于是南行四日至葱岭山。
到于麾国安居。
安居已山行二十五日到竭叉国。
与慧景等合。
值其国王作般遮越师。
般遮越师汉言五年大会也。
会时请四方沙门。
皆来云集。
集已庄严众僧坐处。
悬缯幡盖。
作金银莲华著僧座后。
铺净坐具。
王及群臣如法供养。
或一月二月。
或三月。
多在春时。
王作会已复劝诸群臣设供供养。
或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乃至七日。
供养都毕。
王以所乘马鞍勒自副使国中贵重臣骑之。
并诸白氎种种珍宝沙门所须之物。
共诸群臣发愿布施众僧。
布施僧已还从僧赎其地。
山寒不生馀谷。
唯熟麦耳。
众僧受岁已其晨辄霜。
故其王每请众僧令麦熟。
然后受岁。
其国中有佛唾壶。
以石作之。
色似佛钵。
又有佛一齿。
其国中人为佛齿起塔。
有千馀僧徒。
尽小乘学。
自山以东俗人被服类粗与秦土同。
亦以毡褐为异。
沙门法用转胜不可具记。
其国当葱岭之中。
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
唯竹及安石榴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
从此西行向北天竺国。
在道一月得度葱岭。
葱岭山冬夏有雪。
又有毒龙。
若失其意则吐毒风。
雨雪飞沙砾石。
遇此难者万无一全。
彼土人即名为雪山也。
度岭已到北天竺。
始入其境。
有一小国名陀历。
亦有众僧皆小乘学。
其国昔有罗汉。
以神足力将一巧匠。
上兜率天观弥勒菩萨长短色貌。
还下刻木作像。
前后三上观。
然后乃成像。
长八丈足趺八尺。
斋日常有光明。
诸国王竞兴供养。
今故现在于此。
顺岭西南行十五日。
其道艰岨崖岸崄绝。
其山唯石壁立千仞。
临之目眩。
欲进则投。
足无所下。
有水名新头河。
昔人有凿石通路。
施傍梯者凡度七百。
度梯已蹑悬絙过河。
河两岸相去减八十步。
九译所记。
汉之张蓦甘英皆不至此。
众僧问法显。
佛法东过其始可知耶。
显云。
访问彼土人。
皆云。
古老相传。
自立弥勒菩萨像。
后便有天竺沙门。
赍经律过此河者。
像立在佛泥洹后三百许年。
计于周氏平王时。
由兹而言。
大教宣流始自此像。
非夫弥勒大士继轨释迦。
孰能令三宝宣通边人识法。
固知冥运之开本非人事。
则汉明帝之梦有由而然矣。
度河便到乌长国。
其乌长国是正北天竺也。
尽作中天竺语。
中天竺所谓中国。
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
佛法甚盛。
名众僧止住处为僧伽蓝。
凡有五百僧伽蓝。
皆小乘学。
若有客比丘到悉供养三日。
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
常传言。
佛至北天竺。
即到此国也。
佛遗足迹于此。
或长或短在人心念。
至今犹尔。
及晒衣石度恶龙处悉亦现在。
石高丈四尺。
阔二丈许。
一边平。
慧景慧达道整三人先发向佛影那竭国。
法显等住此国夏坐。
坐讫南下到宿呵多国。
其国佛法亦盛。
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
佛既成道与诸弟子游行。
语云。
此本是吾割肉贸鸽处。
国人由是得知。
于此处起塔金银挍饰。
从此东下五日行到揵陀卫国。
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处。
佛为菩萨时。
亦于此国以眼施人。
其处亦起大塔金银挍饰。
此国人多小乘学。
自此东行七日。
有国名竺刹尸罗。
竺刹尸罗汉言截头也。
佛为菩萨时。
于此处以头施人。
故因以为名。
复东行二日至投身喂饿虎处。
此二处亦起大塔。
皆众宝挍饰。
诸国王臣民竞兴供养。
散华然灯相继不绝。
通上二塔彼方人亦名为四大塔也。
从揵陀卫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
佛昔将诸弟子游行此国。
语阿难云。
吾般泥洹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
于此处起塔。
后罽腻伽王出世。
出行游观时。
天帝释欲开发其意。
化作牧牛小儿。
当道起塔。
王问言。
汝作何等。
答言。
作佛塔。
王言大善。
于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
高四十馀丈众宝挍饰。
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
传云。
阎浮提塔唯此塔为上。
王作塔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
高三尺许。
佛钵即在此国。
昔月氏王大兴兵众。
来伐此国欲取佛钵。
既伏此国已。
月氏王等笃信佛法。
欲持钵去。
故大兴供养。
供养三宝毕。
乃挍饰大象置钵其上。
象便伏地不能得前。
更作四轮车载钵。
八象共牵复不能进。
王知与钵缘未至。
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
并留镇守种种供养。
可有七百馀僧。
日将欲中众僧则出钵与。
白衣等种种供养。
然后中食。
至暮烧香时复尔。
可容二斗许。
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
厚可二分甚光泽。
贫人以少华投中便满。
有大富者欲以多华供养。
正复百千万斛终不能满。
宝云僧景止供养佛钵便还。
慧景慧达道整先向那竭国。
供养佛影佛齿及顶骨。
慧景病道整住看。
慧达一人还于弗楼沙国相见。
而慧达宝云僧景遂还秦土。
慧景在佛钵寺无常。
由是法显独进向佛顶骨所。
西行十六由延至那竭国界醯罗城。
城中有佛顶骨精舍。
尽以金薄七宝挍饰。
国王敬重顶骨。
虑人抄夺。
乃取国中豪姓八人。
人持一印。
印封守护。
清晨八人俱到各视其印。
然后开户。
开户已以香汁洗手。
出佛顶骨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宝圆砧。
砧下琉璃钟覆上皆珠玑挍饰。
骨黄白色。
方圆四寸。
其上隆起。
每日出后精舍人则登高楼击大鼓吹蠡敲铜钵。
王闻已则诣精舍。
以华香供养。
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
从东门入西门出。
王朝朝如是供养礼拜。
然后听国政。
居士长者亦先供养乃修家事。
日日如是初无懈倦。
供养都讫乃还顶骨于精舍中。
有七宝解脱塔。
或开或闭。
高五尺许。
以盛之。
精舍门前朝朝恒有卖华香人。
凡欲供养者种种买焉。
诸国王亦恒遣使供养。
精舍处方三十步虽复天震地裂此处不动。
从此北行一由延到那竭国城。
是菩萨本以银钱贸五茎华供养定光佛处。
城中亦有佛齿塔。
供养如顶骨法。
城东北一由延。
到一谷口有佛锡杖。
亦起精舍供养。
杖以牛头旃檀作。
长丈六七许。
以木筒盛之。
正复百千人举不能移。
入谷口西行有佛僧伽梨。
亦起精舍供养。
彼国土俗亢旱。
时国人相率出衣礼拜供养。
天即大雨。
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博山。
西南向佛留影。
此中去十馀步观之如佛真形。
金色相好光明炳著。
转近转微髣髴如有。
诸方国王遣工画师摹写莫能及。
彼国人传云。
千佛尽当于此留影。
影西四百步许。
佛在时剃发剪爪。
佛自与诸弟子共造塔。
高七八丈以为将来塔法。
今犹在。
边有寺。
寺中有七百馀僧。
此处有诸罗汉辟支佛塔乃千数。
住此冬三月。
法显等三人南度小雪山。
雪山冬夏积雪。
山北阴中遇寒风暴起人皆噤战。
慧景一人不堪复进。
口出白沫语法显云。
我亦不复活。
便可时去勿得俱死。
于是遂终。
法显抚之悲号。
本图不果命也奈何。
复自力前得过岭南到罗夷国。
近有三千僧兼大小乘学。
住此夏坐。
坐讫南下。
行十日到跋那国。
亦有三千许僧。
皆小乘学。
从此东行三日复渡新头河。
两岸皆平地。
过河有国名毗荼。
佛法兴盛兼大小乘学。
见秦道人往乃大怜悯。
作是言。
如何边地人能知出家为道远求佛法。
悉供给所须。
待之如法。
从此东南行减八十由延。
经历诸寺甚多僧众万数。
过是诸处已到一国。
国名摩头罗。
又经蒱那河。
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
可有三千僧。
佛法转盛。
凡沙河已西天竺诸国。
国王皆笃信佛法供养众僧。
时则脱天冠。
共诸宗亲群臣手自行食。
行食已铺毡于地。
对上座前坐于众僧前。
不敢坐床。
佛在世时。
诸王供养法式相传至今。
从是以南名为中国。
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
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
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
欲去便去欲住便住。
王治不用刑斩。
有罪者但罚其钱。
随事轻重。
虽复谋为恶逆。
不过截右手而已。
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
举国人民悉不杀生。
不饮酒不食葱蒜。
唯除旃荼罗。
旃荼罗名为恶人。
与人别居。
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
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生口。
市无屠店及沽酒者。
货易则用贝齿。
唯旃荼罗渔猎师卖肉耳。
自佛般泥洹后。
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
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
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
至今不绝。
众僧住止房舍。
床蓐饮食衣服都无阙乏。
处处皆尔。
众僧常以作功德为业。
及诵经坐禅。
客僧往到旧僧迎逆。
代担衣钵给洗足水。
涂足油与非时浆。
须臾息已复问其腊数。
次第得房舍卧具。
种种如法。
众僧住处作舍利弗塔目连阿难塔并阿毗昙律经塔。
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
僧行非时浆。
众僧大会说法。
说法已供养舍利弗塔。
种种华香通夜然灯。
使伎乐人作舍利弗大婆罗门时诣佛求出家。
大目连大迦叶亦如是。
诸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
以阿难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
诸沙弥多供养罗云。
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
律师者供养律。
年年一供养。
各自有日。
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
众僧受岁竟。
长者居士婆罗门等。
各将种种衣物沙门所须以用布施众僧。
僧受亦自各各布施。
佛泥洹已来。
圣众所行。
威仪法则。
相承不纪。
自度新头河至南天竺。
迄于南海四五万里。
海平坦无大山川。
正有河水耳。
从此东南行十八由延。
有国名僧迦施。
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说法来下处。
佛上忉利天。
以神通力都不使诸弟子知来。
满七日乃放神足。
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
即语尊者大目连。
汝可往问讯世尊。
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
问讯已佛语目连。
吾却后七日当下阎浮提。
目连既还。
于时八国大王及诸臣民不见佛久。
咸皆渴仰。
云集此国以待世尊。
时优钵罗比丘尼。
即自心念。
今日国王臣民皆当迎佛。
我是女人。
何由得先见佛。
即以神足化作转轮圣王。
最前礼佛。
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
下时化作三道宝阶。
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
在右边执白拂而侍。
天帝释化作紫金阶。
在左边执七宝盖而侍。
诸天无数从佛来下。
佛既下三阶俱没于地。
馀有七级而现。
后阿育王欲知其根际。
遣人掘看。
下至黄泉根犹不尽。
王益敬信。
即于阶上起精舍。
当中阶作丈六立像。
精舍后立石柱。
高二十肘。
上作师子。
柱内四边有佛像。
内外映彻净若琉璃。
有外道论师与沙门诤此住处。
时沙门理屈。
于是共立誓言。
此处若是沙门住处者。
今当有灵验。
作是言已。
柱头师子乃大鸣吼见验。
于是外道慑怖心伏而退。
佛以受天食三月故。
身作天香不同世人。
即便浴身后人于此处起浴室。
浴室犹在优钵罗比丘尼初礼佛处今亦起塔。
佛在世时有剪发爪作塔。
及过去三佛并释迦文佛坐处经行处。
及作诸佛形像处。
尽有塔。
今悉在。
天帝释梵天王从佛下处亦起塔。
此处僧及尼可有千人。
皆同众食。
杂大小乘学。
住处有一白耳龙。
与此众僧作檀越。
令国内丰熟雨泽以时无诸灾害。
使众僧得安。
众僧感其惠。
故为作龙舍敷置坐处。
又为龙设福食供养。
众僧日日众中别差三人到龙舍中食。
每至夏坐讫龙辄化形作一小蛇。
两耳边白。
众僧识之。
铜盂盛酪以龙置中。
从上座至下座行之。
伏若问讯。
遍便化去。
每年一出。
其国丰饶人民炽盛。
最乐无比。
诸国人来无不经理供给所须。
寺西北五十由延有一寺。
名大坟。
大坟者恶鬼名也。
佛本化是恶鬼。
后人于此处起精舍。
布施阿罗汉以水灌手。
水沥滴地。
其处故在。
正复扫除常现不灭。
此处别有佛塔。
善鬼神常扫洒。
初不须人功。
有邪见国王言。
汝能如是者。
我当多将兵众住此益积粪秽。
汝复能除不。
鬼神即起大风吹之令净此处。
有百枚小塔。
人终日数之不能得知。
若至意欲知者。
便一塔边置一人已复计数。
人人或多或少其不可得知。
有一僧伽蓝可六七百僧。
此中有辟支佛食处泥地。
大如车轮。
馀处生草此处独不生。
及晒衣地处亦不生草。
衣条著地迹今故现在。
法显在龙精舍夏坐。
坐讫东南行七由延到罽饶夷城。
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蓝。
尽小乘学。
去城西六七里。
恒水北岸佛为诸弟子说法处。
传云。
说无常苦空说身如泡沫等。
此处起塔犹在。
度恒水南行三由延到一村。
名呵梨。
佛于此中说法经行坐处尽起塔。
从此东南行十由延。
到沙祇大国出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已刺土中。
即生长七尺。
不增不减。
诸外道婆罗门嫉妒或斫或拔远弃之。
其处续生如故。
此中亦有四佛经行坐处。
起塔故在。
从此南行八由延。
到拘萨罗国舍卫城。
城内人民希旷都有二百馀家。
即波斯匿王所治城也。
大爱道故精舍处。
须达长者井壁及鸯掘魔得道般泥洹烧身处。
后人起塔皆在此城中。
诸外道婆罗门生嫉妒心欲毁坏之。
天即雷电霹雳终不能得坏。
出城南门千二百步道西。
长者须达起精舍。
精舍东向开门门户两边有二石柱。
左柱上作轮形右柱上作牛形精舍左右池流清净树林尚茂。
众华异色。
蔚然可观。
即所谓祇洹精舍也。
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
波斯匿王思见佛即刻牛头栴檀作佛像置佛坐。
处佛后还入精舍像即避出迎佛。
佛言。
还坐。
吾般泥洹后可为四部众作法式。
像即还坐。
此像最是众像之始。
后人所法者也。
佛于是移住南边小精舍。
与像异处。
相去二十步。
祇洹精舍本有七层。
诸国王人民竞兴供养。
悬缯幡盖散华烧香燃灯续明日日不绝。
鼠含灯炷烧幡。
盖遂及精舍七重都尽。
诸国王人民皆大悲恼。
谓栴檀像已烧。
却后四五日开东边小精舍户忽见本像。
皆大欢喜。
共治精舍得作两重。
还移像本处。
法显道整初到祇洹精舍。
念昔世尊住此二十五年。
自伤生在边地。
共诸同志游历诸国。
而或有还者。
或有无常者。
今日乃见佛空处怆然心悲。
彼众僧出问法显等言。
汝等从何国来。
答曰。
从汉地来。
彼众僧叹曰。
奇哉边国之人乃能求法至此。
自相谓言。
我等诸师和上相承以来未见汉道人来到此也。
精舍西北四里有林。
名曰得眼。
本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
佛为说法尽还得眼。
盲人欢喜刺杖著地头面作礼。
杖遂生长大。
世人重之无敢伐者。
遂成为林是故以得眼为名。
祇洹众僧中食后多往彼林中坐禅。
祇洹精舍东北六七里。
毗舍祛母作精舍请佛及僧。
此处故在。
祇洹精舍大院各有二门。
一门东向一门北向。
此园即须达长者布金钱买地处。
精舍当中央。
佛住此处最久。
说法度人经行坐处。
亦尽起塔。
皆有名字。
及孙陀利杀身谤佛处。
出祇洹东门北行七十步道西。
佛昔共九十六种外道论议。
国王大臣居士人民皆云集而听。
时外道女。
名旃遮摩那起嫉妒心。
乃怀衣著腹前似若妊身。
于众会中谤佛以非法。
于是天帝释即化作白鼠啮其腰带。
带断所怀衣堕地。
地即裂生入地狱。
及调达毒爪欲害佛生入地狱处。
后人皆幖帜之。
又于论议处起精舍高六丈许。
中有坐佛像。
其道东有外道天寺。
名曰影覆。
与论议处精舍裌道相对。
亦高六丈许。
所以名影覆者日在西时。
世尊精舍影则映外道天寺。
日在东时外道天寺影则北映。
终不能得映佛精舍也。
外道常遣人守其天寺。
扫洒烧香然灯供养。
至明旦其灯辄移在佛精舍中。
婆罗门恚言。
诸沙门取我灯自供养佛为尔不止。
婆罗门于是夜自伺候见其所事天神将灯绕佛精舍三匝供养。
供养佛已忽然不见。
婆罗门乃知佛神大。
即舍家入道。
传云。
近有此事绕祇洹精舍。
有十八僧伽蓝。
尽有僧住。
唯一处空此中国有九十六种外道。
皆知今世后世。
各有徒众亦皆乞食。
但不持钵。
亦复求福于旷路侧。
立福德舍。
屋宇床卧饮食供给行路人及出家人来去客。
但所期异耳。
调达亦有众在常供养过去三佛。
唯不供养释迦文佛。
舍卫城东南四里琉璃王欲伐舍夷国。
世尊当道侧立立处起塔。
城西五十里到一邑名都维。
是迦叶佛本生处。
父子相见处。
般泥洹处。
皆悉起塔。
迦叶如来全身舍利亦起大塔。
从舍卫城东南行十二由延到一邑名那毗伽。
是拘楼秦佛所生处。
父子相见处。
般泥洹处。
亦皆起塔。
从此北行减一由延到一邑。
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生处。
父子相见处。
般泥洹处。
亦皆起塔。
从此东行减一由延到迦维罗卫城。
城中都无王民甚丘荒。
止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
白净王故宫处。
作太子母形像。
及太子乘白象入母胎时太子出城东门见病人。
回车还处皆起塔。
阿夷相太子处。
与难陀等扑象捅射处。
箭东南去三十里入地令泉水出。
后世人治作井令行人饮。
佛得道还见父王处。
五百释子出家向优波离作礼地六种震动处。
佛为诸天说法四天王等守四门父王不得入处。
佛在尼拘律树下东向坐大爱道布施佛僧伽梨处。
此树犹在。
琉璃王杀释种。
释种死尽得须陀洹立塔今亦在。
城东北数里有王田太子坐树下观耕者处。
城东五十里有王园。
园名论民。
夫人入池洗浴出池。
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
太子堕地行七步。
二龙王浴太子。
身浴处遂作井。
及上洗浴池。
今众僧常取饮之。
凡诸佛有四处常定。
一者成道处。
二者转法轮处。
三者说法论议伏外道处。
四者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来下处。
馀者则随时示现焉。
迦维罗卫国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
白象师子不可妄行。
从佛生处东行五由延有国名蓝莫。
此国王得佛一分舍利。
还归起塔。
即名蓝莫塔。
塔边有池池中有龙常守护此塔昼夜供养。
阿育王出世欲破八塔。
作八万四千塔。
破七塔已次欲破此塔。
龙便现身将阿育王入其宫中。
观诸供养具已语王言。
汝供养若能胜是便可坏之持去。
吾不与汝诤。
阿育王知其供养具非世之所有。
于是便还此中荒芜无人洒扫。
常有群象以鼻取水洒地。
取杂花香而供养塔。
诸国有道人来欲礼拜塔。
遇象大怖依树自翳。
见象如法供养。
道人大自悲感。
此中无有僧伽蓝可供养此塔。
乃令象洒扫。
道人即舍大戒还作沙弥。
自挽草木平治处所使得净洁。
劝化国王作僧住处。
已为寺主。
今现有僧住。
此事在近。
自尔相承至今恒以沙弥为寺主。
从此东行三由延太子遣车匿白马还处亦起塔。
从此东行四由延到炭塔。
亦有僧伽蓝。
复东行十二由延到拘夷那竭城。
城北双树间希连禅河边。
世尊于此北首而般泥洹。
及须跋最后得道处。
以金棺供养世尊七日处。
金刚力士放金杵处。
八王分舍利处。
此诸处皆起塔。
有僧伽蓝今悉现在。
其城中人民亦希旷。
止有众僧民户。
从此东南行十二由延到诸梨车欲逐佛般泥洹处。
而佛不听恋佛不肯去。
佛化作大深堑不得度。
佛与钵作信遣还其家处立石柱。
上有铭题。
自此东行十由延到毗舍离国。
毗舍离城北大林重阁精舍。
佛住处及阿难半身塔。
其城里本庵婆罗女家。
为佛起塔。
今故现在。
城南三里道西庵婆罗女以园施佛作佛住处。
佛将般泥洹与诸弟子出毗舍离城西门。
回身右转顾看毗舍离城告诸弟子。
是吾最后所行处。
后人于此处起塔。
城西北三里有塔名放弓仗。
以名此者恒水流有一国王。
王小夫人生一肉胎。
大夫人妒之言。
汝生不祥之徵。
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下流有国王游观。
见水上木函。
开看见千小儿端正殊特。
王即取养之。
遂便长大甚勇健。
所往征伐无不摧伏。
次伐父王本国。
王大愁忧。
小夫人问王。
何故愁忧。
王曰。
彼国王有千子勇健无比。
欲来伐吾国。
是以愁耳。
小夫人言。
王勿愁忧。
但于城东作高楼。
贼来时置我楼上。
则我能却之。
王如其言。
至贼来时小夫人于楼上语贼言。
汝是我子。
何故作反逆事。
贼曰。
汝是何人。
云是我母。
小夫人曰。
汝等若不信者尽仰向张口。
小夫人即以两手搆两乳。
乳作五百道俱堕千子口中。
贼知是其母即放弓仗。
二父王于是思惟皆得辟支佛。
二辟支佛塔犹在。
后世尊成道告诸弟子。
是吾昔时放弓仗处。
后人得知于此处立塔。
故以名焉。
千小儿者即贤劫千佛是也。
佛于放弓仗塔边舍寿。
佛告阿难言。
我却后三月当般泥洹。
魔王娆固阿难使不得请佛住世。
从此东行三四里有塔。
佛般泥洹后百年有毗舍离比丘。
错行戒律。
十事證言。
佛说如是。
尔时诸罗汉及持律比丘。
凡有七百僧。
更捡挍律藏。
后人于此处起塔今亦现在。
从此东行四由延到五河合口。
阿难从摩竭国向毗舍离欲般泥洹。
诸天告阿阇世王。
阿阇世王即自严驾将士众追到河上。
毗舍离诸梨车闻阿难来。
亦复来迎。
俱到河上。
阿难思惟。
前则阿阇世王致恨。
还则梨车复怨。
即于河中央入火光三昧烧身而般泥洹。
分身作二分。
一分在一岸边。
于是二王各得半身。
舍利还归起塔。
度河南下一由延到摩竭提国巴连弗邑。
巴连弗邑是阿育王所治城。
城中王宫殿皆使鬼神作累石起墙阙。
彫文刻镂非世所造。
今故现在。
阿育王弟得罗汉道。
常住耆阇崛山。
志乐闲静。
王敬心欲请于家供养。
以乐山静不肯受请。
王语弟言。
但受我请当为汝于城里作山。
王乃具饮食召诸鬼神而告之曰明日悉受我请。
无座席各自赍来。
明日诸大鬼神各赍大石来。
壁方四五步坐讫。
即使鬼神累作大石山。
又于山底以五大方石作一石室。
可长三丈广二丈高一丈馀。
有一大乘婆罗门子名罗汰私迷。
住此城里。
爽悟多智事无不达。
以清净自居。
国王宗敬师事。
若往问讯不敢并坐。
王设以爱敬心执手。
执手已婆罗门辄自灌洗。
年可五十馀。
举国瞻仰。
赖此一人弘宣佛法。
外道不能得加陵众僧。
于阿育王塔边造摩诃衍僧伽蓝甚严丽。
亦有小乘寺。
都合六七百僧众威仪庠序可观。
四方高德沙门及学问人。
欲求义理皆诣此寺。
婆罗门子师亦名文殊师利。
国内大德沙门诸大乘比丘皆宗仰焉。
亦住此僧伽蓝。
凡诸中国唯此国城邑为大。
民人富盛竞行仁义。
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
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
有承攎椻戟高二丈许。
其状如塔。
以白氎缠上。
然后彩画作诸天形像。
以金银琉璃庄挍其上。
悬缯幡盖四边作龛。
皆有坐佛菩萨立侍。
可有二十车。
车车庄严各异。
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乐。
华香供养。
婆罗门子来请佛。
佛次第入城。
入城内再宿。
通夜然灯伎乐供养。
国国皆尔。
其国长者居士各于城内立福德医药舍。
凡国中贫穷孤独残跛一切病人。
皆诣此舍种种供给。
医师看病随宜饮食及汤药皆令得安。
差者自去。
阿育王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
最初所作大塔在城南三里馀。
此塔前有佛迹起精舍。
户北向塔。
南有一石柱。
围丈四五高三丈馀。
上有铭题。
云阿育王以阎浮提布施四方僧。
还以钱赎。
如是三反塔北三四百步阿育王本于此作泥梨城泥梨城中有石柱。
亦高三丈馀。
上有师子。
柱上有铭记作泥梨城因缘及年数日月。
从此东南行九由延至一心孤石山。
山头有石室。
石室南向佛坐其中。
天帝释将天乐般遮弹琴乐佛处。
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
画迹故在。
此中亦有僧伽蓝。
从此西南行一由延到那罗聚落。
是舍利弗本生村。
舍利弗还于此中般泥洹。
即此处起塔。
今现在。
从此西行一由延到王舍新城。
新城者是阿阇世王所造中有二僧伽蓝。
出城西门三百步阿阇世王得佛一分舍利起塔。
高大严丽。
出城南四里南向入谷至五山里。
五山周围状若城郭。
即是蓱沙王旧城。
城东西可五六里南北七八里。
舍利弗目连初见頞鞞处。
尼犍子作火坑毒饭请佛处。
阿阇世王酒饮黑象欲害佛处。
城东北角曲中耆旧于庵婆罗园中起精舍。
请佛及千二百五十弟子供养处。
今故在。
其城中空荒无人住。
入谷搏山东南上十五里到耆阇崛山。
未至头三里有石窟南向。
佛本于此坐禅。
西北三十步复有一石窟。
阿难于中坐禅。
天魔波旬化作雕鹫住窟前恐阿难。
佛以神足力隔石舒手摩阿难肩。
怖即得止。
鸟迹手孔今悉在。
故曰雕鹫窟山。
窟前有四佛坐处。
又诸罗汉各各有石窟坐禅处。
动有数百。
佛在石室前东西经行。
调达于山北崄巇间横掷石伤佛足指处。
石犹在。
佛说法堂已毁坏。
止有塼壁基在。
其山峰秀端严。
是五山中最高。
法显于新城中买香华油灯。
倩二旧比丘送法显到耆阇崛山。
华香供养然灯续明。
慨然悲伤抆泪而言。
佛昔于此说首楞严。
法显生不值佛。
但见遗迹处所而已。
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
停止一宿。
还向新城。
出旧城北。
行三百馀步道西。
迦兰陀竹园精舍今现在。
众僧扫洒精舍。
北二三里有尸磨赊那。
尸磨赊那者。
汉言弃死人墓田。
搏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
佛食后常于此坐禅。
又西行五六里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
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
出经时铺三高座庄严挍饰。
舍利弗在左。
目连在右。
五百数中少一阿罗汉。
大迦叶为上座。
时阿难在门外不得入。
其处起塔今亦在。
搏山亦有诸罗汉坐禅石窟甚多。
出旧城北东下三里。
有调达石窟。
离此五十步有大方黑石窟。
昔有比丘在上经行。
思惟是身无常苦空。
得不净观厌患是身。
即捉刀欲自杀。
复念世尊制戒不得自杀。
又念虽尔我今但欲杀三毒贼。
便以刀自刎。
始伤肉得须陀洹。
既半得阿那含。
断已成阿罗汉果般泥洹从此西行四由延到伽耶城。
城内亦空荒。
复南行二十里到菩萨本苦行六年处。
处有林木。
从此西行三里到佛入水洗浴天案树枝得攀出池处。
又北行二里得弥家女奉佛乳糜处。
从此北行二里。
佛于一大树下石上东向坐食糜。
树石今悉在。
石可广长六尺高二尺许。
中国寒暑均调。
树木或数千岁乃至万岁。
从此东北行半由延到一石窟。
菩萨入中西向结加趺坐。
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
石壁上即有佛影现。
长三尺许。
今犹明亮。
时天地大动。
诸天在空中白言。
此非是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
去此西南行减半由延到贝多树下。
是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
诸天说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
导引而去。
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
天授吉祥草。
菩萨受之。
复行十五步五百青雀飞来绕菩萨三匝而去菩萨前到贝多树下。
敷吉祥草。
东向而坐。
时魔王遣三玉女从北来试。
魔王自从南来试。
菩萨以足指案地。
魔兵退散三女变成老母。
自上苦行六年处。
及此诸处。
后人皆于中起塔立像。
今皆在。
佛成道已七日观树受解脱乐处。
佛于贝多树下东西经行七日处。
诸天化作七宝堂供养佛七日处。
文鳞盲龙七日绕佛处。
佛于尼拘律树下方石上东向坐。
梵天来请佛处。
四天王奉钵处。
五百贾人授麨蜜处。
度迦叶兄弟师徒千人处此诸处亦尽起塔。
佛得道处有三僧伽蓝。
皆有僧住。
众僧民户供给饶足无所乏少。
戒律严峻威仪坐起入众之法。
佛在世时圣众所行以至于今。
佛泥洹已来四大塔处相承不绝。
四大塔者。
佛生处。
得道处。
转法轮处。
般泥洹处。
阿育王昔作小儿时。
当道戏过迦叶佛行乞食。
小儿欢喜。
即以一掬土施佛。
佛持还泥经行地。
因此果报作铁轮王王阎浮提。
乘铁轮案行阎浮提。
见铁围两山间地狱治罪人。
即问群臣此是何等。
答言。
是鬼王阎罗王治罪人。
王自念言。
鬼王尚能作地狱治罪人。
我是人主。
何不作地狱治罪人耶。
即问臣等谁能为我作地狱主治罪人者。
臣答言。
唯有极恶人能作耳。
王即遣臣遍求恶人。
见池水边有一人长壮黑色发黄目青。
以脚钩鱼口呼禽兽。
禽兽来便射杀无得脱者。
得此人已将来与王。
王密敕之。
汝作四方高墙。
内植种种华果作好浴池。
庄严挍饰令人渴仰。
牢作门户。
有人入者。
辄捉种种治罪莫使得出。
设使我入亦治罪莫放。
今拜汝作地狱主。
时有比丘次第乞食入其门。
狱卒见之便欲治罪。
比丘惶怖。
求请须臾听我中食。
俄顷复有人入。
狱卒内置碓臼中捣之赤沫出。
比丘见已思惟。
此身无常苦空如泡如沫。
即得阿罗汉果。
既而狱卒捉内镬汤中。
比丘心颜欣悦。
火灭汤冷。
中生莲华。
比丘坐上。
尔时狱卒即往白王。
狱中有奇怪。
愿王往看。
王言。
我前有要今不敢往。
狱卒言。
此非小事。
王宜疾往。
更改先要。
王即随入。
比丘为王说法。
王得信解。
即坏地狱悔前所作众恶。
由是信重三宝。
常至贝多树下悔过自责受八戒斋。
王夫人问王。
常游何处。
群臣答言。
恒在贝多树下。
夫人伺王不在时。
遣人伐其树倒。
王来见之迷闷躄地。
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
王即以塼累四边。
以百罂牛乳灌树根。
身四枝布地作是誓言。
若树不生我终不起。
作是誓已树便即根上而生。
以至于今。
高减十丈。
从此南三里行到一山名鸡足。
大迦叶今在此山中。
擘山下入入处不容。
人下入极远有旁孔。
迦叶全身在此中住。
孔外有迦叶本洗手土。
彼方人若头痛者。
以此土涂之即差。
此山中即日故有诸罗汉住彼。
诸国道人年年往供养迦叶。
心浓至者夜即有罗汉来共言。
论释其疑已忽然不现。
此山榛木茂盛。
又多师子虎狼。
不可妄行。
法显还向巴连弗邑。
顺恒水西下十由延得一精舍。
名旷野。
佛所住处。
今现有僧。
复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㮈城。
城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
此苑本有辟支佛住。
常有野鹿栖宿。
世尊将成道。
诸天于空中唱言。
白净王子出家学道。
却后七日当成佛。
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
故名此处为仙人鹿野苑。
世尊成道已后。
人于此处起精舍。
佛欲度拘驎等五人。
五人相谓言。
此瞿昙沙门六年苦行。
日食一麻一米尚不得道。
况入人间恣身口意。
何道之有。
今日来者慎勿与语。
佛到五人皆起作礼处。
复北行六十步。
佛于此东向坐始转法轮度拘驎等五人处。
其北二十步佛为弥勒授记处。
其南五十步翳罗钵龙问佛我何时得免此龙身。
此处皆起塔见在。
中有二僧伽蓝悉有僧住。
自鹿野苑精舍西北行十三由旬有国名拘睒弥。
其精舍名瞿师罗园。
佛昔住处。
今故有众僧。
多小乘学。
从是东行八由延。
佛本于此度恶鬼处。
亦常在此住经行坐处。
皆起塔。
亦有僧伽蓝。
可百馀僧。
从此南行二百由延有国名达嚫。
是过去迦叶佛僧伽蓝。
穿大石山作之。
凡有五重。
最下重作象形。
有五百间石室。
第二层作师子形。
有四百间。
第三层作马形。
有三百间。
第四层作牛形。
有二百间。
第五层作鸽形。
有一百间。
最上有泉水循石室前绕房而流。
周围回曲。
如是乃至下重顺房流从户而出。
诸僧室中处处穿石作窗牖通明。
室中朗然都无幽闇。
其室四角穿石作梯蹬。
上处今人形小缘梯上正得至昔人一脚。
蹑处。
因名此寺为波罗越。
波罗越者天竺名鸽也。
其寺中常有罗汉住。
此土丘荒无人民居。
去山极远方有村。
皆是邪见不识佛法。
沙门婆罗门及诸异学。
彼国人民常见飞人来入此寺。
于时诸国道人欲来礼此寺者。
彼村人则言。
汝何以不飞耶。
我见此间道人皆飞。
道人方便答言。
翅未成耳。
达嚫国幽崄道路艰难。
难知处欲往者。
要当赍钱货施彼国王。
王然后遣人送展转相付示其径路。
法显竟不得往。
承彼土人言故说之耳。
从彼波罗㮈国东行还到巴连弗邑。
法显本求戒律。
而北天竺诸国。
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
是以远涉乃至中天竺。
于此摩诃衍僧伽蓝得一部律。
是摩诃僧祇众律。
佛在世时最初大众所行也。
于祇洹精舍传其本。
自馀十八部各有师资。
大归不异。
然小小不同。
或用开塞但此最。
是广说备悉者。
复得一部抄律。
可七千偈。
是萨婆多众律。
即此秦地众僧所行者也。
亦皆师师口相传授不书之于文字。
复于此众中得杂阿毗昙心。
可六千偈。
又得一部经。
二千五百偈。
又得一卷方等般泥洹经。
可五千偈。
又得摩诃僧祇阿毗昙故。
法显住此三年。
学梵书梵语。
写律道整既到中国。
见沙门法则。
众僧威仪触事可观。
乃追叹秦土边地众僧戒律残缺。
誓言自今已去至得佛愿不生边地。
故遂停不归。
法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
于是独还。
顺恒水东下十八由延。
其南岸有瞻波大国佛精舍经行处及四佛坐处。
悉起塔。
现有僧住。
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摩梨帝国。
即是海口。
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
佛法亦兴。
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
于是载商人大舶泛海。
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
彼国人云。
相去可七百由延。
其国本在洲上。
东西五十由延。
南北三十由延。
左右小洲乃有百数。
其间相去。
或十里二十里。
或二百里。
皆统属大洲。
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
王使人守护。
若有采者十分取三。
其国本无人民。
正有鬼神及龙居之。
诸国商人共市易。
市易时鬼神不自现身。
但出宝物题其价直。
商人则依价雇直取物。
因商人来往住。
故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来。
于是遂成大国。
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
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佛至其国欲化恶龙。
以神足力一足蹑王城北。
一足蹑山顶。
两迹相去十五由延。
王于城北迹上起大塔。
高四十丈。
金银庄挍众宝合成。
塔边复起一僧伽蓝。
名无畏。
山有五千僧。
起一佛殿金银刻镂悉以众宝。
中有一青玉像。
高三丈许。
通身七宝焰光威相严显。
非言所载。
右掌中有一无价宝珠。
法显去汉地积年所与交接。
悉异域人。
山川草木举目无旧。
又同行分披。
或流或亡。
顾影唯己心常怀悲。
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
以一白绢扇供养。
不觉悽然泪下满目。
其国前王遣使中国取贝多树子。
于佛殿傍种之。
高可二十丈。
其树东南倾。
王恐倒故以八九围柱柱树。
树当柱处心生遂穿柱而下入地成根。
大可四围许。
柱虽中裂犹裹其外。
人亦不去。
树下起精舍。
中有坐像道俗敬仰无倦。
城中又起佛齿精舍。
皆七宝作。
王净修梵行。
城内人敬信之情亦笃。
其国立治已来无有饥丧荒乱。
众僧库藏多有珍宝无价摩尼。
其王入僧库游观。
见摩尼珠即生贪心。
欲夺取之。
三日乃悟。
即诣僧中稽首悔前罪心。
因白僧言。
愿僧立制。
自今已后勿听王入库看。
比丘满四十腊。
然后得入。
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
屋宇严丽巷陌平整。
四衢道头皆作说法堂。
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铺施高座。
道俗四众皆集听法。
其国人云。
都可六万僧。
悉有众食。
王别于城内供养五六千人。
众食须者则持大钵往取。
随器所容皆满而还。
佛齿常以三月中出之。
未出前十日。
王庄挍大象。
使一辩说人著王衣服骑象上击鼓唱言。
菩萨从三阿僧祇劫作行不惜身命。
以国城妻子及挑眼与人割肉贸鸽截头布施投身饿虎不吝髓脑。
如是种种苦行为众生故成佛。
在世四十五年说法教化。
令不安者安。
不度者度。
众生缘尽乃般泥洹。
泥洹已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岁。
世间眼灭众生长悲。
却后十日佛齿当出至无畏山精舍。
国内道俗欲殖福者。
各各平治道路严饰巷陌。
辨众华香供养之具。
如是唱已王便夹道两边作菩萨五百身已来种种变现。
或作须大拿。
或作睒变。
或作象王。
或作鹿马。
如是形像皆彩画庄挍。
状若生人。
然后佛齿乃出中道而行。
随路供养到无畏精舍佛堂上道俗云集烧香然灯。
种种法事昼夜不息。
满九十日乃还城内精舍。
城内精舍至斋日则开门户礼敬如法。
无畏精舍东四十里有一山中有精舍名支提。
可有二千僧。
僧中有一大德沙门。
名达摩瞿谛。
其国人民皆共宗仰。
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
常行慈心能感蛇鼠。
使同止一室而不相害。
城南七里有一精舍名摩诃毗可罗。
有三千僧住。
有一高德沙门戒行清洁。
国人咸疑是罗汉。
临终之时王来省视。
依法集僧而问。
比丘得道耶。
其便以实答言。
是罗汉。
既终王即按经律以罗汉法葬之。
于精舍东四五里积好大薪。
纵广可三丈馀。
高亦尔近。
上著栴檀沈水诸香木。
四边作阶。
上持净好白氎周匝蒙积作大舆。
床似此间轜车。
但无龙鱼耳。
当阇维时王及国人四众咸集以华香供养。
从舆至墓所。
王自华香供养。
供养讫举著𧂐上。
以酥油遍灌。
然后烧之。
火然时人人敬心各脱上服及羽仪伞盖遥掷火中以助阇维。
阇维已收敛取骨即以起塔。
法显至不及其生存唯见葬。
时王笃信佛法。
欲为众僧作新精舍。
先设大会饭食供养已。
乃选好上牛一双。
金银宝物庄挍角上。
作好金犁王。
自耕顷垦规郭四边。
然后割给民户田宅书以铁券。
自是已后代代相承无敢废易。
法显在此国闻天竺道人。
于高座上诵经云。
佛钵本在毗舍离。
今在揵陀卫。
竟若干百年(法显闻诵时有定岁数。
但今忘耳)当复至西月氏国。
若干百年当至于阗国。
住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
若干百年当复至师子国。
若干百年当复来到汉地。
若干百年当还中天竺已。
当上兜术天上。
弥勒菩萨见而叹曰。
释迦文佛钵至。
即共诸天华香供养七日。
七日已还阎浮提。
海龙王将入龙宫。
至弥勒将成道时。
钵还分为四复本頞那山上。
弥勒成道已。
四天王当复应念佛如先佛法。
贤劫千佛共用一钵。
钵去已佛法渐灭。
佛法灭后人寿转短。
乃至五岁。
五岁之时粳米酥油皆悉化灭。
人民极恶捉草木则变成刀杖共相伤割。
其中有福者逃避入山。
恶人相杀尽已还复来出。
共相谓言。
昔人寿极长。
但为恶甚作非法故。
我等寿命遂尔短促。
乃至五岁。
我今共行诸善起慈悲心修行信义。
如是各行信义。
展转寿倍乃至八万岁弥勒出世初转法轮时。
先度释迦遗法中弟子。
出家人及受三归五戒八斋法供养三宝者。
第二第三次度有缘者。
法显尔时欲写此经。
其人云。
此无经本我心口诵耳。
法显住此国二年。
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
得长阿含杂阿含。
复得一部杂藏。
此悉汉土所无者。
得此梵本已即载商人大舶上可有二百馀人。
后系一小舶海行艰崄。
以备大舶毁坏。
得好信风东下。
三日便值大风舶漏水入。
商人欲趣小舶。
小舶上人恐人来多。
即斫絙断。
商人大怖命在须臾。
恐舶水满。
即取粗财货掷著水中。
法显亦以君墀及澡罐并馀物弃掷海中。
但恐商人掷去经像。
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地众僧。
我远行求法。
愿威神归流得到所止。
如是大风昼夜十三日到一岛边。
潮退之后见船漏处即补塞之。
于是复前。
海中多有抄贼。
遇辄无全。
大海弥漫无边不识。
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
若阴雨时为逐风去亦无所准。
当夜闇时。
但见大浪相搏晃若火色。
鼋鼍水性怪异之属。
商人荒懅不知那向。
海深无底。
又无下石住处。
至天晴已乃知东西。
还复望正而进。
若值伏石则无活路。
如是九十许日。
乃到一国。
名耶婆提。
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
佛法不足言。
停此国五月日。
复随他商人大舶上亦二百许人。
赍五十日粮。
以四月十六日发。
法显于舶上安居。
东北行趣广州。
一月馀日夜鼓二时遇黑风暴雨。
商人贾客皆悉惶怖。
法显尔时亦一心念观世音及汉地众僧蒙威神祐。
得至天晓。
晓已诸婆罗门议言。
坐载此沙门。
使我不利遭此大苦。
当下比丘置海岛边。
不可为一人令我等危崄。
法显檀越言。
汝若下此比丘亦并下我。
不尔便当杀我。
如其下此沙门。
吾到汉地当向国王言汝也。
汉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
诸商人踌躇不敢便下。
于时天多连阴海师相望僻误。
遂经七十馀日。
粮食水浆欲尽。
取海咸水作食。
分好水人可得二升。
遂便欲尽。
商人议言。
常行时政可五十日便到广州。
今已过期多日将无僻耶。
即便西北行求岸。
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牢山南岸。
便得好水菜。
但经涉险难忧惧积日。
忽得至此岸见藜藿菜依然。
知是汉地。
然不见人民及行迹。
未知是何许。
或言未至广州。
或言已过。
莫知所定。
即乘小舶入浦觅人欲问其处。
得两猎人即将归令法显译语问之。
法显先安慰之。
徐问。
汝是何人。
答言。
我是佛弟子。
又问。
汝入山何所求。
其便诡言。
明当七月十五日。
欲取桃腊佛。
又问。
此是何国。
答言。
此青州长广郡界统属晋家。
闻已商人欢喜。
即乞其财物遣人往长广郡。
太守李嶷敬信佛法。
闻有沙门持经像乘舶泛海而至。
即将人从来至海边。
迎接经像。
归至郡治。
商人于是还向扬州到青州。
请法显一冬一夏。
夏坐讫法显离诸师久欲趣长安。
但所营事重。
遂便南下向都。
就禅师出经律藏。
法显发长安六年到中印国。
停经六年。
还经三年达青州。
凡所游履减三十国。
沙河已西迄于天竺。
众僧威仪法化之美。
不可详说。
窃惟诸师未得备闻。
是以不顾微命净海而还。
艰难具更。
幸蒙三尊威灵。
危而得济。
故将竹帛疏所经历。
欲令贤者同其闻见。
是岁甲寅晋义熙十二年矣。
岁在寿星。
夏安居末迎法显。
道人既至留共冬斋。
因讲集之馀重问游历。
其人恭顺言辄依实。
由是先所略者劝令详载。
显复具叙始末。
自云。
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
所以乘危履险不惜此形者。
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
故投命于必死之地。
以达万一之冀。
于是感叹。
斯人以为古今罕有。
自大教东流。
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
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
志之所将无功业而不成。
成夫功业者。
岂不由忘夫所重重夫所忘者哉。
神僧传·卷第二
释法显。姓龚氏。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龆龀而亡。其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送还寺。住信宿便差。不肯复归。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顷之母丧。至性过人。葬毕仍即还寺。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贼曰。若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预为君忧耳。言讫即还。贼弃谷而去。众僧莫不叹服。及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齐。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其路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至于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凡度七百馀所。次至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馀国。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馀里有一寺。逼瞑过之。显欲诣耆阇崛山。寺僧谏曰。路甚艰险阻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何由可至。显曰。远涉数万里誓到灵鹫。身命不期出息非保。岂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虽有险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之。显既至山。日将曛夕。遂欲停宿。两僧危惧舍之而还。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迹如睹圣仪。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唇摇尾。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师子乃低头妥尾伏显足前。显以手摩之咒曰。若欲相害待我诵竟。若见试者可便退矣。师子良久乃去。明晨还返路穷幽梗。止有一径通行。未至里馀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器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曰。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至中天竺于摩揭提波连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线经方等泥洹经等。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并汉土所无。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舶有二百许人。值暴风雨众皆惶惧。即取杂物弃之。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垂有百馀万言。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其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屋。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煨烬不侵卷色无改。京师共传咸叹神妙。其馀经律未译。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髫龀而亡。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以送还寺信宿便差。不肯复归。其母欲见之不能得。后为立小屋于门外以拟去来。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顷之母丧。至性过人。葬事毕仍即还寺。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贼曰。若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预为君忧耳。言讫即还。贼弃谷而去。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及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馀所。又蹑悬絙过河数十馀处。皆汉之张骞甘父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馀国。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馀里有一寺。逼冥过之。显明旦欲诣耆阇崛山。寺僧谏曰。路甚艰阻。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何由可至。显曰。远涉数万誓到灵鹫。身命不期出息非保。岂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虽有险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之。显既至山。日将曛夕欲遂停宿。两僧危惧舍之而还。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迹如睹圣仪。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唇摇尾。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师子乃低头下尾伏显足前。显以手摩之。咒曰。若欲相害待我诵竟。若见试者可便退矣。师子良久乃去。明晨还返路穷幽梗。止有一径通行。未至里馀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更追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涕而去。进至迦施国。国有白耳龙。每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中。从上座至下行之遍乃化。去年辄一出显亦亲见。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綖经方等泥洹经等。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馀。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绢扇供养。不觉悽然下泪。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本。并汉土所无。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舶有二百许人。值暴风水入众皆惶懅。即取杂物弃之。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经十馀日达耶婆提国。停五月。复随他商东适广州。举帆二十馀日。夜忽大风合舶震惧。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共欲推之。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商人相视失色僶俛而止。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忽至岸见藜藋菜。依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即乘船入浦寻村见猎者二人。显问此是何地耶。猎人曰。此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猎人还以告太守李嶷。嶷素敬信。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劳。显持经像随还。顷之欲南归。青州刺史请留过冬。显曰。贫道投身于不反之地志在弘通。所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垂百馀万言。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其姓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煨烬不侵卷色无改。京师共传咸叹神妙。其馀经律未译。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其游履诸国。别有大传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也。每居五台娑婆古寺营屋二十馀间。聚诸经卷。以资禅诵。谓人曰。吾自十七岁时从师东至华林山。礼文殊室利入一石谷。深甚圆有石臼木杵。两伟人立日中无影。长眉披发。眼睑上。掩师遽顶礼。清摄受。其人曰。汝谷臭宜小远匇容。问何来。曰昭果寺。兹隐娑婆习禅养道数十年矣。然食五谷。愿菩萨慈悲救护。曰须众议。俄又一人至。身颇颀硕。而服木皮之衣。云可随我到寺。因共行大石侧。忽山谷异常。廊院周绕。状若天宫。有尊宿十四五辈。坐而谈笑。亦问所从来。议论久之送出。恍然失路。不可复寻。明卒于贞观十六年。寿八十一。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释僧明者。
不知何人。
在五台娑婆古寺。
所营屋宇二十馀间。
守一切经。
禅诵为业。
自云。
年十七时从师上五台。
东礼花林山访文殊师利
至一石谷。
渐深见有石臼木杵。
又见两人形大无影眉长披发眼睑上掩。
师便顶礼请救。
其人曰汝谷臭小远从何来。
答昭果寺僧。
习禅乐道。
隐在娑婆已数十年。
然食五谷愿真人救苦报。
曰待共众议。
须臾更一人来。
长大著树皮衣。
云汝来已久。
可遂我至寺。
行大石侧。
忽见山谷异常廊院周绕状若天宫。
有十四五人同坐谈笑。
问所来方。
言议久之。
送出后重寻失路。
还旧业定。
以贞观十六年卒。
八十一矣。
今娑婆寺二砖塔存。
僧昙韵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2 【介绍】: 隋唐时僧。瀛州高阳人。初厌世出家。年十九,投恒岳侧蒲吾山。栖隐禅师告修道以观心离念为要,即受而行之。寻往五台山,初住北台木瓜寺二十余年,隋时历游晋中诸郡。历六十余载,不希名利,不蓄侍人,惟以参禅传法为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高阳人。史不详氏族。始出家诵法华经。尚馀二卷。以俗境纷嚣。遂遁入恒岳之蒲吾山。以终习焉。有禅者诲之曰。道在观心离念。非独诵经所能得也。韵承此语。即遍游五台。孑然携影。住北台木瓜寺。馀二十载。然地高气寒。韵夜行尽坐。思略昏散。前所诵经顿忆不忘。隋仁寿间。瓒禅师方业定。雁门川中。背负绳床。随处燕嘿。韵闻而往依之。既而瓒赴禅定之诏。韵复居比干山。又适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于是静学。覃被夷夏矣。且其地戒法所未及。有薙落阅三十年。而为沙弥者。至是咸获受具。则韵之功诚多。贞观十六年。无疾端坐。而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八十馀。韵自十九入山。历六十年。摄心无逸。血气盛时身生蚤虱。听其咂啮。不忍弃捐。虽土蚤之多。毡席凝血。亦曰我宿债合偿。一弗除屏。后于耳顺之年。蚤虱并无。此特血气衰耳。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何致尔。尝谓门人曰。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而不为所挠。又食于蛊家。而匙抄其虫。置之器底。使不为害。蛊主惧焉。吾德何以及此。又欲写法华经。忽有善书者。请为书之。未旬浃而功毕。方将䞋谢竟隐去。因宝而藏之岩窟。屡经𡨥乱。馀物虏掠殆尽。惟此经委弃林莽间。箱襆已烂。而卷帙如新。韵平居勒苦。老而愈励。苟跏趺稍倦。遽起礼佛。其自率皆此类。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昙韵。
不详氏族。
高阳人。
初厌世出家诵法华经有馀两卷。
时年十九仍投恒岳侧蒲吾山。
就彼虚静讫此经部。
值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
常诵未即至道。
要在观心离念。
方契正道耳。
韵初承此告。
谨即受而行之。
专精念慧深具举舍。
又闻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
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
古来诸僧多入祈请。
有感见者具蒙示教。
昔元魏孝文。
尝于中台置大布寺。
帝曾游止具奉圣仪。
前种华园地方二顷。
夏中发艳状同铺锦。
光彩昱耀乱人心目。
如是嘉闻数发荡神悦耳。
遂举足栖焉。
遍游台岳备见灵相。
初停北台木瓜寺二十馀岁。
单身吊影处以瓦窑。
形覆弊衣地布草蓐。
食惟一受味不兼馀。
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
自外峰岭坦然遐净。
韵夜行昼。
坐思略昏情。
庆其晚逢也。
前所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
会隙历试一字无遗。
乃更诵残文成其部帙。
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
结集定学背负绳床。
在雁门川中兰若为业。
韵居山日久思展往怀。
闻风附道便从瓒众。
一沐清化载仰光猷。
随依善友。
所谓全梵行也。
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
延瓒入京。
众失其主。
人各其诚散归林谷。
韵遂投于比干山。
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七众希向夷夏大同。
十善聿修缁素匡幸。
原此河滨无受戒法。
纵有志奉皆往太原。
夷夏情乖人皆怯。
往致有沙弥三十其岁者。
及韵化行即传斯教。
山城两众皆蒙具足。
唐运伊始兵接定阳。
屡逢屯丧本业无毁。
以夜系昼摄心乖逸。
幽栖积久衣服故弊。
蚤虱聚结曾不弃捐。
任其𠲿啖寄以调伏。
曾以夏坐山饶土蚤。
既不屏除毡如血凝。
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
如此行施四十馀年。
岁居耳顺忽无蚤虱。
韵犹深自责曰。
计业不应即尽。
当履苦趣受其报耳。
又告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寄他房住。
素有壁虱不啖超公。
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
又见在蛊家食饭。
匙接蛊精置于叠下。
而快食如故。
又不为患。
蛊主惧焉。
吾德不及超。
何为致此。
每年于春秋二时依佛名法。
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
尝愿写法华誓须洁净。
数年已来不能可办。
忽感书生无何而至。
告云。
善解抄经。
韵邀以法据。
并谓堪能。
遂乃安于石室立净书之。
旦入暮出深怪其行。
未盈一旬七轴俱了。
将以礼䞋目前不见。
及遭贼抄藏经岩窟。
世静往收。
乃委于林下。
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
斯感验奇异率此类也。
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
馀有众侣难嗣其踪。
每云。
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
若坐昏闷即起礼佛。
尝策四仪以道量据。
自见胜达鲜伦其德。
以贞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之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矣自韵十九入山六十馀载。
不希名利不畜侍人。
不隶公籍不行己任。
凡有所述职。
皆推寄于他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00—664 通称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人。13岁出家,遍参名师,研习经论。太宗贞观三年(629),从长安西行求法,备尝艰辛,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陀寺从戒贤学习,被推为该寺通三藏之十德之一。戒日王曾为之设无遮大会,玄奘于会上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极大声誉。十九年携大小乘经律论600余部归国,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主持译经,共译出经论75部,其译文文义精确,显明晓畅,信达兼雅。撰有《大唐西域记》12卷,述西行途中见闻。《续高僧传》卷四、卷五有传。另有慧立所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传世。敦煌遗书斯三七三卷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十三岁出家,历住成都、荆州、赵州、长安等地。贞观三年西行求法,历游天竺各地,历十七年始还。后住长安译出经籍一千三百馀卷。麟德元年二月病逝,年六十五。诗五首。(《全唐诗》无玄奘诗,事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参《中国佛教》第二册游侠文)
全唐文·卷九百六
玄奘本名祎。俗姓陈氏。洛阳缑氏人。出家东都净土寺。后住长安庄严寺。贞观三年往西域。十九年赍经像还京师。敕住大慈恩寺。麟德元年卒。年六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本名袆。姓陈氏。汉太丘长仲弓后也。其子孙有徙河南者。因为洛之缑氏人。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慧。通经术。颀硕而秀。俭节不苟取。兄素早出家。即长捷法师云。美容观。仪矩瑰整。博学善讲说。怜奘穷酷。遂𢹂以教育焉。年十一授维摩法华。目视口诵。不为诸儿恒戏。及兄住持东都净土寺。时年十五。益专所业。而誉日以进。隋大业末。父去江陵令。归隐田里。俄兵起饥馑。无所乞贷。乃从兄入蜀。依道基师。受阿毗昙婆沙杂心等论。闻持自然。引用无滞。基每顾而叹异之。又听摄论于僧景。皆诣壶奥。兄住益南空慧寺。奘复与俱。已而假缘告别。领成实论于赵之道深师。究杂心摄论于邺之慧休师。道岳师之俱舍。玄会师之涅槃。一时名匠。莫不赏识。仆射宋公萧瑀奏。住庄严寺。非志也。贞观三年。春秋之富。且二十九。遂诣阙陈表西迈。其所涉历。具如彦悰所述传。既达中天竺。于那烂陀寺。事戒贤师。讲瑜伽师地论。为留五载。乃复遍览。以尽其胜。而后议还。贞观十九年正月。至京师。诏安置所获舍利像夹于弘福寺。且就寺翻译。时高宗在春宫。构慈恩寺。严其母文德皇后冥福。冬十月。诏迁居之。高宗御极。尤加宠渥。俄诏翻经院。置官属。随驾游幸。不一其居。总出经论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麟德元年示灭于洛阳玉华寺。春秋六十有五。
续高僧传·卷第四 译经篇四
释玄奘。
本名袆。
姓陈氏。
汉太丘仲弓后也。
子孙徙于河南。
故又为洛州缑氏人焉。
祖康北齐国子博士。
父慧早通经术。
长八尺明眉目。
拜江陵令。
解缨而返。
即大业末年。
识者以为剋终。
隐沦之候故也。
兄素出家。
即长捷法师也。
容貌堂堂仪局瑰秀。
讲释经义联班群伍。
住东都净土寺。
以奘少罹穷酷。
携以将之。
日授精理。
旁兼巧论。
年十一诵维摩法华。
东都恒度便预其次。
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
口诵目缘略无闲缺。
睹诸沙弥剧谈掉戏。
奘曰。
经不云乎。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
岂复恒为儿戏。
可谓徒丧百年。
且思齐之怀。
尚鄙而不取。
拔萃出类。
故复形在言前耳。
时东都慧日盛弘法席。
涅槃摄论轮驰相系。
每恒听受昏明思择。
僧徒异其欣奉美其风素。
爱敬之至师友参荣。
大众重其学功弘开役务。
时年十五与兄住净土寺。
由是专门受业。
声望逾远。
大业馀历。
兵饥交贸法食两缘投庇无所。
承沙门道基化开井络法俗钦仰。
乃与兄从之。
行达长安。
住庄严寺。
又非本望西踰剑阁既达蜀都。
即而听受阿毗昙论。
一闻不忘见称昔人。
随言镜理又高伦等。
至于婆沙广论杂心玄义。
莫不凿穷岩穴条疏本干。
然此论东被弘唱极繁。
章钞异同计逾数十。
皆蕴结胸府闻持自然。
至于得丧筌旨。
而能引用无滞。
时皆讶其忆念之力终古罕类也。
基每顾而叹曰。
余少游讲肆多矣。
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
席中听侣佥号英雄。
四方多难总归绵益。
相与称赞逸口传声。
又僧景摄论道振迦延。
世号难加人推精覆。
皆师承宗据隅隩明铨。
昔来摄论十二住义。
中表销释十有二家。
讲次诵持率多昏漠。
而奘初闻记录片无差舛。
登座叙引曾不再缘。
须便为述状逾宿构。
如斯甚众不可殚言。
武德五年。
二十有一为诸学府。
雄伯沙门讲扬心论。
不窥文相而诵注无穷。
时目神人。
不神何能此也。
晚与兄俱住益南空慧寺。
私自惟曰。
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仰一方未成探赜。
有沙门道深。
体悟成实学称包富。
控权敷化振网赵邦。
愤发内心将捐巴蜀。
捷深知其远量也。
情顾勤勤每劝勉之。
而正意已行誓无返面。
遂乃假缘告别。
间行江硖。
经途所及。
荆杨等州。
访逮道邻莫知归诣。
便北达深所委参勇铠。
素袭嘉问纵洽无遗。
终始十月资承略尽。
时燕赵学侣相顾逢秋。
后发前至。
抑斯人也。
沙门慧休。
道声高邈。
行解相富。
夸罩古今。
独据邺中昌言传授。
词锋所指海内高尚。
又往从焉。
不面生来。
相逢若旧。
去师资礼事等法朋。
偏为独讲杂心摄论。
指摘纤隐曲示纲猷。
相续八月领酬无厌。
休又惊异绝叹抚掌而嗟曰。
希世若人。
尔其是也。
沙门道岳。
宗师俱舍阐弘有部。
包笼领袖吞纳喉襟。
扬业帝城来仪群学。
乃又从焉。
创迹京都诠途义苑。
沙门法常。
一时之最。
经论教悟。
其从如林。
奘乃一举十问皆陈幽奥。
坐中杞梓拔思未闻。
由是驰誉道流。
擅声日下。
沙门僧辩。
法轮论士。
机慧是长。
命来连坐。
吾之徒也。
但为俱舍一论。
昔所未闻。
因尔伏膺。
晓夕咨请。
岳审其殷至。
慧悟霞明。
乐说不穷。
任其索隐。
覃思研采。
啐周究竟。
沙门玄会。
匠剖涅槃。
删补旧疏。
更张琴瑟。
承斯令问。
亲位席端。
咨质迟疑焕然祛滞。
仆射宋公萧瑀。
敬其脱颖。
奏住庄严。
然非本志。
情栖物表。
乃又惟曰。
余周流吴蜀。
爰逮赵魏。
末及周秦。
预有讲筵。
率皆登践。
已布之言令。
虽蕴胸襟。
未吐之词宗。
解签无地。
若不轻生殉命。
誓往华胥。
何能具觌成言。
用通神解。
一睹明法。
了义真文。
要返东华。
传扬圣化。
则先贤高胜。
岂决疑于弥勒。
后进锋颖。
宁辍想于瑜伽耶。
时年二十九也。
遂厉然独举。
诣阙陈表。
有司不为通引。
顿迹京皋。
广就诸蕃。
遍学书语。
行坐寻授。
数日便通。
侧席面西思闻机候。
会贞观三年时遭霜俭。
下敕道俗逐丰四出。
幸因斯际径往姑臧。
渐至燉煌。
路由天塞。
裹粮吊影。
前望悠然。
但见平沙。
绝无人径。
回遑委命。
任业而前。
展转因循。
达高昌境。
初奘在凉州讲扬经论。
华夷士庶盛集归崇。
商客通传。
预闻蕃域。
高昌王曲文泰。
特信佛经。
复承奘告。
将游西鄙。
恒置邮驲。
境次相迎。
忽闻行达。
通夕立候。
王母妃属。
执炬殿前。
见奘苦辛。
备言意故。
合宫下泪。
惊异希有。
延留夏坐。
长请开弘。
王命为弟。
母命为子。
殊礼厚供。
日时恒致。
乃为讲仁王等经及诸机教。
道俗系恋。
并愿长留。
奘曰。
本欲通开大化远被家国。
不辞贱命忍死西奔。
若如来语。
一滞此方。
非唯自亏发足。
亦恐都为法障。
乃不食三日。
佥见极意。
无敢措言。
王母曰。
今与法师一遇。
并是往业因缘。
脱得果心东返。
愿重垂诫诰。
遂与奘手传香信誓为母子。
曲氏流泪执足而别。
仍敕殿中侍郎。
赍绫帛五百匹书二十四封。
并给从骑六十人。
送至突厥叶护牙所。
以大雪山北六十馀国皆其部统故。
重遗达奘开前路也。
初至牙所。
信物倍多异于恒度。
谓是亲弟。
具以情告。
终所不信。
可汗重其贿赂。
遣骑前告所部诸国。
但有名僧胜地。
必令奘到。
于是连骑数十。
盛若皇华。
中途经国道次参候。
供给顿具倍胜于初。
自高昌至于铁门。
凡经一十六国。
人物优劣奉信淳疏。
具诸图传。
其铁门也即铁门关。
汉之西屏。
入山五百。
旁无异路。
一道南出险绝人物。
左右石壁竦立千仞。
色相如铁故因号焉。
见汉门扇一竖一卧。
外铁里木加悬诸铃。
必掩此关寔惟天固。
南出斯门。
土田温沃花果荣茂。
地名睹货罗也。
纵千馀里广三千馀。
东拒葱岭西接波斯。
南大雪山北据铁门。
缚刍大河中境西流。
即经所谓博叉河也。
其境自分为二十七国。
各有君长信重佛教。
僧以十二月十六日安居坐其春分。
以斯时温热雨多故也。
又前经国凡度十三至缚喝国。
土地华博。
时俗号为小王舍城。
国近叶护南牙也。
突厥常法。
夏居北野。
花草繁茂放牧为胜。
冬处山中用遮寒厉。
故有两牙王都。
城外西南寺中有佛澡罐可容斗许。
及佛扫帚并以佛牙。
守护庄严殆难瞻睹。
奘为国使躬事顶戴。
西北不远有提谓波利两城。
建塔淩虚。
即爰初道成献麨长者之本邑。
发爪塔也。
又东南行大雪山中七百馀里至梵衍国。
僧有数千学出世部。
王城北山有立石像。
高百五十尺。
城东卧佛长千馀尺。
并精舍重接。
金宝庄校晃曜人目。
见者称叹。
又有佛齿舍利。
劫初缘觉齿长五寸许。
金轮王齿长三寸许。
并商那和修钵。
及九条衣绛色犹存。
又东山行至迦毕试国。
奉信弥胜。
僧有六千。
多大乘学。
其王岁造银像举高丈八。
延请遐迩广树名坛。
国有如来为菩萨时齿长可寸馀。
又有其发引长尺馀。
放还螺旋。
自斯地北民杂胡戎。
制服威仪不参大夏。
名为边国蜜利车类。
唐言译之垢浊种也。
又东南七百至滥波国。
即印度之北境矣。
言印度者。
即天竺之正名犹身毒贤豆之讹号耳。
论其境也。
北背雪山三陲大海。
地形南狭如月上弦。
川平广衍周九万里。
七十馀国依止其中。
时或乖分略地为国。
今则尽三海际同一王命。
又东雪山至那伽罗曷国。
即布发掩泥之故地也。
详诸经相意有疑焉。
何则讨寻本事。
乃在贤劫已前。
莲花定光名殊。
三佛既非同劫。
频被火灾。
何得故处今犹泥湿。
若以为虚。
佛非妄语。
如彼诸师各陈异解。
有论者言。
此实本地。
佛非妄也。
虽经劫坏。
本空之处愿力庄严如因事也。
并是如来流化。
斯迹常在不足怪矣。
故其胜地。
左则标树诸窣睹波。
即灵塔之正名。
犹偷婆斗薮婆之讹号耳。
阿育王者。
此号无忧。
恨不睹佛。
兴诸感恋。
絓是圣迹皆起铭记。
故于此处为建石塔。
高三十馀丈。
又有石壁佛影。
蹈迹众相。
皆竖标记。
并如前也。
城南不远醯罗城中。
有佛顶骨。
周尺二寸。
其相仰平形如天盖。
佛髑髅盖如荷叶盘。
佛眼圆睛状如奈许澄净皎然。
有佛大衣其色黄赤。
佛之锡杖以铁为环紫檀为笴。
此五圣迹同在一城。
固守之务如传国宝。
北近突厥。
昔经侵夺。
虽至所在还潜本处。
斯则赴缘隐显。
未在兵威。
奘奉觐灵相悲泪横流。
手拨末香亲看体状。
倍增欣悦。
即以和香印其顶骨。
睹有嘉瑞。
又增悲庆近有北狄大月支王。
欲知来报。
以香取相。
乃示马形。
甚非所望。
加诸布施积功忏悔。
又以香取现师子形。
虽位狩王终为畜类。
情倍归依又加施戒。
乃现人天。
方还本国。
故其俗法。
见五相者相一金钱。
取其相者酬七金钱。
俗利其宝用充福物。
既非僧掌固守弥崇。
无论道俗必先酬价。
奘被王命观视具周。
旁国诸僧承斯荣望同来礼谒。
又东山行至健驮逻国。
佛寺千馀。
民皆杂信。
城中素有钵庙。
众事庄严。
昔如来钵经于此庙。
乃数百年。
今移波斯王宫供养。
城东有迦腻王大塔基周里半。
佛骨舍利一斛在中。
举高五百馀尺。
相轮上下二十五重天火三灾。
今正营构。
即世中所谓雀离浮图是也。
元魏灵太后胡氏。
奉信情深。
遣沙门道生等。
赍大幡长七百馀尺。
往彼挂之。
脚才及地。
即斯塔也。
亦不测雀离名生所由。
左侧诸迹其相极多。
近则世亲如意造论之地。
远则舍于千眼睒奉二亲。
檀特名山达拿本迹。
仙为女乱。
佛化鬼母。
并在其境。
皆无忧王为建石塔。
高者数百馀尺。
立标记焉。
自北山行达乌长那国。
即世中所谓北天竺乌长国也。
其境周围五千馀里。
果实充备。
为诸国所重。
传云。
即昔轮王之苑囿也。
僧有万馀兼大乘学。
王都四周多诸古迹。
忍仙佛蹠。
半偈避雠。
折骨书经。
割肉代鸽。
蛇药护命。
血饮夜叉。
如斯等相。
备列其境。
各具瞻奉。
情倍欣欣。
城之东北减三百里。
大山龙泉名阿波逻。
即信度河之本源。
西南而流。
经中所谓辛头河也。
王都东南越山逆河。
铁桥栈道路极悬险。
千有馀里至极大川。
即古乌仗之王都也。
中有木慈氏像。
高百馀尺。
即末田地罗汉。
将诸工人三返上天方得成者。
身相端严特难陈说。
还返乌仗。
南至呾叉始罗国。
具见伊罗钵龙所住之池。
月光决目之地。
育王标塔举高十丈。
北有石门。
殊极高大崇竦重山。
道由中过。
斯又萨埵舍身处也。
自此东南。
山行险阻。
经一小国度数铁桥。
减二千里。
至迦湿弥罗国。
即此俗常传罽宾是也。
莫委罽宾由何而生。
观其图域同罽宾耳。
本是龙海罗汉取之引众而住通三藏也。
故其国境四面负山。
周七千馀里。
门径狭迮。
僧徒五千多学小乘。
国有大德名僧胜匠。
奘就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及大毗婆沙。
王悯远至。
给书手十人供给写之。
有佛牙长可寸馀光白如雪。
自滥波至此。
绕山诸国。
形体鄙薄俗习胡蕃。
虽预五方非印度之正境也。
以住居山谷风杂诸边。
自此南下。
通望无山。
将及千里至磔迦国。
土据平川周万馀里。
两河分注卉木繁荣。
于时徒伴二十馀人。
行至大林中。
遇贼劫掠才获命全。
入村告乞乃达东境。
大林有婆罗门。
年七百岁。
貌如三十。
明中百论及外道书。
云是龙猛弟子。
乃停一月学之。
又东至那仆底国。
就调伏光法师。
学对法显宗理门等论。
又东诣那伽罗寺。
就月胄论师。
学众事分婆沙。
又东至禄勒那国。
就阇那崛多大德。
学经部婆沙。
又就蜜多犀那论师。
学萨婆多部辩真论。
渐次东南路经六国多有遗迹。
育王标塔高二十丈者。
其数不少。
中有末葂罗国。
最饶踪绪。
城东六里有一山寺。
昔乌波鞠多。
唐言近护。
即五师之一也。
是其本住所建。
北岩石室高二十馀丈广三十步。
其侧不远复有猕猴堕坑处四佛经行处贤圣依住处。
灵相众矣。
又东南行经于七国。
至劫比他国。
俗事大自在天。
其精舍者高百馀尺。
中有天貌形极伟大。
谓诸有趣由之而生。
王民同敬不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
大都异道乃有百数。
中所高者自在为多有一大寺。
五百僧徒。
净人仆隶乃有数万。
皆宅其寺侧。
中有三道阶。
南北而列。
即佛为母忉利安居夏竟下天。
帝释之所作也。
宝阶本基沦没并尽。
后王仿之在其故地。
犹高七十馀尺。
育王为建石柱。
高七丈馀。
光净明照。
随人罪福影现其中。
旁有贤劫四佛经行石基。
长五十许步。
高于七尺。
足蹈所及。
皆有莲华文生焉。
国西北不远二百许里至羯若鞠阇国。
唐言曲女城也。
王都临殑伽河。
即恒河之正名矣。
源从北来出大雪山。
其土邪正杂敬。
僧徒盈万。
多诸圣迹。
四佛行坐处。
七日说法处。
佛牙发爪等塔。
精舍千馀。
名寺异相多临河北。
奘于此国学佛使日胄二毗婆沙于毗耶犀那三藏所。
经于三月。
王号戒日。
正法治世将五十载。
言戒日者。
谥法之名。
此方薨后量德以赠。
彼土初登即先荐号。
以灭后美之徒虚名耳。
今犹御世统五印度。
初治边陲为小国也。
先有室商祛王。
威行海内。
酷虐无道刘残释种。
拔菩提树绝其根苗。
选简名德三百馀人留之。
馀者并充奴隶。
戒日深知树于祸始也。
与诸官属至菩提坑立大誓曰。
若我有福统临海内。
必能崇建佛法。
愿菩提树从地而生。
言已寻视。
见菩提萌坑中上踊。
遂回兵马往商祛所。
威福力故当即除灭。
所以抱信诚笃倍发由来。
还统五方。
象兵八万。
军威所及并藉其力。
素不血食。
化境有羊。
皆赎施僧。
用供乳酪。
五年一施倾其帑藏。
藏尽还蓄时至复行。
用此为常。
有犯王法乃至叛逆罪应死者。
远斥边裔。
馀者惩罚。
盖不足言。
故诸国中多行盗窃。
非假伴援不可妄进。
又东南行二千馀里经于四国。
顺殑伽河侧。
忽被秋贼须人祭天。
同舟八十许人悉被执缚。
唯选奘公堪充天食。
因结坛河上置奘坛中。
初便生飨将加鼎镬。
当斯时也取救无缘。
注想慈尊弥勒如来及东夏住持三宝。
私发誓曰。
馀运未绝会蒙放免。
必其无遇命也如何。
同舟一时悲啼号哭。
忽恶风四起。
贼船而覆没。
飞沙折木咸怀恐怖。
诸人又告贼曰。
此人可悯。
不辞危难。
专心为法。
利益边陲。
君若杀之罪莫大也。
宁杀我等不得损他。
众贼闻之投刃礼愧受戒悔失。
放随所往。
达憍偿弥。
外道殷盛。
王都城中有佛精舍。
高六十尺。
中有檀像。
即昔优田大王造之。
仿在天之影也。
其侧龙窟圣迹多矣。
又东北千馀里至室罗伐悉底国。
即舍卫舍婆提之正名也。
周睇荒毁才有故基。
斯匿治宫须达故宅。
趾墌存焉。
城南五里有逝多林。
即祇陀园也。
胜军王臣善施所造。
全寺颓灭尚有石柱。
举高七丈。
育王标树边有塼室一区。
中安如来为母说法像。
自馀院宇湮没荡尽。
但有佛洗病比丘处。
目连举身子衣处。
佛僧常汲故井处。
外道阴谤杀淫女处。
佛异论处。
身子捔处。
琉璃没处。
得眼林处。
迦叶波佛本生地。
诸如上处皆建石塔。
并无忧王之所造也。
寺东不远。
三大深坑。
即调达瞿波战遮女人所没之处。
坑极深邃临望无底。
自古及今大雨洪注终无溢满。
又东将七百里。
至劫毗罗伐窣堵国。
即迦毗罗卫净饭王所治之都也。
空城十馀无人栖住。
故宫砖城周十五里。
荒寺千馀。
惟宫中一所在焉。
王寝殿基上有铭塔。
即如来降神之处也。
彼有说云。
五月八日神来降者。
上座部云。
十五日者与此方述微复不同。
岂有异耶。
至如东夏所尚素王为圣。
将定年算。
前达尚迷。
况复历有三代。
述时纪号犹自差舛。
顾惟理越情求赴机应感。
皆乘权道适变为先。
岂以常人之耳目用通于至极也。
城之南北有过去二佛生地诸塔。
育王石柱铭记甚多。
都城西北数百千塔。
并是流璃所诛诸释。
既是圣者。
后人为造。
当斯时也有四释子。
忿其见逼不思犯戒。
出外拒军。
琉璃遂退。
后还本国。
城中不受。
告曰。
吾为法种誓不行师。
汝退彼军非吾族也。
既被放斥远投诸国。
木是圣胤。
竞宗树之。
今乌仗梵衍等王。
并其后也。
城东百里。
即是如来生地之林。
今尚存焉。
或有说者。
三月八日。
上座部云。
十五日也。
此土诸经咸云。
四月八日。
斯非感见之机。
异计多耳。
又东七百里方至拘尸。
中途诸异略不复纪。
创达此城。
不觉五情失守崩踊躄地。
顷之顾眄。
但见荒城颓褫纯陀宅基有标志耳。
西北四里。
河之西岸。
即娑罗大林。
周匝轮径四十馀里。
中央高竦。
即涅槃地。
有一砖室。
卧像北首。
旁施塔柱具书铭记。
而诸说混淆通列其上。
有云。
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者。
或云。
九月八日入涅槃者。
或云。
自彼至今过千五百年者。
或云过九百年者。
城北渡河。
即焚身地。
方二里馀深三丈许。
土尚黄黑状同焦炭。
诸国有病服其土者无不除愈。
故其焚处致有坑耳。
其侧复有现足分身雉鹿诸塔。
并具瞻已。
又西南行大深林中七百馀里。
达婆罗痆厮国。
即常所谓波罗柰也。
城临殑伽。
外道殷盛。
乃出万计。
天寺百馀多遵自在。
僧徒三千。
并小乘正量部也。
王都东北波罗奈河之西。
塔柱双建。
育王所立。
影现佛像。
睹者兴敬。
度河十里即鹿野寺也。
周闾重阁望若仙宫。
僧减二千。
皆同前部。
佛事高胜诸国最矣。
中有转法轮像。
状如言说。
旁树石柱高七十馀尺。
内影外现众相备矣。
斯即如来初转法处。
其侧复有五百独觉塔三佛行坐处。
寺中铭塔圣迹极多。
乃有数百。
又有佛所浴池浣衣洗器之水。
皆有龙护。
曝衣方石。
鹿王迎佛之地。
并建石塔。
动高三百馀尺。
相甚弘伟。
故略陈耳。
顺河东下减于千里达吠舍釐。
即毗舍离也。
露形异术偏所丰足。
国城旧基周七十里。
人物寡鲜但为名地。
其中说净名经处。
宝积净名诸故宅处。
身子證果处。
姨母灭度处。
七百结集处。
阿难分身处。
此之五处各建胜塔标示后代。
自斯东北二千馀里。
入大雪山至尼波罗国。
纯信于佛僧有二千。
大小兼学。
城东有池。
中有天金光浮水上。
古老传云弥勒下生。
用为首饰。
或有利其宝者。
夜往盗之。
但见火聚腾焰。
都不可近。
今则沈深叵穷其底。
水又极热难得措足。
唐国使者试火投之焰便踊起。
因用煮米便得成饭。
其境北界。
即东女国与吐蕃接境。
比来国命往还率由此地。
约指为语。
唐梵相去一万馀里。
自古回邅致途远阻。
又从梵吠舍南济殑伽河达摩揭陀国。
即摩竭提之正号也。
其国所居是为中印度矣。
今王祖胤继接无忧。
无忧即频毗娑罗之曾孙也。
王即戒日之女婿矣。
今所治城。
非古所筑。
殑伽南岸有波吒釐城。
周七十里。
即经所谓华氏城也。
王宫多花。
故因名焉。
昔阿育王自离王舍迁都于此。
左侧圣所其量弥繁。
城之西南四百馀里。
度尼连禅河至伽耶城。
人物希少可千馀家。
又行六里有伽耶山。
自古诸王所登封也。
故此一山世称名地。
如来应俗就斯成道。
顶有石塔高百馀尺。
即宝云等经所说之处。
周回四十里内圣迹充满。
山之西南即道成处。
有金刚座周百馀步。
其地则今所谓菩提寺是也。
寺南有菩提树。
高五丈许。
绕树周垣垒砖为之。
轮回五百许步。
东门对河。
北门通寺。
院中灵塔相状多矣。
如来得道之日。
互说不同。
或云。
三月八日。
及十五日者。
垣北门外大菩提寺。
六院三层。
墙高四丈皆砖为之。
师子国王。
买取此处兴造斯寺。
僧徒仅千。
大乘上座部所住持也。
有骨舍利状人指节。
肉舍利者大如真珠。
彼土十二月三十日。
当此方正月十五日。
世称大神变月。
若至其夕必放光瑞。
天雨香花充满树院。
奘初到此。
不觉闷绝。
良久苏醒。
历睹灵相。
昔闻经说。
今宛目前。
恨居边鄙。
生在末世。
不见真容。
倍复闷绝。
旁有梵僧。
就地接抚相与悲慰。
虽备礼谒恨无光瑞。
停止安居迄于解坐。
彼土常法。
至于此时。
道俗千万。
七日七夜竞伸供养。
凡有两意。
谓睹光相及希树叶。
每年树叶恰至夏末一时飞下。
通夕新抽与故齐等。
时有大乘居士。
为奘开释瑜伽师地。
尔夜对讲忽失灯明。
又观所佩珠珰璎珞。
不见光釆。
但有通明晃朗。
内外洞然。
而不测其由也。
怪斯所以共出草庐望菩提树。
乃见有僧。
手擎舍利大如人指。
在树基上遍示大众。
所放光明照烛天地。
于时众闹但得遥礼。
虽目睹瑞心疑其火。
合掌虔跪乃至明晨。
心渐萎顿光亦歇灭。
居士问曰。
既睹灵瑞。
心无疑耶奘具陈意。
居士曰。
余之昔疑。
还同此也。
其瑞既现。
疑自通耳。
余见菩提树。
叶如此白杨。
具以问之。
奘曰。
相状略同。
而扶疏茂盛少有异也。
于此寺东望屈屈吒播陀山。
即经所谓鸡足山也。
直上三峰状如鸡足。
因取号焉。
去菩提寺一百馀里。
顶树大塔夜放神炬。
光明通照。
即大迦叶波。
寂定所也。
路极梗涩多诸林竹。
师子虎象纵横腾倚。
每思登践取进无由。
奘乃告王请诸防援。
蒙给兵三百馀人。
各备锋刃斩竹通道。
日行十里。
尔时彼国闻奘往山。
士女大小数盈十万。
奔随继至共往鸡足。
既达山阿壁立无路。
乃缚竹为梯相连而上。
达山顶者三千馀人。
四睇欣然转增喜踊具睹石罅散花供养。
自山东北百有馀里至佛陀代那山。
有大石室。
佛曾游此。
天帝就石涂香以供。
行至其处今犹郁烈不远山室可受千人。
如来三月于中坐夏。
垒石为道。
广二十步。
长五里许。
即频毗娑罗修觐上山之所由也。
又东六十便至矩奢揭罗补罗古城。
唐言茅城。
多出香茅故因名也。
其城即摩揭陀之正中。
经本所谓王舍城者是矣。
崇山四周为其外郭。
上如陴堄皆砖为之。
西通小径北辟山门。
广长从狭周轮百五十里。
其中宫城周三十馀里。
内诸古迹其量复多。
宫之东北可十五里。
有姞栗陀罗矩吒山。
即经所谓耆阇崛山者是也。
唐言鹫峰之台。
于诸山中最高显映夺。
接山之阳佛多居住。
从下至顶编石为阶。
广十馀步长六里许。
佛常往来于斯道也。
历观崖岫备诸古迹不可胜纪。
广如图传。
山城北门强一里许。
即迦兰陀竹园精舍石基。
东户砖室今仍现在。
自园西南行六里许。
南山之阴大竹林中有石室焉。
即大迦叶波与千无学。
结集经教所托之地。
又西二十馀里。
即大众部结集处也。
山城之北可五里许。
至曷罗阇姞利呬城。
唐言新王舍也。
馀传所称者是矣。
又北三十馀里至那烂陀寺。
唐言施无厌也。
赡部洲中寺之最者。
勿高此矣。
五王共造供给倍隆。
故因名焉。
其寺都有五院。
同一大门周闾四重高八丈许。
并用砖垒。
其最上壁犹厚六尺。
外郭三重。
墙亦砖垒。
高五丈许。
中间水绕极深池堑。
备有花畜严丽可观。
自置已来防卫清肃。
女人非滥未曾容隐。
常住僧众四千馀人。
外容道俗通及邪正乃出万数。
皆周给衣食无有穷竭。
故复号寺为施无厌也。
中有佛院备诸圣迹。
精舍高者二十馀丈。
佛昔于中四月说法。
又有精舍高三十馀丈。
中诸变态不可名悉。
置立铜像高八丈馀。
六层阁盛庄严绮饰。
即戒日之兄满胄王造也。
又有鍮石精舍高可八丈。
戒日亲造。
彫装未备日役千功。
彼国常法钦敬德望。
有诸论师智识清远。
王给封户乃至十城。
渐降量赏不减三城。
其寺现在受封大德三百馀人。
通经已上不掌僧役。
重爱学问咨访异法。
故乌耆已西被于海内。
诸出家者皆多义学。
任国往返都无隔碍。
王虽守国不敢遮障。
故彼学徒博闻该赡。
奘历诸国风声久达。
将造其寺。
众差大德四十人。
至庄迎宿。
庄即目连之本村也。
明日食后。
僧二百馀俗人千馀。
擎舆幢盖香花来迎引入都会。
与众相慰问讫唱令住寺。
一切共同。
又差二十人。
引至正法藏所。
即戒贤论师也。
年百六岁众所重故号正法藏。
博闻强识。
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
即昔室商祛王所坑之者。
为贼擎出潜沦草莽。
后兴法显道俗所推。
戒日增邑十城。
科税以入。
贤以税物成立寺庙。
奘礼赞讫。
并命令坐。
问从何来。
答从支那国来欲学瑜伽等论。
闻已啼泣。
召弟子觉贤说己旧事。
贤曰。
和上三年前。
患困如刀刺。
欲不食而死。
梦金色人曰。
汝勿厌身。
往作国王多害物命。
当自悔责。
何得自尽。
有支那僧来此学问。
已在道中。
三年应至。
以法惠彼。
彼复流通。
汝罪自灭。
吾是曼殊室利
故来相劝。
和上今损。
正法藏问。
在路几时。
奘曰。
出三年矣。
既与梦同。
悲喜交集。
礼谢讫。
寺素立法。
通三藏者员置十人。
由来阙一。
以奘风问便处其位。
日给上馔二十盘大人米一斗。
槟榔豆䓻龙脑香乳苏蜜等。
净人四婆罗一。
行乘象舆三十人从。
大人米者粳米也。
大如乌豆。
饭香百步。
惟此国有。
王及知法者预焉。
故此寺通三藏者给二十盘。
即二十日。
渐减通一经者。
犹给五盘。
五日。
过此已后便依僧位。
便请戒贤讲瑜伽论。
听者数千人。
十有五月方得一遍。
重为再讲。
九月方了自馀顺理显扬对法等并得咨禀。
然于瑜伽偏所钻仰。
经于五年晨夕无辍将事博议未忍东旋。
贤诫曰。
吾老矣。
见子殉命求法经途十年方至今日不辞朽老。
力为伸明。
法贵流通岂期独善。
更参他部恐失时缘。
智无涯也惟佛乃穷。
人命如露非旦则夕。
即可还也。
便为装行调。
付给经论。
奘曰。
敢闻命矣。
意欲南巡诸国。
还途北指。
以高昌昔言不得违也。
便尔东行大山林中。
至伊烂拿国。
见佛坐迹入石寸许。
长五尺二寸广二尺一寸。
旁有瓶迹没石寸许。
八出花文都似新置。
有佛立迹长尺八寸阔强六寸。
又东南行路经五国。
将四千里至三摩呾吒国。
滨斥大海。
四佛曾游。
见青玉像举高八尺。
自斯东北山海之中。
凡有六国。
即达林邑。
道阻且长。
兼多瘴疠。
故不游践。
又从西行将至二千里。
达揭罗拿国。
邪正兼事。
别有三寺不食乳酪。
调达部也。
又西南行七百馀里至乌荼国。
东境临海。
有发行城。
多有商侣停于海次。
南大海中有僧伽罗国。
谓执师子也。
相去约指二万馀里。
每夜南望。
见彼国中佛牙塔上宝珠光明腾焰晖赫见于天际。
又西南行具经诸国。
并有异迹。
可五千里至憍萨国。
即南印度之正境也。
崇信佛法僧徒万许。
其土宽广林野相次。
王都西南三百馀里有黑蜂山。
昔古大王为龙猛菩萨造立斯寺。
即龙树也。
其寺上下五重。
凿石为之。
引水旋注。
多诸变异。
沿波方达。
令净人固守罕有登者。
龛中石像形极伟大。
寺成之日。
龙猛就山以药涂之变成紫金。
世无等者。
又有经藏。
夹缚无数。
古老相传。
尽初结集并现存在。
虽外佛法屡遭诛殄。
而此一山住持无改。
近有僧来于彼夏坐。
但得读诵不许持出。
具陈此事。
但路幽阻难可寻问。
又复南行七千馀里。
路经五国并有灵迹。
至秣罗矩吒国。
即赡部最南滨海境也。
山出龙脑香焉。
旁有岩顶清流。
绕旋二十许匝南注大海。
中有天宫观自在菩萨常所住处。
即观世音之正名也。
临海有城。
古师子国。
今入海中可三千馀里。
非结大伴则不可至。
故不行也。
自此西北四千馀里。
中途经国具诸神异。
达摩诃刺他国。
其王果勇威英自在。
未宾戒日。
寺有百馀。
僧徒五千。
大小兼学。
东境山寺罗汉所造。
有大精舍高百馀尺。
中安石像长八丈许。
上施石盖凡有七重。
虚悬空中相去各三尺许。
礼谒见者无不叹讶斯神也。
自此因循广寻圣迹。
至钵伐多国。
有数名德学业可遵。
又停二年。
学正量部根本论摄正法论成实论等。
便东南还那烂陀。
参戒贤已。
往杖林山胜军论师居士所。
其人刹利种。
学通内外五明数术。
依林养徒讲佛经义。
道俗归者日数百人。
诸国王等亦来观礼洗足供养。
封赏城邑。
奘从学唯识决择论意义论成无畏论等。
首尾二年。
夜梦寺内及外林邑火烧成灰。
见一金人告曰。
却后十年。
戒日王崩印度便乱。
当如火荡。
觉已向胜军说之。
奘意方决严具东还。
及永徽之末戒日果崩。
今并饥荒。
如所梦矣。
初那烂陀寺大德师子光等。
立中百论宗。
破瑜伽等义。
奘曰。
圣人作论终不相违。
但学者有向背耳。
因造会宗论三千颂。
以呈戒贤诸师。
咸称善。
先有南印度王灌顶师。
名般若鞠多。
明正量部。
造破大乘论七百颂。
时戒日王讨伐至乌荼国。
诸小乘师保重此论以用上王。
请与大乘师决胜。
王作书与那烂陀寺。
可差四僧善大小内外者诣行宫在所。
拟有论义。
戒贤乃差海慧智光师子光及奘。
为四应命。
将往未发间。
有顺世外道来求论难。
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
若有屈者斩首相谢。
彼计四大为人物因。
旨理沈密最难徵覈。
如此阴阳谁穷其数。
此道执计必求捔决。
彼土常法。
论有负者先令乘驴。
屎瓶浇顶。
公于众中。
形心折伏然后依投永为皂隶。
诸僧同疑。
恐有殿负默不陈对。
奘停既久究达论道。
告众请对。
何得同耻。
各立旁證。
往复数番通解无路。
神理俱丧溘然潜伏。
预是释门一时腾踊。
彼既屈已请依先约。
奘曰。
我法弘恕不在刑科。
禀受我法如奴事主。
因将向房遵正法要。
彼乌荼论又别访得。
寻择其中便有谬滥。
谓所伏外道曰。
汝闻乌荼所立义不。
曰彼义曾闻。
特解其趣。
即令说之。
备通其要。
便指纤芥。
申大乘义破之。
名制恶见论。
千六百颂。
以呈戒贤等师。
咸曰。
斯论穷天下之勍寇也。
何敌当之。
奘意欲流通教本。
乃放任开正法。
遂往东印度境迦摩缕多国。
以彼风俗并信异道故其部众乃有数万。
佛法虽弘未至其土。
王事天神爱重教义。
但闻智人不问邪正。
皆一奉敬其人。
创染佛法将事弘阐故往开化。
既达于彼王。
叹奘胜度神思清远。
童子王闻欣得面款。
遣使来请再三乃往。
既至相见宛若旧游。
言议接对又经晦朔。
于时异术云聚。
请王决论。
言辩才交邪徒草靡。
王加崇重初开信门。
请问诸佛何所功德。
奘赞如来三身利物。
因造三身论三百颂以赠之。
王曰。
未曾有也。
顶戴归依。
此国东境接蜀西蛮。
闻其途路。
两月应达。
于时戒日王臣告曰。
东蕃童子王所有支那大乘天者。
道德弘被。
彼王所重。
请往致之。
其大乘天者。
即印度诸僧美奘之目也。
王曰。
我已频请辞而不来。
何因在彼。
即使语拘摩罗王。
可送支那法师来共会祇罗国。
童子王命象军二万船三万。
与奘溯殑伽河以赴戒日。
戒日与诸官属百馀万众。
顺河东下同集羯朱祇罗国。
初见顶礼。
呜足尽敬。
散花设颂无量供已曰。
弟子先请。
何为不来。
答以听法未了故此延命。
又曰。
彼支那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曲。
秦王何人致此歌咏。
奘曰。
即今正国之天子也。
是大圣人拨乱反政恩沾六合故有斯咏。
王曰。
故天纵之为物主也。
乃延入行宫陈诸供养。
乃述制恶见论。
顾谓门师曰。
日光既出荧烛夺明。
师所宝者他皆破讫。
试救取看。
小乘诸僧无敢言者。
王曰。
此论虽好然未广闻。
欲于曲女城大会。
命五印度能言之士。
对众显之。
使邪从正舍小就大。
不亦可乎。
是日发敕普告天下。
总集沙门婆罗门一切异道。
会曲女城。
自冬初溯流。
腊月方到。
尔时四方翕集。
乃有万数。
能论义者数千人。
各擅雄辩咸称克敌。
先立行殿各容千人。
安像陈供香花音乐。
请奘升座。
即标举论宗命众徵覈。
竟十八日无敢问者。
王大嗟赏。
施银钱三万金钱一万上氎一百具。
仍令大臣执奘袈裟巡众唱言。
支那法师论胜。
十八日来无敢问者。
并宜知之。
于时僧众大悦曰。
佛法重兴。
乃令边人权智若此。
便辞东归。
王重请住观七十五日。
大施场相。
事讫辞还。
王敕所部。
递送出境。
并施青象金银钱各数万。
戒日拘摩罗等十八大国王。
流泪执别。
奘便辞而不受。
以象形大。
日常料草四十馀围。
饼食所须又三斛许。
戒日又敕令诸属国随到供给诸僧。
劝受象施。
皆曰。
斯胜相也。
佛灭度来。
王虽崇敬种种布施。
未闻以象用及释门。
象为国宝。
今既见惠。
信之极矣。
因即纳象而反钱宝。
然其象也其形圆大。
高可丈三长二丈许。
上容八人。
并诸什物经象等具。
并在其上。
状如重都相似空行。
虽逢奔逸而安隐不坠。
瓶水不侧。
缘国北旋出印度境。
戒日威被咸蒙供侍。
入皂利国。
山川相半沃壤丰熟。
僧徒数万并学大乘。
东北山行过诸城邑上大雪山。
及至其顶诸山并下。
又上三日达最高岭。
南北通望。
但见横山各有九重。
过斯已往皆是平地。
虽有小山孤断不续。
唯斯一岭曼延高远。
约略为言。
赡部一洲山丛斯地。
何以知耶。
至如西境波斯平川眇漫。
东寻嵬崿莫有穷踪。
北则横野萧条。
南则印度皋衍。
即经所谓香山者也。
达池幽邃未可寻源。
四河所从皆由斯出。
尔雅所谓昆崙之墟。
岂非斯耶。
案诸禹贡。
河出碛石。
盖局谈其潜出处耳。
张骞寻之乃游大夏。
固是超步所经。
犹不言其发源之始。
斯可知矣。
奘引从前后自勒行众沿岭而下。
三日至地。
达睹货罗诸故都邑。
山行八百路极艰险。
寒风切骨到于活国。
中途所经皆属北狄。
而此王者突厥之胤。
统管诸胡总御铁门以南诸小国也。
自此境东方入葱岭。
岭据赡部洲中。
南接雪山北至热海。
东渐乌铩西极波斯。
纵广结固各数千里。
冬夏积雪冰岩崖险。
过半已下多出山葱。
故因名焉。
昔人云。
葱岭停雪。
即雪山也。
今亲目验。
则知其非。
雪山乃居葱岭已南。
东西亘海。
南望平野。
北达丛山。
方名葱岭。
又东山行。
经于十国二千馀里。
至达摩悉铁帝国。
境在山间。
东西千六百里。
南北极广不踰四五里许。
临缚刍河从南而来不测其本。
僧寺十馀。
有一石像上施金铜圆盖。
人有旋绕盖亦随转。
岂由机巧莫测其然。
又东山行近有千里达商弥国。
东至大川广千馀里。
南北百馀里绝无人住。
川有龙池。
东西三百南北五十。
其池正在大葱岭内。
赡部洲中最高地也。
何以明之。
池出二河。
其西流者至达摩悉铁国与缚刍河合。
自此以西皆西流。
其东流者至祛沙西界与徙多河合。
自此已东水皆东流。
故分二河各注西海故知高也。
河出大鸟卵如𭽎许。
案条支国大卵如瓮。
岂非斯耶。
又东五百至朅盘陀国。
北背徙多河。
即经所谓悉陀河也。
东入盐泽。
潜于地中。
涌于积石。
为东夏河矣。
其国崇信佛法。
城之东南三百馀里。
大崖两室各一罗汉现入灭定七百馀年。
须发渐长。
左近诸僧年别为剃。
又东千馀里方出葱岭至乌铩国。
城临徙多。
西有大山崖自崩坠。
中有僧焉。
冥目而坐。
形甚奇伟。
须发下垂至于肩面。
问其委曲乃迦叶佛时人矣。
近重崩崖没于山内。
奘至斯国。
与象别行先度雪河。
象晚方至。
水渐汎涨。
不悉山道。
寻岭直下。
牙冲岸树。
象性凶犷反拔却顿。
因即致死。
怅恨所经已越山险将达平壤不果祈愿。
东过疏勒乃至沮渠。
可千馀里。
同伴五百皆共推奘为大商主。
处位中营四面防守。
且自沮渠一国。
素来常镇十部大经。
各十万偈。
如前所传。
国宝护之不许分散。
今属突厥。
南有大山。
现三罗汉入灭尽定。
东行八百达于遁国。
地惟沙壤寺有百馀。
僧徒五千并大乘学。
城西山寺佛曾游践。
有大石室。
罗汉入定。
石门封掩。
初奘既度葱岭。
先遣侍人。
赍表陈露达国化也。
下敕流问令早相见。
行达于遁。
以象致死所赍经像交无运致。
又上表请寻下别敕。
令于遁王给其鞍乘。
既奉严敕驼马相连至于沙洲。
又蒙别敕。
计其行程酬雇价直。
自尔乘传二十许乘。
以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届于京郊之西。
道俗相趋屯赴阗闼。
数十万众如值下生。
将欲入都。
人物諠拥取进不前。
遂停别馆。
通夕禁卫。
候备遮断停驻道旁。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二十馀里。
列众礼谒动不得旋。
于时驾幸洛阳。
奘乃留诸经像送弘福寺。
京邑僧众竞列幢帐助运庄严。
四部諠哗又倍初至。
当斯时也复感瑞云现于日北团圆如盖。
红白相映当于像上显发轮光。
既非绕日同共嗟仰从午至晡。
豫入弘福方始歇灭。
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废业七众归承。
当此一期。
倾仰之高终古罕类也。
奘虽逢荣问独守馆宇坐镇清闲。
恐陷物议故不临对。
及至洛滨特蒙慰问。
并献诸国异物。
以马驮之。
别敕引入深宫之内殿。
面奉天颜。
谈叙真俗无爽帝旨。
从卯至酉不觉时延。
迄于闭鼓。
上即事戎旃。
问罪辽左。
明旦将发。
下敕同行。
固辞疾苦。
兼陈翻译。
不违其请。
乃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
专知监护。
资备所须一从天府。
初奘在印度声畅五天。
称述支那人物为盛。
戒日大王并菩提寺僧。
思闻此国。
为日久矣。
但无信使。
未可依凭。
彼土常传。
赡部一洲四王所治。
东谓脂那。
主人王也。
西谓波斯。
主宝王也。
南谓印度。
主象王也。
北谓猃狁。
主马王也。
皆谓四国藉斯以治。
即因为言。
奘既安达恰述符同。
戒日及僧。
各遣中使赍诸经宝远献东夏。
是则天竺信命自奘而通。
宣述皇猷之所致也。
使既西返。
又敕王玄策等二十馀人。
随往大夏。
并赠绫帛千有馀段。
王及僧等数各有差。
并就菩提寺僧召石蜜匠。
乃遣匠二人僧八人。
俱到东夏。
寻敕往越州。
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
先是菩提寺僧三人送经初。
至。
下敕普请京城设斋。
仍于弘福译大严等经不久之间奘信又至。
乃敕且停待到方译。
主上虚心企仰。
频下明敕令奘速至。
但为事故留连不早程达。
既见洛宫深沃虚想。
即陈翻译。
搜擢贤明。
上曰。
法师唐梵具赡词理通敏。
将恐徒扬仄陋终亏圣典。
奘曰。
昔者二秦之译门位三千。
虽复翻传。
犹恐后代无闻怀疑乖信。
若不搜举同奉玄规。
岂以褊能妄参朝委。
频又固请乃蒙降许。
帝曰。
自法师行后造弘福寺。
其处虽小禅院虚静。
可为翻译。
所须人物吏力。
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
既承明命返迹京师。
遂召沙门慧明灵闰等。
以为證义。
沙门行友玄赜等。
以为缀缉。
沙门智證辩机等。
以为录文。
沙门玄模以證梵语。
沙门玄应以定字伪。
其年五月创开翻译。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余为执笔。
并删缀词理。
其经广解六度四摄十力四畏三十七品诸菩萨行。
合十二品。
将四百纸。
又复旁翻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智證等更迭录文。
沙门行友详理文句。
奘公于论重加陶练。
次又翻大乘对法论一十五卷。
沙门玄赜笔受。
微有馀隙。
又出西域传一十二卷。
沙门辩机。
亲受时事连纰前后。
兼出佛地六门神咒等经。
都合八十许卷。
自前代已来所译经教。
初从梵语倒写本文。
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乱理文句。
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
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尚贤吴魏所译诸文。
但为西梵所重贵于文句。
钩锁联类重沓布在。
唐文颇居繁复。
故使缀工专司此位。
所以贯通词义加度节之。
铨本勒成秘书缮写。
于时驾返西京。
奘乃表上并请序题。
寻降手敕曰。
法师夙标高行早出尘表。
泛宝舟而登彼岸。
搜妙道而辟法门。
弘阐大猷荡涤众累。
是以慈云欲卷。
舒之荫四空。
慧日将昏。
朗之照八极。
舒朗之者。
其惟法师乎。
朕学浅心拙。
在物犹迷。
况佛教幽微。
岂敢仰测。
请为经题。
非已所闻。
其新撰西域传者。
当自披览。
及西使再返。
又敕二十馀人随往印度前来国命通议中书。
敕以异域方言务取符会。
若非伊人将论声教。
故诸信命并资于奘。
乃为转唐言依彼西梵。
文词轻重令彼读者尊崇东夏。
寻又下敕。
令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
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
领叠词旨方为翻述。
道士蔡晃成英等。
竞引释论中百玄意。
用通道经。
奘曰。
佛道两教其致天殊。
安用佛言用通道义。
穷覈言疏本出无从。
晃归情曰。
自昔相传祖凭佛教至于三论。
晃所师遵准义幽通不无同会。
故引解也。
如僧肇著论。
盛引老庄。
犹自申明。
不相为怪。
佛言似道何爽纶言。
奘曰。
佛教初开。
深文尚拥。
老谈玄理微附佛言。
肇论所传引为联类。
岂以喻词而成通极。
今经论繁富各有司南。
老但五千论无文解。
自馀千卷多是医方。
至如此土贤明何晏王弼周颙萧绎顾欢之徒。
动数十家。
注解老子何不引用。
乃复旁通释氏。
不乃推步逸踪乎。
既依翻了将欲封勒。
道士成英曰。
老经幽邃。
非夫序引何以相通。
请为翻之。
奘曰。
观老治身治国之文。
文词具矣。
叩齿咽液之序。
其言鄙陋。
将恐西闻异国有愧乡邦。
英等以事闻诸宰辅。
奘又陈露其情。
中书马周曰。
西域有道如老庄不。
奘曰。
九十六道并欲超生。
师承有滞致沦诸有。
至如顺世四大之术。
冥初六谛之宗。
东夏所未言也。
若翻老序。
则恐彼以为笑林。
遂不译之。
奘以弘赞之极。
勿尚帝王。
开化流布自古为重。
又重表曰。
伏奉墨敕猥垂奖喻。
祇奉纶言精守振越。
玄奘业尚空疏。
谬参法侣幸属九瀛有截四表无虞。
凭皇灵以远征。
恃国威而访道。
穷遐冒险虽励愚诚。
纂异怀荒寔资朝化。
所获经论奉敕翻译。
见成卷轴。
未有诠序。
伏惟陛下睿思云敷。
天华景烂。
理包系象调逸咸英。
跨千古以飞声。
掩百王而腾实。
窃以神力无方。
非神思不足诠其理。
圣教玄远。
非圣藻何以序其源。
故乃冒犯威严。
敢希题目宸眷冲邈不垂矜许。
抚躬累息相顾失图。
玄奘闻。
日月丽天。
既分晖于户牖。
江河纪地。
亦流润于岩涯。
云和广乐。
不秘响于聋昧。
金璧奇珍。
岂韬彩于愚瞽。
敢缘斯理重以干祈。
伏乞雷雨曲垂天文俯照。
配两仪而同久。
与二耀而俱悬。
然则鹫岭微言。
假神笔而弘远。
鸡园奥义。
托英词而宣畅。
岂止区区梵众独荷恩荣。
亦使蠢蠢迷生方超尘累而已。
表奏之日。
敕遂许焉。
谓驸马高履行曰。
汝前请朕为汝父作碑。
今气力不如昔。
愿作功德为法师作序不能作碑。
汝知之。
贞观二十二年幸玉华宫。
追奘至。
问翻何经论。
答正翻瑜伽。
上问。
何圣所作明何等义。
具答已令取论自披阅。
遂下敕。
新翻经论写九本。
颁与雍洛相兖荆杨等九大州。
奘又请经题。
上乃出之名大唐三藏圣教序。
于明月殿。
命弘文馆学士上官仪。
对群僚读之。
其词曰。
盖闻。
二仪有象。
显覆载以含生。
四时无形。
潜寒暑以化物。
是以窥天鉴地。
庸愚皆识其端。
明阴洞阳。
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
以其有象也。
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
以其无形也。
故知象显可徵。
虽愚不惑。
形潜莫睹。
在智犹迷。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
弘济万品典御十方。
举威灵而无上。
抑神力而无下。
大之则弥于宇宙。
细之则摄于毫釐。
无灭无生。
历千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
运百福而长。
今妙道凝玄。
遵之莫知其际。
法流湛寂。
挹之莫测其源。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
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
基乎西土。
腾汉庭而皎梦。
照东域而流慈。
昔者分形分迹之时。
言未驰而成化。
当常现常之世。
民仰德而知遵。
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金容掩色。
不镜三千之光。
丽象开图。
空端四八之相。
于是微言广被。
拯含类于三涂。
遗训遐宣。
导群生于十地。
然而真教难仰。
莫能一其指归。
曲学易遵。
邪正于焉纷糺。
所以空有之论。
或习俗而是非。
大小之乘。
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
法门之领袖也。
幼怀贞敏。
早悟三空之心。
长契神情。
先包四忍之行。
松风水月。
未足比其清华。
仙露明珠。
讵能方其朗润。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超六尘而迥出。
夐千古而无对。
凝心内境。
悲正法之淩迟。
栖虑玄门。
慨深文之讹谬。
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
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
乘危远迈。
杖策孤征。
积雪晨飞途间失地。
惊砂夕起空外迷天。
万里山川。
拨烟霞而进影。
百重寒暑。
蹑霜雨而前踪。
诚重劳轻求深愿达。
周游西宇十有七年。
穷历道邦询求正教。
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鹿苑鹫峰瞻奇仰异。
承至言于先圣。
受真教于上贤。
探赜妙门精穷奥业。
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
八藏三箧之文。
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
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译布中夏宣扬胜业。
引慈云于西极。
注法雨于东垂。
圣教缺而复全。
苍生罪而还福。
湿火宅之乾焰。
共拔迷涂。
朗爱水之昏波。
同臻彼岸。
是知恶因业坠。
善以缘升。
升坠之端惟人所托。
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
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
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
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
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
夫以。
卉木无知。
犹资善而成善。
况乎人伦有识。
不缘庆而求庆。
方冀。
兹经流施。
将日月而无穷。
斯福遐敷。
与乾坤而永大。
百僚称庆。
奘表谢曰。
窃闻。
六爻探赜局于生灭之场。
百物正名。
未涉真如之境。
犹且远徵羲册。
睹奥不测其神。
遐想轩图。
历选并归其美。
伏惟。
皇帝陛下。
玉毫降质金轮御天。
廓先王之九州。
掩百千之日月。
斥例代之区域。
纳恒沙之法界。
遂使给园精舍并入堤封。
贝叶灵文咸归删府。
玄奘往因。
振锡聊谒崛山。
经途万里。
怙天威如咫步。
匪乘千叶。
诣双林如食顷。
搜扬三藏。
尽龙宫之所储。
研究一乘。
穷鹫岭之遗旨。
并已载于白马还献紫宸。
寻蒙下诏赐使翻译。
玄奘识乖龙树。
谬忝传灯之荣。
才异马鸣。
深愧写瓶之敏。
所译经论纰舛尤多。
遂荷天恩留神构序。
文超象系之表。
若聚日之放千光。
理括众妙之门。
同惠云之濡百草。
一音演说亿劫罕逢。
忽以微生亲承梵响。
踊跃欢喜如闻受记。
表奏之日。
寻下敕曰。
朕才谢圭璋言惭博达。
至于内典尤所未闲。
昨制序文深为鄙拙。
惟恐秽翰墨于金简。
标瓦砾于珠林。
忽得来书谬承褒赞。
循躬省虑弥益厚颜。
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又重表谢。
敕云。
朕性不读经。
兼无才智。
忽制论序。
翻污经文。
具览来言枉见褒饰。
愧逢虚美唯益真惭。
自尔朝宰英达咸申击赞。
释宗弘盛气接成阴。
皇太子述上所作三藏圣教序曰。
夫显扬正教。
非智无以广其文。
崇阐微言。
非贤莫能定其旨。
盖真如圣教者。
诸法之玄宗。
众经之轨䠱也。
综括宏远奥旨遐深。
极空有之精微。
体生灭之机要。
词茂道旷。
寻之者不究其源。
文显义幽。
履之者莫测其际。
故知。
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
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剪。
开法网之纲纪。
弘六度之正教。
拯群有之涂炭。
启三藏之秘扃。
是以名无翼而长飞。
道无根而永固。
道名流庆。
历遂古而镇常。
赴感应身。
经尘劫而不朽。
晨钟夕梵。
交二音于鹫峰。
慧日法流。
转双轮于鹿苑。
排空宝盖。
接翔云而共飞。
庄野春林。
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
皇帝陛下。
上玄资福。
垂拱而治八荒。
德被黔黎。
敛衽而朝万国。
恩加朽骨。
石室归于贝叶之文。
泽及昆虫。
金匮流乎梵说之偈。
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
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
窃以。
法性凝寂。
靡归心而不通。
智地玄奥。
感恳诚而遂显。
岂谓重昏之夜。
烛慧炬之光。
火宅之朝。
降法雨之泽。
于是百川异流。
同会于海。
万区分义。
总成乎实。
岂与汤武校其优劣。
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
夙怀聪令。
立志夷简。
神清髫龀之年。
体拔浮华之世。
凝情定室匿迹幽岩。
栖息三禅巡游十地。
超六尘之境。
独步迦维。
会一乘之旨。
随机化物。
以中华之无质。
寻印度之真文。
远涉恒河终期满字。
频登雪岭更获半珠。
问道往还十有七载。
备通释典利物为心。
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
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
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
洗尘劳而不竭。
传智灯之长焰。
皎幽闇而恒明。
自非久植胜缘。
何以显扬斯旨。
所谓法相常住。
齐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
同二仪之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
照古腾今。
理含金石之声。
文抱风云之润。
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
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自此常参内禁。
扣问沈隐。
翻译相续不爽法机。
敕赐云纳一领。
妙绝古今。
又敕天下。
寺度五人维持圣种。
皆其力也。
冬十月随驾入京。
于北阙造弘法院。
镇恒在彼。
初于曲池为文德皇后造慈恩寺。
追奘令住度三百人。
有令寺西北造翻经院。
给新度弟子一十五人。
弘福旧处仍给十人。
今上嗣箓素所珍敬。
追入优问礼殊恒袟。
永徽二年。
请造梵本经台。
蒙敕赐物。
寻得成就。
又追入内。
于修文殿翻发智等论。
降手诏飞白书。
慰问优洽。
显庆元年正月。
为皇太子于慈恩设大斋。
朝寀总至。
黄门郎薛元超。
中书郎李义府曰。
译经佛法之大。
未知何德以光扬耶。
奘曰。
公此之问。
常所怀矣。
译经虽位在僧。
光价终凭朝贵。
至如姚秦鸠摩罗什。
则安成侯姚嵩笔受。
元魏菩提流支。
则侍中崔光录文。
贞观初波颇初译。
则仆射萧瑀太府萧璟庶子杜正伦等。
监阅详定。
今并无之不足光远。
又大慈恩寺。
圣上切风树之哀。
追造壮丽。
腾实之美勿过碑颂。
若蒙二公为致。
则不朽之迹。
自形于今古矣。
便许之。
明旦遣给事宣敕云。
所须官人助翻者已处分讫。
其碑朕自作。
寻敕。
慈恩翻译文义须精。
宜令左仆射于志宁。
中书令来济。
礼部许敬宗。
黄门郎薛元超。
中书郎李义府等。
有不安稳随事润色。
若须学士任追三两人。
及碑成请神翰自书。
蒙特许。
克日送寺。
京寺咸造幢盖。
又敕王公已下太常九部及两县伎乐。
车徒千馀乘驻弘福寺。
上居安福门。
俯临将送。
京邑士女列于道侧。
自北之南二十馀里充牣衢街。
光俗兴法无与俦焉。
又赐山纳妙胜前者并时服玩百有馀件。
显庆二年。
驾幸洛阳。
预从安置东都积翠宫。
召入大内丽日殿。
翻观所缘等论。
又于明德宫。
翻大毗婆沙等论。
奘少离桑梓。
白首言归。
访问亲故。
零落殆尽。
惟有一姊。
迎与相见。
访以坟陇。
旋殡未迁。
便卜胜地。
旋茔改葬。
其少室山西。
北缑氏故县东北。
游仙乡控鹤里凤凰谷。
即奘之生地也。
下近有少林寺。
即魏孝文所立。
是翻十地之所。
意愿栖托为国翻译。
蒙手敕云。
省表知欲晦迹岩泉追林远而架往。
托虑禅寂轨澄什以标今。
仰挹风徽寔所钦尚。
朕业空学寡靡究高深。
然以浅识薄闻。
未见其可。
法师津梁三界汲引四生。
智皎心灯定凝意水。
非情尘之所曀岂识浪而能惊然以道德可居。
何必太华叠岭。
空寂可舍。
岂独少室重峦。
幸戢来言勿复陈请。
即市朝大隐。
不独贵于昔贤。
见闻弘益更可珍于即代。
遂因寝言。
显庆三年下敕为皇太子造西明寺成。
令给上房僧十人以充侍者。
有大般若者。
二十万偈此土八部咸在其中。
不久下敕令住玉华。
翻经供给一准京寺。
遂得托静不爽译功。
以显庆五年正月元日。
创翻大本。
至龙朔三年十月末了。
凡四处十六会说。
总六百卷。
般若空宗此焉周尽。
于间又翻成唯识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品类足论等。
至十一月表上此经。
请制经序。
于蓬莱宫通事舍人冯义宣敕许之。
奘生常以来愿生弥勒。
及游西域。
又闻无著兄弟皆生彼天。
又频祈请咸有显證。
怀此专至益增翘励。
后至玉华。
但有隙次。
无不发愿生睹史多天见弥勒佛。
自般若翻了。
惟自策勤行道礼忏。
麟德元年告翻经僧及门人曰。
有为之法必归磨灭。
泡幻形质何得久停。
行年六十五矣。
必卒玉华。
于经论有疑者可速问。
闻者惊曰。
年未耆耄何出此言。
报曰。
此事自知。
遂往辞佛。
先造俱胝十亿像所。
礼忏辞别。
有门人外行者。
皆报好去。
今与汝别亦不须来来亦不见。
至正月九日告寺僧曰。
奘必当死。
经云。
此身可恶犹如死狗。
奘既死已勿近宫寺。
山静处埋之。
因既卧疾。
开目闭目见大莲花鲜白而至。
又见伟相知生佛前。
命僧读所翻经论名目已。
总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
自怀欣悦。
总召门人。
有缘并集云。
无常将及急来相见。
于嘉寿殿。
以香木树菩提像骨。
对寺僧门人辞诀。
并遗表讫。
便默念弥勒。
令傍人称曰。
南谟弥勒如来应正等觉。
愿与含识速奉慈颜。
南谟弥勒如来所居内众。
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至二月四日。
右胁累足右手支头。
左手髀上铿然不动。
有问何相。
报曰。
勿问。
妨吾正念。
至五日中夜。
弟子问曰。
和上定生弥勒前不。
答曰。
决定得生。
言已气绝。
迄今两月色貌如常。
又有冥应略故不述。
又下敕葬日听京城僧尼幢盖往送。
于是素盖素幢浮空云合。
哀笳哀梵气遏人神。
四俗以之悲凉。
七众惜其沈没。
乃葬于白鹿原四十里中。
皂素弥满。
其茔与兄捷公相近。
苕然白塔近烛帝城。
寻下别敕。
令改葬樊川。
与州县相知供给吏力乃又出之。
众咸叹异。
经久埋瘗色相如初。
自非愿力所持。
焉能致此。
余以闇昧滥沾斯席。
与之对晤屡展炎凉。
听言观行名实相守。
精厉晨昏计时分业。
虔虔不懈专思法务。
言无名利行绝虚浮。
曲识机缘善通物性。
不倨不谄行藏适时。
吐味幽深辩开疑议。
寔季代之英贤。
乃佛宗之法将矣。
且其发蒙入法。
特异常伦。
听览经论用为恒任。
既周行东夏挹酌诸师披露肝胆尽其精义。
莫不倾倒林薮更新学府。
遂能不远数万咨求胜法。
誓舍形命必会为期。
发趾张掖途次龙沙。
中途艰险身心仅绝。
既达高昌倍光来价。
传国祖送备阅灵仪。
路出铁门石门。
躬乘沙岭雪岭。
历天险而志逾慷慨。
遭凶贼而神弥厉勇。
兼以归禀正教。
师承戒贤。
理遂言扬义非再授。
广开异论包藏胸亿。
致使梵侣倾心不匮其法。
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
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
斯则法化之缘东西互举。
又西华馀论深尚声明。
奘乃卑心请决。
随授随晓。
致有七变其势动发异踪。
三循广论恢张怀抱。
故得施无厌寺三千学僧皆号智囊护持城堑。
及睹其唇吻听其词义。
皆弹指赞叹。
何斯人也。
随其游历塞外海东百三十国。
道俗邪正。
承其名者莫不仰德归依更崇开信可以家国增荣。
光宅惟远。
献奉岁至。
咸奘之功。
若非天挺英灵生知圣授何能振斯鸿绪导达遗踪。
前后僧传往天竺者。
首自法显法勇。
终于道邃道生。
相继中途一十七返。
取其通言华梵妙达文筌扬导国风开悟邪正。
莫高于奘矣。
恨其经部不翻犹涉过半。
年未迟暮。
足得出之。
无常奄及。
惜哉。
神僧传·卷第六
释玄奘。本名祎。姓陈氏。洛州缑氏人也。少罹穷酷随兄长睫法师住净土寺。授以精理旁兼巧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东都恒度便预其次。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欲慕大法。后达长安住庄严寺。又非本望。西踰剑阁既达蜀都。受诸经论一闻不忘。武德五年二十有一为诸学府雄伯沙门讲扬心论。不窥文相而诵注无穷。时曰神人。后又遍游荆扬等州访诸道邻。复还京辇广就诸蕃。遍学书语行坐寻授。数日博通惟候机会。贞观三年会夹下敕道俗随丰四出。由斯得往西域取诸经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由来。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通虎豹藏形魔鬼潜迹。遂至佛国取经六百馀部。以贞观十九年还京师。下敕令住玉华翻译经藏。奘生常已来愿生弥勒。及游西域又闻无著兄弟皆生彼天。又频祈请咸有显證。后至玉华但有隙次无不发愿。麟德元年告翻译僧及门人曰。有为之法必归磨灭。泡影形质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必卒玉华。于经论有疑者今可速问。闻者惊异。师曰。此事自知。遂往辞佛及诸僧众。既卧疾。常见大莲花鲜白而至。又见佛相。命僧读所翻经论名目。已总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自怀欣悦。总召门人有缘并集云。无常将及急来相见。于嘉寿殿以香木树菩提像骨。对寺僧辞诀并遗表讫。便默念弥勒右胁累足。右手支头左手髀上。坚然不动气绝神逝。两月色貌如常。乃葬于白鹿原。初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奘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名祎。姓陈氏。汉太丘仲弓之后也。奘意欲流通教本。遂往东印度境。迦摩缕多国。以彼风俗。并信异道。其部众乃有数万。佛法虽弘。未至其土。故往开化。既达于王。叹奘胜度。神思清远。童子王闻。欣得面款。遣使请见。宛若旧游。言议接对。又经晦朔。于时异术云聚。言辩才交。邪徒草靡。王加崇重。初开信门。请问诸佛。何所功德。奘赞如来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论。三百颂以赠之。王曰未曾有也。顶戴归依。此国东境。接蜀西蛮。其路两月应达。于时戒日。王臣告曰。东蕃童子王。所有支那大乘天者。道德弘被。彼王所重。请往致之。大乘天者。印度诸僧美奘之目也。王遣使语拘摩罗王。可送支那法师来共会祗罗国。童子王。命象军一万。方船三万。与奘沂殑伽河。以赴戒日。戒日与诸官属。百馀万众。顺河东下。同集羯朱祗罗国。初见顶礼。呜足尽敬。散花设颂。无量供已。王曰彼支那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曲。秦王何人。致此歌咏。奘曰。即今正国之天子也。是大圣人。拨乱反正。恩沾六合。故有斯咏。王乃延入行宫。陈诸供养。乃述制恶见论。顾谓门师曰。日光既出。萤烛夺明。师所宝者。他皆破讫。试救取看小乘。诸僧无敢言者。王曰此论虽好。然未广闻。欲于曲女城大会。命五印度能言之士。对众显之。使邪从正。舍小就大。是日发敕。普告天下。总集沙门。婆罗门。一切异道。会曲女城。能论义者。数千人。各擅雄辩。咸称克敌。先立行殿。各容千人。安像陈供。香花音乐。请奘升座。即标举论宗。命众徵窍。竟十八日。无敢问者。王大嗟赏。施银钱三万。金钱一万。上氎衣一百具。仍令大臣执奘袈裟。巡众唱言。支那法师论胜。十八日来无敢问者。并宜知之。于时僧众大悦曰。佛法重兴。乃令边人权智若此。便辞东归。王重请住观七十五日。大施场相事讫。辞还。王敕所部。𨔛送出境。并施青象金银钱各数万。戒日。拘摩罗等。十八大国王。流泪执别。奘便辞而不受。又敕令诸属国。随到供给。诸僧劝受象施。皆曰。斯胜相也。佛灭度来。王虽崇敬。种种布施。未闻以象用及释门。象为国宝。今既见惠。信之极矣。因即纳象而反钱宝。然其象也。其形圆大。高可丈三。长二丈许。上容八人。并诸什物经像等具。并在其上。空行虽逢奔逸。而安檼不坠。瓶水不侧。缘国北旋。出印度境。入卑利国。山川相半。沃壤丰熟。僧徒数万。并学大乘。东北山行。过诸城邑。上大雪山。及至其顶。诸山并下。又上三日。达最高岭。南北通望。但见横山。各有九重。过斯已往。皆是平地。虽有小山。孤断不续。唯斯一岭。蔓延高远。瞻部一洲。山丛斯地。至如西境波斯。平川渺漫。东寻嵬崿。莫有穷踪。北则横野萧条。南则印度皋衍。即经所谓。香山。达池幽邃。未可寻源。四河所从。皆由斯出。尔雅所谓。昆崙之墟也。案诸禹贡。河出碛石。张骞寻之。乃游大夏。固是超步所经。犹不言其发。源之始。奘引从前后。自勒行众。沿领而下。三日至地。达睹货罗。诸故都邑。山行八百。路极艰险。寒风切骨。到于活国。中途所经。皆属北边。而此王者。突厥之胤。统管诸番。总御铁门。以南诸小国自此境东。方入葱岭。岭据赡部洲中。南接雪山北。至热海东。渐乌铩。西极波斯。纵广结固。各数千里。冬夏积雪。冰严崖隒。过半已下。多出山葱。故因名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太原台山夹川邢氏子也。幼出家。即业定。初住照果寺。后遁五台山南之佛光寺。地盛华木。每至夏始发其侧有清凉池。皆文殊常所游息也。脱尝三见于此云。因语脱曰。但自悔责。无始过愆。则于道可入。遂奉行不敢违而心安静矣。且感佛为见身说偈。其偈曰。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脩行今乃得。若能开明此法明。一切诸佛皆随喜。遽隐去。乃问。何者是寂灭法。空中有声曰。方便智为镫。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脱居佛光中四十年。而游从之士仅七八百。永徽中卒。今岩窟灵躯尚存。而寺之故堂十馀间。犹未颓弛。曜公年百六岁矣。犹能言当时事曰。解脱上人于中台东南三十里大孚灵鹫寺见文殊。我才年十五尔。又娑婆寺普明禅师。亦欲求见文殊请法。忽空中声曰。汝未得定。宜服药以冀长生。明漫不知药处。心疑之。空中报曰。庵前长松也。性无毒味。芳烈。服之能仙。明久服之。一日遍告朋友腾去。 僧奣禅师旧隶忻之秀容建国寺。年八十徙居望人山俗所尊仰而从之。以祈福者如市。然莫窥其所造诣也。 永徽中有瞽者。不知何许人。能以法华一部。度入琵琶。手弹口诵。音调清婉。亦每归趣望人山。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习禅六之馀
释解脱。
姓邢。
台山夹川人。
七岁出家。
依投名匠。
志在出道唯在禅思。
远近访法无师不诣。
复住五台县照果寺。
隐五台南佛光山寺四十馀年。
今犹故堂十馀见在。
山如佛光华彩甚盛。
至夏大发昱人眼口。
其侧不远有清凉山。
山下清凉即文殊师利游处之地也。
有高行沙门曜者。
年百六岁。
自云。
我年五十时。
与解脱上人至中台东南下三十里大孚灵鹫寺。
请见文殊。
行至花园北。
遇一大德。
形神慈远。
徐行东去。
解脱顶礼发愿。
我时精神欣喜不暇咨清解脱云。
已曾三度亲见文殊。
诫语云。
汝自悔责。
若切至必悟道也。
便依言自咎。
昼夜剋责心便安静。
又感诸佛见身说偈曰。
诸佛寂灭甚深法  旷劫修行今乃得 若能开明此法明  一切诸佛皆随喜 因问。
寂灭法何者是。
若为教人令解之。
诸佛即隐。
空中声曰。
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
欲究真实法。
一切无所见。
遂依此法化导有缘。
在山学者来往七八百人。
四远钦风资给弘护。
四十馀年常在佛光。
永徽中卒。
今灵躯尚在。
嶷然坐定在山窟中。
又五台南娑婆寺南五六里。
普明禅师独静坐禅求见文殊。
意欲请法。
有神人空中告曰。
汝无神习。
止可长生龛前取药服之。
可得延寿。
明怀疑不决。
后又告曰。
药名长松。
汝何不服。
此药无毒。
明便依言服之。
又告同行诸僧已腾空而去。
厥处见在。
去恒岳目瞩相接。
又有僧奣禅师者。
住欣州秀容建国寺。
恒于定襄来望人山南坐禅饵药。
年将八十。
道俗尊仰不知志入何法。
而兴叹者号不可思议人。
其山灵泉望迹石上见在。
祈福者众。
永徽中有人无目不知何来。
弹琵琶诵法华一部。
向望人山。
手弹口诵。
以娱此山。
亦不测其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罽宾国人。高宗仪凤初访道至五台山,旋又返国取经至,译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华言觉护。生罽宾国。忘身阐化。戾止五台。瞻慕灵踪。至于泪泣。见一老翁。作婆罗门语。谓曰师何所求。答以文殊大士垂迹此山。从印土来。志伸敬礼。翁曰。师得无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耶。此土众生多造罪垢。而出家者流亦然。祝诚灭障秘方。若不持来。虽来何益。纵见文殊亦莫之识。师能还取。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品。报诸佛之恩也。经至之时。弟子当示师文殊所在之处。利闻之喜不自胜。方将雪泣拜谢。略转头顷。顿失老翁利倍加虔恪久之。奉其经来。上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三藏日照。于内道场翻译。衬利绢三十匹。内并留其经。利泣曰。所以不惮往来者。徒欲以利物也。上悯其志诚。而归其梵本。利访求沙门顺贞。而重译于西明寺。较杜令所译者。小异。利后不知所终。或谓却持梵本。隐山中之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塔存焉。大历中。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入台礼金刚窟。至夜深。方自尅责。投身岩石以死求愿。忽见一僧长七尺许。梵音圆畅。称是佛陀波利。问照曰。师如此得无劳乎。且何所冀。照曰冀见文殊。利使脱履石板上。瞑目顷。已入一院。额云金刚般若寺。字画遒劲。光明夺目。院皆异宝所严。莫能名状。楼观重复。殿宇联比。可二百所。间藏缄秘密诸经。人物魁伟。殆非常所睹也。大圣处位尊特。拥从旁午。宣言慰劳。分茶赋食已。命利引出。照苦乞留。利勉其进脩曰。再来可住。照还。著板上所留履。俄失利所在。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佛陀波利。
华言觉护。
北印度罽宾国人。
忘身徇道遍观灵迹。
文殊师利在清凉山。
远涉流沙躬来礼谒。
以天皇仪凤元年丙子杖锡五台。
虔诚礼拜悲泣雨泪。
冀睹圣容。
倏焉见一老翁从山而出。
作婆罗门语谓波曰。
师何所求耶。
波利答曰。
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
从印度来欲求瞻礼。
翁曰。
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否。
此土众生多造诸罪。
出家之辈亦多所犯。
佛顶神咒除罪秘方。
若不赍经徒来何益。
纵见文殊亦何能识。
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
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
拯接幽冥报诸佛恩也。
师取经来至。
弟子当示文殊居处。
波利闻已不胜喜跃。
裁抑悲泪向山更礼。
举头之顷不见老人。
波利惊愕倍增虔恪。
遂返本国取得经回。
既达帝城便求进见。
有司具奏。
天皇赏其精诚崇斯秘典。
下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与日照三藏于内共译。
译讫䞋绢三十匹。
经留在内。
波利垂泣。
奏曰。
委弃身命志在利人。
请帝流行是所望也。
帝悯其专切。
遂留所译之经还其梵本。
波利得经弥复忻喜。
乃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僧顺贞。
奏乞重翻。
帝俞其请。
波利遂与顺贞对诸大德翻出。
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与前杜令所译者。
咒韵经文少有同异。
波利所愿既毕。
却持梵本入于五台。
莫知所之。
或云。
波利隐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
大历中。
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
入五台山礼金刚窟。
夜之未央剋责扑地。
忽见一僧长七尺许。
梵音朗畅。
称是佛陀波利。
问曰。
阿师如此自苦得无劳乎。
有何愿乐。
照对曰。
愿见文殊。
曰若志力坚强真实无妄。
汝可脱履于板上。
咫尺圣颜令子得见。
照遂瞑目。
俄已入窟见一院。
题额云金刚般若寺。
字体酋健光色闪烁。
其院皆是异宝庄严。
名目不暇。
楼观复沓殿宇连延。
罘罳密致铃铎交鸣。
可二百所。
间有秘藏中缄金刚般若并一切经法。
人物魁伟殆非常所睹也。
文殊大圣处位尊严拥从旁午。
宣言慰劳分茶赋食讫。
波利引之出去。
照苦乞在寺。
波利不许。
临别勉之。
努力修进再来可住。
照还至板上蹑履。
回眸之际波利隐焉。
系曰。
道家尸解说有多端。
或隐真形而存假质。
矧以登地大士漏尽罗汉。
或此在他亡。
或分身易态。
皆以之为游戏耳。
以之为利物焉。
其佛陀波利出没无恒变化何极。
出金刚窟接法照师。
盖与之有缘闯然而现。
故杜多迦叶久隐诸峰。
晋法显往游灵。
鹫见于山下焉。
僧衒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并州人。
出家。
素以学行著美誉。
年九十六。
始遇道绰禅师讲观经。
及见安乐集。
而后知念佛之业。
诚不可废。
于是日夜自课礼弥陀佛一千拜。
称诵名号八百万口。
五年之间不稍怠。
将终谓弟子曰。
阿弥陀佛亲授我衣香气可念。
观音势至列住于前。
化佛满空。
从是而西皆净土也。
言讫而终。
时有启芳圆果二法师。
住蓝田悟真寺。
共于观音像前。
发愿求生净土。
乃以杨柳一枝。
插像手中曰。
苟于一夏必获如愿往生者。
此杨柳枝。
当见七日不萎。
果不萎者至七日。
于是念佛诵经如法。
已而芳梦身处大池内。
俄又飞入东面大宝帐中。
有僧语以但专念佛。
必生于此矣。
又梦观音垂足坐。
芳遂捧足顶戴。
旁为莲池。
阿弥陀佛适从西来。
芳因问佛。
阎浮众生。
依经念佛得生此否。
佛答勿疑。
定生我国。
且见娑婆世界。
纯是山川。
极乐世界。
坦然清净。
音乐宝帐。
自西而往无所间杂。
忽有一僧。
自名法藏。
御一大车以迎芳。
见其身坐百宝莲华上。
成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
文殊菩萨
赞叹妙法华经。
又见直西三道宝阶。
其第一道。
并是白衣。
其第二道则缁白半。
其第三纯缁也。
云皆往生之人。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僧衒。并州人也。本学该通解行相副。年九十六遇道绰禅师著安乐集讲观经。始回心念佛。恐寿将终。日夜礼佛一千拜。念弥陀佛八百万遍。于五年间一心无怠。大渐告弟子曰。阿弥陀佛来授我香衣。观音势至行列在前。化佛遍满虚空。从此西去纯是净土。言讫而终。时有启芳法师圆果法师。于蓝田县悟真寺一夏结契念阿弥陀佛。共折一杨枝。于观音手中誓曰。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至期鲜翠也。又梦在大池内东面有大宝帐。乃飞入其中。见僧云。但专念佛并生此也。又见观音垂脚而坐。启芳奉足顶戴见一池莲华。弥陀佛从西而来。芳问佛曰。阎浮众生依经念佛得生此否。佛言。勿疑定生我国也。且见极乐世界平坦如鉴。娑婆世界纯是山川。音乐宝帐直西而去。有一僧名法藏。御一大车来迎。芳见自身坐百宝莲华成等正觉。释迦牟尼佛与文殊赞法华经。复见三道宝阶向西直往。第一道阶上并是白衣。第二阶有道俗相参。第三阶唯有僧也。云皆是念佛人往生矣。芳果二师躬云己见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2—682 【介绍】: 唐僧。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十七岁出家,为玄奘弟子。受瑜伽唯识宗,又从学因明学。著论凡百部,时号“百本论师”、“百部疏主”。性豪侈,出必三车,亦号“三车法师”。从玄奘译经于慈恩寺之翻经院,勤著述,后人呼为慈恩法师,后尊为法相显理宗。有《成唯识论述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弥勒上生经疏》、《法华经疏》等。
全唐诗续补遗
窥基,姓尉迟,字洪道,长安人。玄奘弟子。入慈恩寺随师译经,著作甚多。世称慈恩大师。永淳元年卒,年五十一。诗一首。(《全唐诗》无窥基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洪道。
姓尉迟氏。
裔出拓拔魏之尉迟部。
今为京兆人。
祖罗迦。
隋代州西镇将。
考宗左金吾将军。
松州都督。
江由县开国公。
其鄂国公恭则诸父也。
母裴氏梦吞月轮而孕。
及生与群儿异。
其自序云。
九岁丁内艰。
渐疏浮俗。
至年十七。
遂预缁林。
师事玄奘法师。
学五天竺语。
始住广福寺。
寻迁大慈恩寺。
明敏绝人。
其犍度跋渠。
过目即忆。
年二十五。
诏入译馆。
时奘师方译唯识论。
诏基与昉尚光寺。
同职润色。
基慨然请独任其责。
奘许之。
而辞其佗。
于是随译随疏。
旦夕讲说。
即欲流通。
而西明寺测法师者。
俊快才也。
赂阍者窥瞰得之。
乃于其寺鸣犍稚。
集僧开演。
基闻之而惭。
奘勉之曰。
测公未达因明。
那足弘演。
遂为披究陈那三枝纵横立破述义命章等指。
而基进矣。
且尝谓之曰。
瑜伽五性宗法。
惟汝知之。
后登太行。
历五台。
夜宿西河古佛宇中。
梦身居半岩。
觉无量人唱苦恼声。
旋陟层峰。
皆琉璃色。
尽见诸国仰望一城。
城中有声曰。
住住。
咄。
基公未合至此。
顷之。
二天童自城出。
问曰。
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
答曰。
我闻其声。
不见其形也。
童子投与之剑曰。
汝剖腹当见矣。
基剖之。
有光二道出腹中。
辉映山下无数受苦之人。
童子入城。
持纸二轴及笔。
委之而去。
且尤未决其梦。
是夕寺光发藏中。
探之得弥勒上生经。
始寤前梦。
必慈氏俾之造疏耳。
援毫之次。
得舍利。
如含挑如黄梁粒。
相连而陨。
皆红润可爱者无数。
初奘公之发西竺也。
从尼犍子卜之。
曰吉。
弟子生矣。
则知奘公之业。
而基承之。
夫岂其偶然哉。
自博陵出法华大疏以扬化。
而归京师。
常与翻译。
旧人律师宣公往来。
宣公者不测人也。
每日中则诸天送供。
一日基往。
送供者久不至。
基去乃至。
宣问之。
答曰。
适以大乘菩萨在。
善神翼卫者多。
我曹无路而入。
故迟耳。
永淳元年壬午十一月十三日。
以疾卒于慈恩寺翻经馆。
寿五十一。
葬樊村。
祔三藏奘法师之莹。
基平生造弥勒像。
日对其像。
诵菩萨戒一遍。
复于五台。
琢玉石文殊菩萨像。
书金字般若经。
生则体发光明。
烂然不可正视。
死而迁塔。
则见齿四十根。
如玉。
不小坏。
噫异哉。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窥基。
字洪道。
姓尉迟氏。
京兆长安人也。
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
号尉迟部。
如中华之诸侯国。
入华则以部为姓也。
魏平东将军说。
六代孙孟都生罗迦。
为隋代州西镇将。
乃基祖焉。
考讳宗。
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
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
唐书有传。
基母裴氏。
梦掌月轮吞之。
寤而有孕。
及乎盈月诞。
弥与群儿弗类。
数方诵习神晤精爽。
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
脱或因缘。
相扣度为弟子。
则吾法有寄矣。
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
就尼犍子边。
占得卦甚吉。
师但东归哲资生矣。
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
父曰。
伊类粗悍那胜教诏。
奘曰。
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
非某不识。
父虽然诺。
基亦强拒。
激勉再三。
拜以从命。
奋然抗声曰。
听我三事方誓出家。
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
奘先以欲勾牵。
后今入佛智。
佯而肯焉。
行驾累载前之所欲。
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
即贞观二十二年也。
一基自序云。
九岁丁艰渐疏浮俗。
若然者三车之说。
乃厚诬也。
至年十七遂预缁林。
及乎入法。
奉敕为奘师弟子。
始住广福寺。
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
解纷开结统综条然。
闻见者无不叹伏。
凡百犍度跋渠。
一览无差。
宁劳再忆。
年二十五应诏译经。
讲通大小乘教三十馀本。
创意留心勤勤著述。
盖切问而近思。
其则不远矣。
造疏计可百本。
奘所译唯识论。
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捡文纂义。
数朝之后基求退焉。
奘问之。
对曰。
夕梦金容晨趋白马。
虽得法门之糟粕。
然失玄源之醇粹。
某不愿立功于参糅。
若意成一本。
受责则有所归。
奘遂许之。
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
此乃量材授任也。
时随受撰录所闻。
讲周疏毕。
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
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
潜隐厥形。
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
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
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
奘勉之曰。
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
遂为讲陈那之论。
基大善三支。
纵横立破述义命章。
前无与比。
又云。
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
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
奘曰。
五性宗法唯汝流通。
他人则否。
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
至西河古佛宇中宿。
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
冥昧之间初不忍闻。
徙步陟彼层峰。
皆琉璃色。
尽见诸国土。
仰望一城。
城中有声曰。
住住。
咄基公未合到此。
斯须二天童自城出。
问曰。
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
答曰。
我闻声而不见形。
童子遂投与剑一镡曰。
剖腹当见矣。
基自剖之。
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
见无数人受其极苦。
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
捧得而去。
及旦惊异未已。
过信夜寺中有光。
久而不灭。
寻视之数轴发光者。
探之得弥勒上生经。
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
遂援毫次。
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
如吴含桃许大。
红色可爱。
次零然而下者。
状如黄梁粟粒。
一云。
行至太原传法。
三车自随。
前乘经论箱帙。
中乘自御。
后乘家妓女仆食馔。
于路间遇一老父。
问乘何人。
对曰。
家属。
父曰。
知法甚精。
携家属偕。
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
翛然独往。
老父则文殊菩萨也。
此亦卮语矣。
随奘在玉华宫。
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
基随处化徒。
获益者众。
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
遂造大疏焉。
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
屡谒宣律师。
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
或冥告杂务。
尔日基去方来。
宣怪其迟暮。
对曰。
适者大乘菩萨在此。
善神翼从者多。
我曹神通为他所制。
故尔。
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
至十一月十三日。
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
春秋五十一。
法腊无闻。
葬于樊村北渠。
祔三藏奘师茔陇焉。
弟子哀恸。
馀外执绋。
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
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
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
愿生兜率。
求其志也。
乃发通身光瑞。
烂然可观。
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
写金字般若经毕。
亦发神光焉。
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
视之如奘在焉。
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
迁塔于平原。
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
徙棺见基齿。
有四十根不断玉如。
众弹指言。
是佛之一相焉。
凡今天下佛寺图形。
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
一云玄宗。
然基魁梧堂堂。
有桓赳之气。
而慈济之心。
诲人不倦。
自天然也。
其符彩则项负玉枕。
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
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
为以慈恩传中云。
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
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令大乘基奉表奏闻。
请御制序。
至十二月七日。
通事舍人冯义宣。
由此云。
灵基开元录为窥基。
或言乘基非也。
彼曰大乘基。
盖慧立彦悰。
不全斥故云大乘基。
如言不听泰耳。
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
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系曰。
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
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
基乃守文述作之宗。
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
盖功德被物。
广矣。
大矣。
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
开天下人眼目乎。
二师立功与言。
俱不朽也。
然则基也。
鄂公犹子。
奘师门生。
所谓将家来为法将。
千载一人而已。
故书有之。
厥父菑厥子乃肯播。
矧能肯穫。
其百本疏主之谓欤。
神僧传·卷第六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初基之生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诸佛法。后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徒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一剑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及笔投捧而去。基极惊异。明日于寺中得弥勒上生经。以为弥勒化现。欲开广之。遂援毫而授。笔端舍利累累而下。尝造玉文殊像及金写大般若经。皆获瑞应。初宣律师以弘律感天厨供馔。每薄基三车之玩不甚为礼。基尝访宣。其日过午。而天馔不至。及基辞去天神乃降。宣责以后时。天神曰。适见大乘菩萨在此。翊卫严甚。故无自而入。宣闻之大惊。于是遐迩增敬焉。先是奘公亲搜西域戒贤瑜伽师地论惟识宗。而师尽领其妙。世谓之慈恩教。以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卒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9—707 【介绍】: 唐僧。中印度人,梵名戍婆揭罗僧诃。十三岁应嗣王位,让位于兄,出家,师事达摩掬多,授总持瑜伽三密教。睿宗时负经来华。玄宗时尊为教主。开元五年,奉诏于菩提院翻译。译有《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卢遮那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华言净师子。
又言善无畏。
盖义翻也。
一名输波迦罗。
华言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以国难。
自中天竺分王乌荼。
父佛手王。
以畏有神姿异艺。
夙禅位焉。
已而兄弟阋墙。
统戎平定。
宜行军法。
义不忍诛。
乃𢪛泪白母。
以位让兄入道。
母哀而许之。
且密以传国宝珠。
为分器去。
师事中天竺国那烂陀寺达磨掬多。
为本师。
仍舍宝珠。
莹之像额。
一日侍次。
有僧持钵至。
而油饵尚温。
粟饭犹暖。
曰方从震旦乞得。
畏由是知其座下之人皆果證云。
掬多戒畏。
勿复言。
因尽得其总持瑜伽三密教法。
辞而游历。
摧破外道九十宗。
闻母氏以见忆丧明。
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未几。
还省。
掬多曰汝于震旦有缘。
行矣毋滞。
登雪山体殊不安。
忽掬多飞空至。
谓曰。
菩萨身同世间。
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
宁有病耶。
东近唐境。
有神人现形辞曰。
此寔文殊师利所护神州赤县地也。
非弟子所能摄。
开元四年。
丙辰奉梵夹届长安。
诏居兴福寺。
徙西明寺。
先是帝梦与相见。
御丹青肖其貌殿壁。
及廷谒。
与梦所见。
无小异。
五年诏翻译。
菩提寺沙门悉达度语。
无著笔受。
出虚空藏求闻持法经一卷。
十二年随驾入洛。
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沙门宝月度语。
一行笔受。
盖得之京师华严寺。
者昔有沙门无行西游。
学毕言归。
卒于北印。
获梵夹悉留华严云。
至是始选取而译之。
畏尤开定业。
而禀承者日至。
平居神异莫测。
尝手出成模铸铜塔。
作火之日。
或惧其庭宇湫隘。
致灾变。
畏曰无苦。
当自知。
塔成而雪冻冱。
及炉炭。
上以夏暑旱。
使畏祷雨。
曰民病且死。
虽风雷亦足快意。
使中官高力士候望。
畏不立坛。
持小刀搅钵中水。
诵祝数百言。
有物如龙。
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
水面。
复潜钵底。
畏且搅且祝。
顷之白气自钵起。
径上数尺。
稍稍远引。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疾驰去。
顾见白气旋转。
自讲堂而西。
如匹素。
既而昏霾。
大风震电。
而随骤。
大木皆拔。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二十年乞西还。
不允。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卒。
寿九十九。
腊八十。
赠鸿胪卿遣鸿胪承李现。
具威仪宾律师护丧。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全身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善无畏。
本中印度人也。
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
梵名戍婆揭罗僧诃。
华言净师子。
义翻为善无畏。
一云输波迦罗。
此名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自中天竺。
因国难分王乌荼。
父曰佛手王以畏生有神姿宿赍德艺故历试焉。
十岁统戎。
十三嗣位。
得军民之情。
昆弟嫉能称兵构乱。
阋墙斯甚。
薄伐临戎。
流矢及身掉轮伤顶。
天伦既败军法宜诛。
大义灭亲忍而曲赦。
乃抆泪白母。
及告群臣曰。
向者亲征恩已断矣。
今欲让国全其义焉。
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
母哀许之。
密与传国宝珠。
犹诸侯之分器也。
南至海滨。
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
聚沙为塔。
仅一万所。
黑蛇伤指。
而无退息。
复寄身商船往游诸国。
密修禅诵口放白光。
无风三日舟行万里。
属商人遇盗危于并命。
畏恤其徒侣默讽真言。
七俱胝尊全现身相。
群盗果为他寇所歼。
寇乃露罪归依指踪夷险。
寻越穷荒。
又逾毒水才至中天竺境。
即遇其王。
王之夫人乃畏之女兄也。
因问舍位之由。
称叹不足。
是日携手同归。
慈云布阴一境丕变。
畏风仪爽俊聪睿超群。
解究五乘道该三学。
总持禅观妙达其源。
艺术伎能悉闻精练。
初诣那烂陀寺。
此云施无厌也。
像法之泉源众圣之会府。
畏乃舍传国宝珠莹于大像之额。
昼如月魄夜若曦轮焉。
寺有达摩掬多者。
掌定门之秘钥。
佩如来之密印。
颜如四十许。
其实八百岁也。
玄奘三藏昔曾见之。
畏投身接足。
奉为本师。
一日侍食之次。
旁有一僧。
震旦人也。
畏现其钵中见油饵尚温粟饭犹暖。
愕而叹曰。
东国去此十万馀里。
是彼朝熟而返也。
掬多曰。
汝能不言真可学焉。
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
龙神围绕森在目前。
其诸印契一时顿受。
即日灌顶为人天师。
称曰三藏。
夫三藏之义者。
则内为戒定慧。
外为经律论。
以陀罗尼总摄之也。
陀罗尼者。
是菩提速疾之轮。
解脱吉祥之海。
三世诸佛生于此门。
慧照所传一灯而已。
根殊性异灯亦无边。
由是有百亿释迦微尘三昧。
菩萨以纲总摄于诸定。
顿升阶位邻于大觉。
此其旨也。
于时畏周行大荒遍礼圣迹。
不惮艰险。
凡所履处皆三返焉。
又入鸡足山为迦叶剃头。
受观音摩顶。
尝结夏于灵鹫。
有猛兽前导。
深入山穴。
穴明如昼见牟尼像。
左右侍者如生焉。
时中印度大旱。
请畏求雨。
俄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注水于地。
时众欣感得未曾有。
复锻金如贝叶写大般若经。
镕中金为窣睹波。
等佛身量焉。
母以畏游方日久。
谓为已殁。
旦夕泣泪而丧其明。
洎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五天之境自佛灭后外道峥嵘。
九十六宗各专其见。
畏皆随所执破滞析疑。
解邪缚于心门。
舍迷津于觉路。
法云大小而均泽。
定水方圆而任器。
仆异学之旗鼓。
建心王之胜幢。
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观佛。
掬多曰。
善男子。
汝与震旦有缘。
今可行矣。
畏乃顶辞而去。
至迦湿弥罗国。
薄暮次河。
而无桥梁。
畏浮空以济。
一日受请于长者家。
俄有罗汉。
降曰。
我小乘之人。
大德是登地菩萨。
乃让席推尊。
畏施之以名衣。
升空而去。
畏复至乌苌国。
有白鼠驯绕日献金钱。
讲毗卢于突厥之庭。
安禅定于可敦之树。
法为金字列在空中。
时突厥宫人以手按乳。
乳为三道飞注畏口。
畏乃合掌端容曰。
我前生之母也。
又途中遭寇举刃三斫而肢体无伤。
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
前登雪山大池。
畏不悆。
掬多自空而至曰。
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宁有病耶。
言讫冲天。
畏洗然而愈。
路出吐蕃。
与商旅同次。
胡人贪货率众合围。
畏密运心印而蕃豪请罪。
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曰。
此东非弟子界也。
文殊师利实护神州。
礼足而灭。
此亦犹迦毗罗神送连眉也。
畏以驼负经至西州涉于河。
龙陷驼足没于泉下。
畏亦入泉三日。
止住龙宫宣扬法化。
开悟甚众。
及牵驼出岸。
经无沾湿焉。
初畏途过北印度境。
而声誉已达中国。
睿宗乃诏若那及将军史献。
出玉门塞表以候来仪。
开元初。
玄宗梦与真僧相见。
姿状非常。
躬御丹青写之殿壁。
及畏至此与梦合符。
帝悦有缘。
饰内道场尊为教主。
自宁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
宾大士于天宫。
接梵筵于帝座。
礼国师以广成之道。
致人主于如来之乘。
巍巍法门于斯为盛。
时有术士。
握鬼神之契。
参变化之功。
承诏御前角其神异。
畏恬然不动。
而术者手足无所施矣。
开元四年丙辰。
赍梵夹始届长安。
敕于兴福寺南院安置。
续宣住西明寺。
问劳重叠锡贶异常。
至五年丁巳。
奉诏于菩提院翻译。
畏奏请名僧同参华梵。
开题先译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
沙门悉达译语。
无著笔受缀文。
缮写进内。
帝深加赏叹。
有敕畏所将到梵本并令进上。
昔有沙门无行西游天竺。
学毕言归。
方及北印不幸而卒。
其所获夹叶悉在京都华严寺中。
畏与一行禅师。
于彼选得数本。
并总持妙门。
先所未译。
十二年随驾入洛。
复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毗卢遮那经。
其经具足梵文有十万颂。
畏所出者撮其要耳。
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沙门宝月译语。
一行笔受删缀辞理。
文质相半。
妙谐深趣。
上符佛意下契根缘。
利益要门斯文为最。
又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二经具足咒毗柰耶也。
即秘密禁戒焉。
若未曾入曼荼罗者。
不合辄读诵。
犹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也。
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
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
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
时开禅观奖劝初学。
奉仪形者莲华敷于眼界。
禀言说者甘露润于心田。
超然觉明日有人矣。
法侣请谒。
唯尊奉长老宝思惟三藏而已。
此外皆行门人之礼焉。
一行禅师者。
帝王宗重时贤所归。
定慧之馀阴阳之妙。
有所未决亦咨禀而后行。
畏尝于本院铸铜为塔。
手成模范。
妙出人天。
寺众以销治至广庭除深隘。
虑风至火盛灾延宝坊。
畏笑曰。
无苦自当知也。
鼓铸之日。
果大雪蔽空。
雾塔出垆瑞花飘席。
众皆称叹焉。
又属暑天亢旱。
帝遣中官高力士。
疾召畏祈雨。
畏曰。
今旱数当然也。
若苦召龙致雨。
必暴适足所损。
不可为也。
帝强之曰。
人苦暑病矣。
虽风雷亦足快意。
辞不获已。
有司为陈请雨具。
幡幢螺钹备焉。
畏笑曰。
斯不足以致雨。
急撤之。
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
梵言数百。
咒之须臾有物如龙。
其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
畏且搅且咒。
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
径上数尺。
稍稍引去。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驰去。
回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
若一匹素翻空而上。
既而昏霾大风震电。
力士才及天津桥。
风雨随马而骤。
街中大树多拔焉。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帝稽首迎畏。
再三致谢。
又邙山有巨蛇畏见之叹曰。
欲决潴洛阳城耶以天竺语咒数百声。
不日蛇死。
乃安禄山陷洛阳之兆也。
一说畏曾寓西明道宣律师房。
示为粗相。
宣颇嫌鄙之。
至中夜宣扪虱投于地。
畏连呼律师扑死佛子。
宣方知是大菩萨。
诘旦摄衣作礼焉。
若观此说。
宣灭至开元中仅五十载矣。
如畏出没无常非人之所测也。
二十年求还西域。
优诏不许。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
右胁累足奄然而化。
享龄九十九。
僧腊八十。
法侣凄凉皇心震悼。
赠鸿胪卿。
遣鸿胪丞李现具威仪。
宾律师护丧事。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
定慧所熏全身不坏。
会葬之日涕泗倾都。
山川变色。
僧俗弟子宝畏禅师明畏禅师荥阳郑氏琅邪王氏痛其安仰如丧考妣焉。
乾元之初唐风再振。
二禅师刻偈。
诸信士营龛。
弟子舍于旁。
有同孔墓之恋。
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
黑皮隐隐骨其露焉。
累朝旱涝皆就祈请。
徵验随生且多檀施。
锦绣巾帕覆之如偃息耳。
每一出龛置于低榻香汁浴之。
洛中豪右争施弹帕净巾澡豆以资浴事。
上禳祷多遣使臣往加供施。
必称心愿焉。
神僧传·卷第七
释无畏三藏。本天竺人。让国出家。道德名称为天竺之冠。所至讲法必有异相。初自天竺至。所司引谒于玄宗。玄宗见而敬信焉。因谓三藏曰。师不远而来故倦矣。欲于何方休息耶。三藏进曰。臣在天竺时。尝闻大唐西明寺宣律师持律第一。愿往依止焉。玄宗可之。宣律禁戒坚苦焚修精洁。三藏饮酒食肉言行粗易。往往乘醉喧竞秽污茵席。宣律颇不能甘之。忽中夜宣律扪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律师扑死佛子耶。宣律方知其为异人也。整衣作礼而师事焉。在洛时有巨蛇高丈馀长且百尺。其状甚异。蟠绕出于山下。洛民咸见之。畏语曰。此蛇欲决水潴洛城。即说佛书义。其蛇至夕则驾风露来。若倾听状。畏责之曰。尔蛇也。当居深山中用安其所。何为将欲肆毒于世耶。速去无患生人。其蛇闻之若有惭色。遂俯于地顷而死焉。其后安禄山据洛阳尽毁宗庙。果符其言。开元十年七月旱。帝遣使诏无畏请雨。畏持满钵水以小刀搅之。诵咒数番。即有物如蚪龙从钵中矫首水面。畏咒遣之。白气自钵腾涌。语诏使曰。速归雨即至矣。诏使驰出。顷刻风雷震电。诏使趋入奏。御衣巾已透湿。霖雨弥日而息。又尝淫雨逾时。诏畏止之。畏捏泥媪五躯向之作梵语叱骂者。即刻而霁。尝过龙河以一橐驼负经没水。畏惧失经遽随之入水。于是龙王邀之入宫讲法。为留三宿而出。所载梵夹不湿一字。其神异多类此。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