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张维翰
共 5 首
挽
张维翰
联
清 ·
张维屏
对联
弟兄手足无多,叹劳生终岁奔驰,卌载光阴弹指过;
父母音容如昨,想此际重泉聚会,百千心绪上心来。
寿张副院长莼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丹橘绛梅时节,碧鸡金马山川,天为降人豪,光赞中兴,豸阁廿年清望重;
明珠仙露词华,白鹤朱霞风采,世方尊国老,庆逢大耋,鸾觞四座胜流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张维翰
(1886——1979),字季勋,号莼鸥,云南大关人,民国政治家、法学家。云南法政学堂毕业后,历任任陆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秘书,云南都督府秘书,云南省行政公署总务科长。1919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选修宪法及市政等科。1928年6月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外交部特派员。1939年6月任内政部政务次长。1947年12月当选为监察委员。1949年受聘于香港新亚书院,教授文史。1950年去台湾,历任台湾当局“监察院”副院长、代院长,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等职。晚年潜心学佛。1979年9月1日在台湾病逝。
张维翰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张维翰为首任所长,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成氏有诗《寿张莼鸥先生七十》《张莼老九秩大庆》《莼老寄示移居诗,次韵奉和》《癸丑重九》,骈文《莼沤诗稿序》。
张维翰
赠成氏诗“海角明楼楚望高,今之文杰亦诗豪,九天珠玉纷鸿藻,一代丝纶属凤毛,典丽自成新赋体,清真迥迈旧词曹,佳章屡获回环诵,有味醰醰胜酌醪”。
丹橘绛梅时节:应指冬季,感遇十二首其三(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清河》(唐·李商隐)绛雪除烦后,霜梅取味新。
碧鸡金马山川:今云南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两山相对。在如今的春城昆明和云南大姚,都分别有“金马碧鸡坊”,成了当地的象征。故此处应指云南,切张之家乡。
光赞:犹光辅。
豸阁:指监察院。豸:通"廌"(zhì),即獬豸(獬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说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
明珠仙露:晶莹圆润的露珠和珍珠。比喻人的风采秀异。出自《广弘明集•唐太宗三藏圣教序》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后也比喻书法的圆润。
白鹤朱霞:《南史·刘怀珍传附刘吁传》:“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敲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纩。”
国老:一是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二是掌管教化的官职;三是特指国之重臣;此处疑应取第一义项。
大耋:年高的人。耋,八十岁。一说指七十或六十岁。 《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鸾觞:刻有鸾鸟花纹的酒杯。嵇康《杂诗》:"鸾觞酌醴,神鼎烹鱼。"
胜流:犹名流。晋顾恺之有《魏晋胜流画赞》。
笺:
1.寿张莼鸥先生七十:
沧海浮家日,乌台杖国身;峥嵘碧鸡彦,浩荡白鸥亲;花笔才偏富,棠碑迹未陈;瀛洲风物好,并作寿筵春。
2.张莼老九秩大庆:
世企祥麟威凤出,公从金马碧鸡来,舆歌西域留棠舍,峻望南园冠柏台,粉竹书成宜纸贵,官梅吟就是诗魁,堂堂护国耆英健,九十春光照寿杯。
3.民国蔡 锷赠小凤仙联: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挽张副院长维翰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凫舄临民,勇祛帝制,豸冠匡国,清厉官常,余事托高吟,名重坫坛还下士;
鹤觞介寿,曾许芜辞,鸿著汇刊,且征拙序,平生叨夙契,交深翰墨直忘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张维翰
,见【寿联13.寿张副院长莼鸥】。
凫舄:fúxì指仙履,喻指仙术。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
临民: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
匡国:即匡正国家。
清厉:耿介有骨气。出自《后汉书·周荣传》:“﹝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之志,闻于州里。”
官常:居官的职责。出自《周礼·天官·大宰》 :“以八法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
坫坛:会盟的坛台。引申指文坛,诗文书画界。
鹤觞:酒名。泛称美酒。北魏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饮之香美,京师朝贵,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西》。
芜辞:芜杂之词。常用作对自己文章的谦称。宋赵令畤《商调蝶恋花》词:“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夙契:往昔的交情。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笃。”
笺:
1.上联涉功绩,下联涉交谊,老到写法。
2.清代梁同书赠陈征芝作宰联:
神仙官职双凫舄;
才子文章五凤楼。
挽李将军炳仁
(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万众揭竿从,往事差侔铜马帝;
廿年枕戈待,归心竟负碧鸡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数年前,识将军于莼老弧觞座上,曾接杯酒之欢,沉陆未还,强弓先委,骤闻噩耗,为之黯然。
李弥(1902——1973),字炳仁,号文卿,1902年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时为腾冲县太平街),1926年黄埔第四期毕业。1936年任江西瑞昌县长。1939年参加昆仑关战役。1940年,枣宜会战后,调升为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师长。1944年奔赴滇西松山战场,打响松山战役,因功升任第八军军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何思源、庞镜塘、臧元骏(三青团山东省支团部主任)、裴鸣宇、贺执圭(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参谋长)、李弥(第八军军长)。1948年任十三兵团司令官。淮海战役中,奉命支持黄百韬部未果,不久第十三兵团全军覆没,李弥化装逃到山东潍县、青岛、乘海轮赴南京、上海。后任第十三编练司令部司令兼重编第八军军长,往闽西、云南征兵。1950年李弥率部撤往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地,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54年撤往台湾。1973年3月10日病逝于台北。
万众揭竿从: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铜马帝:即汉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击铜马于鄡……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枕戈待: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心切。《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碧鸡山:山名,位于昆明市西。切李之家乡云南。
莼老:应为
张维翰
,见寿联【13.寿张副院长莼鸥】。
弧觞:寿宴。
沉陆:比喻沦陷于敌手的国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委:同萎,婉词,去世。
笺:清代李鸿章挽谭宗浚联:
铜马门高,谁厌承平出严助;
碧鸡山远,竟看回谷失王裒。
诗学研究所成立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为葩经一十五国所无,采风蓬岛开新运;
继兰亭千六百年之后,修禊华冈集胜流。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中华学术院张其昀为昌明诗学,弘扬诗教,1951年端午在台北市中山堂召开第十二届诗人节大会为先声,蒋介石亲笔荣颁“发扬民族正气”。1968年上巳,敦聘监察院
张维翰
副院长为研究所所长,彭醇士,梁寒操为副所长。易大德任研究委员兼执行秘书。此后逐年增聘研究委员,并在菲律宾设置分所。致力诗学理论、批评及创作的发扬光大。研究所每年上巳,端午,重阳三节为固定例会,雅集时除偶尔踏青,临流,登高,觞饮,分韵酬唱为主要活动,刊成专辑时,必由成惕轩撰序,益增贵重。
成氏为该所研究委员,后任副所长。
葩经:《葩经》是来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说:“《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一十五国: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
修禊:古代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唐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和长安曲江修禊最为著名。
华冈:台湾地名,疑为研究所所在地。
胜流:犹名流。晋顾恺之有《魏晋胜流画赞》,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
笺:本书中部分人物为该所成员,均已注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