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殷浩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诗纪》云。按张君祖、庾僧渊诸诗。皆恬淡雅逸有晋风。历选陈世无此作也。考高僧传有康僧渊、竺法雅者。并在晋成帝时。疑即此人欤。广弘明集云。陈张君祖。既不能明。姑列于此。逯案。法书要录、张君祖有名晋穆帝时。又按《世说》新语。康僧渊与殷浩相善。则二人为同时人。故互有赠答之作。卮林解冯谓二人诗应列晋代是也。今改入晋编。并略志于此。
运形不标异,澄怀恬无欲。
座可栖王侯,门可回金毂。
风来咏逾清,鳞萃渊不浊。
斯乃玄中子,所以矫逸足。
何必玩幽间,青衿表离俗。
百龄苟未遐,昨辰亦非促。
曦腾望舒映,曩今迭相烛。
一世皆逆旅,安悼电往速。
区区虽非党,兼忘混砾玉。
恪神罔业秽,要在夷心曲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一百七。
送雍郢州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范云 殷浩
厌郎思出守(一作寺),遂领汉东军。
望月逢殷浩,缘江送范云
城閒烟草遍,浦迥雪林分。
谁伴楼中宿,吟诗估客闻。
斑竹笔管赋(836年) 唐 · 李德裕
余寓居郊外精舍。有湘中守赠以斑竹笔管。奇彩烂然。爱玩不足。因为小赋以报之。
山合沓兮潇湘曲。水潺湲兮出幽谷。
缘层岭兮茂奇筱。夹澄澜兮耸修竹。
鹧鸪起兮钩辀。白猿悲兮断续。
实璀璨兮来凤。根连延兮倚鹿。
往者二不从。独处兹岑。
望苍梧以日远。抚瑶琴兮怨深。
洒思泪兮珠已尽。染翠茎兮苔更侵。
何精诚之感物。遂散漫于幽林。
爰有良牧。采之岩址。
表贞节于苦寒。见虚心于君子。
始裁(一作操)截以成管。因天资而具美。
贝锦之濯波。似馀霞之散绮。
自我放逐。块然岩中。
泰初忧而绝笔。殷浩默而书空。
忽有客以赠鲤。遂起予以雕虫。
念楚人之所赋。实周诗之变风。
昔汉代之方侈。增其炳焕。
缀明玑以为柙。饰文犀以为玩
徒有贵于繁华。竟何资于藻翰。
曾不知择美于江潭。访奇于湘岸。
况乃彤管有炜。列于诗人。
周得之以操牍。张得之以书绅。
维兹物之日用。与造化之齐均。
方资此以终老。永躬耕于典坟。
⑴ 原注傅子曰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随珠装以翡翠此笔非文犀之饰必象牙之管也
引用典故:东篱菊 相如投赋 殷浩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送外甥 唐 · 张祜
五言律诗
衰年生侄少,唯尔最关心。
偶作魏舒别,聊为殷浩吟。
白波舟不定,黄叶路难寻。
自此尊中物,谁当更共斟。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其二 (842年7月) 唐 · 温庭筠
五言律诗
麈尾近良玉,鹤裘吹素丝。
坏陵殷浩谪,春墅谢安棋
京口贵公子,襄阳诸女儿。
折花兼踏月,多唱柳郎词。
引用典故:陶潜
院寒青(一作清)霭正沈沈,霜栈乾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
䙰褷满地贝多雪,料峭入楼于阗风。
水榭初抽寥泬思,竹窗犹挂梦魂中。
灵香散尽禅家接,谁共殷源小品同(辨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禅家者流,殷浩读《小品经》,下二百签疑义,以问支道林)
新定陪太守一百五夜南馆玩月(865年)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
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
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
却嫌殷浩南楼夕,一带秋声入恨长。
微凉赋(878年7月) 唐 · 陆龟蒙
椒梧既谢。屈原增伤。
菱先雁败。柳徇蝉荒。
日落深宫。十四等皆为丽绝。
云愁大泽。九百里尽欲飞扬。
暑退未退。宵长未长。
傍宝阶以寻冷。当绮疏而荐香。
飘飘拂拂。悄悄怅怅。
省团扇以摇清。昵瑶琴而泛雅。
石稳将卧。筇轻欲把。
沈尹见王筠佳咏。不觉书之。
谢傅感桓伊哀筝。无端涕下。
单栖悟早。共赏情多。
应从远壑。定降明河。
病树一枝。度日空怀越奏。
轻帆十幅。乘秋好唱湘歌。
殷浩休谈。杨宏自舞。
粉初渍而题媚。尘适消而画古。
正在安榴馆里。寂寞饶潘。
暂登酸枣台时。凄凉付庾。
潜生翠被。暗箸金楼。
铢铢减癖。斛斛量愁。
草元者逐贫无暇。梯附者结客而游。
暮雨陵边。有魏主常闻之乐。
夕阳池上。有蔡姬曾荡之舟。
恨锁疏烟。襟披远水。
露桂方澹。风篁或倚。
鄂侯之馀冷犹在。江令之宿酲初起。
道气全衰。离情遍驶。
许玉斧神超碧落。仰接应难。
成花君怨别青宫。追伤未已。
共 1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