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韬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孙氏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0—334 【介绍】: 东晋吴郡富春人。
虞潭母。
性聪敏,识鉴过人。
夫死抚孤,以忠义勉其子。
杜韬、苏峻乱时,孙氏倾家财助军资,忧国之诚为朝廷所称,拜武昌侯太夫人,加金章紫绶。
卒,年九十五,谥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3—311 【介绍】: 西晋犍为武阳人,字岐之。
州辟主簿、别驾。
怀帝永嘉初,累迁衡阳内史。
杜韬起事,城破被获。
伺隙逃出,奔湘州。
会流民攻城,刺史荀眺出降,邠固守不下,遂死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9—334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士行。
少孤贫。
为县吏。
累迁南蛮长史。
击破张昌、陈敏、杜韬,拜荆州刺史,镇武昌。
深为王敦所忌,左转广州刺史,无事即朝暮运甓以习劳。
敦败,复还荆州。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京都不守。
温峤、庾亮推侃为盟主,力拒斩峻,收复建康。
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交、广、宁、江等八州诸军事。
在军四十一年如一日,厌清谈浮华,常勉人惜分阴,为后世所称。
封长沙郡公。
卒谥桓。
全晋文
侃字士行,鄱阳人。徙居庐江之寻阳,为县吏。郡召为督邮,领枞阳令,迁主簿。元康中察孝廉,除郎中,补武冈令;弃官归,为郡小中正。太安中为南蛮长史,封东乡侯。光熙初迁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又加督护;母忧去职。永嘉中,东海王越以为参军。元帝镇江左,加奋威将军,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王敦表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左转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封柴桑侯。大兴初进号平南将军,加都督交州军事,领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王敦平,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苏峻平,拜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又加都督江州,领刺史。襄阳平,拜大将军。咸和七年卒,年七十六,赠大司马,谥曰桓。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0—320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士达。
初为县功曹。
司马睿(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迁扬烈将军。
后讨平华轶,镇压杜韬、击杀杜曾,累有战功,封寻阳县侯。
官至安南将军、梁州刺史。
在襄阳,务农训卒,有收复中原之志,深为王敦所忌。
然终访之世,敦不敢为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324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处仲。
王导从兄。
晋武帝婿。
官扬州刺史。
琅邪王司马睿(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导同心扶助。
镇压杜韬起事,拜镇东大将军。
东晋立,迁大将军、荆州牧,手握重兵。
元帝欲抑制王氏势力,敦遂于永昌元年举兵反。
攻入建康,杀刁协、周顗、戴渊等,自为丞相,还屯武昌,遥制朝政。
明帝太宁二年,王导等乘敦病重,率军讨之。
敦命王含、钱凤等再进兵建康,旋病死,军散。
全晋文·卷十八
敦字处仲,祥弟览之孙,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惠帝时,历给事黄门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出为广武将军、青州刺史。怀帝时徵为中书监,拜扬州刺史。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复拜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进左将军,又进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建武初迁征南大将军,加荆州牧。永昌初,与刘隗不睦,举兵入石头,拜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自加督宁益二州。明帝时移镇姑孰,自为扬州牧。病卒,戮尸悬首南桁。有集十卷。(案:《祖纳传》,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华阳国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处仲,盖同时同姓名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22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伯仁。周浚子。少有盛名。弱冠袭爵武城侯。拜秘书郎。元帝拜为太子少傅。后以酒失,为仆射。常酒醉不醒,时人号为“三日仆射”。王敦反,奉旨诣敦,责以大义。时元帝欲尽除诸王,顗力言王敦族弟王导忠诚,导遂被救。及王敦攻入建康后,被杀,导未加劝阻。后知顗曾救己,泣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谥曰康。
全晋文·卷八十六
顗字伯仁,馥从子。
武帝时袭父浚爵成武侯,拜秘书郎。
惠帝时累迁尚书吏部郎;寻为东海王越子毗镇军长史。
元帝镇江左,请为军咨祭酒,拜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杜韬反,出奔豫章,召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未行;复为军咨祭酒,转右长史。
中兴建,补吏部尚书,坐事免。
太兴初拜太子少傅,转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寻代戴渊为护军将军。
永昌初为王敦所杀,明帝时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康。
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12 【介绍】: 西晋琅邪临沂人,字平子,时称阿平。
王衍弟。
少历显位。
累迁成都王颖从事中郎,孟玖谮害陆机兄弟,澄劝颖杀玖。
惠帝末,任荆州刺史,日夜纵酒,投壶博戏,不理政务。
又残杀巴蜀流民,八千余人沉江而死,激起巴蜀流民起事,推杜韬为主。
后征为军咨祭酒。
过豫章,诣王敦,敦使力士扼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22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将。
王导从弟。
少能属文,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诸伎。
辟太傅掾,转参军,封武陵县侯。
曾任濮阳太守。
司马睿(元帝)镇江左,廙弃郡过江,睿以为司马。
预讨周馥、杜韬,迁冠军将军。
元帝即位,代陶侃为荆州刺史。
为陶侃部将所袭,又为杜曾所败。
及至荆州,大行诛戮侃时将佐,大失荆州人望。
入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
后助王敦反,敦以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寻病卒。
全晋文·卷二十
廙字世将,导从弟。惠帝时辟太傅掾,转参军,从迎大驾,封武陵县侯,拜尚书郎,出为濮阳太守。元帝镇江东,以为司马,历庐江鄱阳二郡太守,除冠军将军,镇石头,领丞相军咨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及即位,徵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寻拜征虏将军。进左卫将军,王敦以为平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剌史。卒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有集三十四卷。
赵诱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7 【介绍】: 东晋淮南人,字元孙。
州辟主簿。
说刺史郗隆讨赵王伦,不纳,隆遂为其部属所杀。
后为王敦参军,预讨华轶、杜韬,封平阿县侯。
代陶侃为武昌太守。
元帝建武元年,杜曾迎第五猗于荆州反,诱力战死。
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9—331 【介绍】: 东晋汝南南顿人,字思远。
应璩孙。
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
后为镇南大将军刘弘长史。
王澄为荆州,假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
天门、武陵溪少数民数起事,詹讨降之,并与其酋为盟,数郡无虞。
与陶侃击破杜韬
晋元帝时假建武将军,迁益州刺史。
累迁光禄勋。
王敦反,为都督前锋军事、护军将军,拒战有功,封观阳县侯,迁平南将军、江州刺史。
卒谥烈。
全晋文·卷三十五
詹字思远,贞弟秀之子,初辟公府,迁太子舍人,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伦诛坐免,成都王颖辟为椽,刘弘请为镇南长史,迁南平太守。王澄为荆州,假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山简为镇南,假督五郡军事。元帝承制,以为建武将军,寻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迁益州刺史,寻拜后军将军,出补吴国内史,免。刘隗请为镇北军司,加散骑常侍,累迁光禄勋,明帝以为都督前锋军事、护军将军假节。王敦平,封观阳县侯,迁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咸和六年卒,赠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烈。有集五卷。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