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柳鼎文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五言诗二首 其二 盛唐 · 卜天寿
五言绝句
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
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
按:二诗均录自郭沫若著《出土文物二三事》附一九六九年吐鲁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卷末诗词业片。原诗有讹缺,从郭沫若、龙晦二人说增改。)(按:卜天寿《论语》抄本后写有《十二月三台词》一首又一句半、五绝六首。前者显然为抄录时曲。后六首,郭沫若以为仅第一首为卜天寿自作,另五首皆系抄录民间流传的旧诗。龙晦则以为第五首亦为卜天寿自作。今从二人说系二诗于卜天寿名下,馀皆录入本书卷五十六无名氏诗内。
松霞室(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松实拿插㙷,霞虚出想像。
晦则为青色,晴或作赤状。
然总非真霞,真霞自天上。
虬枝落落吹,拟议胥无当。
高山讲道地,暇日集青衿。
满壑烟霞里,护门松桂阴。
鹤归华表远,鹭浴盘涡深。
早晚颁经籍,儒风树自今。
闻说穿川胜,望如云汉翻。
几层多雁荡,不凿自龙门。
谁测地中妙,也知天下尊。
化工难状处,何必费诗魂(雁荡有二层龙湫。)
游山自有妙,峻处莫停行。
不畏抬头压,方能著脚平。
谁言高且远,安问侧兼横。
未到山穷处,徒然负此生。
戊子四月。姜擎厦以绍修洞主。邀远近士友。游小白山。晦则要余同行。余辞以足病。晦则独往。与诸名胜。追蹑退陶先生旧迹。迤入喜方僧舍。参校贞窝黄公遗藁。独与姜文瑞。由柏川梨花洞。登临穿川而归。嗟乎余素无山水之癖。然于太小白。每有一见之愿。乃为二竖子所锢。失此良遇。其得为淮南鸡犬。亦有数存耶。晦则津津说穿川之胜。当甲于天下。犹有不尽之兴。使晦则再窥山门。如古人所谓前日见其面。今日识其心者。则余亦有愿从之意。不知造物者果肯许也否乎。乃拈其轴中易和者。略道其意。
千秋怅仰锦城坛,往事伤心著语难。
何处子规啼夜月,长歌一曲玉楼寒。
白首门生在,相邀六月中。
那忍感手泽,犹疑坐春风。
聚讼从难决,探囊赖子通。
仪文常变错,至理古今同。
纵有银车诮,犹多丽泽功。
工夫贵汲汲,别意太悤悤。
我非恨劳逸,愿君彻始终
⑴ 仪礼经传通解。公晦有宿工。戏谓如探囊中物。故因及之。
何处水非高山水,何处月非高山月。
南屏誇说天下无,非真无也看得别。
开窗近月光更多,凭槛近水清益澈。
何况先生水月襟,天高海阔通八极。
君不见陶山明月天下同其明,又不见沧洲活水天下同其活。
如何分别高山与天下,谩使后人较甲乙。
分明此意从何质,海鹤一去无消息
⑴ 川沙先生祭南屏文。有海鹤浑沟凫之语。
我闻小白山,山上多枯竹。
凤去有馀实,采之应满掬。
满掬把赠谁,爱此吾辈独。
会见江上梧,簉羽有栖宿。
我老嗟未及,来者尚可卜。
游山浑閒事,经旨且反复。
莫望千仞头,须从一篑覆。
自有园中桃,何羡醋李熟。
秋风九月芦花飞,疏雨东坡步夕晖。
嘉客脩容看白鹭,主人幽兴赋缁衣。
直须筇屩披云住,不妨饭飧摘水归。
赖有新诗侈陋屋,百年玆事愿无违。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