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思远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天生孔子,纵之为圣。
生知安行,仁义中正。
师道兴起,从游三千。
往圣是继,道统流传。
六经既明,以诏后世。
三纲五常,昭然不替。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
人极斯立,天地同功。
生民以来,卓乎独盛。
允集大成,实天所命。
有天下者,是尊是崇。
曰性圣道,曷敢勿宗。
顾予眇躬,承此大业。
惟圣之谟,于心乃惬。
用之为治,以康兆民。
圣泽流被,万世聿新。
报典之隆,尤在阙里。
庙宇巍巍,于兹重美。
文诸贞石,以光于前。
木铎遗响,于千万年。
田按:成化四年六月,阙里重修孔庙成,茂陵御制碑文,并系以诗。八月,御制碑亭成,衍圣公孔弘绪具表谢。
十二年,祭酒周洪谟请加孔庙笾豆,诏从之,增为十二。遣学士商辂告文庙、王献告于阙里。余检吴宽《匏庵家藏集》有《曲阜重修夫子庙碑》诗云:「于赫皇明,建国十纪。文教诞敷,及远自迩。明圣得师,维道顾諟。尊之崇之,有乐有礼。纷其羽龠,错其簠簋。谓此器数,罔惬仰企。乃诏有司,乃鸠役使。乃伐坚石,乃削文梓。长庑重门,崇檐厚址。剥落以完,漫漶以玼。革故为新,众目改视。」是成化中两修阙里孔庙,匏庵诗中述及羽龠,簠簋,当在十二年增加笾豆后矣。
① 徐之族。自北道入居。将未免许接之罪。敬差推阅启闻。自上分拣还放。
旧灾消尽又何禳,春色方浓万寿堂。
灵雨今朝拚胜会,池波滟滟溢恩光。
徐乐斋思远挽章 明末清初 · 张显光
七言律诗
自分迂阔世难行,归拟林泉毕一生。
满壁图书贫亦乐,盈园花竹隐犹荣。
朋来讲义閒中业,酒罢吟诗醉里情。
人道达城多秀士,从今谁复主斯盟。
吾友徐清安行甫,遗我青邱一幅图。
是岁万历二十四,五载疆域屯倭奴。
国不能国诚可痛,按图不觉长于戏。
肇自天开地辟初,东方实与中原俱。
山明水丽风气淑,地是天下之膏腴。
君臣社稷上帝命,礼乐文物中华趍。
擅箕以来几千年,不曾没作腥膻区。
究厥基本不在他,邦人不失仁义途。
鲸海如今势滔天,谁将只手昆崙扶。
迩来人心失性真,降祸由天机自吾。
痛矣三百六十州,坐受凶丑一剑屠。
幸赖皇威震日出,东民复见恢三都。
尚念天心不悔祸,豺狼南北潜窥觎。
此时如有君子志,腹中可无经纶谟。
远寄舆图固有意,自顾其柰真腐儒。
故人宝贶不可忘,手自埽壁挂座隅。
在世吾今近七十,知旧零落殆无数。
同衰赖有二三执,时与相逢说平素。
去夏哭送徐乐斋,岂意重承学谕讣。
伤今为叹共谁开,思古有怀无对讨。
虽然归化是常理,两公地下好相遇。
掷置纷纷汗漫游,不复顾虑人间路。
拓落寒踪任支离,踽踽独立愁城暮。
闻公即远已有期,聊述短章凭便付。
文章事业不须云,毕竟有散从有聚。
平生山仰乐斋兄,高古风标瘦鹤形。
巷里一瓢安苦淡,日中三省勉诚明。
槎通泗汭迷津豁,琴接溪徽荷蒉惊。
岂谓斯文天不慭,遽看奎璧閟佳城。
曰余一心难禦,十年求学。
静思存养,动必穷格。
汤盘省垢,周几警失。
惧主翁或忽于照管,纷触物而致察。
属长廊之閒坐,瞻列柱之森立。
默然澄心,数之以意。
若十若百,其一其二。
灼乎无疑,了若可记。
俄谛审之至再,忽参差而不一。
眩心目而莫定,思愈烦而愈错。
费声言于代手,验与初而相合。
何彼柱只有此数,计前后之有异。
是由误用其心官,悟把捉之为累。
念方寸之虚明,实主宰乎万物。
任自然之知觉,信妙用之叵测。
胡著意于执持,反交物而自惑。
既应事之无主,宜致差于有接。
错虽微于毫氂,谬千里之可畏。
岂一柱之是恤,恐万善之终坏。
玆所谓失小而害大,故吾之所以自饬。
然不存乎静时,亦难酬于临事。
斯助长与坐忘,病无异于彼此。
是以操存舍亡,夫子有语。
勿忘勿正,孟子垂戒。
吾将佩服格言,顾諟明命。
贯动静于一敬,合内外而交正。
戒惧乎不睹不闻,省察乎所之所发。
未接于物,澹虚明而静直。
事至斯应,井有伦而中节。
数柱之失,庶或免于他日。
因铭以自警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
操之有要,敬为之则。
勿贰以二,勿参以三。
惟心惟一,万变是监。
徐乐斋行甫 明 · 李埈
七言律诗
须自永阳小庄。访芝老遗躅于五芝山。仍上九龙顶。望云山数百里。洗尽满襟尘土。真一快也。逦迤而东。踏遍孔岩泉石。登三足堂。馨风如昨。可敬而仰也。此去幽居仅数舍。而适闻故山有病。归意悤悤。未果往拜。此间郁郁。可意会也。偶占一律致意。
偶随花浪入山门,咫尺如何不见君。
洞里奇观堪自诧,易中奥意向谁论。
少年豪气空缠剑,暮境生涯只管云。
良觌半生成晼晚,鬓边衰白日纷纷。
徵君拔俗三千丈,落落高标古士稀。
投棘青鸾聊暂屈,出云黄鹄本冥飞。
惊闻玉树埋重壤,怅想灵芝冠众菲。
洒向挽笺无限泪,少微从此失光辉。
寂寂寥寥老子云,白头唯有太玄文。
未妨守道终馀岁,独恨怀才负圣君。
残筑小炉香欲换,数鸦乔木日初曛。
从来性癖耽幽静,厌听旁人说世纷。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