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震相

共 5 首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一作馈)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一作多)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一作誓欲)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一作寒洲涨未解,荒陇草空繁)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一作暮)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一作只)宿芦洲村。
舟发南雄三首 其二 (丁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夜与杨生对榻眠,念来旧学忽茫然。
譬从东峤分诸岭,谁挽西江障百川。
(雪门。)(蕴山。)同时各年少,昔今所得岂言传。
相期努力深追琢,独倚篷窗晓角边。
西汉陶陵鼎以汉虑俿尺度之高七寸三分身高四寸二分盖高一寸六分盖上有三环名高一寸二分两耳高二寸二分三足高二寸铜质五色斑驳腹有棱纯素盖凿隶书铭大字十五曰隃麋陶陵共厨铜斗鼎盖并重十一斤小字四曰汧第卅五器凿隶书铭大字十七曰隃麋陶陵共厨铜鼎一合容一斗并重十斤小字十六曰汧共厨铜鼎容一斗重八斤一两第廿一案汉书地理志隃麋汧二县属右扶风后汉书耿弇传建武四年封耿况为隃麋侯续汉书郡国志作渝麋误也又续汉志定陶在济阴郡本曹国后汉属兖州刺史部郭璞曰城中有陶邱史记云穰侯出之陶即其地定陶共王康元帝子哀帝父永光八年自山阳徙封汉书丁太后传建平二年上曰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遣大司马骠骑将军明东送葬于定陶贵震山东共王传哀帝二年追尊共王为共皇帝水经注济水自定陶县南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又东北径定陶共王陵此器云陶陵是定陶共王陵也隃麋汧二邑共此器故日共厨铜鼎钟鼎款识汉好畤鼎铭云今好畤共厨金一斗鼎汾阴宫鼎铭云汾阴共官铜鼎上林鼎铭云上林共官铜鼎汉器体制如是汉陵庙皆有厨三辅黄图昭帝平陵为小厨裁足祠祝款识汉孝成鼎铭云长安厨孝成庙铜三斗鼎是也此鼎盖与器铭辞不相应者因有二鼎盖与器互错也器铭云并重十斤又云重八斤一两云器重八斤一两则盖当重一斤十五两矣今除盖以库平法马称之重五十三两七钱二分铭云容一斗以今官仓斗较之得一升八合定陶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西南予得此鼎因思焦山祗有周鼎若以汉鼎配之经史引徵可增诗事爰以官牍达之镇江府丹徒县付焦山寺僧永守之并加册于椟绘图拓款钤印备录诸诗时嘉庆七年季秋月
碧山一角浮春潮,中有周鼎开云歊。
古文十行照江水,百家咏释穷秋毫。
千年古篆变为隶,西汉款识多凿雕。
我有汉鼎五十字,隃麋汧铸供定陶。
斗斤兼记古权量,汾阴好畤同禋祧。
济水东流帝陵起,臣莽掘厨金不销。
斋中拭刷出古泽,鼎虽转徙犹坚牢。
烟云过眼莫浪掷,送尔安隐栖松寥(焦山阁名)
卣钘觯爵共相饯,雁镫剪烛吟清宵。
壬戌之秋木叶脱,海门风起江飞涛。
蛟鼍踏浪避金景,苍然古意生单椒。
此时此鼎入山去,江天宝气腾轻艘。
海云堂中多古木,两鼎扃耳初相遭。
周仪可补觐礼阙,汉事志传徵班曹。
仓籀字破鬼夜哭,八分不似周王朝。
一波一磔湛水石,同隐有似由与巢。
胎禽仙去亦偶耳,华阳铭尚镌嶕峣。
可知古人皆好事,以诗媵鼎各订交。
他时得暇或相访,云帆一片横金焦。
注:考杜佑通典京口有谯山戌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戌海口之山余家藏嘉定镇江志云江淹焦山诗旧本作谯山是北宋以前尚名谯山北宋以后始以焦孝然事傅会之孝然避兵娶妇于扬州见三国志注尔时孝然年尚幼似无隐谯山三诏之事且孝然为魏以后人蔡伯喈卒于汉末在孝然之前焦君之赞当别有一焦君似无为孝然作赞之事又焦山古鼎王西樵始据韩吏部如石言为京口某公家物严分宜夺之康熙间人竞以为诗歌故实然自嘉靖以后明人书集鲜及此说天水冰山录于分宜家物无所不载古铜器款中祗有古铜鼎二个共重一百一十四斤且有盖并未言及款字此鼎一鼎之重巳不止百馀斤矣朱竹垞翁覃溪二君深于考古者其焦山鼎诗中皆不言此事为其无据也故余谓焦孝然严分宜二事等诸无稽勿听可也
⑴ 周鼎呼史册命之仪可补礼文之不足诸家诗考未言及此
饯别步大兄原韵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一曲骊歌酒一觞,年年攀折恨垂杨。
匆匆1归棹随流水2,脉脉愁怀对夕阳。
霜逼秋深山落木,寒催风急雁分行。
临歧不忍轻垂泪,恐惹阿兄更断肠。
注:(1) 按:“匆匆”,张氏藏本作“无情”,今从费、黄二本。 (2) 归棹:归舟。棹(zhào音罩),船桨。唐王勃《临江》之二:“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挽黄公度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与元方缔文字交,回首西川,江上咏梅怆往事;
使吾楚失廊庙器,招魂东峤,秋来颂橘怅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