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玄逸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上之十九年春。判府事李相公以年至当休致。上章乞退。辄报罢。章凡六七上。乃许之。位奉朝贺。俾禄之终其身。谢恩之日。命宣法酝。既又降三绝句八十四字。致惓惓不忘之意。公降拜兴受。感极涕下。于是朝之大夫士莫不作歌诗以叹美之。公之胤子礼部左侍郎沃。以玄逸尝供洒扫之役于门下。要一言以识其后。玄逸窃惟公风节之美。圣主眷恋之意。实近世君臣间所未有。岂但为一时之光宠。可以树百代之风声。猗欤休哉。仍念上之所以处公者。宛然有三代养国老之遗意。必将有告存珍从乞言惇史之规。公无以既退为辞。俟圣主临雍肆筵之日。端冕负屏而立。以讲问先王孝仁礼义之道。则其所以报主恩而尽吾心者。不止如桓荣之稽古。于谨之献规。而上之可以为子孙恒者。将于是乎在。惟相公勉之哉。玄也感辱知之厚。且幸托名诸公之后。聊以一言备箴规。兼呈近体一律。致颂祷之意云。
相公高致邈难俦,殊锡恩光分外优。
御笔题诗八十字,华封祝寿万千秋。
人誇疏传风声藉,我识韩圭德宇休。
张大应须太史笔,荣名岂待画图留。
无为夫子枉珍函,好趁秋风到葛庵
对笔真成逢雅度,吟诗恰似听霏谈。
阿郎会做门应大,奕世流光德岂惭。
更愿竿头进一步,他年定富达尊三。
渊源遥自退溪来,契合风云起草莱。
尺地经纶台象逼,暮途踪迹鬼门回。
才闻髭发同涪老,忽报音容隔夜台。
长记城南临别语,永嘉东望不胜哀。
粹气钟河岳,惟公禀赋全。
高文追大雅,邃学启前贤。
岩壑探真趣,瑶琴理绝弦。
风云千载会,雨露一时偏。
清庙华钟韵,明庭瑞凤跹。
日三筵上接,岁五太中迁。
启沃资皇道,论思荷圣怜。
少微环北极,卿月耀东铨。
进退关时命,沧桑互递传。
丹忱忧汉室,白首吊湘川。
天地流新渥,田园送暮年。
青衿纷考问,黄卷几磨研。
迹屈心逾泰,途穷操益坚。
斯文嗟蹇厄,吾道觉迍邅。
木稼灾还惨,儒林痛忽缠。
疏踪曾忝御,末眷赖推牵。
笑语春生座,襟怀月照渊。
秪今知已矣,追忆倍潸焉。
惆怅眠牛卜,凄凉飞旐翩。
夜台长寂寞,泉路若因缘。
衰老兼婴疾,单杯阻渍绵。
公私无限泪,遥洒锦江边。
圣学渊源孰溯沿,天生夫子绍前贤。
雍容和气春生座,洒落冲襟月照渊。
轩冕倘来吾岂与,险夷随遇道能全。
山颓此日将安放,一痛公私泪迸泉。
天恩特许返园丘,阅尽风霜已十秋。
程子自涪髭尚胜,贾生忧汉泪长流。
墓年独自陶源溯,此日翻成岱岳游。
惆怅儒林日憔悴,秪今吾道付悠悠。
异语喧豗学绝师,晚来东海有先知。
毫分奥义咸臻妙,指示群蒙各解疑。
吾道将穷天莫问,斯文已丧我依谁。
追思首夏丁宁诲,此是幽明永诀时。
自怜庸弊等葭莩,偏荷先生不弃愚。
纵愧空疏纷白首,敢忘珍重辱玄珠。
何人更担千秋业,迷路空怜七尺躯。
弦绝瑶琴谁复和,解教悲涕满东隅。
斯文一脉海东隅,诗礼渊源绝世无。
吕氏弟兄俱好学,蔡家父子并真儒。
莘犁暂辍延深殿,羿彀还惊足险途。
立德立言留事业,未应吾道便榛芜。
异术多岐渐乱真,先生独立指迷津。
冲襟分照水中月,和气都收天下春。
绝学源流寻统纪,险涂波浪偃经纶。
斐然小子谁裁就,一恸斯文泪满巾。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