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维

共 10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间会合本难期,到此心情秖益悲。
晚雨萧萧秋色里,不堪回首过山时。
去年东海滨,今年西海隅。
年年寄浪迹,处处悲穷途。
柰何不自谋,甘与世相趋。
求伸岂效蠖,反哺诚感乌。
昨来奉府檄,汝往佩绵符。
绵州虽十室,物产倾三吴。
惟错富鱼虾,厥土称膏腴。
人皆贺邑饶,我独忧道迂。
专城纵云乐,倚闾谁与娱。
父曰嗟余子,行役宁踟蹰。
功名男子事,志愿在桑弧。
况当圣明朝,无弃菅蒯徒。
焉能作胶柱,坚坐学守株。
立扬惟日望,甘旨但时需。
行矣且莫休,圣恩不可孤。
入孝旷庭闱,俯育违妻孥。
轻装追杖策,壮志誇弃繻。
时天大雨雪,无地不泥涂。
出门行路难,旋泞我马瘏。
一宿闻韶馆,再宿屏山嵎。
河阴我菟裘,陇草成荒芜。
空缠风树痛,可耐雨露濡。
荐蘋谢幽宫,脂辖戒仆夫。
途长觉(一作惜)日短,年暮愁筋驽。
雪岭驾风伯,云栈萦城姑。
投林呼怪鸟,转石惊饥鼯。
耸壁插霜剑,悬溜缀冰珠。
湫泓讶莫窥,磴滑颠难扶。
古迹尚依俙,往事堪呜呼。
废院想严戒,遗堞怀良图。
壮哉设天险,隐然为国枢。
如何见大敌,委去失吁谟。
暮投安富宿,晨驰新院餔。
束峡渐豁如,间关知免夫。
中原大野阔,獭水春光敷。
一点弹琴台,万古骚人吁。
胜败自有数,偾军何足诛。
千家烟树晚,国原名古郛。
至今尚繁华,有女填闉阇。
长沙荡荡平,征马騑騑驱。
大川失利涉,此路还崎岖。
临河非叹犊,听冰真疑狐。
信美可兴村,青帘皆酒酤。
贩得水陆货,输尽东南租。
通商列阛阓,转漕连舳舻。
仓廪既富矣,国计何忧乎。
留春古驿赊,远山西日晡。
借宿或遭骂,低声还似谀。
馈酒乞炊爨,减米供薪刍。
行行过黄武(利川),去去近龙驹(龙仁)
足及汉山轻,眼入终南枯。
佳哉彩云气,知是帝王都。
此地饱曾经,凡物如相须。
三田渡口船,鸦轧惊春凫。
永渡桥头雪,消瀜长新蒲。
城中百万家,四方咸归输。
管弦盛楼台,车马阗街衢。
提筐杂商女,列货通贾胡。
文物二百年,至治观都俞。
君门锁几重,晓漏催金壶。
彤庭拜稽首,白日临头颅。
自顾谫陋甚,已知涯分踰。
空怀犬马诚,愿效蝼蚁躯。
方今向太平,台阁多弘儒。
致君岂无术,何用北山愚。
朝廷半相识,怜我迷乘桴。
把酒慰屯如,题诗将远于。
城西门外发,五马行色俱。
汉水鸭头绿,驿路沙平铺。
登岳类谣鸿,临歧同泣朱。
清淮大府地,有美周原膴。
旷野豁莽苍,长桥龙未雩。
人言丁酉岁,汉将歼倭奴。
但看矢复地,白苇连黄芦。
成欢路旁置,凋弊不成模。
白屋仅掩荜,苍生嗟未稣。
山城高百雉,公镇雄诸湖。
锦水绕鸡龙,形胜郁盘纡。
金汤有如此,狗鼠敢觊觎。
忆昨窘天步,愤深横逆雏。
游魂讵能久,枭首自速辜。
清明好时节,行迈云何徂。
从者莫能兴,乞米宁辞粗。
落日恩津桥,沈璧怀珊瑚。
招魂鱼腹里,立马听鹧鸪
浃月达湖境,方知南土殊。
东风催一雨,春涨凘流滹。
山红映晕脸,涧绿抽芳肤。
完山旧豳居,天府之名区。
乐土验龙兴,圣泽宛驺虞。
金枝万万叶,地灵焉可诬。
可笑甄氏子,胡宁忍剔刳。
千年遗臭在,物论归穿窬。
堂堂锦城牧张溪谷维以罗牧罢归。),夙昔曾记吾。
逆旅幸邂逅,私觌何愉愉。
泰井二使君(泰仁郑基崇。井邑沈泽。),风流醇似酥。
开筵傍台榭,满酌倾醍醐。
路出古武灵,停骖憩须臾。
主人旧神交,一见诚意孚(时任子净为灵光倅。)
斟我碧葡萄,坐我红氍毹。
湖深疑下泷,海阔如渡泸。
忽看迎传马,俄闻送行厨。
青衣便清道,绛帻仍执殳。
官吏走纷纷,群角吹呜呜。
下邑习俗异,初来神气𢖳。
籥舞伎效伶,坎击风尚巫。
虽得服衽右,未免言语侏。
人心多忿狠,众目皆睢盱。
怀嫌发隐伏,争利讼锱铢。
日临不教民,肯将文法拘。
心缘瘴疠摧,形逐烦嚣癯。
故园几百里,天涯消息无。
伏枕梦徒烦,对案口忍糊。
无由请所与,未报生我劬。
况与季方别,因伤仲氏殂。
八口得无饥,一官宁有渝。
大儿想栾栾,小儿犹呱呱。
慈航岂无系,苦海心如荼。
念昔少年日,气若鹰隼瞿。
妄拟北溟鱼,窃吹南郭竽。
叨攀云路登,何待善价沽。
自谓颇挺出,谁敢我枝梧。
强梁岂数郭,按事浑似苏。
林秀必遭风,水满当覆盂。
含沙憎水蜮,搏兔惊韩獹。
蹭蹬落九万,畴肯为吹欨。
三年成野逸,一出愁官逋。
进退羝触藩,颠沛雉罹罦。
噬脐果何及,穷鬼徒揶揄。
从今戒前车,且复任洪炉。
佩韦欲解弦,为圜期破觚。
时行则亦行,道污而从污。
能与世推移,庶可收桑榆。
壮年不再来,春秋悲蟪蛄。
胡为浪自縻,苦忆汪东鲈。
方壶一曲流,壁立千寻玞。
溪友理钓缗,野老输摴蒲。
此生何罪辜,羁宦似囚俘。
书签应积蠹,药龛知网蛛。
惜乎归不得,令人霜满须。
⑴ 赵上舍弘远到桥。所骑失足。人马俱渰不能救。
王事因民事,驱驰路正遥。
盾炎鏖病骨,苏息赖凉宵。
张尚书持国 明 · 李埈
五言律诗
论议真难合,愆尤只易招。
一丘来石室,千里忆琼标。
自省心何愧,群谗骨欲销。
相知惟见恕,馀日保渔樵。
政要推仁与布公,今人往往说威风。
凭君报与张持国,朱博持刑本不中
⑴ 右二首。用持国韵。持国之诗用意甚好。而上一句颇有抑扬。恐观者不深察。故为著一转语。
挽赵佥知持国 明 · 李廷龟
七言律诗
忆昨鸰原急难时,共将杯酒慰兼悲。
三秋别后空相忆,一日书来便此离。
直道岂容流辈识,忠劳终荷圣君知。
馀生白首今题挽,忍见孤儿哭两輀(夫妻一时俱没。只有一子。)
夜来繁雪压枯枝,好事天公办一奇。
赋喜岂须梁苑会,占年不待老农知。
浮檐霁旭琼花眩,透箔寒光玉树差。
斟酒煎茶俱胜况,也应词掖有新诗。
脩容待漏入承明,五箭才收岁已更。
节建新正瞻斗转,天开曙色见参横。
传严鼓下班行肃,呼祝声高殿角鸣。
万里威颜通喜气,寰区同贺泰阶平。
昔在丁巳之冬。孽臣擅国柄。黩乱天纪。谋废母后。胁百僚庭请之有不从者。论以大辟。敦宁府都正金公。杜门谢病。绝不预朝请。至戊午二月。卒于正寝。于时余与公之胤今宗伯公诸人。俱被白简。及闻公讣。余方削迹郊外。不得与凭棺之哭。于后四年。公之夫人卒于尼山县衙。余又未得奔哭。念余与宗伯公从游最久。伯仲诸君。迭为兄弟。于公盖父事之。而公遇余特厚。以故每访诸君。必先拜公。公亦遇兴必呼。逮宗伯诸公上寿于大夫人也。亦尝升堂奉觞矣。通家之好。盖三十年所。向来悲欢。森然在眼。而公之墓草宿矣。尚忍为此铭哉。顾义有不敢辞者。按状。安东之金。其来盖久。有讳宣平。佐丽太祖。统合三韩。策勋为太师。号亚父。殁祀于社。子孙之居安东者。遂以太师为始祖。名卿钜公。谱牒相望。曾祖讳永铢。掌令。祖讳璠。平壤庶尹。兼编修官。赠都承旨。考讳生海。信川郡守赠吏曹判书。娶完山李氏王子景明君讳忱之女。生三男。公于序季。讳克孝。字希闵。自号四味翁。自幼俊颖异凡儿。年十五。委禽于林塘郑公之门。林塘爱之。亲授之学。亟称才气过人。十七。丁判书公忧。庐墓三年。毁几灭性。二十一。选补翊卫司洗马。以仕太早不欲出。大夫人强之乃就。公标望绝人华雅夙成。诸僚叹服。二十三。中进士。声誉蔼蔚。名人闻士。折辈行愿为交。乙丑。移授宗庙奉事。历尚瑞敦宁、直长。升主簿。拜杨口县监。五年。弃归。叙拜同福、阴竹、大兴县监。汉城府兼参军、宗庙署令、丰德郡守、忠州判官、掌隶院司评、汉城府、司饔院判官、锦山郡守。癸巳。为翊卫。甲午。拜慈山郡守。秩满。入授典簿、司禦。迁通礼院相礼、广兴仓守、军资。缮工监佥正、司赡寺副正。至壬子。命录癸巳抚军南下时扈从功。升授佥知中枢府事。且录原从之首。盖以酬其劳而惜其不与录也。丙辰。拜敦宁都正。此盖公历官之序。而官无小大。必恪谨祗力。绝不挟势而玩事。为邑宰。政务平直简严。一切扫除苛急诛求之政。最恶起事规利违道干誉之习。持行不以皎皎为洁。而自奉甚约。月廪之外。毫发不许入。妻子常不免困乏。虽平日素所厚者。方居显列。则不通馈问。有所托属。亦不枉循。坐是不能久于任。罢后又无肯引荐者。或劝曰。公多子姓。独不为生产计耶。公叹曰。各自有命。何至愁劳遒公为。判书公殁。事大夫人色养无方。属孀伯嫂侍大夫人。供养备至。而公别居近宅。每日晨诣大夫人所。视起居寝膳。洒扫庭内外。经纪家事。事仲氏。爱敬俱至。一堂湛乐。至老如一日。大夫人殁。以事大夫人者。事孀伯嫂。遇先忌。别具斋服。居外室三日。不接外事。终身悲慕。居第在顺怀庙之右。每过必下。傍人窃视之。虽黑夜大醉一不废。值其忌。必素食不与宴饮。恒修敦睦。于贫者尤厚。闻中表老鳏无归。馆谷数年。殁又衣食。其诸孤抚养犹己出。居平不治生产业。官虽高。橐无羡赀。性伉直不能藏人过。然亦不复留。故人虽外庄公。而中实爱之。人有以佞色进者不直视。去亦不再邀。门庭之内。不许出入浮屠巫觋。不设杂技。不谈说置倦立契争讼之事。一室萧然。左右图书。庭列奇花异草。几案不留一尘。使人洒然易虑。遇好客必倾情欢饮。风流溢发。精彩映人。醉必歌呼忼慨。未尝见饰貌软语。余之始拜公。盖已公之暮境。恨余不及见公之盛年也。夫人东莱郑氏。考讳惟吉。左议政。世称林塘相公。即领议政文翼公光弼之孙。娶观察使元继蔡之女。生夫人。与公一甲。端庄静一。动止自矩。生长法家。不离典训。十五归公。英秀异常。为舅姑所重。恪恭妇事。切不以门地才能加人。未尝学习文字而能通大义。雅有鉴识。古今理乱事是非人邪正。无不别白通晓。公好客。客至必置酒。咄嗟之办。皆有异味。公喜施。甔粟箧衣。不问有无。率皆先意恪承。绝不示窭色。历莅六邑。不许外人交关。不事巫卜祈禳。不通商货市卖。衙庭肃然。既家列卿相。又内连椒掖。门族之因缘。希望以售其私者甚多。而夫人终始无一口请托。至于诸子所居官。人有以事干者。辄谢遣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苟不是。是吾以非道教之。可忍为乎。性淡泊。不喜芬华。终日正坐。手不舍女红。无故不出户阈。训诸子必以礼法。虽一言一事之非。随即警责。伯姊孀居穷约。事之如母。诸子孙有献。虽少必分。抚媵妾以恩。及其无子而死。常祭其死日。始从公封淑夫人。后封贞敬夫人。辛酉。从季子尚宓之任温阳。孙光焕宰尼山。仍移往。遂卒于县衙。春秋八十。凡举五男。长尚容。即宗伯公。以辅国崇禄。兼礼曹判书。次尚宽。长湍府使。次尚謇。光陵参奉。次尚宪。再中文科。今为刑曹判书。公之伯兄无子子之。次尚宓。杆城郡守。宗伯娶佐郎权恺女。生三男三女。男长光炯。次光焕。江华经历。次光炫。再中文科。今为执义。女长适主簿南好学。次适吏曹判书张维。次适县令李以省。长湍娶南应井女。生二男二女。男长光赫。兵曹佐郎。次光灿。生员。女长适郑弘泽。次适县监柳时英。参奉娶县令宋应光女。无后。刑判娶宣传官李义老女。生一子不育。取光灿为后。尚宓娶佥知李麟奇女。生一男三女。男光烒。女长适县监宋致中。次适生员尹集。次适李悟。宗伯有妾子曰光熽。司果。录振武勋。尚宽有妾子。曰光㸁、光■、光炓。光炯生一男曰寿昌。奉事。光焕生一男寿弘。进士。光炫生三男五女。男寿仁。女长适赵锡馨。进士。次适尹云举。次适李廷夔。馀幼。光赫生四女。光灿生二男三女。皆幼。公之才华。虽不得大展。既位跻貂玉。可谓贵矣。七十又七。可谓寿矣。而人犹以不尽用为恨。岂天之未定耶。公之内外曾玄孙。共六十馀人。卒能业诗书显科名。一家三尚书。俱以文章行谊。遭际圣明。为世名臣。彬彬乎盛矣哉。古未有也。岂不尽用者在是。而天固未尝不定也耶。噫。功而不居。危不诡随。皆人所难。癸巳抚军之行。公实终始陪从。则勘勋之日。公应遵例预录。又主勋事者。多平生故旧。即公一开口。顾不乏与为地。而公独耻之。卒不言。此见公之德。当凶论之煽动也。公以近属尊行。居地最难。彼之飞媒间染。欲借公重者。诱且胁百端。一从庭。荣祸立判。而公闭门涕泣。命酌就枕。终不一诣阙迟。此见公之操。余于是益知公之福禄。皆公自致。以是铭公。非溢美也。铭曰。
谓公为达兮,数奇不第志业未成。
谓公不达兮,妙岁翘英蔚有令名。
琴书花竹,谓公富兮。
历典六邑,家徒四壁。
酒赋歌呼,谓公乐兮。
暮年伤时,流涕在席。
涅而不缁贞不绝俗,行之独也。
视勋若浼临祸不怵,守之确也。
八十偕老相敬如宾,家之睦也。
二男若婿同拜尚书,庆之积也。
天之施公曷尝不厚,五福备也。
我怀公风载扬于诗,笔不愧也。
骢马君何向,升州定锦州。
不堪摇落日,复此别离愁。
古堞鸦初起,秋溪水急流。
归时如问我,一笑霁湖头
⑴ 学士以暗行向海上。不知所指。故首句云。
共 10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