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著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逍遥咏 其七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冥搜多景趣,悟则顿神清
拘束终难得,冲和入道情
知微通理性,滋味好研精
妙用天然法,阴功蕴大名
⑴ 原注:搜奇抉异,景趣滋繁。虽驰骛于襟灵,亦未乖于冲默。
⑵ 原注:形者神之宅,今既体道无外,悟物非有,不皦不昧,寂兮寥兮,清思阜安,顿超尘累矣。
⑶ 原注:德量旷然若其空谷者,方可希夷情性,烟霞俦侣。未有尚拘世态,触类成滞,冀达于道,得非难哉。
⑷ 原注:大道之体,本乎冲和。俾之纯纯,若婴儿之未孩也。
⑸ 原注:精义入神,以致于用。故能知微知章,会通理性,穷于妙本矣。
⑹ 原注:研精覃思,挥味道法,行之不怠,转益清虚尔。
⑺ 原注:理自玄应,化之无主,虽修鍊之门有诸,而自然之用显著矣。
⑻ 原注:圣人得道之妙也,功侔造化,恩被亿兆。百姓虽注其耳目,而日用不知,故能成其大也。
惟神也感而遂通,惟化也变在其中。
究明神而未昧,知至化而无穷。
通幽洞微,极万物盛衰之变;
钩深致远,明二仪生育之功。
大《易》格言,先圣微旨。
神则不知不识,化则无终无始。
在乎穷之于此,得之于彼。
苟精义而入焉,如至诚而感矣。
原其不测,识阴阳舒惨之权;
察彼无方,得寒暑往来之理。
莫不广生之谓化,妙用之谓神。
视其体则归于无物,得其理则谓之圣人。
必先赜其真宰,然后识其鸿钧。
载审聪明,见日居月诸之象;
宁迷肸蚃,合春生夏长之仁。
仰止天倪,探诸神造。
扣寂之情斯至,观妙之言可考。
不疾而速,思左旋右动之机;
不怒而威,悟福善祸淫之道。
岂不以化之布也,无党无偏;
神之理也,自然而然。
亦犹究彼灵蓍,审万象而无失;
推兹妙律,测四时而罔愆。
若然,则眇觌虚无,遐观妙有。
知微妙而斯在,欲拟议而何后。
所以虞舜运璇玑之日,不爽昭回;
仲尼穷《易》象之年,自明休咎。
念兹在兹,不可不知。
稽恶盈而是则,将应变以何疑。
以此观天,通乾道而明矣;
以斯设教,助人文而用之。
是以圣人德合乾坤,道通昼夜,法至神而有要,臻大道而多暇。
有以见秉尧智以无为,而民自化。
① 何济川云:蜀人至今不名,呼孙生(诗见残宋本,他本皆无)
谁谓虎可缚,缚之自有术。
孙生画此系在石,拿绳人立尾垂屈。
坠身怒力欲脱时,顾眄生狞神气出。
江南包氏为最精,毛质虽真猛难匹。
蜀人不敢道知微知微名重非今日。
题酆都观 读英真君丹诀(1060年) 北宋 · 周敦颐
七言绝句
① 原注:三首刻石观中。
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
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1082年) 北宋 · 王安石
蔡侯东方来,取友无所挟。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书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无筴。
时时羹藜藿,镬大苦难燮。
骄顽遂敢侮,有甚观骈胁。
澹然山谷中,变色未尝辄。
始见类欺魄,寒暄粗酬接。
从容与之语,烂漫无不涉。
奇经可治疾,秘祝可解魇。
巫医之所知,瞽史之所业。
载车必百两,独以方寸摄。
微言归易悟,疾若髭赴镊。
天机信卓越,学等何足躐。
纵谈及既往,每与唐许协。
扬雄尚汉儒,韩愈真秦侠。
好大人谓狂,知微乃如谍。
惟初造文字,人惑鬼愁慑。
秦愚既(张本作初)改罪,新眊仍易叠。
六书遂失指,隶草矜敏捷。
谁珍山刻,共赏兰亭帖
东京一祭酒,收拾偶予惬。
少尝妄思索,老懒因退怯。
侯方习篆籀,寸管静尝擪。
深原道德意,助我耕且猎。
昔功恐唐捐异味得馌
京口(张本作师)媚学子,追师尝劫劫。
陆赢淮汴粮,水僦湖海艓。
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
伪凤易悦楚,真龙反惊叶。
闻予(张本作子)再三叹,往往心不厌。
或自逸而走,或呿而不嗋。
或嗤元郎漫,或訾白翁嗫。
铄金徒欲消,韫玉岂愁浥。
贤愚有定分,咄汝无喋喋。
跨鞍随我游,曳屣联我跕。
照泉挹清泚,跂石缘嵬嶪
东陂数鯈鱼,西崦追蛱蝶。
翳林窥抟黍,藉草听批颊
黄寻远莲须,红阅邻杏靥
荏苒光景流,杨园忽无叶。
扶痾归未久,吾见喜宁帖。
褰裳告我去,禄仕当随牒。
萧晨秣款段,归骑得追蹑。
谓言循东路,复出西城堞。
行矣忍羁旅,无鱼勿弹铗。
天闲久索骥,骏足方腾蹀
长驱勿骄矜,小踠亦勿惵。
鹏飞九万里,勿借风一箑。
溟波浩难穷,勉自养鳞鬣。
爵禄实天械,功名为接槢。
宁能复与我,摇漾秦淮楫。
附书勿辞频,隔岁期满箧。
⑴ 原作知,据张本改
⑵ 原作檀,据张本改
臣不难谏,君先自明。
智既审乎情伪,言可竭其忠诚。
虚己以求,览群心于止水;
昌言而告,恃至信于平衡
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为则。
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
谋身必忠,而况于谋国。
然而言之虽易,听之实难,论者虽切,闻者多惑。
茍非开怀用善,若转丸之易从;
则投人以言,有按剑之莫测。
国有大议,人方异词。
佞者莫能自直,昧者有所不知。
虽有智者,孰令听之?
皎如日月之照临,罔有道形之蔽;
虽复药石之瞑眩,曾何苦口之疑。
盖疑言不听,故确论必行;
大功可成,故众患自远。
上之人闻危言而不忌,下之士推赤心而无损。
岂微忠之能致,有至明而为本。
是以伊尹丑有夏而归亳,大贤固择所从;
百里愚于虞而智秦,一身非故相反。
噫,言悦于目前者,不能跬步之外;
论难于耳顺者,有以百年而兴。
茍其聪明蔽于嗜好,智虑溺于爱憎,因其所喜而为善,虽有愿忠而孰能?
心茍无邪,既坐瞻于百里
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彼非谓之贤而欲违,知其忠而莫受。
目有眯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遂使谀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走。
仲尼不谏,惧将困于妇言;
叔孙诡辞,畏不免于虎口。
故明主审逊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谓忠。
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有汉宣之贤,充国得尽破羌之计;
有魏明之察,许允获伸选吏之公。
大哉事君之难,非忠何报。
虽曰伸于知己,而无自辱于善道。
《诗》不云乎,哲人顺德之行,可以受话言之告。
复改科赋(1086年闰2月2日) 北宋 · 苏轼
新天子兮,继体承乾。
老相国兮,更张孰先?
悯科场之积弊,复诗赋以求贤。
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
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
原夫诗之作也,始于虞舜之朝;
赋之兴也,本自两京之世。
迤逦陈、齐之代,绵邈隋、唐之裔。
故遒人徇路,为察治之本;
历代用之,为取士之制。
追古不易,高风未替。
祖宗百年而用此,号曰得人;
朝廷一旦而革之,不胜其弊。
谓专门足以造圣域,谓变古足以为大儒。
事吟哦者为童子,为彫篆者非壮大。
殊不知采摭英华也簇之如锦绣,较量轻重也等之如锱铢。
韵韵合璧,联联贯珠。
稽诸古其来尚矣,考诸旧不亦宜乎?
特令可畏之后生,心潜六义;
伫见大成之君子,名振三都。
莫不吟咏五字之章,铺陈八韵之旨。
字应周天之日兮,运而无积;
茍合一岁之月兮,终而复始。
过之者成疣赘之患,不及者贻缺折之毁。
曲尽古人之意,乃全天下之美。
遭逢日月,忻欢者诸子百家;
抖擞历图,快活者九经三史。
议夫赋曷可已,义何足非。
彼文辞泛滥也,无所统纪;
此声律切当也,有所指归。
巧拙由一字之可见,美恶混千人而莫违。
正方圆者必藉于绳墨,定檃括者必在于枢机。
所以不用孔门,惜扬雄之未达;
其逢汉帝,嘉司马之知微
噫,昔元丰之《新经》未颁,临川之《字说》不作。
止戈为武兮,曾试于京国。
通天为王兮,必舒于禁籥。
孰不能成始成终,谁不道或详或略。
秋闱较艺,终期李广之双雕;
紫殿唱名,果中祢衡之一鹗。
大凡法既久而必弊,士贻患而益深。
谓罢于开封,则远方之隘者,空自韫玉;
取诸太学,则不肖之富者,私于怀金。
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三舍既兴,贿赂公行于庠序;
一年为限,孤寒半老于山林。
自是愤愧者莫不颦眉,公正者为之切齿。
思罢者而未免,欲改之而未止。
羽翼成商山之父,讴歌归吾君之子。
谏必行言必听焉,此道飘飘而复起。
木之彬彬(1068年) 北宋 · 黄庭坚
曹公所礼三人:孔融祢衡,阳狂嫚侮,操且疑且信,故以衡假手于黄祖,融晚乃覆巢。独杨修材慧,数解隐语,又探其不言者发之,最先得罪,虽其父公雅故,不足以贳死。嗟乎!修黄犊子,有致远材,一怒其臂,死于隆车之辙。曾不知隰子之伐木邪?田常与大夫隰子登台四望齐邑,南向而蔽于隰子之乔木。成子不言。隰子归,使人伐木,斧斤离数创则止之。相室曰:何变之亟也?曰:田子将成大事,恶人知其微。今不伐木,未深忌也;知人之所不言,其忌深矣。故曰:知微者兵在其颈,求福者褚藏其颖。虽然,隰子犹有所未立也,与百里奚策虞公而去之,岂可同年语哉!感二三子行事,作木之彬彬。
木之彬彬,非取异于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
草之茸茸,非求显于世。
中刍牧则刈则锄,中医和则剥则枯。
非以其材故耶,是非之歧,利害薰蒸。
嗟人道之多患,彼草木尚无情。
吾尝观于若人矣,巧于辨人,拙于自辨。
好动乎天机,不周乎时变。
罪莫惨于德有心,祸莫深于心有见。
罪不在德,心其蟊贼,祸不在心。
见其髡钳之人也,皦皦自鲜,行于众污之前。
峣峣不让,立乎众埤之上。
积小不当,是以亡其大当。
悲夫!
羿注矢以当物,十尝中其七八。
引镆铘以自残,骇兕虎之窃发。
祸集于所忽,怨栖于荣名。
易其言则害智,用其智则害明。
为君子则奈何,独见晓于冥冥。
按:《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二。
君子曷贵,贵其知微
四海乂安,公曰优为。
天下无事,庸人挠之。
虽古人语,由公信斯。
后十百世,公言莫违。
公像朝夕,以慰我思。
西风萧萧起青蘋,苍空碾玉收暮云。
可怜八月十五夜,宝光九十方平分。
东山飞来雪毛兔,瑞光千丈无纤尘。
谁将八万修月斧,合成宝镜如珠轮。
包藏宇宙几千万,留与此夕誇清新。
柴门朱户同一照,清辉岂择富与贫。
袁宏因此泛牛渚,知微何必登嶙峋。
对兹良夜可携酒,呼童与我开芳樽。
寒光凄冷砭肌骨,恍然疑作瑶台宾。
我欲因之游广寒,叶师去后今无人。
我欲因之登箸梯,周生之术谁能陈。
浩歌痛饮人寂寂,惟有素影长相亲。
须臾酒醒月未落,卧听潮声千万军(清李元度同治《平江县志》卷五四)
共 7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