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容

共 9 首
族婶强氏挽词 宋 · 孙觌
七言律诗
少日声名推大阮,一时门地数南强
家肥自称河鲂贵,庙荐犹闻涧藻香。
羽化忽惊双鹤去,巢空不复九雏将。
归魂无用哀笳送,彷佛吹箫在(明刻本作到)帝乡
⑴ 自注:夫人儿女十一人,两女先亡。
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
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
有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
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
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吾前。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
儒者道如砥,岂其自崎岖。
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疏。
汉家尝纷纷,政尔门户殊。
历官如历阶,越等多所伤。
柰何坳堂水,持绠万丈长。
谁无斯世方,乃此抽(四库本作袖)手旁。
永夜泪不禁,仲尼故皇皇。
又闻虽小鲁,乘田问牛羊。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
未归却相送,既喜复不堪。
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
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
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圆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匮,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南征赋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① 并叙○古有东西北征。而无南征。岂待我欤。
余于甲子岁。承乏为岭南观察使。究观其邑里谣俗。既嘉其风壤洵美。士子则都长退让。询其先达。又多名世巨擘。毋论五贤先生为东方日月。启牖后蒙。即其闾阎。翘楚之彦。无不贲然声施。到今心忻然内契。而知斯之有取乎斯也。而其地又有往迹故记可供谭咏者甚多。其山川岭岳之胜。清幽旷远。娱耳目而陶性情。至于临沧海观日出。而长卿,子虚之夸。一朝废矣。亟欲置纸笔窗壁间。仿太冲盛业。以张大南土。而患簿领倥偬。才思窘踬。荏苒未果也。今幸出按关东。案牍清暇。因次往岁巡历所睹记。以备咨询之义焉。顾以非大夫之能。而冒壮夫之戒。其不免家人覆瓿也欤。
粤玄圣之洪造兮,跨震维而启疆。
胤柯条之布濩兮,皇导流于璿潢。
世逾远而寖光兮,逮司马以龙骧。
懿烈闻之永嗣兮,辉玉洁而明扬。
载世德而锡羡兮,台受命以袭祥。
魁初纪乎孟陬兮,妣发梦而考贞。
曰九皋之灵禽兮,幸丹戺而稽衡。
桂树婀娜以敷荣兮,云霏霏而承幄。
余既弘此俶曜兮,又重之以芳泽。
掇夜光于荆岳兮,淘玉英于河源。
杂群芳以袨服兮,岂惟楚国之兰荪。
托风云而高举兮,及春阳之未暮。
入金马而通籍兮,趿龙门以布武。
何蓊浡之浮云兮,掩白日之昭昭。
恨灵脩之不聪兮,惟党人之是要。
凤凰丹丘之弱羽兮,亦知夫远逝而增厉。
况贤士之静约兮,可冥行而重蔽。
謇处阨而好脩兮,将以愉乎毕世。
披毛褐之檐檐兮,绾胡绳之纚纚。
玩遗宝以愒日兮,汩下流而终翳。
固殷忧之不长兮,天有定而胜人。
应龙游以逢时兮,鹖鴠鸣而得晨。
彼蟋蟀之微品兮,思应候而振股。
濯泥涂之轩冕兮,厕扬庭之章甫。
收萤烛之炯爝兮,承大明之末照。
然袜线之莫补兮,愿乘边而自效。
值猰㺠之额额兮,余未能乎折角。
盖闻主辱而臣死兮,循此义以震剥。
何惠风之优渥兮,反崇尤而宠罪。
袭金朱之煌煌兮,设旂常之旆旆。
秉玉节而省方兮,于赫居之四履。
出国门而济汉兮,望神岳以掩涕。
想宸居之肃穆兮,目浏浏而凝睇。
魂营营以思返兮,行百里而九逝。
背黄图之赫戏兮,日骎骎而遥裔。
揽余辔之㳽㳽兮,戾中原而言税。
遂渐车于达川兮,欸复矢之冤魄。
将军气寡而敌强兮,挤万师于一覆。
排双峡以上襄兮,䎺鸟岭之嶷嶷。
山峻高以造天兮,区北南而作阈。
穹林窅而蔽亏兮,路倭迟以阻折。
骖连蜷以不进兮,班迭睢而胶葛。
主屹嶅以表颠兮,云望祀之攸秩。
顺洪流而左转兮,睨岩邑之斜界。
固风气之南强兮,考民俗而内契。
鲁人皋而材朴兮,而蝉缓以豹炳。
采蘋藻而羞神兮,将以荐夫苕颖。
观玄驹之春步兮,知不可以后化。
遵咸池而流憩兮,寄远怀于长夜。
入文昌而洪悴兮,矢危邦以权挫。
商山士之游肆兮,洛水泄其英爽。
儒宫翼以叠楹兮,逢掖都其习让。
中牟接乎化宁兮,挹馀澜于卢相。
金乌巀其拔峙兮,高掌标其灵异。
登砥柱以顾怀兮,溯流风而怅泗。
冶削款以禄耻兮,澍临江而回辔。
纬地捐脰而完名兮,殉故君以为义。
咏薇蕨之长春兮,俪首阳而奚愧。
宗直之炫藻以昌辞兮,振百代而驼翔。
由文靡以祸烈兮,骨虽糜而名日彰。
绁余榜于江浒兮,步余马于山郛。
涉琴湖而逾迈兮,升达城之高丘。
台隍绕以灌莽兮,焉乃逝而樛流。
徐鸣雅以代逖兮,蝉冕化为兜䥐。
款临皋而瞻像兮,沾余襟之淋浪。
夫惟圣哲之载诞兮,何遭时之不昌。
皇天既讫夫丽命兮,曷又畀此忠贞。
摄余齐于玉山兮,抚遗尘而抽思。
服忠信而秉迪兮,胡不悦于奸回。
故约身以董道兮,诏来世而为期。
略将军之象冢兮,睋始林之黄落。
昔三姓以官国兮,靡不用夫矩矱。
擢才杰以造邦兮,任智勇而匡略。
统丽济以开运兮,功名著而境拓。
文武俨而祚隆兮,牝鸡晨以邦削。
孰乱流之可济兮,终殷士以周客。
蓬颗累以匝垄兮,互陵峛迤于残郭。
兽走圹而逸群兮,鸱鸮接翼以窥薄。
崔阿餐之北学兮,薜弘儒之謇博。
郎徒辅以道义兮,烈士勉以死敌。
彼千载之簪缨兮,咸一丘之聚貉。
赋麦秀于月城兮,缅亘云之飞阁。
荫脩榱之文雘兮,镜曲池而写爵。
织缋锦以成文兮,理会苏而纵谑。
英华藐其雾歇兮,混惊波而冥莫。
唐风远而思存兮,唯万井之碓乐。
陟星台而天问兮,杳华表之归鹤。
齐谐寓于龙迹兮,殷鉴存于鲍石。
披遗墟于丛棘兮,僧舍多于民屋。
忽人功而务夸兮,于尔祀之颠䨱。
伤文献之靡徵兮,吾将往乎南蔚。
阅武库之霜电兮,抚夷堞之婴岪。
聊倚剑于穹石兮,痛猿虫之沈郁。
遵枉渚而方舟兮,候沙苑之云物。
闻蓬莱之孔迩兮,偃轻盖而载驰。
乃卉服之交会兮,岂灵真之所期。
迁客传琴而留怨兮,忠臣蹈义以不回。
青门枕乎湘泽兮,滑台连乎江淮。
识王度之无外兮,姑释雠而绥来。
横水阵而诘戎兮,遍三台以选奇。
云涛荡而出日兮,待童男以何时。
瞰万壑之朝宗兮,辨二仪之尊卑。
仰贞石于鸱岭兮,邀罡始于龟浦。
首露纷其夕降兮,从元妃以风雨。
望云軿而不来兮,将若近以远举。
徵往事于雪鸿兮,凭战地而容与。
悲春林之巢燕兮,忍戴天以终古。
卧南楼之百尺兮,俯莽苍之相接。
秋风忽以晨厉兮,卷寒郊之零叶。
当毕翁之游艺兮,驲亦奋于清邑。
脩厥辞而招殃兮,罹淫昏之噂沓。
文章不可为兮,光未显而焰及。
寒暄之尚絅而衷质兮,胡异芳以并爇。
缀楚老之遗辞兮,启儒祠而虔谒。
倚火王之丽谯兮,指鼎津而命棹。
桧山秀其情刃兮,军府移其牙纛。
屯营临乎合浦兮,曾习流而九伐。
分金符于燕朔兮,奉玉帐以戎羯。
慨迷津之斗舰兮,随蜃气而共灭。
孤云远以海廓兮,留古台之寒月。
晋阳雄其保障兮,都会繁其民物。
诸姜振乎上国兮,曹氏厉其风节。
俗升降以世变兮,士瞋目而语难。
却芝兰而不御兮,进鹰隼之䎒䎒。
酌明水于西祠兮,招三魂而延伫。
既婴带以九却兮,人之亡而事去。
血遗咀于矗石兮,天阴阴而鬼怒。
日月徂而王程迫兮,山川美以归意速。
腾玉轪以横骛兮,过泗水而不息。
睹铁城之南渚兮,夥统制之营壁。
御楼舡之鳞栉兮,按戈甲之戛札。
旌旗揭而烛云兮,金鼓填以鍧喝。
阳侯海若并出进兮,龟鼍骈以奔卫。
人谋师律不失其臧兮,实东南之捍蔽。
元节使持成以弃师兮,李将军因败而奏凯。
忖愚智之异用兮,谅胜败之攸在。
淹回水而径渡兮,巡列镇之布络。
帆低昂以飘逝兮,舣露梁而西泊。
遂扬舲于河东兮,溯横浦而上下。
历相国之故里兮,认长才之远驾。
岂勋名之不立兮,而茅靡于新化。
蟾江冷以夕波兮,岳阳窈而秋霁。
双溪转其碧流兮,石门开而游憩。
招提远以暮磬兮,寺楼骞而迢递。
螭头轶于雁塔兮,金薤映于薜荔。
清风飒以兰雪兮,青鹤返而几岁。
仙人去而洞闭兮,猿鸟怨以丛桂。
剔荒椔于梅楂兮,钦学士之风流。
诹邑里于丹城兮,非葛洪之所求。
悦山阴之亭宇兮,传故事于仿像。
起遐想于江左兮,寓微感于偏壤。
乱八水而北上兮,叩红流之岩洞。
琳宫嵬玮而杰搆兮,一柱骞飞而高耸。
脩廊黝以弥壑兮,溢梵籍而充栋。
仍羽人于福庭兮,得栖迟之𣶂躅。
想四海之风尘兮,君子遁而空谷。
托云霞而远害兮,盖末路之物色。
世逾下而日狭兮,怀若人以太息。
吊一蠹于咸阳兮,瞻栋宇而不能去。
贤何辜而菹醢兮,天霮䨴以回互。
轼文孝之棹楔兮,揽玉溪之光漪。
美身名之俱泰兮,悼曩哲之不时。
散轻策于龙游兮,犯中峰之永雪。
排天王之沆瀣兮,踞星坛之崭绝。
览八荒之体势兮,天地由其芥滞。
九郡隐见于襞积兮,江海横流以襟带。
栖香积之风露兮,冀灵仙之可遌。
而巫习之好淫兮,又何可以久住。
越居陀之古县兮,抵安阴而辍轭。
山㠑嵬而流驶兮,像夫人之伉直。
留征牵于劝宾兮,嘉涌潭之风壤。
扶金泉之晚醉兮,转若木而弥往。
寻羊肠之旧路兮,尚寒冈之姱节。
抗尺疏而叫阍兮,系绝绸以丝发。
揭日月于昏衢兮,嗟明谊以迪哲。
循河滨而改辙兮,采嘉名于孝灵。
询多仁而愿处兮,舍比屋以思封。
保荣名于臷艾兮,唯药圃之令终。
饮元化于醴泉兮,伫凤仪于闻韶。
玄阴结于风隧兮,岂朱炎以可消。
高楼荡以灰烬兮,纪野谭于鬼谣。
山环卫而北起兮,水维缓以南注。
控一路之绾毂兮,壮安东之龙虎。
太师之炳几兮,襄僭乱而翊真主。
生灵既脱于水火兮,宜庆流于胙土。
迄丽季之抢攘兮,玄陵窘于草莽。
士女虔▒征缮兮,清跸返其王度。
顾山河而娱亡兮,焉赋诗以却虏。
相人文之竞爽兮,郁群才之钟聚。
弦歌杂乎里咏兮,庠序联乎廨宇。
昔勋华之继陟兮,天疾威以僤怒。
微忠定不摄于霆击兮,吾恐举世以纤趋。
遭纷浊而迁谪兮,謇身疚以义取。
聋岩退以厉俗兮,鹤峰峻其标举。
望河水之西厓兮,忆中兴之哲辅。
恢天步于板荡兮,洗一方之风雨。
縻长策于拯济兮,民到今而歌舞。
稽成绩于太常兮,见真儒之功叙。
青凫介乎岩阻兮,周防缭以屴崱。
庆沙麓之阴休兮,▒承乾而配极。
乐荣州之儒教兮,踰鹤柯而遂徂。
襄阳之耆旧虽亡兮,汝南之先贤不诬。
纷家诵而户讲兮,盛邑于之襟裾。
提封此尽乎小白兮,乃文成之所兴。
化蛾子以式谷兮,绍绝学而思弘。
发孤倡于群咻兮,揭圣经于佛乘。
仿白鹿以藏修兮,非周氏其焉徵。
数前脩于十室兮,善比邑之同风。
故忧深于思善兮,何壤瘠而材丰。
祭酒伏斧以正谏兮,批逆鳞而明忌。
抱羲经以荒遁兮,羌身否而道贲。
陶山像乎武夷兮,退溪比则洙泗。
诗书僾而尚存兮,礼乐由之不坠。
声猷广以牖迪兮,典刑邈而风义。
濯沧浪以棹歌兮,沿月潭而遐思。
道隐见于一时兮,人后世以受赐。
登清凉之绝顶兮,问黄池之所在。
讽遗墨于禅庄兮,悲古人之不待。
辕门静而务屏兮,时亦维其募春。
林花馥而鸟嘤兮,原隰夐以畇畇。
召仆夫而俶装兮,余将骋望乎东海。
鱼台崷屼以上隮兮,巨壑呀而周汇。
乘绝垠而游瞩兮,天形撱以开垲。
升清心之快阁兮,聊以抒吾拘愗。
践内延之神皋兮,穷幽眇于霞路。
临长江之九曲兮,感东流之无已。
闻双乌之不返兮,摭迎日之古记。
揽扶桑之柔条兮,据西涘之断石。
知秦桥之偪侧兮,狭嵎夷之东略。
太阳杳杳以整驾兮,六龙撰辔而高骧。
羲和弭节以安驱兮,丰隆离合而披纕。
吾令众神备御兮,导以之于天中。
命句芒而先路兮,列缺奔以服箱。
屈彗星以为旌兮,缭搀抢而飞扬。
游精气之浮浮兮,倏一阴而一阳。
黄虬跃以挟毂兮,鸾鸟颉颃而回翔。
鲸鲵喷浪以蹴云兮,波水崩腾而雷硠。
劘六鳌以汎滥兮,按余志而自将。
陪神卫以将上兮,皇靓穆而扬灵。
吸游雾之芳液兮,嗽玉女之琼浆。
余既蝉蜕于浊秽兮,周览乎不死之乡。
琪树蓁蓁以被涯兮,灵芝旖旎乎都房。
仙人邀余以增逝兮,焉问瀛峤与蓬方。
王乔揖余以请交兮,安期傧余而相徉。
凌壒风以佚荡兮,造太乙之清宫。
折若木之瑶华兮,将以寿夫东皇。
集钧天以聆乐兮,心隆隆而乐康。
间阳精之沕穆兮,靓泰初之茫茫。
超象先以独存兮,极鸿濛之未央。
湛无为以守一兮,与元化而齐长。
罗仙山下苍云满,老树幢幢映池馆。
高柯大干八百年,不见王容见章坦。
王容矫矫状元郎,读书树底先老章。
古人今人自感慨,斤斧不到天年长。
忆容已死坦未生,此树突兀撑空青。
山精野魅日倚啸,常愁寂历无书声。
坦也表章殊好事,曾文(文正)顾画(颖樵)何髯字(子贞)
飞来瘦鹤古鬼魂,树顶徘徊毛色异。
吴兴城里长桥侧,银杏参天子昂植。
至今傍树多贫家,但解年年饱秋实。
坦也对树如对人,远游别树还伤神。
城头边月照题画,独夜哀歌惊四邻。
靳源银杏歌 清末民国初 · 廖树蘅
距余家二十里曰大富,属湘乡,靳水发源之所也。富,训畈。地高平,宜稻菽,嘉名肇锡,有自来矣。迤南近山之处,曰状元坪,宋礼部侍郎王容故居。中淳熙十四年明通榜,相传赴礼部试时,于袁州逆旅梦女子赠以词云:“嫦娥剪就绿罗衣,待留到、蟾宫与换。”家有园,名南涧,园中故有银杏树,今尚存,数百年来柯干益古,垂荫可数亩。丙子五月,偕张福荄憩树下,歌以志之。
昭阳作噩日在井,我从靳源见银杏。
十人联臂抱不交,戢戢孙枝蔽阳景。
虬根迸露龙起蛰,拳枝倒挂树生瘿。
长风忽激林籁鸣,万绿如潮向空涌。
朅来吾党二三子,单衣却立同延颈。
问树何年植,树古难具言。
但闻宋时王状元,曾移鸭脚当庭轩。
平泉草荒金谷毁,老树郁郁蟠秋原。
绿罗衣冷青瓷润,碌碌科名原幻梦。
榜花零落杏花存,日月烟霞老岩洞。
淳熙到今七百年,霜日炙剥无真坚。
紫阳之樟野火燎,此树胡为能久延。
将毋植根幽涧底,得以臃肿全其天。
深山大泽龙蛇窟,劫灰不到湘川隩。
冥冥气蓄沩云寒,飒飒枝摇靳波绿。
可惜湘人不好事,洞天清异无人录。
几度攀条感不支,夕阳西下鸟归迟。
恨无子美传神笔,貌此参天溜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