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质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游延庆寺 南宋 · 项安世
五言律诗
急雨泷危石,横云焘古碑。
入山芒屦湿,归路角巾攲。
中湿连宵病,平生此段奇。
只今酬妙句,犹自爱当时(自注:予向游延庆,冒雨得疾。)
和刘子野见贺韵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
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
翠幕红灯莫相问,风流何似十年情(自注:予向得巴郡,今十年矣。)
仲夏书事十首 其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暑月忆寒月,老身兼病身。
簟谁分长物,酒并缺贤人。
山市冰难致,家园蒜自珍。
黄芽冷香饮,回首叹扬尘(自注:予向客从魏静斋,夏秋之间服黄芽煎、附子木香冷饮。然仅年五十一,今没十五年。)
迩来吟思浊如泥,今日酬君喜赋诗。
不识心忪并胆怯,犀珠银液竟何施予向苦心疾至今遂不作)
不寝(嘉庆丁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不寝听金钥(全用杜甫句),却于老杜殊。
非陈封事彼,实望捷章吾。
笑众虚称佛(自为太上皇后俗或以老佛称之),存心诚愧儒。
消眠常背读,七偈七呜呼予向偶值鲜寐尝持七佛偈语以无相无住等义藉资静定而予日亲训政每绎思周书无逸篇寤寐弗释宵分背诵篇中凡七以鸣呼发端具见丁宁郑重之意而其数则与七偈适合)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 其八 永陵(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但知私孝忘公议,璁萼因开侥倖门。
既以脩斋习黄老,那更(平声)恋世侈陵园
去奸匪听忠臣谏,斥佞乃因方士言
白兔仙桃誇上瑞,较于汉武倍为昏
按:嘉靖欲推崇兴献本属人子至情假令集议之初即定为本生尊以帝号使其报本之意既申或可隐全大义乃一时廷臣纷纷聚讼必执濮议相持遂使张璁桂萼等阿谀逢迎激成过举予向作濮议辨以局外而观局中为之权衡斟酌期合夫天理人情之正俾万世旁支承统者有所折衷因题永陵复识如右
⑴ 日下旧闻载永陵成世宗登阳翠岭顾谓工部臣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乃筑垣诸陵之所无等语世宗既耽心清静方欲脱屣天位何乃斤斤较身后以致比别陵侈丽过甚实不值一噱耳
⑵ 严嵩窃权罔利以世宗果刑戮每激怒戕害人以逞其奸杨继盛劾嵩十大罪五奸疏入帝大怒下继盛狱冤死其时论嵩者不一并置若罔闻后因方士蓝道行诈为乩仙语具言嵩父子奸状帝心动乃罢嵩下世蕃诏狱嵩之奸邪罪虽自此而明要难语于瘅恶之正也
⑶ 嘉靖中方士陶仲文段朝用等以神仙服食之说耸听希荣实踵文成五利故智然汉武既觉其诈即能诛少翁栾大而世宗始终不悟甚且以幄后获桃白兔生子诩为上瑞告庙称贺其崇信左道更在汉武之下
抑斋口号(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抑斋本是少年居予向于重华宫治西厢为书室名抑斋践阼后凡御园行馆可以凭几展编者无不以是为名详见抑斋记),随处频教署额书。
致政诚能居此室,武公庶得岁相如。
咏官窑碟子二器 其二 (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坤宁为宋抑为明,总以纯青质过兄。
微薜暴原镌甲品,先(去声)予重古薄今评(是二器火气全消穆然古色虽微有薜暴亦称甲品予向有古丙科为今甲第之句以此器观之则重古薄今不自予始矣)
⑴ 一碟底镌坤宁二字又镌甲字按今之坤宁宫沿明之旧而陶宗仪辍耕录记宋宫殿已有坤宁殿之名此器中坤宁二字不知镌于何时矣
王陵城(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平勃安刘呼吸际,设非左袒事难谌。
廷争后不复视事,少戆终为不负心。
按:平勃安刘定于左袒一言其事机危在呼吸之际设非吕后亡其事不可知也史迁躗言方若高帝有先见之明而终赖平勃者然予向谓汉高必不出此屡见之吟咏迨其后平勃听张辟疆之言驯致诸吕擅权几不可救脱吕氏尚存安刘之言其必可验乎高帝谓王陵少戆然陵固不负初心者先儒云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是也
即事(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雨仍有度(春秋左传曰雨三日以上为霖王充论衡曰太平之世十日一雨是甘雨应期实为休徵之大者惟当望雨之时固以作霖为喜若霖雨太多又不免有霪潦之虞予向于春夏之交每多望雨之什及甘霖叠沛又亟盼时旸诚以有度之雨乃为时若多寡分寸之间每刻萦怀抱也)雪无度,忧(谓雨)(谓雪)之中方寸殊。
过甚则难愿平等,因之日夜念廑吾
⑴ 各省种麦地方俱以冬雪卜来岁丰收盖因秋麦出土得雪泽培护乃资长发而春麦翻犁播种土膏沾透尤省农力且被雪之区蝻子不生最为三冬所亟盼者左传以平地尺为大雪谢惠连雪赋云盈尺则表瑞于丰年而未尝以日计博考古书从未有以雪多为过度者此次腊雪自初四日卯刻起疏密相间阅三昼夜之久直至初七日子刻方止积地实不止盈尺且浓云广布近京各属自必同时普被近远欢腾允为丰年上瑞余感沐昊慈赐佑既深欣喜弥加虔敬初不以得雪过多为虑也
⑵ 现在甘雪应时固属多多益善惟浓阴已及三日祥霙遍野极为透足又未免以晴霁为喜今早曦阳晃朗气候暄和快雪时晴尤为惬意是予之愿期平等寸衷实无时或释尔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