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吴之英
相关人物:
共 4 位
。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黛眉消尽1倩谁怜2,摇曳西风绾暮烟3。
几欲随君姿态袅4,那堪催我恨愁绵5。
阳关6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
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7。
注:(1) 黛眉消尽:黛眉的颜色已经消褪而无心重描。 (2) 倩:请托,恳求。见第172首注。 (3) 绾暮烟:绾(wǎn音晚),系结。唐张祜《杂曲歌辞杨柳枝》:“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台下绾青丝。” (4) 袅:这里谓飘舞。清张宗松《扫花游》词:“看残柳池塘,飞絮犹袅。” (5) 恨愁绵:愁和恨绵绵悠长。 (6) 阳关: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迭,半杯松叶冻颇黎。” (7) 青光:此指春光。唐李涉《与弟渤新罗剑歌》:“青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
附寄陈怡萱女史书(1)
住隔乡城,听芳声之远播。身依闺阁,实慕想之徒殷(2) 。遥企兰芬,只输蒲拜(3) 。辰维怡萱契姊,新妆纳祜,丽景延康(4) 。所欣柳絮才情(5) ,足比珠玑之咳唾(6) ;就识(7) 蓝田美种,毓成江汉
之英
华(8) 。盥读数回,扑尘三斛(9) 。娟自愧深闺弱质,粗学耽吟(10) ,况兼俗累多多,终难持料(11) 。迩来笔墨姻缘,半消磨于米盐量计、儿女笑啼中矣(12) 。岁月蹉跎,寄予怀于东阁(13) ;关山修阻,望彼美于西方(14) 。倘能后会之有期,即系夙缘之不浅(15) 。谨遵元韵,不揣效颦(16) 。奉录妆台,即希斧削(17) 。
注:(1) 陈怡萱:蕲春人,有诗才,早年孀居,与费墨娟常有书信来往。女史:古代女官名,由知识妇女充任。后用以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2) “身依”句:因在闺阁之中无法晤面,只能徒自仰慕。慕想,仰慕。殷,深切。 (3) “遥企”句:意思是说只能在远方向你致以敬意。企,踮起脚来仰望。兰芬,对对方的美称。输,献。蒲,草席。蒲拜,席地而拜。 (4) 辰维:犹“恭维、即维、伏维、仰维”,一般用在书信中作恭维语,有“恭祝”之意。契姊,犹言亲姐姐。契,投合、情义相投。纳祜(hù音户),纳福。延康,延年安康。 (5) 柳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兄女”,即谢道蕴。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6) 咳唾:本指咳嗽吐唾液的声音。《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李白《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7) 就识:识得。 (8)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以产美玉闻名。汉班固《西都赋》:“陆海珍藏,蓝田美玉。”美种,美好的物种。毓,孕育。江汉,陈怡萱居蕲春长江之滨。 (9) “盥读”句:全句皆自谦之词,谓沐浴振衣,虔诚地捧读陈怡萱女史寄来的诗作。盥,洗。扑尘,扑去身上的尘土。三斛,言尘土之多。按:三斛,《湖北文征》作“三斗”,今据张氏藏本改正。 (10) 耽吟:专心致力于吟诗。 (11) “俗累”句:谓诸多世俗间繁杂的事务难以应付。持料:处理、料理。 (12) “迩来”句:全句谓近来写诗的情趣,多半已消磨在柴米油盐的计量和对幼儿的照料中去了。迩(ěr音耳)来,近来。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笔墨姻缘:指与写诗的缘分。 (13) 东阁:指陈怡萱习文写诗之闺阁。“东阁”,在行文上与下句“西方”偶对。蕲春与阳新分别位于长江两岸,蕲春在阳新的东边。 (14) “关山”句:修阻:关山路途遥远而阻隔。彼美,对对方的美称。西方:谓费墨娟的居地。 (15) 即系夙缘:那就是前生的因缘。 (16) “谨遵”句:元韵,原韵。不揣,犹言不自量,多用作谦词。效颦,东施效颦。全句谓不揣浅陋,依照陈怡萱诗作的原韵题写和诗。 (17) 奉录:奉呈抄录的诗作。
送林四季丞
之英
伦
(发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大风漭漭海西头,大鲸一去海门秋。
鲛儿捧泪贝女愁,诗人摇笔凌沧洲。
洪涛连天天壁立,明朝挂席此登楼。
读书万卷行万里,丈夫四方志弧矢。
为君慷慨歌西凉,西凉葡萄倾夜光。
翩翩浊世平原君,哑哑娵隅蛮参军。
六年客舍忘晨夕,千秋选楼待平分。
吾闻海西爱兰岛,江山岸兀拥左纛。
又闻海峡千艨艟,当年一炬定东风。
恨不手持白玉杖,相从遍踏仙人掌。
徒学少文耽卧游,胸罗丘壑纷摩荡。
期君快著豫州鞭,别君直上鸱夷船。
青鞋布袜吾已矣,拔剑斫地心茫然。
此行倘遇鸡林贾,定乞诗篇购洛社。
担簦跨马幸未凉,他日从容为君下。
归来若问芦中人,依然寒杀孟东野。
如此江山
清末至民国 ·
朱青长
燕云撒手南归晚,空江自摇诗舫。
大海蛟风,春吴凤竹,醉死紫髯花项
(四字指不成正果
之英
雄。)
。
乾坤事小,但煮酒来斟,点歌来唱。
踏遍东南,拄天豪气比前壮。
新来无用,笑我风流年少客,而今莽撞。
三海新宫,千鸾玉座,更较渐台冤枉。
花车一辆。
任星将云官,买山来葬。
可惜閒人,话奇终不讲。
榆关纪痛诗
(十首。十月二十四,黄海舟中作。)
其九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大难崇朝发,奇功一篑看。
三军齐下泪,异族欲冲冠。
忠信行无敌,春秋义不宽。
枭雄羞与伍,竖子胆应寒
(外国报纸痛诋玉祥为叛逆,英、美尤愤。驻丰台
之英
军藉细故痛殴冯军,击伤至千人,并拘其旅长冯姓,群辱之,仅以身免。玉祥耻之,而无如何也。张作霖入关,谓人曰:「吴子玉忠信人,我可与共事。若冯之贪诈反覆小人,我不屑见之。」时玉祥方与王承斌至津,谄迎张,张令李景林立解除冯津北军之武装及王之二十三师武装,并勒王解省长职,王即逃入租界。承斌、玉祥虽羞恚,无如何也。南北人心大快。)
。
哀南溟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我国滇粤西南数千里外,有岛屿数十百,星罗棋布于烟波浩渺中,综之曰南洋群岛。考之地势则中国之门户,欧洲之孔道,考之史册则明以前少与中国通。近二十年,朝廷稍稍知国人多生聚兹土,商业特盛,始有保护华侨之命。初不知楼船横海,宰割鲸鲵,四百年中执南荒牛耳者,大有伟人在,徒以海禁未开,有司目为海盗,不以上闻,谓珠崖为可弃,等夜郎于化外,听其自兴自灭。至今日而卧榻之侧,龙盘虎踞,时机之失,可胜追哉?尝考明洪武中,南海梁道明据三佛齐称王;永乐时,王顺塔国于爪哇之北;万历初,王连据旧港称王,同时林道乾据勃泥称王;后闽人某复王勃泥,同时张琏复王三佛齐,李马奔亦王小吕宋。清高宗时,澄海人郑昭逐缅人而称王暹罗,其子郑华,助饷征缅,清封为王。嘉应人吴元盛,商于坤甸之戴燕,因其国乱,据而王之。同时罗方伯亦嘉应人,据喃巴哇,称王百馀年,光绪十年,荷人夺之。嘉庆时,嘉应人叶来,与柔佛王战八年,王之,复攻取槟榔屿,英人忌之。时我国方禁出洋,英人乃迫官吏严治其家族,叶来不得已,以政权让之。同安洪某,据峇眼,地近新加坡;叶来族人某,王婆罗洲之沙胜越;嘉应人某,王萨拉瓦,地五万方里,人口三十万,在婆罗洲西北。嗟乎!我人之割据称雄,握海外霸权者,已非一人一日,其人类皆豪杰,不得志于中国,乃亡命入海,卒能驱策异族,南面称孤,不亦壮哉?独其振臂孤往,无所凭藉,但奋其筋骨血汗,纵横于大海之中,不知其几费经营,成厥伟业,至今日而无人能言之矣,良可慨夫!当时中国全盛,四夷震慄,苟有人羁縻之,则若辈子孙,列若藩封,而今
之英
属五万方里,荷属七十三万方里,如荼如火之南洋群岛,为我中国有可也。乃有司闇于国势,无远谋,昧乎因利之势,坐失乘便之机,使群雄者胜无可归,败无可救,或夺于英荷,或侵于土人,以至澌灭,甚至事迹不彰,姓氏不著,谁之过欤?迨乎欧人登陆,见其土肥物庶,宝藏丰富,尽力经营,百馀年间,遂有今日,而东南自此多事矣。夫周秦之世,南越本非吾士,赵佗据之,汉高因之,廓我疆土,南顾无忧。则陆生一书,利及万世,贾山之言,失地千里。人之度量相越如是哉!余承乏七州、海门等处领事馆者六年,考之旧闻,仅得约略,无纪载之可寻。嗟乎!南溟群雄,不幸而不遇高帝其人,以至湮没无闻。天与不取,时不再来,私心痛之,作《哀南溟》。
噫吁乎,郁郁葱葱何年王气来南方,开疆拓土势莫当。
偶然足迹出八荒,男儿当为外国王。
君不见群公逐鹿国为空,骨肉操戈同室中。
杀人最多称奇功,哀哉万古之英雄。
日出月落之西东,茫茫大块禹迹穷。
交臂失之故步封,卑哉万古之英雄。
炎洲往事堪流涕,五百年间失载记。
取而代之大有人,大国小国不可纪。
轩辕子孙真龙种,虬髯自王佗自帝。
磨刀割破沧溟水,快哉我取人所弃。
目光熊熊烛宇宙,昂头天外攫土地。
岂不有意图中原,一笑置之今何世。
其间称王十馀传,或数十年或百年。
一二故事但口述,考之文字殊茫然。
当时百蛮皆慑服,或以兵力或以贤。
洪氏叶氏为最盛,洪武以后嘉道前。
其人类皆雄俊悲不遇,掉头入海不回顾。
云梦八九多巨区,天下之事容可图。
国有真人走扶馀,为人不为真丈夫。
伏波铜鼓征南服,渡泸深入文身俗。
但闻地角有干戈,不知天上何年月。
南荒阡陌起人烟,斩棘披荆不计年。
大泽云深驱象阵,春山日暖种桑田。
火齐木难誇宝藏,星罗棋布膏腴壤。
何曾黼黻献冰蚕,尽有珊瑚搜铁网。
越王台殿浪花中,鼓角相闻大海东。
天池一击歌大风,射杀鲸鲵屠蛟龙。
当年跃马亦天意,得志全凭苍莽气。
鞭笞异族若牛羊,前仆后起一再厉。
似闻北向望星辰,物外田园世外身。
绝岛云霞三佛曙,仙山鸡犬万家春。
可怜北户谁相劳,天限南风不能到。
真定虚闻报汉书,西京犹下珠崖诏。
朗㬻水草动愁思,遗恨吞吴失此时。
花里但馀秦父老,草间犹见汉旌旗。
空令叱咤惊四裔,成事艰难失之易。
中使频传载宝归,疆臣未识怀柔计。
楼船白鸟自西来,金剑尘寒铁锁开。
霸业寂寥何处问,渔樵踪迹水天哀。
行吟山泽来荒野,形势凄凉绝壁下。
居人犹在话桑麻,夷歌数处惊戎马。
海上寒山秋照红,扁舟指点有无中。
庸知徐福迷仙岛,不道隗嚣有故宫。
古时瓯粤非吾类,一纸羁縻至今利。
行色千金壮陆生,雄心百世惊刘季。
避世飘然作客星,披图初见九头经。
何人吹笛家山破,看尽蛮烟万点青。
嗟我乘槎来何暮,物换星移时势去。
行人不识项王台,海鸥犹上田横墓。
还将姓氏考蚕丛,独抱狂愁倚红树。
拔山意气今已矣,铁戟沈沙不知处。
大好金汤拱海门,七洲风物总消魂。
山间射鹿迷吴苑,江上驱羊识楚孙。
烟波浩荡渚宫寂,春草幽幽春潮湿。
绝峡云荒水客愁,沧洲雨暖鲛人泣。
虎啸龙吟接大荒,管弦哀乱怨沧桑。
非关抱器思箕子,不为啼鹃吊蜀王。
桄榔叶老秋阴重,欲把雄愁画云梦。
人事天时不可知,立马川原意飞动。
鲲鹏南徙黯伤神,一片兴亡问水滨。
数着残棋犹未了,风生日落更无人。
好女儿 赠胡芝枫
(芝枫年二十四,上海人。习艺数年,师梅氏,又从任颖华游,今隶苏州专区京剧第二团,以颖华介识余。每登场辄为留座,余得观其发演杨排风、白素贞、李慧娘、梁红玉、百花公主诸剧,能事有出梅任外者。信后起
之英
也。)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歌动梁尘。
剑器公孙。
惯描摹、儿女英雄态,看丰容盛鬋,娇横罗绮,怒起风云。
杯茗偶然相聚,古今事、与评论。
待携君、更上高台望,指雁门关外,黄天荡口,西子湖滨。
赠本军立功诸将士——麾下第五军
民国 ·
邱清泉
七言律诗
汗马黄沙百战勋,神州多难待诸君。
从来王业归汉有,岂可江山与贼分。
暖日照融千树雪,寒风吹散满天云。
犹多狐鼠遁逃处,河朔家家望五军。
注:此诗作与在冀南追击敌军之时,豪迈奔放
之英
雄气概表露无遗。更指出了汉贼之别,表现出强烈的汉民族正统意识。
贺捷诗三首
其二
贺新三十八师驰援仁安羌
之英
军报捷
(民国三十一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七言绝句
救人从井吾何惜,急难鸰原正此时。
四海一家须共喻,乾坤大道不为私。
远征忆咏集王阳明先生句百首
其三十五
(民国三十一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七言绝句
貔貅十万骑连山,鸟道萦纡下七盘。
雷雨骤开江雾散,宁知意外得生还
(抵燕飞儿,此为印东重镇,英军守将阿文将军迎晤甚欢。余因访魏菲尔元帅于此。孙立人师陆续到达,驻此三日,在仁安羌被救
之英
军士兵重见之下,竟有感极而涕者。)
。
九江烟水亭歌
当代 ·
熊盛元
湖水一泓桥九曲,南山影堕烟波绿。
临风我自慕周郎,吊古谁同伤末俗。
当日楼船不可寻,云旌拂处夕阳沉。
赢来乱世三分业,负尽平生一片心。
少小风流性儒雅,歌尘轻绕鸳鸯瓦。
朱弦误拂一回头,满座佳人都醉也。
中有仙姝号小乔,雪为肌肤柳为腰。
幽衷共吐盟兰契,银汉双携渡鹊桥。
点将台前森剑戟,连云樯撸乾坤坼。
运筹帷幄麈频挥,勃发雄姿神奕奕。
武略文韬盖代英,照人肝胆玉壶清。
醇醪饮罢纷然醉,气度何曾让孔明。
公瑾原非趋附辈,功高反受声名累。
沙场白尽少年头,闺阁滴残红烛泪。
霸业空空剩此亭,秋风遥送野花馨。
巍巍石像凌霄立,隔岸妆楼慰眼青。
野史纷纭真相掩,贤愚一任人褒贬。
萧条异代不胜悲,泪洒沧波千万点!
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裴注引《江表传》谓“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又云“公瑾文武筹略,万人
之英
,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烟水亭乃当年周郎之点将台,曾在此操练水军。亭对岸有天花宫,相传乃小乔梳妆台。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