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肇兴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陶村云壑大山前,谢墅新开洞里天。
位遇清朝曾斗践,归休晚岁政车悬。
香山旧结同游社,盘谷时寻可濯泉。
遥想林峦增气色,文章照映已千篇(右李于鳞秋夜白雪楼韵右一诗意属陶村公。时闻公归墅后数月。所咏近千首。)
一麾夙计屡堕虚,海西按廉纡新除。
此是吾先留惠地,后人得之增感歔。
四世继涖已同揆,三甲重临亦异事(远祖留后公国初为此道方伯。曾叔祖雪坡公继按。曾王考白痴公为牧伯。先府君甲子为方伯。外曾王考陶村郑相国甲申为方伯。不肖按此道。又在甲午故云。)
况复亲老菽水艰,此来差易具滫瀡。
年年肆筵祝遐龄,慈颜喜色浮寿觥。
常痛久减含饴乐,寝床忽闻声喤喤。
人道玆区多福缘,我意先灵实默祐。
乘閒时有小队出,首阳诸胜游览富。
关情最是九曲潭,一脉东南接晦庵。
观风问俗轸民忧,暇日黄冈醉竹楼。
沙汀玉溜映水屏,宋公物色今分留。
忆曾少日陪先公,游迹森然犹可求。
奉公执法勉追轨,勿剪甘棠馀蔽芾。
嗟余小子无能役,一心精白期勿坠。
疏踪难得任重寄,累牍脱却澄清辔。
从玆衰倦得自如,琴鹤萧然返旧居。
归来不废我啸歌,吏部陈衔视籧篨。
只恨游屐负朴渊,征轩不觉为踌躇。
陶村日暮万家炊,漠漠青烟掩映时。
柳岸依微花屿暝,画中光景顿添奇陶村暮烟)
润州道中杂咏 其四 丹井(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华阳上馆石桥东(有二一在陶村一即此),一例陶村丹井同。
拔宅不知何处去,风烟中觅旧基空。
丁未八月十五日。上幸明陵。还驻高阳郡。下御制曰。是日即明陵诞辰也。祇谒本陵。历拜昭宁园。还住高阳郡舍。吟示四韵于大臣阁臣文苑诸臣。命和。
霜露清秋谒寝园,洋洋遗泽在元元。
勤民政是三农重,法祖诚为百行尊。
观稼盛谟瞻草阁,兴王异瑞想陶村(草阁在昭宁园斋舍之后。先朝龙潜时。所尝观稼处。扁曰祈稔阁。陶村即瓮店。在园所前。先朝龙潜时。堪舆人过呼一句云。金鸡鸣而抟翼。王气藏于瓮匠。本园近处。有鸡鸣山云。先朝尝举诵于筵席。臣所仰聆者也。)
年年辇路省耕敛,髫白争谣粒我恩。
原绕层烟巘拥鬟,每舟摇玉七年间。
三椽破驿添镫火,万里长笺刻佩环(甲申冬于此赋诗,寄怀蕴山、木亭、素云、敬堂、陶村。)
山石借攻仍落落,树禽求友更𠴨𠴨。
并騑不独探岩壑,怅望经春撷菉蕳。
禹馀宫畔水(覃溪。),旧绕越台西。
种药香留径(镇堂。),开亭势面溪。
依蒲鱼拨剌(介庐。),醉石客羁栖。
古瓮分城闼(钝夫。),陈丹剩壁泥。
藤缠碑似篆(覃溪。),树接鸟如梯(钝夫。)
槛外翘凉鹭(镇堂。),波中抉怒猊。
苍痕仙掌在(一石上有掌迹。介庐。),青干露梢齐。
游续程兼许,人怀梁与黎。
屏黏五君咏(春閒曾用此韵寄怀蕴山、厚斋、敬堂、陶村、木亭五吉士,今以五君和诗黏壁。覃溪。),韵践上春题。
晚雨残虹外(镇堂。),清尊喜共携(介庐。)
⑴ 有宋人程师孟、许彦先诸石刻。钝夫。
瀛洲亭东竹,水抱筠更青。
不见五春馀,想夹花冥冥。
谢郎擅三长(蕴山方预修国史。),姚子雠六经(雪门入直武英殿。)
同学吕与李(吕陶村、李敬堂。),簪佩交华星。
是春帝视学,葺庙亲勒铭。
又出周时器,备陈孔子庭。
二月夹钟奏,大乐中和听。
煌乎吉甫作,岂止鲁颂駉。
诸贤各濡笔,绿户交红棂。
时应却梦我,赓唱于此亭。
荒林落照。
认宰树苍茫,一群惊噪。
纤缴鸣弦,已有弋人寻到。
陶村马疃披绵好,算总输、酒边风调。
蜀姜鸣釜,吴盐点雪,㰂瓶开了。

问何事,轻离海峤。
有渌衣同戏,红椒堪饱。
万里头颅,来博尊前人笑。
云罗满地西风早,想江湖、羁雌多少。
料应梦断,蛮天一角,暮烟孤岛。
渡江 清 · 顾绍敏
七言律诗
驿路长亭复短亭,柳花漠漠昼冥冥。
人归冀北衣原素,山到江南眼更青。
雨过夕阳看度鸟,风来远浦数扬舲。
开尊且酌高邮酒,不共灵均叹独醒(此陶村北闱不遇,渡江而归也。三语反用“素衣化为缁”句,妙于点化。四语倍形南还之乐,亲尝此境者,始知其工。)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