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裔介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长年九日十秋晴②,风雨今年飒满城。
两岸帆樯收暝色,千家砧杵急寒声③。
冥冥白鸟窥帘近④,漠漠苍波捲幔清⑤。
更历层巅双眼阔⑥,江山应解客游情。
【校注】 (1)重阳日:即九月九日。《续齐谐记》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坐山,夕还,见鸡犬一时暴死,长房曰: ‘此可代之。’今世人九月九日登高是也。”又《荆楚岁时记》曰:“九月九日,土人并藉野饮宴。”值雨:遇雨。 (2)长年:犹年年。十秋: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 (3)砧杵:杵,原作“ ”,误,径改,棒槌。《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秋歌》之一:“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4)冥冥:高远貌。《法言·问明》:“飞鸿冥冥,弋人何篡焉。”白鸟 : 白羽之鸟。《诗·大雅·灵台》:“白鸟翯翯。” (5)漠漠:弥漫貌。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苍波:浩渺江波。杜甫《桃竹杖歌》:“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6)更历:再登、更上。层巅:谓鹤楼之巅顶。 此诗乃作者任职湖广时九日登楼所作。起扣题面,遗憾之意尽出;中二联写所见雨中景象,远近交映,富于层次感,远景阔而凄清,近景绮丽多情。末写游子客思,忧伤、失意之情颇深。
魏石生相国惠菊酒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① 谢帖用白耷山人,不书姓名,京师异之。
松檐曝背茗香微,赤舄珊珊静入帏。
地主都忘卿相贵,山人戏答姓名非。
书传蚤夜惊黄石,酒馈重阳感白衣。
方外行踪无可问,殊途原不碍同归(魏好道,故诗及之。)
浪说天星摘少微,随缘托钵隐僧扉。
花间有酒醉还醉,地上无家归未归。
折柳分为新絮舞,行云触起乱山飞。
穷交大与寻常异,不饯三公饯布衣(是日魏石生阁老亦出都门。)
魏石生怀古诗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律诗
长安雪后客心孤,画省论文折简呼。
家近丛台推意气,山开全赵见平芜。
忧时危论书千卷,怀古高歌酒百壶。
自是汉廷真谏议,萧王陌上赋东都。
止应书幌坐,何意傍金扉。
雾细从侵湿,风斜故怯飞。
清砧千树乱,团扇一身微。
岂惜幽栖远,山山有落晖。
瑶阶流碧影,任隔水晶帘。
埋照非同暗,全生不近炎。
心难秋草歇,光肯薄尘沾。
络纬啼方急,遵时在守潜。
中宵群籁息,天意静同看。
濯濯垂珠露,辉辉点素纨。
鹿苔秋雨净,蝉梦竹窗寒。
勿讶奔星小,银河正渺漫。
甘同凉月皎,宁畏晚云蒸。
水白菰芦舫,林青薜荔灯。
补天输玉烛,传火灿金绳。
好向阴虫语,恩难湛露胜。
僦居如底下,老树倚檐楹。
白日此高卧,凉秋昨渐生。
鸟惊驺唱散,门对翠微明。
飒飒台霜外,林花正笑迎。
广厦欣邻接,幽栖安数楹。
奏书劳魏相,执辔到侯生。
国论先宽大,人才几晦明。
杞天纡促膝,安敢废将迎。
共 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