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831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七十五之子。嘉庆间镇压白莲教,父病,代领其兵,转战湖北、四川。道光间与杨遇春同赞长龄军务,剿平回疆张格尔之乱。屡坐事降职,终和阗办事大臣。
人物简介
【生卒】:1803—1885 【介绍】: 清湖南长沙人,字叔厚,号筱山。道光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出知登州府。同治间官至刑部尚书。在官以清节著,居官二十年未尝增一田宅。卒溢恪慎。维基
郑敦谨(1803年—1885年),字小山,湖南长沙人,晚清官员,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郎中。历任山东登州府知府、河南南汝光道。咸丰元年(1851年),署河南布政使。二年,授广东布政使。五年,召还京,授太常寺少卿。八年,授山东学政,迁大理寺卿。同治元年(1862年),署户部侍郎,出为山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四年,授湖北巡抚;该年十一月离任,召授户部侍郎。五年,调刑部。六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山西巡抚。八年,调兵部尚书,返回京师。九年,调任刑部尚书。同治六年,奉旨赴山西查办疏防捻军事件,将山西巡抚赵长龄、布政使陈湜免职,“铁面无私”。八年,授兵部尚书。九年,调刑部尚书。十年,驰赴江宁,查办刺马案,时正值隆冬季节,途中多人冻伤,由于大雪阻隔,车马不能行,郑即与二官员刑部郎中颜士璋、伊勒通阿徒步踏雪而行,除夕之日抵江宁。初二日开审,张汶祥口供不变,郑敦谨一筹莫展,十四天后仅称:“将来只好仍照魁(魁玉)、张(张之万)二公原奏之法奏结。”翌年,以病乞休。光绪十一年,卒,谥恪慎。
人物简介
【生卒】:?—1849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额勒登保子。嘉庆间以头等侍卫参与镇压李文成天理教军。道光间随长龄讨张格尔,收复喀什噶尔、和阗。官至镶红旗汉军都统。卒谥刚恪。
人物简介
庆廉(1810年 - ?),字俭泉,号正心,章佳氏,正白旗满洲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不久因被查出身体残疾,不符合八旗考生规定,被清宣宗革去功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恩科顺天乡试举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三甲第八十一名进士。清代录用旗员,首重骑射,八旗士子应试,均应先试以骑射,合式者方准入场。然而五月新科进士引见时,宣宗见庆廉形同残废,步履维艰,故而生疑,御史永桐亦奏请核实,宣宗即下令彻查。据御史陈功所奏,兵部司员办理考试,时有蒙混。宣宗派耆英、武忠额调查,奏称庆廉于道光十一年(1833年)送考时,曾被监射大臣奕绘、那清安核驳扣除。宣宗嘉许二人办理认真,遂将已经因病开缺之奕绘加恩赏食半俸,对已经身故之那清安,则将其子全庆赏加二级。而本科监射王大臣均被处分,相关兵部司员容恩、伊龄安均解任。六月,长龄等奏称庆廉系兵部员外郎容恩胞侄,容恩为该部掌印司员,与伊龄安会同办理通行。宣宗命不必交部议处,将二人即行革职,以示惩儆。宣宗认为,庆廉本人虽然中进士,但覆试、殿试均名次在后,朝考又未能入选,“即以文理而论。亦属平常”,因此又将庆廉进士革去。
人物简介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父名福,字锦宗,生员。父名懋亭,字汝博,号观澜,廪生,候补州同,俱显正。当时以三世儒学之家,全台靡不艳称。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山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光绪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台湾通志》采访。乙未(1895)之役,携眷内渡,旋归台南延平郡王祠设帐授徒。明治廿九年(1896)受台南县知事矶贝静藏之聘,编纂《台南县志》,又担任「扬文会」台南支会长。 明治卅年(1897)蔡国琳偕许南英、陈瘦云重振「浪吟诗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与连横、赵云石等人筹组「南社」,并且荣膺首任社长。蔡氏培育赖文安、罗秀惠、林湘沅等门生。娶妻颜氏,独生女蔡碧吟克绍箕裘,书诗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称;纳妾吴氏,产一子,名鹭生。蔡氏生平博学多才,诗文清新,为台人推崇,著有《丛桂斋诗钞》四卷,藏于家,未刊。连横评:「〈秋日谒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谓集中杰作。……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渔洋秋柳韵,措辞宛转,寄兴遥深,足与阮亭抗手,诚集中之佳作也。」〖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50。〗笔者检索卢嘉兴〈记前清举人蔡国琳与女蔡碧吟〉、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两文,以及《松鹤遐龄集》、《药烟集》、《稗海槎程》、《台阳诗话》、《台湾诗乘》所录蔡氏遗诗,编次于后。(杨永智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