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年不详。慎,一作慎。字全乙,排行大。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登进士第,《唐才子传》云“调洛阳尉,迁夏县令”。似将刘晏事迹附会致误(参看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八、刘慎虚)》,载《文史》八辑)。又前人亦有将刘慎虚与刘迅混为一人者,参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二《刘慎虚》。慎虚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与王昌龄、孟浩然相友善。《唐诗纪事》引《明皇杂录》云:天宝末,刘慎虚辈“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一。殷璠评其诗云:“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一本数下有十)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惜其不永,天碎国宝。”(《河岳英灵集》卷上)《全唐诗》存诗15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介绍】: 唐京兆人,字中护。宪宗元和二年进士,次年复登制科。七年,官监察御史。十二年,以司勋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彰义军节度判官,从裴度征淮西。后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工诗。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盛传都下,推为首出。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中护,排行二十八。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翌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十二年以司勋员外郎从宰相裴度出征淮西。后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之《宪宗纪》下、《裴度传》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六对李正封事有辨正。正封诗名颇高。大和中文宗赏牡丹,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诗纪事》卷四〇)与韩愈偃城联句,清朱彝尊以为“铺张宏丽,炼句亦精巧,才力自是有余。”(《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〇引)《全唐诗》录其诗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4。
人物简介
【介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全宋诗
全宋文·卷二六二三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复(一○五二——?),字履中,本贯开封,徙家京兆,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丰二年登进士,归里。五年,摄夏阳令,又尝为耀州教授。元祐、绍圣间,官于潞州。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崇宁初,累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改知郑州,又改陈州。四年,移冀州,其秋除河东转运副使。以抗论迕童贯辈,罢职奉祠。又尝知夔州,再任提点云台观,累加集贤殿修撰。高宗立,以复旧德知兵,强起为秦凤路经略使,守秦州空城,时年已七十馀。建炎二年初,金人陷秦州,复降,死于金国。复尝从张载游,于书无所不读,又工诗,学者称潏水先生,著有《潏水集》四十卷。其事迹散见于本集及诸书,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一四、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二《潏水集》条辑述最详。
人物简介
【生卒】:1223—129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忤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学纪闻》、《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全宋诗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调西安主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罢。丁败,起通判台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以忤贾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八年,权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因封驳留梦炎荐章不报,遂东归,自号深宁老人。元成宗元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应麟是宋末著名学者,著作繁富,影响较大的有《困学纪闻》,《玉海》等。另有《深宁集》,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书遗稿》。事见清钱大昕《深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三八有传。今录诗十首。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撝子。淳祐元年进士,调西安县主簿,徙扬州教授。宝祐四年中博学宏辞科,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历迁国子录、武学博士、太常寺主簿。轮对,言边事忤丁大全,罢职。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迁著作郎、秘书少监兼侍讲,历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再忤贾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及贾似道溃军江上,上疏陈十事,进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梦炎任用私人,遂辞官东归。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时元贞二年也。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藁》二十三卷、《掖垣类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證》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救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救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太仓人,字武孟,号海翁。眇一目,自号瞎牛。以诗谒倪瓒,瓒称之。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有《江雨集》、《醉吟录》、《凤台吟啸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武孟,太仓卫人。家桃源洪武中应秀才举为崇安从事终荆门州吏目有江雨轩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四
桓字武盂,太仓卫人。洪武中,以荐为崇安从事,授桂林河泊大使。永乐中,终荆门州吏目。有《江雨轩稿》、《醉吟录》、《凤台吟啸集》。(《姑苏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瓒谓其诗有超乘挽缰之力,日升川至之渐。梅花草堂集》:偶武孟落拓嗜酒,喜吟咏,年八十二卒。尝自作挽诗云:「堪怜八十白头翁,自笑生前万事慵。北阙荐贤虽有剡,南村作守竟无功。耽诗不愧诗才拙,嗜酒惟愁酒盎空。留得五湖风月在,浪游谁复继遗踪?」著《江雨集》。游秣陵,雅慕醉吟先生之为人,又作《醉吟录》行于世。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雨轩稿》八卷,自题义阳偶桓武孟。按:《太仓志》:「偶桓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瓒亟称之。洪武二十四年,应秀才毕,为崇安从事,授广西桂林河泊大使,终荆门州吏目,致仕归。遇淮南故人蒋文用,即随入京,侨居建安坊下,放情觞咏,久之乃还,卒年八十二。家桃源径,筑江雨轩,每自题『瞎牛』,又号海翁。」志所云桃源泾者,即茜泾也。明初茜泾尚属昆山县,故黄容叙其集,称为昆山偶武孟也。其《辛卯立春日试笔》诗云「野老行年七十三」,是武孟生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其卒当在阴永乐十八年庚子矣。武孟有《自题桃花书屋诗卷》诗云:「野翁家住桃源曲,手种桃花结书屋。太平老作葛天民,自喜无荣亦无辱。」又有《元夕写兴寄茜上诸友》诗。予所藏乃弃文庄菉竹堂钞本,前有巡抚宣府关防印。田按:偶武盂选元人及明初诗,题曰《乾坤清气》。钱塘金弘选元人诗,亦曰《乾坤清气》,贝廷琚为作序,见《清江集》。武孟《江雨轩稿》世不多见,予检陆文量《菽园杂记》杂:「予观政工部时,叶文庄公为礼部侍郎,尝欲取吾昆元末国初以来诸公文集,择其可传者,或诗或文不出十篇,名曰《昆山片玉》以传。命予采集之。若郭翼羲仲《林外野言》、殷奎孝章《强斋集》、袁华子英《耕学稿》、易恒久成《泗园集》、吕诚敬夫《来鹤轩集》、朱德润泽民《存复斋稿》、林钟仲镛《松谷集》、沈丙南叔《白云集》、马麟公振淞南渔唱》、屈昉季明《寓庵集》、王资之深《瑞菊堂集》、郑文康时乂《平桥稿》、偶恒武孟《江雨轩集》之类。不久予除南京吏部主事,恐致遗失,俱以送还,乡先辈之美竟泯泯矣!」钱竹汀《江雨轩集跋》云「得自菉竹堂钞本」,当即文量所见者也。《明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未著录,安得好事者为物色而甄录之。)
人物简介
【生卒】:1679—1762 【介绍】: 清江苏金匮人,字二田。雍正八年进士,官苏州府学教授。通史学。有《史通通释》、《读杜心解》。梁溪诗钞
浦起龙(1679-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晚自号山伧,无锡人,居邑之前涧,雍正八年进士,官苏州府教授。有《不是集》附词。卒祀惠山尊贤祠。维基
浦起龙(1679年—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学者称山伧先生,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学者,进士出身。以弱冠补诸生,屡试不第。雍正八年(1730年)登庚戌科进士。雍正十年(1732年)授扬州府学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应当时的云南总督尹继善之邀,担任五华书院山长。乾隆四年(1739年)任苏州府学教授,主紫阳书院。史称:“公家甚贫,书甚富,口甚拙,手甚敏,待人甚厚而校书甚严。”浦起龙读杜甫诗十年,不穿凿字句,如《别董颐》一诗,历代皆以为董颐南下邓州,浦起龙指出: “南适恐误,邓在江陵西北也。”清朝著名的学者王昶、钱大昕,经史学家王鸣盛均受业其门下。乾隆十年(1745年)被江苏布政使爱必达参劾,遂以年老辞官回家,居乡撰写《史通通释》一书。乾隆十五年(1750年)应无锡县知县王镐邀请,与同邑华希闵、顾栋高等共同编纂《无锡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去世。另著有《读杜心解》、《古文眉诠》、《酿蜜集》、《不是集》等卷。
人物简介
【介绍】: 清浙江象山人,字石贞。乾隆十九年进士。任石泉知县。署江浦县,修堰开田数千亩。少即博通经史。有《诗序补义》、《读左补义》、《尊乡集》。维基
姜炳璋(1709年—1786年),字石贞,号白岩,浙江象山丹城横十字巷人,清代政治人物,进士出身。父姜桂萼,以孝闻乡里。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七月初三日,十岁能文,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学政雷鋐以“浙东一学者”荐于朝。明年选拔为象山第一名拔贡。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因其貌不扬而未授官,居乡候选十年,乾隆二十九年始授四川石泉(今北川)知县。任石泉知县时,村民不知种水稻,以荞麦为粮。任内教导居村民种植水稻。与钱大昕、纪昀等称“八彦”。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著有著有《周易通旨》八卷、《禹贡言贞言错辨》一卷、《诗序广义》二十四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纲》一卷、《枟弓钺》一卷、《读左补义》五十卷、《八分隶楷考》一卷、《三朝百官志》六卷、《历朝纪元考》一卷、《两汉总论》一卷、《范香溪年谱》一卷、《姜忠肃祠堂志》二卷,《尊行日记》四十八卷、《尊乡集》四卷、《古诗忆》一卷、《玉溪生诗解》四卷、《白岩山人诗文集》四卷、《兰江晤语》一卷、《鄮风》一卷、《霜鸿留影集》一卷、《栾栾草》一卷、《鸣榔纪剩》一卷等。
人物简介
李友棠,字西华,临川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全台诗
维基
李友棠,字苕伯,又字西华,号适园,江西临川人,清朝官员。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改福建道监察御史。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刑科掌印给事中提督福建学政,并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历升鸿胪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卿、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等职。官至工部右侍郎。曾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人物简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