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性

共 7 首
英气如君,驾千丈、萧森翠寒。
寻常肯、尘中溷迹,负却跻攀。
屈子远游奇服在,尚平婚嫁此身閒。
记残冬、向我话仙踪,无数山。

青岱去,玄岳还。
登二室,俯轘辕。
看玉莲几瓣,搴下孱颜。
太白风云生脚底,清凉冰雪现眉端。
诧明年、又拟访朱陵,招紫鸾。
薤露凄凉江上来,寿宁堂下几徘徊。
大椿倏已随朝露,带草依然染绿苔。
为幸荆花重合秀,不教菌蠹得成灾。
夜台此足怡先志,纯孝原非仅致哀
⑴ 游人逝后西园大椿忽折予尝著其事于哀词中
⑵ 时有间两君兄弟之好者其事败露故及之
此志高州恨未成,尊公諥委最伤情。
墓门长作呜呼字,宰木谁传恸哭声。
再世證人宁坠地,百年报本克寻盟。
秪愁东国人伦重,惭愧中郎任丽牲。
吾家先宫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带泰芳踪。
将军不好武,雅歌酬诗筒。
书法犹入神,滇海红云红(都督为沐黔公题红云二字最驰名)
佳节殉亳社,良不负阿翁。
可怜故里第,书画随飘蓬。
犹馀残竹林,髣髴溯清风
所幸佳宅相,尚贮墨妙浓。
阶前老书带,葱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丰。
吁嗟此书带,故国遗臣封。
莫视作小草,行与乔木同。
⑴ 都督有竹中精舍清风阁在湖东今已累易主
湜湜上沙水,霭霭灵岩云。
云从西山下,水自东江分。
积翠望中落,妙香空际闻。
以野乃更秀,以淡乃更文。
婵娟遗世立,脂粉不足群。
赋才输醧舫,跋语推义门
诸公不可作,空馀醉墨痕。
而我但搓手,苍然对晚醺。
介翁昔经始,一榻来松陵。
太湖感落日,是亦百六徵。
草堂成汐社,高节凛明水。
故园难改姓,空亭未易名。
主人萧洒姿,足以嗣典型。
流泉不改碧,乔木有馀清。
春来旧燕子,绕梁还屏营。
可怜涧上居,弥望已蒿艿
清才如吾子,萧散绝风尘。
生世偶不偶,抱山作诗人。
聊复与我曹,泥饮消昕昏。
泥饮亦自佳,曲部无垢氛。
五湖好池馆,足饷上皇民。
嗟我尚鹿鹿,衣食困蹄轮。
何时得息机,葆兹淡荡魂。
愿为君灌园,研北老耕耘。
⑴ 吴江徐高士介白筑此园高士尝赋太湖落日见赏于卧子先生今园中有介白亭不忘所自也隔岸为昭法涧上草堂仅馀数椽
颜公变法非丹铅,轩乎正气皆神仙。
麻源写罢坛石记,墨花碧涌东池莲。
李君廿载嵩阳梦,阳台句曲风翩然。
资州集易十卷外,谁从正议闻三篇。
释文序录陆中允,郭象所以先沈旋。
一家词旨摭名实,隶法敢越家尊前。
采真游迹事非远,忠孝一贯诚拳拳。
杜陵晚闻多妙教,肯比王屮头陀镌。
无名强名叩虚牝,不为不虑离言诠。
想公运思入微处,存存定力玄乎玄。
此是先生洞经诀,松石翠拱芝茎鲜。
瓶香甘露渺何许,擘窠一气回杓躔。
螭蟠三百六十载,霅溪沈记重扶椽
又三百年石竟毁,至今瓦砾求珠渊。
我昔古苔寻断迹,寸珉尚辨蛟龙缠。
岂知旧本贉躞出,郁郁千岁苍藤坚。
公书本用长史法,褚势尽得欧虞全。
直木曲铁不传秘,金镕玉栗中锋圆。
晚穷一原技进道,上溯二篆人参天。
吾于此得楷隶髓,华阳真迹同精研。
缔怀真人上清馆,吹笙鹤梦风松颠。
坛碑真本傥得觌,顾何(亭林、义门。)二叟契语传。
咄哉弇州轻比儗,何止筋骨开诚悬。
隆池卧庵那悟得,梅庵偈转茶瓯烟。
⑴ 是碑之立至绍兴丁巳沈作舟重立,正三百六十年。
龙石老兄寄示《鹤铭》,有「华阳真逸」四字及「不知其纪也」五不全字。此尚在张力臣作图之前,乃水拓中之至古者。有「松斋」印三处,知为汪退谷藏本,题签「瘗鹤铭」三字即退谷书。后有义门朱书小字引證《鹤铭》,益见当日传赏摩挲一段妙缘也。嗣归毛氏意香,今乃为龙兄所得,不远数千里,从令弟漱芸孝廉处寄我索跋。余于此铭,曾三次手拓。最先为道光壬辰冬仲,冒雪打碑,致为得意。旋晤龙兄,见示水拓片幅,叹为希有。嗣后得见王㝱楼、宋芝山、翁覃溪各藏本,大约俱相颉颃。此本出,则前所见者皆其后矣,凤芝龙朮,信为瑰珍。龙兄所获佳拓,往往寄赠。今于此帖亦似有息壤在彼之意。展卷怀人,神思飞越,虽相望二千里,不啻一室一几一壶一镫掀髯讨论也。
我昔渡江冬扬舲,笠戴大雪拓鹤铭。
登山瞻之疑有灵,雪色石气交晶荧。
以手扪拂如天星,指皴欲堕掔不停。
冻字蜕出神胜形,漓虖汗漫藏娉婷。
大似水拓墨脱零,至今尚带江涛腥。
洎游吴门舟一萍,遇龙石叟启鐍扃。
有十许字悬茅厅,是真水拓留古馨。
从此吾目辨渭泾,浏览甄录识典型。
㝱楼苏斋如尹邢,考图索證颇足听。
课虚求实殊畦町,欺诬时复佯惺惺。
龙叟别来春七经,钦风跂道杂醉醒,赖有尺素通丁宁。
时遘古墨逢新硎,辄语我详开其冥。
今兹季春舒一蓂,沧江虹月照吾庭。
发缄仿佛浮中泠,卧波倒瞰石腹青。
华阳真逸神亭亭,不知其纪胎禽龄。
四字七字珍玲玎,如龙衔珠凤粲翎,今宵飞栖吾幛屏。
来书滚滚水写瓶,更致恳曲烦脊令。
要我题记钟撞莛,作速寄归疾如霆。
先生怀抱涵岳溟,今来古往风中萤。
弥勒同龛听塔铃,静观万象真蟭螟。
此何长物爱所丁,未免滓砾淆渊渟。
似此谐语非不经,古光万丈辞疏棂,怀哉彼美榛与苓(君方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