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纂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薛庆之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字庆集。
薛驎驹子。
以学业闻,迁廷尉丞。
尝与廷尉正崔纂戏判城狐,词义可观。
累迁沧州刺史,为葛荣起义军所围,城陷,寻病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字德素。
姓娄氏。
东阳乌伤人也。
世为东南著族。
有善地理学者。
使视茔墓。
曰法当出苦行而得道者。
为帝王师。
母留氏梦。
长人擎金像。
令吞之。
已而见紫光绕身。
觉而有孕。
自尔精神志操异常。
及娩。
其身香洁白晰如雪。
因名之灵粲。
七岁入学。
即诵孝经论语史传。
披文见意。
宅南果园。
邻童群采而竞。
师独以所得。
悉分与之而返。
乡土业蚕桑。
常怀悲恻。
为不服缣纩。
季父喜猎。
泣谏不少变。
每叹曰飞走去人类甚远。
而好生恶死之情。
无所异。
终绝膻腥。
以感动之。
叔则远避他处。
杀戮加于旧。
忽梦。
赤衣神人。
手持矛戟拟之曰。
汝不听菩萨教化。
而日以杀为事。
汝可就死。
惊觉流汗。
且即毁弃猎具。
悔过。
约一日至其常所猎处。
见麋鹿数十头。
腾倚随逐。
若愧谢状。
所居僻陋。
无见闻。
而约宿习冥感。
晓畅教理。
念将离俗。
而莫识所诣。
忽值僧东指云。
剡中。
佛事甚盛。
因不复见。
盖神人云。
年十二。
至剡礼塔庙。
究经典。
故东境谣曰。
少达妙理娄居士。
宋泰始四年。
辞亲剪落于上虞东山寺。
时年十七。
南林寺沙门慧静一代僧望也。
遂师事之。
俄随静住剡之梵居寺。
服勤就养。
年踰一纪。
静亡。
尽心丧之礼。
服除。
乃辟谷饵松术以遁。
及齐之季竟陵王方镇兹地。
闻风敬慕。
时与智秀昙谶慧次。
并召。
约后至。
腊又差晚。
王竟延之上座。
众咸不悦。
王曰。
此人他日且将领袖释门。
诸公幸毋过。
中书郎汝南周颙令剡。
尤加礼。
筑山茨钟山之上。
邀之。
今号草堂寺。
颙每见而叹曰。
山茨约至。
清虚满世。
太宰文简公褚渊。
太尉文献公王俭。
莫不钦属。
渊尝请讲净名胜鬘。
俭亦请开法华大品。
渊寝疾。
梦胡僧告曰。
菩萨当至。
项之约至。
所苦遂愈。
即请受五戒。
给事中娄幼瑜族祖也。
每见辄起。
或谓此君从孙。
何乃尔。
瑜曰。
菩萨出世。
方师于天下。
岂独老夫致敬哉。
旋里省觐。
而二亲亡丧。
临诀之馀。
孺慕斯甚。
于是宿留积岁。
启迪尤多。
还都仍住草堂寺。
隆昌中。
太傅沈约。
𢹂赴外任。
在郡以禅诵自娱。
异香入室。
猛兽驯阶。
每入金华山采桔。
或游止赤松涧。
而神光相属。
赤松有馆。
道士所居也。
道士丁德静者。
为崇所病。
虽使与善方术者俱。
而崇益充斥。
病益困。
且暴亡。
于是长山令徐伯超。
议徙约为之主。
曾未旬浃。
而崇息病愈。
后𦘕卧。
见二青衣女子。
从涧出。
礼悔云。
夙障深重。
报为水精。
愿受归戒。
梁天监初。
沈位尚书仆射。
疏请偕。
许之。
先是约已预言其然。
及沈尹丹阳。
盖十一年矣。
临别之际。
辞旨悽惋。
俄而沈殂谢。
十一年。
始诏引见。
十六年己亥四月八日。
上从受菩萨戒于等觉殿。
自尔入见别施漆榻。
上先作礼。
上未受戒之一夕。
约梦自草堂至台门。
皆锦罽席路。
己坐禅床。
去地数丈。
天人围绕说法。
由是得度弟子著箓者。
四万八千人。
时有乾鹊升阶。
状若听受。
至跋事。
然后去。
又有二孔雀。
驱斥不去。
诏听上。
徐行至坛。
俛首而立。
上曰此鸟必欲别受生耳。
无何二鸟同日化。
尝燕居。
睹野媪置书数卷于按而出。
并植异树于庭云。
青廷树。
后七日有一叟。
请所置书携去。
约初不视其何等书也。
而树则叶绿华红。
扶疏至今。
且感鸟如翡翠。
赤质长尾。
群栖林木中。
大通四年。
梦旧宅白壁朱门。
赫然壮丽。
因发愿造寺。
诏号本生寺。
大同元年九月六日。
现疾北首右胁而卧。
神识恬愉。
了无痛恼。
谓弟子曰。
畴昔之夜梦。
若大众幡华迎我而往者。
我其逝矣。
十六日。
诏遣舍人徐俨参候。
至夜五更时唱异香满室者再。
左右肃然。
乃曰。
夫生之有死。
自然恒数。
勤脩念慧。
慎勿妄想。
即合掌。
如入禅定。
寿八十有四。
夏六十有三。
天子悲恸。
僚宰辍听览者。
二旬有一。
是月二十有九日。
诏塔于独龙山神僧宝志墓。
左。
初约卧疾。
见一翁。
执锡入至。
是而寤。
前日所见则志尔。
又约所乘青牛。
忽鸣吼堕泪。
至葬之日。
诏牵从部伍。
吼泪至葬所不已。
塔始建。
有白鹤一双。
绕塔鸣唳。
声甚哀。
诏王筠。
文所树碑。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东阳乌场人也。祖世蝉联东南冠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刘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时俗因名为灵粲。故风鉴贞简神志凝静。抚尘之岁有异凡童。惟聚沙为佛塔。叠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憙畋猎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促来就死。惊觉汗流。诘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之。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世崇黄老未闻佛法。而宿习冥感心存离俗。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乃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故东境谣曰。少达妙理娄居士。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静于宋代僧望之首。律行总持。为特进颜延年司空何尚之所重。又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及静之云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华深有成益。齐竟陵王作镇禹穴。闻约风德雅相叹属。时有释智秀昙纤慧次等。并名重当锋同集王坐。约既后至年夏未隆。王便敛躬尽敬。众咸怀不悦之色。王曰。此上人方为释门领袖。岂今日而相待耶。故其少为贵胜所崇也如此。齐中书郎汝南周颙为剡令。钦服道素侧席加礼。于钟山雷次宗旧馆造草堂寺。亦号山茨。屈知寺任。此寺结宇山椒疏壤幽岫。虽邑居非远。而萧条物外。既冥赏素诚。便有终焉之托。颙叹曰。山茨约主清虚满世。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太尉文宪公王俭。佐命一期功高百代。钦风味道共弘法教。渊尝请讲净名胜鬘。俭亦请开法花大品。渊遇疾昼寝见胡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趣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敬致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且约孝通冥感思归遄返。而二亲丧亡。并及临诀。孺慕婴号不交人世。积时停乡以开慈道。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桔。或停赤松涧游止。时逢宿火乍属神光。程异不思故略其事。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弊。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求授戒。自尔灾怪永绝。及沈侯罢郡。相携出都。还住本寺。恭事勤肃礼敬弥隆。文章往复相继晷漏。以沈词藻之盛秀出当时。临官莅职。必同居府舍。率意往来。未尝以朱门蓬户为隔。齐建武中谓沈曰。贫道昔为王褚二公供养。遂居令仆之省。檀越为之当复入地矣。天监元年沈为尚书仆射。启敕请入省住。十一年临丹阳尹。无何而叹。有忧生之嗟。报曰。檀越福报已尽。贫道未得灭度词旨悽然。俄而沈殒。故其预契未然皆此类也。既而留心方等研精九部。皆蕴匮胸襟陶蓥怀抱。显说弘通当仁不让。劬劳汲引隆益群品。皇帝斲彫文璞。信无为道发菩提心。搆重云殿。以戒业精微功德渊广。既为万善之本。实亦众行所先。譬巨海百川之长。若须弥群山之最。三果四向缘此以成。十力三明因兹而立。帝乃博采经教撰立戒品。条草毕举仪式具陈。制造圆坛用明果极。以为道资人弘理无虚授。事藉躬亲民信乃立。且帝皇师臣大圣师友。遂古以来斯道无坠。农轩周孔宪章仁义。况理越天人之外。义超名器之表。以约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允膺阇梨之尊。属当智者之号。逡巡退让情在固执。慇勤劝请辞不获命。天监十一年始敕引见。事协心期道存目击。自尔去来禁省礼供优给。至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降彫玉辇。屈万乘之尊。申在三之敬。暂屏衮服恭受田衣。宣度净仪曲躬诚肃。于时日月贞华天地融朗。大赦天下率土同庆。自是入见别施漆榻。上先作礼然后就坐。皇储以下爰至王姬。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千人。尝授戒时有一乾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俛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后数日二鸟无何同化。又初授戒。夜梦从草堂寺以绵罽席路。直至台门。自坐禅床。去地数丈。天人围绕为众说法。以事而详。等黄帝之梦往华胥。同目连之神登兜率。至人行止孰能议之。而爱悦闲静祥华虚室。寺侧依栖咸生慈道。故使麇麚群于兕虎。凫鹜狎于鹰鹯。飞走腾伏自相驯扰。非夫仁泽潜化。孰能如此者乎。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我俟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中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大同一年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缙云旧壤传芳图谍。山川灵异擅奇函夏。福地仙乡此焉攸立。而约饭饵松朮三十馀年。布艾为衣过七十载。鸣谦立操擅望当时。乃以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云。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天子临诀悲恸。僚宰辍听览者二旬有一。其月二十九日。于独龙山宝志墓左𡒨之。初约卧疾。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其哀婉。葬后三日欻然永逝。下敕竖碑墓左。诏王筠为文。
神僧传·卷第四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氏。东阳乌伤人也。祖世为东南仕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留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俗因名为灵粲。儿童时聚沙为佛塔。垒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喜畋腊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捉来就死。惊觉汗流。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船。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仍。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及静之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年深有成益。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尝请讲净名胜鬘。渊遇疾昼寝。见梵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起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致敬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结。或停赤松涧。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毙。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授以归戒。自尔灾怪永绝。天监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皇储已下爰至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录者凡四万八千人。尝受戒时。有一乾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俛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无何二鸟同化。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俟看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曰。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初卧疾时。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甚哀惋。葬后三日欻然永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