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堡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允原作胤。避清讳。明汾州府人,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嘉靖十一年进士,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有《文谷集》、《霞海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锡,汾州人。嘉靖壬辰赐进士第二,以王府亲外补陜西提学佥事。历浙江右布政使。有《文谷集》。
维基
孔天胤(1505年—1581年),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山西汾阳文同里百金堡(今文水西槽头乡百金堡村)人,诗人,榜眼。
父孔麟为仪宾。
嘉靖十年(1531年)中山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次年联捷壬辰科(1532年)会试第272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
以藩戚不能任官于朝,遂授正五品,外补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十一年七月改任提学佥事,后被贬为祁州知州,复升河南按察使司佥事、陕西右参议,复补河南左参议,历升浙江提学副使、参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官至河南左布政使。
致仕归里后,建造文苑清居、寄拙园,与友人吟咏,优悠林下终老。
门人私谥文靖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未央,贡生。
与陈继儒、范景文为友,并有名望。
尝昼寝夜读,十年不出户。
督漕吴邦臣、知州金堡数造访其庐,不纳;赠以金帛,不受。
有《类巂》、《茗柯堂然否集》。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化澄(?
—1652年),字登水,江西金溪县人。
国舅王维恭的族弟。
明末政治人物。
王化澄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
明亡后,拥立永历帝,官至东阁大学士,“正色立朝,人赖以安”。
王化澄排挤王夫之。
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王夫之三次上书参王化澄结奸误国。
王化澄欲置之死地,后船山“愤激咯血,移疾求去,高必正(高一功)为请,乃得给假。
”王化澄主张与大西军馀部联合抗清,被金堡等劾,称其“贪庸误国”。
清军占领广西后,王化澄躲入山中,被清将马蛟麟捕获,不降,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十八日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龚彝(?
—1662年),字和梅,云南顺宁府(今凤庆)人。
年轻时在鲁史蜢璞岩读书,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
崇祯年间,官南京兵部员外郎,官至兵部郎中。
南明时,随永历帝奔滇,加封为兵部侍郎,永历帝入缅甸之后,龚彝返回顺宁。
后与詹事雷跃龙、春坊闪仲俨一起加入孙可望的大西军。
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孙可望派遣杨畏知、龚彝赴广东肇庆,四月初六日到达肇庆,献上黄金三十两、琥珀四只、马四匹,并请封秦王,由于金堡、袁彭年反对,永历帝不允。
永历帝被清兵俘押回昆明,吴三桂同意龚彝宴请永历帝。
龚彝见永历帝时伏地痛哭,以头触地三日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元吉,号瘦山,晚号赘翁。
嘉庆十五年举人。
常年客幕。
好为诗,兼穷经学。
卒年六十一。
有《春秋地理今释》。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一
郑璜,字元吉,号瘦山,吴江人。嘉庆庚午举人,候选训导。有《海红华馆诗钞》。

人物简介

黄鹄山志
字竹君,仪徵人。
咸丰时岁贡生,署江宁高淳县训导。
著有《蔗馀轩诗钞》。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毛澄(1843—1906),字叔云,号翰丰。
四川仁寿县人。
清光绪进士,历任山东定陶、历城、泰安等县知县,卒于滕县任所。
为官清正,有政绩。
博览群书,长于经史,早负文誉,与华阳乔树楠并称“蜀两生”。
一生著述甚多,今仅存《稚解[水傍]诗集》,他如《群经通解》、《三礼博义》、《秦蜀山川险要记》、《齐鲁地名今释》、《治河心要》等,皆已亡去。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二
毛澄,字叔云,仁寿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滕县知县。有《稚澥诗集》。
维基
毛澄,四川省资州直隶州仁寿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简介
徐桢立(1890-1952),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曰“宝权宝”,湖南长沙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词人、书画家。
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祖父棻,字芸渠,道光翰林,为岳麓书院山长逾二十年;伯父树铭,字寿蘅,亦道光翰林,官至尚书;父树钧,字叔鸿,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而名其书室“宝鸭斋”,咸丰举人,光绪初官户部,旋侍御史,外放为广西、安徽道台,署理江南布政使,工书法,精鉴赏,著有《宝鸭斋集》、《宝鸭斋题跋》、《宝鸭斋法帖》、《宝鸭斋金石拓存》等,有子七人,徐桢立行六,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
其聪颖绝伦,学识渊博,以书画名于时,善为诗词骈赋,旁逮篆刻,无不精能。
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曾以土产芦苇代笔,书擘窠大字,气势磅礴;又以蔗余作画,别饶意境,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
平生治学严谨,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博观约取,以蕺山刘氏为归。
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讲授词章理学,多士翕然宗之。
抗战胜利后,湖南省筹修省志,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被聘为委员,分掌文史考古工作,建国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著有《馀习盦稿》《馀习盦楷则》《九疑木石吟》《丽辞景旧》等,又主修《宁远县志》《道县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