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钟麒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浅斟琼瓒劝黄流,拂晓眉山彩已浮。
剪插合欢罗胜子,却教春意上钗头(洪老云。江西自秾。绝胜于晚李时。)
寄谢通川守郑可叔(悏) 其二 (辛巳) 清 · 任埅
七言绝句
昔余童稚戏衙中,手种梨花小涧东。
香雪旧枝今在否,也应衰朽与吾同。
自注:记余稚少。随先君在通郡。吃梨。手种其核于涧边长阶下。即衙内祠前也。余四岁而往。九岁而归。梨即七岁所种。归时长已三尺许。爱其树恋其地。至今未忘。顷问邑人。尚在而已老云。余今六十二岁。渠亦五十六岁。想衰枝病叶。与人一般。咏庾子山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语。仍怅望感旧。聊寄一绝以讯之。
大学士嵇璜每有致仕之意作此什示之(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愿老何须以老悲(向作金刚寿者相诗有几多愿老还悲老云此非愚愚竟谁之句),古稀犹此日孜孜
旰宵未倦依然亹,尔我同庚可不思
一去已怜一为甚,再随应识再非宜。
汉家灾异三公免,君合臣纲我弗为
⑴ 余年七十有六勤政习劳一切如昔较之从前实有过之无不及也
⑵ 嵇璜亦辛卯年生自云精力比前稍减然应念与朕同庚不当遽为归计也
⑶ 昨岁夏初大学士蔡新以年近八旬予告还里
⑷ 汉朝每日食灾异辄罢免三公诿过臣下最堪嗤鄙今岁丙午正月朔适逢日食此乃躔次度数相值可推算而得朕亦惟益加脩省以期感召三公天和岂肯于此时令大学士告归如汉家策免之事乎
上元前夕宴中得句(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元宵前夕家庭宴,仰沐天庥岁举行。
长幼金阶欣有序,芝兰玉树益增荣
几多愿老还悲老,夙致閒评肯蹈评(向咏金刚寿者相诗有几多愿老还悲老云此非愚愚竟谁之句人情率多如是予虽偶致閒评然能以理自解未尝自蹈其愚之讥也)
奢望来孙见跻九,九龄载锡巳峥嵘。
⑴ 定例皇子等位次在亲王郡王之上惟家宴则如近支诚郡王怡亲王等与皇子等俱以长幼为序此亦惇叙之道也
⑵ 连年皇孙皇曾孙中至六岁读书即令入宴令日入宴之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共得十九人益徵瓜瓞繁衍之盛设使诸皇子俱在更不知振桹凡几寿至耄耋之趣亦可知矣
⑶ 元孙载锡今岁九龄再八年予寿跻九帙则伊当十七岁或可亲见来孙此望虽奢实人情之愿然不敢必惟有仰希眷上苍佑耳
君子体乾学,由来合自强。
著论伏波始,申记绛州详。
有若宜益壮,无何至老当。
已修内希圣,政勖外宗王。
礼曰三十盛,易称八月方。
须知玩愒害,应以夕朝蘉。
惟是安行要,可期攸往臧(用易大过义大者过老也)
愿之复悲尔,曾昔鄙之章(向咏金刚四相内寿者相诗有几多愿老还悲老云此非愚愚竟谁之句)
⑴ 予谓君子自彊不息盖有二义一曰自已一曰自然自已尚觉有私自然则无为矣此正与安而行之相发明今岁经筵御论曾揭此义
称老(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昔也我不忍称老(谓六十七岁以前),伤哉其意过已藐。
今也我却可称老,惕哉末路恐难保。
复忆曾为寿者咏,愿老悲老愚之道(丙戌岁咏金刚四相寿者云几多愿老还悲老云此非愚愚竟谁)
古之六帝我居七,彼岂尽能保泰好。
临莅卌六年以久,敢曰轻车熟路造。
万几或一之弗谨,失毫釐谬千里杳。
迩日正书抑之戒,彼诸侯耳我亦晓。
⑴ 考古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祖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礼乐政刑有未进马其馀四帝不足为法详见古稀说及七句庆典诗
和诗 其一 清 · 朴鸿客
五言律诗
老云屋。余有心上经营者久之。尝以语李子直。子直已有诗若序。序意甚佳。情见乎辞。反催余和成。而子直已尽之。不须余自道。故尚未就。不意南麟士。又属和之。余读之。犁然感我怀。而窅然丧我屋。其曰。随意设佳境。是云深处边者。此屋之经始也。其曰。看取老云屋。红尘十丈边者此屋之究竟也。城市山林。不须作分别。想华屋北山。亦可无差殊观。毕竟我屋。如是而止。于是断经营休工役。而作两偈。以复子直。
无家谓有屋,髣髴见壶天。
广厦思同庇,华屋笑世传。
试拈好题目,影占几林泉。
宁使云随我,老于取次边。
麟士之冥邈。今已经年过数月。即初期也。余因待罪北藩。近复婴疾荒滨。无由筋力匍匐。神思昏瞀。又不得抽绎悲绪。搆成文字。只以师友相与之际。心诚爱好者。随意拈出。得十绝句。渍絮缄泪。遥奠一觞。
人生一世间,忽如远行客。
谁于逆旅中,能留濂扫迹。
惟昔汉郭泰,不问知昨宿。
今君入脩夜,何处见遗躅。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